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楊郁文老師《阿含要略》


台灣佛教界尊稱楊郁文老師為「楊阿含」,我十分仰慕,甘露道出版社的書我幾乎都買齊了,也用心閱讀。
只差書架上的一本《阿含要略》較少參考。
我未曾聽過楊老師講課,只在2006年南華大學主辦的第一次「巴利學與佛教」學術研討會上,聽他講主題演講 keynote speech,記得他說剛好是七十歲。
影片在三分鐘時,楊老師提到學習阿含的主要資源首推《大正藏》的四部阿含,這只是接引初機的隨宜設教,當然不是深究的言論。
在此我野人獻曝地對《大正藏》四阿含發表一些看法。
--------
漢譯四阿含當中,《增一阿含》由曇摩難提默誦出經文以進行漢譯,所誦既有錯亂忘失,(不知是擔任「筆受」此一職務的人竄入,還是曇摩難提誦文有誤,)譯文又摻有譬喻題材及後期大乘元素。其次,《長阿含》的結集準則本來就是以「譬喻」(「譬喻 avadāna」鋪陳故事以利教化,「upamā 比喻」引淺近事以說深理)為主。因此在引用《增一阿含》及《長阿含》時,應知其分限而有所取捨,不能與《中阿含》或《雜阿含》等量齊觀。
在四阿含與其對應的四部之間,《中阿含》是唯一的一部漢譯經數比巴利多的經典。其翻譯詳實也被近代漢巴文獻比較研究的學者所推崇。但是,《中阿含》有兩譯合一的痕跡,需加注意。
《雜阿含》是四阿含之中最受關注的一部,我僅提兩點。一、 印順導師在《雜阿含經論會編》一書既有開創之功,其梳理工作也讓學子受益。不過,應將《會編》書中五十一〈相應〉當作初稿,而不是金科玉律的定論。舉例來說,〈諸天相應〉、〈天相應〉及〈病相應〉的分野仍有一些商榷的餘地。
二、國際學界對T100 《別譯雜阿含經》與T101單卷本《雜阿含經》的重視,也應關注。
---------
泛論《大正藏》:
1. 標點符號:「《大正藏》的句讀,不能遵徇,不可依據」,已是常識。一般都參考 CBETA 的標點,凡是「普遍常用典籍」的標點都相當可靠,越是「偏僻罕用的典籍」的標點越需自己重新標點。 CBETA 偈頌的標點仍需大幅改善。
2. 對應經典:四阿含頁底註標有其巴利對應經典。以實用經驗來談,最好還是參考 suttacentral.net 網頁。
3. 巴利經文:我早期十分景仰頁底註所引述的巴利對應經文。現在手頭接觸得到的資源多了,才大吃一驚,這裡出的錯還不算少。有「拼字錯誤」、「引文斷句不恰當」、「引文不正確」等等問題。
4. 校勘:《大正藏》只列差異用字,而不裁斷哪一字較為合理,這對一般讀者用處不大。有些用字並未完全遵循《高麗藏》。有較少數「校勘註記」並不正確。所以,萬金川老師一再叮嚀一定要覆核紙本。
5. 版本:今日看來,當時底本選用《高麗藏》並非最理想的選擇。如果今天由我來作選擇,應該會選《洪武南藏》為底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