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雕版大藏經三大系統 2/2


雕版大藏經三大系:
1. 北方系是指「遼代大藏經」,目前存世的有山西應縣木塔《遼大字藏》與河北豐潤天宮寺塔《遼小字藏》,「房山石經」的遼金刻經也是依「遼藏」雕刻而成。(「房山石經」的有隋唐、遼金、明等三期刻經,不見得「房山石經」的刻文就比較古老)。 
2. 中原系是指《開寶藏》,同樣地,《開寶藏》存世的殘卷僅有不到二十件殘本而已(《開寶藏》總共有 5048卷),仍是依賴推論而成。 
3. 南方系則以《崇寧藏》、《毘盧藏》、《思溪藏》為主。
所以《大正藏》的底本為《高麗藏》(再雕本、二刻),據說是受到《遼大字藏》影響而成,所以是「北方系」。
《大正藏》的頁底註的所謂「宋版」,其實是《思溪藏》,隸屬所謂的「南方系」。
----
帖主要以「甘肅博物館001號《法句經》寫本」為例,回顧雕版大藏經三大系統在《法句經》(T210)呈現的面貌。
------
紀韋彤,(2010),〈《甘博001(法句經下)》字樣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萬金川,中央大學,桃園縣,台灣。
--------
紀韋彤的碩士論文主要從寫本抄寫的「字樣」,解釋與分析此一抄本的年代。我的論文則在以漢譯各版本的「異讀」評判此一寫本的真偽。
-------
今本《法句經》的〈道行品〉為第28品,共有28首偈頌。「甘博寫本」則標為「道行品第卅八 廿有八章」。
〈28 道行品〉第2頌,各版大藏經於此字句一致,並未出現異讀:
「是道無復畏,見淨乃度世,
 此能壞魔兵,力行滅邪苦。」
「甘博寫本」作:
「是道无有異,見淨乃度世,
 此能壞魔兵,力行滅眾苦。」

差異為:「無復畏」,「甘博寫本」作「无有異」;「滅邪苦」,「甘博寫本」作「滅眾苦」。
此首偈頌的對應偈頌下圖。
由下圖可見,梵、巴對應偈頌前半作「Eseva maggo natthañño dassanassa visuddhiyā(巴利)」、「eṣo hi mārgo nāsty anyo darśanasya viśuddhaye(梵文)」(唯此是道,沒有其他(道可以達到)見清淨)。句中的「añño(巴利)」、「anyo(梵文)」意為「其他的 other」,正好與「甘博寫本」的「異」字相符。其他漢譯如《出曜經》作:「是道無有餘」,《法集要頌經》作「此道無別法、此道無有餘」,也是呼應「異」字。在其他各本大藏經收錄的《法句經》沒有異讀的情況下,「甘博寫本」的「異」字不是造偽者所能知的細節,很有可能「原譯」是「異」字,因「形近而訛」寫成「畏」字。

版本與經名

偈頌

T210《法句經》28 道行品〉

是道無復畏,見淨乃度世,

此能壞魔兵,力行滅邪苦。

「甘博寫本」〈38 道行品〉

是道无有異,見淨乃度世,

此能壞魔兵,力行滅眾苦。

《出曜經》〈13 道品〉

是道無有餘,見諦之所淨,

趣向滅眾苦,此能壞魔兵。

《法集要頌經》〈12 正道品〉

此道無別法,見諦之所淨,

趣向滅眾苦,能壞魔羅軍。

此道無有餘,見諦能證果,

趣向滅眾苦,能破魔羅軍。

梵文《法句經》12 mārgavarga 道品〉

eo hi mārgo nāsty anyo darśanasya viśuddhaye |

pratipannakāḥ prahāsyanti dhyāyino mārabandhanam. |12,11|

巴利《法句經》20 magga vagga 道品〉

Eseva maggo natthañño dassanassa visuddhiyā; Etañhi tumhe paṭipajjatha mārassetaṃ pamohanaṃ.(274)

-------
紀韋彤的碩士論文主張,從「字樣」可以斷定這是東漢中後期到東晉初年的「字樣」。我論文的其他細節也一樣顯示,「甘博001(法句經下)」的異讀指出這不是後代有能力捏造的寫本,「甘博001(法句經下)」的許多異讀顯示,它比今本的《法句經》(T210)還「準確」。
「甘博001(法句經下)」顯示,在雕版大藏經三大系統之外,仍然存在更接近最初漢譯的版本。
-------
「房山石經」對於相當重要的《法句經》,反而沒雕觽留存,這倒是意外!
-------
https://www.academia.edu/17534553/%E8%A9%A6%E8%AB%96_%E7%94%98%E8%82%85%E5%8D%9A%E7%89%A9%E9%A4%A8001%E8%99%9F_%E6%B3%95%E5%8F%A5%E7%B6%93_%E5%AF%AB%E6%9C%AC_%E7%9A%84%E7%95%B0%E8%AE%80_2015_in_Chinese_

雕版大藏經三大系統 1/2



十一月過了札實的一個月,先是幫自己的兩篇論文進行出刊前的最後校讀,後來又完成另外兩篇論文的「定稿」,投給期刊安排審稿。
終於空出手來,將抽出的書歸回原位,否則下一次要翻箱倒櫃地找書;又撿起案頭的書,放鬆心情地閱讀。
我手上的書是:
方廣錩,(2021),《大藏經研究論集:大藏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上海師範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學術叢書》之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國。
隨手翻到方廣錩老師介紹雕版大藏經三大系統:北方系、中原系和南方系,書上方老師認為寫本大藏經未必有此三大系統。
南方系究竟是選取北方系的雕版覆刻呢?還是依據自己蒐羅來的寫本雕版呢?還是兩者混用呢?
雕版大藏經三大系: 
1. 北方系是指「遼代大藏經」,目前存世的有山西應縣木塔《遼大字藏》與河北豐潤天宮寺塔《遼小字藏》,「房山石經」的遼金刻經也是依「遼藏」雕刻而成。(「房山石經」的有隋唐、遼金、明等三期刻經,不見得「房山石經」的刻文就比較古老)。 
 2. 中原系是指《開寶藏》,同樣地,《開寶藏》存世的殘卷僅有不到二十件殘本而已(《開寶藏》總共有 5048卷),仍是依賴推論而成。 
3. 南方系則以《崇寧藏》、《毘盧藏》、《思溪藏》為主。
--------
所以《大正藏》的底本為《高麗藏》(再雕本、二刻),據說是受到《遼大字藏》影響而成,所以是「北方系」。 
《大正藏》的頁底註的所謂「宋版」,其實是《思溪藏》,隸屬所謂的「南方系」。
--------
實際上,情況更複雜,我留待下一貼文來講好了。

若供養法,即供養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卷568〈念住品 5〉:「若供養法,即供養佛。」(CBETA, T07, no. 220, p. 935, b28)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2〈念處品 4〉:「若供養法,即供養佛。」(CBETA, T08, no. 231, p. 699, c3-4)。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20:「若供養法者,是即供養諸佛如來。」(CBETA, T14, no. 489, p. 751, a15-16)

《相應部1.4經》(SN 1.4)


《相應部1.3經》(SN 1.3)的漢譯對應經典為《別譯雜阿含138經》與《雜阿含1001經》;《相應部1.4經》(SN 1.4)的漢譯對應經典則僅有《別譯雜阿含139經》。此處顯得《別譯雜阿含經》與巴利《相應部》相近,而與《雜阿含經》不同。不過三者的對應關係複雜,無法概括評定。從《雜阿含經》的角度看來,《雜阿含998-1002經》的巴利對應經典依次序為:SN 1.42, 2.23, 1.53, 1.3, 1.5,並未出現 SN 1.4 的對應經典。

(《相應部1.4經》(SN 1.4) Accenti時乃過去)摘錄自長老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Wisdom Publication.)

At Savatthi. Standing to one side, that devata recited this vers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Blessed One:
在舍衛城。天子在世尊前立於一側,唱誦此偈:
”Time flies by, the nights swiftly passed;
The stages of life successively desert us.
Seeing clearly this danger in death,
One should do deeds of merit that bring happiness.”
時間飛逝,日夜消逝不停留﹔
生命的各種階段離我們而去﹔
清楚看到了死亡的危險,
一個人應該勤修功德。

四時不暫停,命亦日夜盡,
 壯年不久住,恐怖死來至,
 為於涅槃故,應當勤修福。(《別譯雜阿含139經》)

[The Blessed One:]
”Time flies by, the nights swiftly passed;
The stages of life successively desert us.
Seeing clearly this danger in death,
A seeker of peace should drop the world’s bait.”

時間飛逝,日夜消逝不停留﹔
生命的各種階段離我們而去﹔
清楚看到了死亡的危險,
尋求寂靜的人應該不顧世間(五欲)的鉤餌。

四時不暫停,命亦日夜盡﹔壯年不久住,恐怖死來至,
見於死生苦,而生大怖畏﹔捨世五欲樂,當求於寂滅。(《別譯雜阿含139經》)

前一首偈頌為諸天所誦,後一首偈頌為世尊所誦,漢譯經文標示清楚。在巴利經文並未標明此一細節,而是在註釋書《相應部註》說明。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相應部1.3經》(SN 1.3)


《相應部1.3經》(SN 1.3)有兩首偈頌,前一首為諸天所說:
‘Upanīyati jīvitamappamāyu,
Jarūpanītassa na santi tāṇā;
Etaṃ bhayaṃ maraṇe pekkhamāno,
Puññāni kayirātha sukhāvahāni.
英譯摘錄自長老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Wisdom Publication.)
”Life is swept along, short is the life span;
No shelters exist for one who has reached old age.
Seeing clearly this danger in death,
One should do deeds of merit that bring happiness.” [註一]

生命是逐漸導向死亡的,生命是短暫的﹔
到了老年,沒有庇護所﹔
清楚看到了死亡的危險,
一個人應該勤修能帶來幸福的功德。

後一首為世尊所說:
upanīyati jīvitamappamāyu
jarūpanītassa na santi tāṇā;
etaṃ bhayaṃ maraṇe pekkhamāno,
lokāmisaṃ pajahe santipekkho.

”Life is swept along, short is the life span;
No shelters exist for one who has reached old age.
Seeing clearly this danger in death,
A seeker of peace should drop the world’s bait.” [註二]

生命是逐漸導向死亡的,生命是短暫的﹔
到了老年,沒有庇護所﹔
清楚看到了死亡的危險,
尋求寂靜的人應該不顧世間(五欲)的鉤餌。

《雜阿含1001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冥運持命去,故令人短壽﹔為老所侵迫,而無救護者﹔
睹斯老病死,令人大恐怖﹔唯作諸功德,樂住至樂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冥運持命去,故令人短壽﹔為老所侵迫,而無救護者﹔
觀此有餘過,令人大恐怖﹔當斷世貪愛,無餘涅槃樂。」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別譯雜阿含138經》的偈頌為(此處未抄出經文):
「人生壽不定,日日趣死徑﹔無常所侵奪,壽命甚短促。
老來侵壯色,無有救護者﹔恐怖畏向死,作福得趣樂。」

「人生壽不定,日日趣死徑﹔無常所侵奪,壽命甚短促。
老來侵壯色,無有救護者﹔恐怖畏向死,欲得寂滅樂﹔
應捨世五欲,不宜深生著。」

此經漢譯共有《雜阿含1001經》與《別譯雜阿含138經》,巴利對應經典為《相應部1.3經》(Upaneyya)與《相應部2.9經》(Uttara)。此經偈頌與巴利《法句經》288、289 頌相當。

《相應部1.3經》與《相應部2.9經》的偈頌完全相同,兩部經均未出現『如是我聞,一時佛住 Etaṃ me sutaṃ,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viharati』和『聞佛所說,歡喜(隨喜)而去』的定型句。

[註一]菩提比丘引《覺音論師註》:『upanīyati jīvitaṃ (upanīyati 為upaneti 的被動式,意思為『被引導的』,jīvita 為生命,jīvitaṃ 為受格)意思是『生命是趨向敗壞的,逐漸導向死亡』,『生命是短暫的,因為人壽不過百餘歲。』

[註二]菩提比丘引《覺音論師註》:『這位生於梵天、壽命長遠的天子,見到他界的眾生壽命短促,滿懷悲憫,而認為眾生應該勤修功德,(puññāni功德,梵文為guna),以往生到天界而壽命久遠。佛的偈頌指出:功德雖能往生到較長壽的天界,仍然尚未脫離輪迴。偈頌中佛陀所說的寂靜(santi)指的是涅槃。』

菩提比丘註:世間的鉤餌指的是四事供養,飲食、衣物、臥具、藥物。也可以說是指『對十八界的繫著與渴愛』。

案:此經與『法句經288、289 頌』相呼應

288 父子與親戚,莫能為救護﹔彼為死所制,非親族能救。

兒子不是你的救護所,即使是父親或親戚也不是(你的救護所),
被死亡抓取時,在親戚之中沒有人能當你的庇護。(288)

289 了知此義已,智者持戒律﹔通達涅槃路,迅速令清淨。

了解此一道理之後,
守護戒的智者應迅速清淨導向涅槃的道路。(289)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開仁法師談「聖默然」


仍有少數佛教徒以「禁語、不語」為「聖默然」,這是誤解此一詞彙的意涵。
以下介紹開仁法師 Kairen Shi 談「聖默然」
----
《中阿含185經》:「彼尊者等五日一集,或共說法,或聖默然。」(CBETA, T01, no. 26, p. 729, c20-21)
《雜阿含501經》卷18:「若有比丘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聖默然。』」(CBETA, T02, no. 99, p. 132, a18-20)
《相應部41.6經》:「入息出息是身行,尋伺是語行,想與受是心行。」

以下引自「Prajnatemp」貼文:http://prajnatemp.pixnet.net/blog/post/248431043-聖默然
「聖默然」
   釋開仁  2010/8/21
  世尊曾教導出家人說:「諸所應行,凡有二業:一曰、賢聖講法[1],二曰、賢聖默然。」[2]──巴利本同。並且繼續解釋道:「汝等論此二事,終獲安隱。」[3]
  那到底何謂「聖默然」呢?目揵連尊者曾自覺知第二禪具足住,是名聖默然。不過,世尊還是以神通力,三至其所,三番教授,讓尊者莫敢放逸,繼續第二禪具足住,並自覺悟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者。[4]
  其實,在禪定的輕安喜樂之中(與受蘊的喜樂受不同),也有稱為「勝喜」的用語,這與「定生喜樂」的二禪相當。[5]
  班迪達禪師認為:有些人認為進入二禪才是「聖默然」,因為二禪時「尋、伺」二禪支消失。說話時尋的作用很顯著,二禪斷除了尋禪支,所以特別被稱為「聖默然」。另外也有人認為進入四禪才是「聖默然」,因為呼吸停止時不可能會說話。[6]
  不過,禪師還引用了南傳的《自說經注》來解說「聖默然」的意思,其所指的是“samathavipassanābhāvanā”,即「修習奢摩他或毗婆舍那」。[7]只有這種沉默不語才可以稱為「聖默然」。禪師結論說:無論如何,修行奢摩他或毗婆舍那,便算是「聖默然」。「聖默然」有許多利益,其一是你樹立了一個典範,可讓其他人(新學者)效仿,並能增進他們的信心。這類例子在佛陀的時候很多。你所得到的利益,則是能證得觀智和道智。[8]
  其實,班迪達禪師所引用的註書解釋,與北方上座部的註釋,有相當貼近的內涵,如《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在談到「賢聖默然口不出言」的意義時,共列舉了九項定義:
1、思惟第二禪,
2、思惟十二因緣,
3、心專一不亂而聽法,
4、念棄一切行而思惟之,
5、思惟空、無想、(無)願,
6、善思惟四賢聖諦,
7、思惟不淨觀、法起則起,法滅則滅,
8、思惟內事,
9、聞此(戒…因緣等)輪已,持諷誦讀,意不染著不厭,心不亂善思惟。[9]
──這些統統皆稱之為「聖默然」,簡要攝之,不出止觀的範疇也。
  綜上所言,狹義的「聖默然」是與禪定有關的形容詞,特別是第二禪。而廣義來說,修習止或觀,皆可名之為「聖默然」。如斯二者,可有先後次第?據尊婆須蜜菩薩所言,其中一說提及:「集聚來會,亦是其事,當說諸法;已說當善聽之,於彼法論親近賢聖。譬如戒輪、定輪、智慧輪、解脫輪、解脫智慧見智慧輪,乃至十二因緣輪。聞此輪已,持諷誦讀,意不染著不厭,心不亂善思惟,是謂賢聖默然。」[10]──按此論的次第為聞、思、修次第漸進,先當說法,後再默然思惟。
  除此之外,在大乘法中是否又是相同的定義「聖默然」呢?在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中提到:
  佛勅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賢聖默然;二者、說法。
  「賢聖默然」者,是般若心;「說法」者,說般若波羅蜜。
  是人從般若心出,說般若波羅蜜;說般若波羅蜜已,還入般若中,不令餘心、餘語得入,晝夜常行;是不休不息,如是得先所說功德。[11]

  從上了知,大乘定義「聖默然」為般若心,屬於智慧的層面──或是慧心所(南傳稱為觀智和道智)。由般若心出發而為人說般若波羅蜜──即稱之為「聖法談」。換句話說,這裡相當重視「聖默然」,或說是般若心的智慧內證,有了般若體悟的心,才能說出般若的種種相(與尊婆須蜜菩薩上述所言有些微不同)。從另一角度來看,靜態時守護著與般若相應的心心所法,動態時以般若心來說法度眾,說法已,還須重返靜態的般若心中,讓自心動靜皆保持在與般若相應的情境中,不讓其他的心,或無關於般若的話語,得入菩薩的晝夜生活,不中斷地如此精進,才是佛的真正弟子。[12]
=======
[1] 一、《中阿含.191大空經》卷49〈1 雙品〉:「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有所說者。彼比丘若此論非聖論。無義相應。謂論王論.賊論.鬪諍論.飲食論.衣被論.婦人論.童女論.婬女論.世間論.邪道論.海中論。不論如是種種畜生論。若論聖論與義相應。令心柔和。無諸陰蓋。謂論施論.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知見論.漸損論.不會論.少欲論.知足論.無欲論.斷論.滅論.燕坐論.緣起論。如是沙門所論。如是論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是謂正知。」(CBETA, T01, no. 26, p. 739, a25-b5)
  二、在南傳方面,「法談」是指與四聖諦、十論事有關的談話。十論事出自《中部》(M III 113-114)。〔其詳解,參考《自說經注》(Ud-a 227-233)。其中「不會論」的「不會」意指,不因與異性、居士、同梵行者的來往而生起煩惱,導致退墮。〕
  三、《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4 (CBETA, T28, no. 1549, p. 745, c12-p. 746, a6)
[2] 一、《長阿含.1大本經》卷1 (CBETA, T01, no. 1, p. 1, b25-28) 《長阿含.30世記經》卷18〈1 閻浮提州品〉(CBETA, T01, no. 1, p. 114, b18-20) 二、sannipatitānaṃ vo, bhikkhave, dvayaṃ karaṇīyaṃ- dhammī vā kathā, ariyo vā tuṇhībhāvo.〔諸比丘!當你們聚會一處時,應做兩件事:法談或聖默然〕---《中部》(MN I 61)、《自說經》(Ud 11)。參考《相應部》(SN II 273)。
[3] 《增壹阿含.1經》卷34〈40 七日品〉(CBETA, T02, no. 125, p. 735, b29-c5)
[4] 《雜阿含.501經》卷18(CBETA, T02, no. 99, p. 132, a15-b9)
[5]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三冊〈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p.206)。
[6] 圓測撰《解深密經疏》卷2:「或於長夜。由言說勝解。樂著世間綺言說故。於內寂靜聖默然樂。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釋曰。第三賢聖默然寂靜樂喻。此即四種樂中寂靜樂也。故瑜伽云。第二靜慮已上諸定。尋伺止息。名寂靜樂。諸教中說三種法能成三行。一者身行。謂出入息成身之行。故名身行。入第四定。能滅身行。二者語行。所謂尋伺發語之行。名為語行。第二靜慮即能除滅。大小乘教。皆作此說。第二靜慮已上諸地無尋伺故。將欲發語。皆依下地尋思而說。三者心行。謂受想等助心之行。名為心行。若無心所。心不行故。入滅定時。能滅心行。今於此中。約言行說。二定已上無尋伺故。不能發言。不發言故。名為寂靜聖嘿然樂。此中意說。有尋伺者。樂著世間綺言說故。不能了知二定已上聖嘿然樂。如是有尋思者。由尋思力。行言說境。而不能說離言法性寂靜真如。」(CBETA, X21, no. 369, p. 220, c10-p. 221, a1 // Z 1:34, p. 340, c16-d13 // R34, p. 680, a16-b13)
[7] 《自說經注》(Ud-a 106): Tuṇhībhāvoti samathavipassanābhāvanā- bhūtaṃ akathanaṃ。
[8] 班迪達禪師(Sayādaw U Paṇḍita) 著《解脫道上:一顆寬廣而叡智的心》(p.404-406),英譯者:緬通 (Mya Thaung),中譯者:溫宗堃,西2008年6月初版。
[9]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4 (CBETA, T28, no. 1549, p. 745, c12-p. 746, a6)
[10]《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4 (CBETA, T28, no. 1549, p. 745, c29-p. 746, a5)
[11] 《大智度論》卷77〈61 夢中不證品〉(CBETA, T25, no. 1509, p. 601, a24-b1)
[12] 《大智度論》卷52〈24 會宗品〉:「三乘所攝一切善法,皆合聚在般若波羅蜜中,所以者何?一切三乘善法,皆為涅槃故。」(CBETA, T25, no. 1509, p. 430, a13-15)

記一篇坎坷的論文 2/2


在經、律、論三藏,經是修多羅 Sūtra, Sutta,律為毘奈耶 Vinaya,論為阿毘達磨、阿毘曇 Abhidharma, Abhidhamma。巴利文獻的阿毘達磨 Abhidhamma有七論,與北傳說一切有部的七論完全不同,北傳說一切有部的七論為「一身六足」。「六足」為:《法蘊足論》、《集異門足論》、《施設足論》、《品類足論》、《界身足論》、《識身足論》。「一身」為《發智論》,是佛滅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 kātyāyanīputra 纂集佛說所作。
目前,尚未發現印度文本的《發智論》,僅存漢譯的兩本:
1. 僧伽提婆與竺佛念譯《阿毘曇八犍度論》,翻譯於西元383年
2. 玄奘譯《阿毘達磨發智論》,翻譯於西元660年
-------
《阿毘曇八犍度論》的最後一小節為〈偈跋渠〉,《阿毘達磨發智論》的最後一小節為〈伽他納息〉,兩者都含有十七首偈頌與這十七首偈頌的攝頌。
號稱是詮釋《發智論》的《毘婆沙》(漢譯有三本)卻未對這十七首偈頌作詮釋,從玄奘法師翻譯的《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知道《發智論》確實有此一篇章,只是太容易了,所以不再解釋。
這十七首偈頌,不僅漢譯不明其字句的涵義。從它的巴利對應偈頌,發現巴利文獻的註釋書也不明白字義。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00:「〈伽他納息〉所有義趣,如文易了,故不復釋。」(CBETA, T27, no. 1545, p. 1004, a2-3)
,,

記一篇坎坷的論文 1/2


大約在 2015年我的論文〈《出曜經》研究〉刊出之後,我就開始編纂這一篇「僧伽提婆與竺佛念譯《阿毘曇八犍度論》與玄奘譯《阿毘達磨發智論》」的論文;主要是探討前者〈偈跋渠〉與後者〈伽他納息〉的十七首偈頌與這一篇的「攝頌」。
我在 2016年完成此篇論文的初稿,發給李周淵同學請他幫我出一些主意,事後,我對此一篇論文有一搭、沒一搭地修改;感覺上,我對此一題材還沒準備好。
到了2020年才改掉結構,重新編寫,終於完成定稿,投稿出去之後,又陸續訂正,直到後來才通過審稿而預計於2022年12月刊出。
這是一篇命運乖違、路途坎坷的論文;審稿老師曾建議我再補強某一方面的觀點。但是,一來此一論文的篇幅已經相當冗長,怕讀者無法按耐住煩雜,而無法讀完。二來我也十八般武藝出盡,自己也筋疲力竭。
就先這個樣子出來見見公婆吧!他日機緣巧合,再將它修補得更健全一點!
-------
對法友提問的補充說明:
  除非是大宗師或中央研究院院士,一般佛學論文是選定題目及內容綱要後,一個月內完稿,投稿出去,會在一年到兩年內完成審稿。通過審稿之後,會在半年到一年內進行排版及「最後定稿 critical reading」,然後文章會在半年到一年半之間刊出。
整個過程不是以月為單位計算,大約是以半年為各個階段的計算單位。

《雜阿含經》讀書會導讀  2/2


這是最近的一次的讀書會影音紀錄,2020/10/7
台灣疫情轉嚴厲以後,有兩年多沒出門參加佛學活動了。

法友飛鴻 446:《增支部 3.40經》與《舍利弗阿毘曇論》

此篇發表於2013年1月19日,
淨豐於2018年10月24日留言回應此文(也可參考他自己的部落格《法歸探源》),
雖然如此,《舍利弗阿毘曇論》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我們兩人的看法都遠遠不是定論。
在此將兩人的切磋與法友分享。
--------
在漢譯論書中,《舍利弗阿毘曇論》有許多特色,其中之一就是和「巴利文獻」特別親近。菩提比丘的《增支部新譯》指出,雖然赤沼智善的《互照錄》與 suttacentral 的網站都沒列《增支部 3.40經》的漢譯對應經典,他認為《舍利弗阿毘曇論》的下列偈頌其實與巴利《增支部 3.40經》的偈頌相同: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25〈緒分〉:

「世間無屏處 可以作惡業
唯人自證知 若虛若是實
言無虛者勝 是則不自毀
若[2]以有違犯 [3]而知不覆藏
賢者及與天 見世作惡時
以此我勝行 世間勝比丘
法勝者順行 不退於實法
降魔威力勝 自證勝寂滅
遠離捨六情 滅苦不受有
已沒不復還 永離於生死」(CBETA, T28, no. 1548, p. 680, a18-27)
[2]以=已【宋】【元】【明】。[3]而知=知而【宋】【元】【明】。

巴利《增支部 3.40經》菩提比丘的《增支部新譯》的翻譯(244頁):

For one performing an evil deed
there is no place in the world called ‘hidden’.
The self within you knows, O person,
whether it is true or false.

世間無屏處,可以作惡業;唯人自證知,若虛若是實。

Indeed, sir, you the witness
despise your good self;
you conceal the evil self
existing within yourself.
言無虛者勝,是則不自毀,若已有違犯,知而不覆藏。

The devas and Tathāgatas see the fool
acting unrighteously in the world.
Therefore one should fare mindfully,
taking oneself as authority;
alert and meditative, taking the world as authority;
and f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mma,
taking the Dhamma as authority.
Truly exerting himself, a sage does not decline.

賢者及與天,見世作惡時,以此我勝行,世間勝比丘。
法勝者順行,不退於實法。

Having vanquished Māra
and overcome the end-maker,
the striver has finished with birth.
Such a sage, wise, a world-knower,
identifies with nothing at all.

降魔威力勝,自證勝寂滅,遠離捨六情,滅苦不受有,
已沒不復還,永離於生死。
​----------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25〈緒分〉:「如佛經說「三增上」。何謂三?我增上、世間增上、法增上。

何謂我增上?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心生惡不善法想。比丘如是思惟:「我設在屏處作惡不善業,作惡不善業已,心自退毀。比丘如是思惟:『我欲護持禁戒、成就威儀。』若犯微戒,畏如金剛,順學戒行,是名我增上。比丘為我增上故,斷惡不善法修行善法,是故名我增上。

何謂世間增上?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心生惡不善法想。比丘如是思惟:『世間一切處居止有天,天眼見知他心,天遠見我,我近不見天。自相謂言:「觀此善男子,以信出家雜行惡不善法。」』復有諸沙門、婆羅門天眼見知他心,遠見我,我近不見。諸沙門、婆羅門自相謂言:「觀此善男子以信出家,雜行惡不善法。」』比丘如是思惟:『我欲護持禁戒,成就威儀。』若犯微戒,畏如金剛,順學戒行,是名世間增上。比丘為世間增上故,斷惡不善法,修行善法,是故名世間增上。

何謂法增上?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世尊善隨時說法,有慧者能受,趣向涅槃。此法非悕望者、瞋恚者、睡眠者、掉悔者、疑惑者能受。』比丘如是思惟:『我欲護持禁戒,成就威儀。』若犯微戒,畏如金剛,順學戒行,是名法增上。比丘為法增上故,斷惡不善法,修行善法,是故名法增上。」(CBETA, T28, no. 1548, p. 679, c22-p. 680, a17)
---------
巴利《增支部 3.40經》經文(242頁):(可參關則富《增支部譯註》)

「諸比丘,有三種增上力(1)。何謂三種增上力?所謂『己增上力』、『世間增上力』、『法增上力』。
諸比丘,何者為『己增上力』?此處,有比丘進入閑靜森林,或在樹下、或在無人小屋裡,他如此思惟:『我並非為衣、食、住處而捨家出家,不是為來世得生此善處、彼善處而出家,我是為此思惟而出家:「我長夜沉淪於生、老、死,長夜忍受憂悲惱苦。或許(藉由出家修習)我能達到究竟苦邊。」既然已捨家而出家,我不該再尋求五欲功德,或比我先所捨棄還不如的事物。』他如此思惟:『我將精勤而不懈怠,具念而不忘失,我身寧靜而無熱惱,我心得定而達一境性。』以『己增上力』,他捨斷惡法而行善法,捨斷可恥的而行無瑕疵的,他護持自身清淨,如此為『己增上力』。

諸比丘,何者為『世間增上力』?此處,有比丘進入閑靜森林,或在樹下、或在無人小屋裡,他如此思惟:『我並非為衣、食、住處而捨家出家,不是為來世得生此善處、彼善處而出家,我是為此思惟而出家:「我長夜沉淪於生、老、死,長夜忍受憂悲惱苦。或許(藉由出家修習)我能達到究竟苦邊。」當我捨家而出家,我可能會有欲貪思惟、不當思惟、加害思惟。但是,此一共住的世間是廣大的,此一共住世間有具他心通與天眼通的沙門、婆羅門,他們能從遠方知見事物,但是即使在近處他們也可以不被觀見。他們以己心觀見他心,他們如此知我:『看這位以信捨家出家的善男子,他被不善法所覆蓋。』此一世間有具他心通與天眼通的諸神,他們能從遠方知見事物,但是即使在近處他們也可以不被觀見。他們以己心觀見他心,他們如此知我:『看這位以信捨家出家的善男子,他被不善法所覆蓋。』他如此思惟:『我將精勤而不懈怠,具念而不忘失,我身寧靜而無熱惱,我心得定而達一境性。』以『世間增上力』,他捨斷惡法而行善法,捨斷可恥的而行無瑕疵的,他護持自身清淨,如此為『世間增上力』。

諸比丘,何者為『法增上力』?此處,有比丘進入閑靜森林,或在樹下、或在無人小屋裡,他如此思惟:『我並非為衣、食、住處而捨家出家,不是為來世得生此善處、彼善處而出家,我是為此思惟而出家:「我長夜沉淪於生、老、死,長夜忍受憂悲惱苦。或許(藉由出家修習)我能達到究竟苦邊。」法是世尊所善說的,可以現見的、即時的、引人來見的、能引導(至涅槃)的、為諸智者所經驗到的。我有同梵行者住於知、見,既然於善說的正法、律中捨家而出家,我不該懈怠懶惰。』他如此思惟:『我將精勤而不懈怠,具念而不忘失,我身寧靜而無熱惱,我心得定而達一境性。』以『法增上力』,他捨斷惡法而行善法,捨斷可恥的而行無瑕疵的,他護持自身清淨,如此為『法增上力』。

諸比丘,此為三種增上力。
------------
(1)巴利經文為 「ādhipateyyani 威力、威權」,版主在此順應《舍利弗阿毘曇論》古譯,譯作「增上力」。
---------
淨豐 提到...
1.《舍利弗問經》:「目犍羅優波提舍,起曇無屈多迦部」,木村泰賢、干潟龍祥於『結集史分派考』中,認定目犍羅優波提舍就是優波毱多,而這目犍羅優波提舍或優波毱多,依其事蹟,就能斷定他就是目犍連子帝須,也就是於阿育王時期分說部舉辦第三次結集的主持人。
2.起曇無屈多迦部就是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音譯。而在阿育王時代,分別說部三分為化地部、法藏部及飲光部,而領導分說部的正是目犍連子帝須。
3.《舍利弗問經》正是針對《舍利弗阿毘曇論》而來的,換言之,《舍利弗阿毘曇論》的造論者,正是目犍連子帝須。因此,論中部份內容當然會在南傳文獻出現。
4.《舍利弗阿毘曇論》的出現,應當是佛史中的最古老或是第一本論書。而造論的原因則正是大天事件,阿育王時代為消弭各派紛爭,便將當時各個思想,藉由目犍連子帝學團須融入論中,因此,《舍利弗阿毘曇論》中,便會有耆那教(孔雀王朝的真正國教)、初期大乘等思想。
5.《舍利弗阿毘曇論》的出現,代表變形佛教出現的更本原因。

以上請參考。

2018年10月24日 晚上10:10
,,

《雜阿含經》讀書會導讀  1/2

這是應位於台北市民生東路附近的「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之邀,作為該學會「大眾閱藏」活動之一,
以不一樣的角度探討漢譯《雜阿含經》所呈現的五光十彩的燦爛面目。
該次導讀講於2020年9月16日

《雜阿含經》讀書會導讀  1/2

民俗語源學 Folk etymology





《大般涅槃經》卷25〈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10〉:「善男子!涅者言不,槃者言織,不織之義名為涅槃。槃又言覆,不覆之義乃名涅槃。」(CBETA, T12, no. 374, p. 514, c15-16)。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8:「復次槃名稠林,涅名為出,出蘊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織,涅名為不,以不織故名為涅槃。如有縷者便有所織,無則不然,如是若有業煩惱者便織生死,無學無有業煩惱故不織生死,故名涅槃。」(CBETA, T27, no. 1545, p. 147, b10-14)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7:「云何是涅槃?苦盡故為涅槃,猶如火滅而得清涼,」(CBETA, T24, no. 1450, p. 136, b22-24)
《雜阿含1173經》卷43:「向於遠離,向於離欲,而於涅槃,寂靜捨離,樂於涅槃;於有漏處,寂滅清涼。」(CBETA, T02, no. 99, p. 314, b25-26)。
----------
最近有一位法友主張:「《大般涅槃經》卷25,『槃者言織,不織之義名為涅槃』。應作『槃者言滅,不滅之義名為涅槃』,經文將『滅』字誤抄作『織』字。」
校勘學最忌諱以「義理」、「思想史」改易原來版本的用字。所有改易應該以「文獻」為基準點。
如下圖所示,「vāyati」有「吹(熄)」、「編織」兩種字義。
巴利「nibbāna」為 Nibbāti(ni+vā+a)的同源字,義為「被熄滅」。
此處可以見到將「被熄滅」解釋為「不滅」,有多荒謬。
-----
在經典中,有時見到將字拆解以作解說,如漢字「止戈為武」、「寸身為射」、「委矢為矮」、「土皮為坡」、「水皮為波」、「呆人為保」,字的原本起源很可能不是如此,此類拆字解說被稱為 Folk etymology 民俗語源學,不是正規、正統的語源學。

安世高譯《陰持入經》(T 603)與巴利《小部》19《藏釋》


東漢後期(西元 180年左右),安世高翻譯《陰持入經》(T 603),「陰」為「蘊、五蘊」,「持」為「本持」,指的是「界、十八界」,「入」指的是「六入處」。

已故的牛津大學沼田講座教授 Stefano Zacchetti 左冠明(1968-2020)的論文指出,《陰持入經》與《藏釋》(Peṭakopadesa)的第六品〈經義集地〉(Suttatthasamuccayabhūmi)幾乎完全契合,而《藏釋》則位於巴利《小部》的第十九號「文獻」,位置甚至排在《彌蘭陀王問》這部晚期文獻之後。
如圖,可以看到不管是漢譯《善見律毘婆沙》(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T 1462),還是覺音論師 Samantapāsādikā 《一切善見律註》,都未包含《藏釋》。
這麼一部「論、釋」,為何能被安世高所翻譯,又如何成為巴利文獻,是值得思考的謎題。

A 巴利《小部》(CSCD)

B 巴利《一切善見律註》

C 漢譯《善見律毘婆沙》(筆者詮釋)

D 漢譯《善見律毘婆沙》(水野弘元)

1. Khuddakapāṭha

1. khuddakapāṭha

 

 

2. Dhammapada

2. Dhammapada

1. 法句

1. 法句

3. Udāna

3. Udāna

2. 嫗陀那

3. 軀陀那

4. Itivuttaka

4. Itivuttaka

3. 伊諦佛多伽

4. 伊諦佛多伽

5. Suttanipāta

5. Suttanipāta

4. 尼波多 (nipāta)

5. 尼波多

6. Vimānavatthu

6. Vimānavatthu

5. 毘摩那 (Vimāna)

6. 毘摩那

7. Petavatthu

7. Petavatthu

6. 卑多 (Peta)

7. 卑多

8. Theragāthā

8. Theragāthā

7. 涕羅(伽陀) (Thera)

8. 涕羅

9. Therīgāthā

9. Therīgāthā

8. 涕利伽陀 (Therī)

9. 涕利伽陀

10. Apadāna

13. Apadāna

13.

2.

11. Buddhavasa

14. Buddhavasa

12. 佛種姓

13. 佛種姓

12. Cariyāpiaka

15. Cariyāpiaka

14. 用藏

14. 用藏

13. Jātaka 

10. Jātaka

9. 本生

10. 本生

14. Mahāniddesa

11. Niddesa

 

 

15. Cūḷaniddesa

 

 

 

16. Paisambhidāmagga

12. Paisambhidā

11. 波致參毘陀 (Paisambhidā)

12. 波致參毘陀

17. Nettippakaraa

 

10. 尼涕婆 (Nettippa)

11. 尼涕婆

18. Milindapañha

 

 

 

19. Peakopad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