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法友飛鴻 332:巴利語是什麼時代的語言?


問:(2019/8/9)
  老師!這樣看起來,在世尊時代的經文背誦應該是用「摩竭陀語」或「半摩竭陀語」,等傳到阿槃提時就轉換成「阿槃提語」,然後傳到錫蘭後又轉換成「僧伽羅語」,最後則是以佉盧體字母寫下西域俗語,然後再以佉盧字母翻譯成漢文書寫下來,是嗎?
  這引起我的另一個問題,那巴利語是什麼時代的語言?世尊時代所使用的摩竭陀語或半摩竭陀語是巴利語或巴利語的前身嗎?因為很多學者認為巴利語是中古時期印度的語言,為什麼在您的回答裡,沒有看到「巴利語」呢?
-------
蘇錦坤 回答:
  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前五世紀的印度語言,在印度東北部,也就是佛陀遊化區的舍衛城,毘舍離,波羅奈城,王舍城的範圍,是摩竭陀語 Maghadī (稱碑銘當中,近似摩竭陀語的拼寫而有些差異的碑銘,為「半摩竭陀語」)。
  從舍衛城的西北方到阿富汗的最西邊國界是犍陀羅語 Gāndhārī ,這是西北印度的語言。
  「巴利」可能是源自中印度與西印度的地方語言,也就是古代阿槃提到西邊海岸的區域;傳說中,阿槃提是摩訶迦旃延的傳教地區。但是,學者普遍主張「巴利」是一種「人工語言 artificial language」;也就是說,歷史上沒有某一地區或國家的人在日常生活使用所謂的「巴利」語言,這是從經典用語,賦予「人工拼寫規則」而成。「巴利」也殘留了一些「摩竭陀語」或「半摩竭陀語」的拼寫方式,也有「梵語化」的詞彙,詳細情況頗為複雜。
  邵瑞祺在《古犍陀羅地區的佛教文獻》書中 62頁(註82, 382頁)提到,「並沒有任何古代文獻出現『犍陀羅語』,這個字是二十世紀初期語言學家 Bailey 貝萊,為這一語言所取的名字。」
----------
1. 在南傳佛教裡,有相當多數的人聲稱並堅持這兩個論點:A. 巴利是佛陀語言。 B. 巴利三藏是佛口親傳,一字也不能改。

就 A 而言,不管這人是主張佛陀在世時說巴利語,或主張是說梵語。我們檢驗現存的所有阿育王石柱和摩崖石刻,並未出現巴利語或梵語。從一些例如阿姜塔或桑奇古塔的註記,從考古遺址,從現存佛教寫卷,大抵西元以前見不到梵巴文字記載,而西元二世紀以後,年代越往後的古蹟或文獻,出現梵巴文字的比率也就越高。

這些細節,必須由佛教古寫卷研究學者及佛教考古學者來作最後的認定,到目前為止,大學佛教及佛學教授並不願意支持「佛陀在世時說巴利或梵語」的主張。

B. 「巴利三藏是佛口親傳」這個主張,是很容易被戳破的。原因是,其中有文獻上的和教義上的「差錯」。

  也就是說,「巴利三藏之中有佛口親傳的教導」,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巴利三藏全部都是佛口親傳的教導,一字都不能改」,這肯定是有問題的。

2. 你的問題,佛經在翻譯成漢語之前的那個語言是哪一種語言,這隨經典而異,目前已知有來自巴利經典的,有來自犍陀羅語經典的,有來自「佛教混合梵語」的,有來自相當純正的梵語的。

同時,陸續發現有一些吠陀咒語埋伏在佛教經典之中,我們不知道要稱這些埋伏的咒語是什麼語言。

3. 現代學者認為「巴利語」是一種「人工語言」,也就是說,不是一種自然產生的人際對話,而是一種為了傳達佛陀教導所定義的一種語言。

4. 實際上,巴利經典保存有佛陀的語言,最通順易曉的話就是「諸比丘! bhikkhave!」這是轉寫成別種語言時,蓄意留下來的佛陀語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