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道情、世情:三首

我佛磁杯,我佛慈悲

客家山歌:
入山看著藤纏樹,
下山看見樹纏藤;
樹死藤生纏到死,
樹生藤死死也纏。
=====
劉基,〈吳歌〉三首選一:
樹頭掛網枉求蝦,  
泥裡無金空撥沙;  
刺漆樹邊栽枸杞,  
幾時開得牡丹花?
=====
范仲淹,〈示門人〉(書扇):
一脈青山景色幽, 
前人田地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 
還有收人在後頭。

法友飛鴻 257:西方與東方的對話



親愛的法友:   
         印順導師要求學僧在學佛過程要能講、能寫,以增進組織能力、思辨能力。   
       「學佛」至少要能到所謂「不被人瞞」。這對在家學佛、出家學佛應該都是一樣。
        比如說「西方極樂世界」,地球在自轉,你朝哪一個方向是「西方」? 
       即使,你以太陽為中心,訂一個「西方」,太陽系、銀河系也在轉,何處是西方? 
        我個人認為,「佛陀的教導」不是「物理學」或「天文物理學」,「物種起源」、「宇宙生滅」的事留給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去探討。 
          Yifertw 
======== 
From: Angela Lin (跳空接答)
      西方只是方便說...(在古印度為了接引一部分崇尚太陽神的信眾外道而方便施設..)
      事實上只要修心清淨就是西方.     2017年9月24日 上午4:37 
========  
From  Yifertw 
       『西方只是方便說』,在哪一部經典說到這一點?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1:「當起想念,正坐西向,」(CBETA, T12, no. 365, p. 342, a1-2) 
  你是說,北向也可以? 2017年9月24日 上午4:38
 ========
From Angrl Lin,  
    我打過好幾次佛七...從沒有一個道場要大眾正對西方念佛的...都是正對佛像念佛即可... 不要面對廁所..汙穢處即可... 
       2017年9月27日 下午6:11 Angela Lin
以金剛經來說...
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佛連布施都教我們要無住相布施了...更何況修行...更何況是念佛法門....一定也是要我們無住(方位)而行念佛的....再說...四維上下虛空不可思量...不需如此在意是否面對西方而行念佛...以上..與你共勉.. 
===========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野狐禪


舉:《古尊宿語錄》卷1:
「師(百丈、懷海)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隨眾散去。
一日不去。師乃問:『立者何人?』
老人云:『某甲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對云:「不落因果。」墮在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
師云:『汝且問。』
老人便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
師云:『不昧因果。』
老人於言下大悟。告辭師云:『某甲巳免野狐身,住在山後。乞依亡僧燒送。』」(CBETA, X68, no. 1315, p. 5, c6-13 // Z 2:23, p. 82, b11-18 // R118, p. 163, b11-18)

=========
樹頭掛網枉求蝦,  
泥裡無金空撥沙;  
刺漆樹邊栽枸杞,  
幾時開得牡丹花?

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

法友飛鴻 256:迴響

  Norman老先生是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已退休),嫻於巴利語、犍陀羅語、耆那教經典語言等多種語言,是中古印度語的權威,他的《A Philological Approach to Buddhism 》,是不少做印度學研究的人必定拜讀的著作。 
  《A Philological Approach to Buddhism 》的成書背景是1994年3月,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邀請老先生以「佛教傳道協會(Bukkyō Dendō Kyōkai)訪問教授」的名義,舉行了一系列的演講。後來演講內容集結成書於1997年出版。 
  該書出版至今已經有二十年歷史。這二十年來,學界對印度佛教的研究有不少新發現,因此書中一些說法會跟學界最近的研究成果有所出入。我也曾針對此一情況跟高老師討論過。高老師跟我說:「老先生學問可是很好,即使有些人認為老先生的某些觀點已經過時,但不意味著他的著作沒有參考價值。我們閱讀老先生作品的另一個收穫是了解人家怎麼做學問。如果我們可以從一個學者的著作了解到他幾十年來如何做研究,那可是很大的收穫!」 
  因此至今,我依然常翻閱這本書,也會跟許多剛接觸印度學研究的朋友推薦這本書。如今,這本書的中文版即將面世,相信能讓更多人了解學界研究佛教的重要成果。  
  在這邊,我還想講的是,一本才出版二十年的學術著作,如今尚且有需要修正的地方。那比這本書還古老的著作,勢必也面臨一樣的問題! 
  印老是台灣研究印度佛教的權威,不少台灣人透過印老的著作去認識印度佛教,他的學術專書,人稱黑皮書:《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空之探究》分別脫稿於1967、69、 80、84年。這些著作的出版年代都比Norman老先生的《A Philological Approach to Buddhism 》還早。難道就沒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嗎? 
  況且,印老在94年之後,已經沒有任何新的研究發表。不少人對佛教史的認知就此停留在90年代近三十年沒再更新。甚至還有某些人或團體根據印老著作,宣稱已經還原佛法的原貌或歷史真相。如果印老的著作就已經完備印度佛教的研究,那為何學界至今仍持續進行研究呢? 
  那些宣稱已經還原佛法的原貌或歷史真相的人,是否真如他們所說,已還原真相?還是只是為了自己的信仰尋求背書而已? 
  這些人的說法正需要你我透過學術去仔細檢驗!
==========
對〈對 KR Norman 《佛教研究的文献学路径》一書的質疑〉一文的迴響。(http://yifertw.blogspot.tw/2017/08/kr-norman.html)

生活明信片:瀚邦佛教研究中心跟吳老擇教授請益


昨天(2017.9.23)到「漢清講堂」講說「竺佛念與《出曜經》」,中午12點 Yuan Chuan 來和我會合,到瀚邦佛教研究中心跟吳老擇教授請益。
印順導師在新竹市福嚴精舍與師友弟子同住、共同修習經論時,吳老擇教授在1953年在此共住,是當年唯一的一位台灣土生土長的常住出家眾。後來前往日本留學,因緣興滅而還俗在日本某所大學擔任教授,1986年之後左右,規劃、翻譯了高雄元亨寺《南傳大藏經》。
我之前已經見過吳教授兩次,第一次是 2003年10月9日在元亨佛學院畢業生盛定法師安排下,去參訪佛學研究的先進。第二次則是在2015年九月,辛島靜志來台講學一個月時,相遇於演講課堂,可惜無緣交談。
這次是以跟佛教界大老致敬的心情,前去跟吳教授問候。短短兩個小時,我問了很多問題。在此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問「梵天請佛」。
--------------------
我提問,《佛本行集經》卷33〈梵天勸請世尊說法〉:
「以如是故,如來見是甚深事已,其心欲樂阿蘭若處,不欲向他說於此法。...
爾時,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王,在於梵宮,遙見世尊發如是心,...從大梵宮隱身來下,至世尊前,頂禮佛足,却住一面,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善哉!世尊!今此世界一切眾生,無有歸依,善壞失盡;今者世尊,既得如是無上法寶真證,見已而心忽欲入阿蘭若,不樂說法。我今勸請無上世尊,為諸眾生,莫寂靜住,唯願世尊!慈悲說法,願修伽陀,憐愍說法。現今多有諸眾生輩,少於塵垢,諸根成熟,結使微薄,利根易化,不聞法故,自然損減。若當如來為說法要,使得證知世尊法相。』」(CBETA, T03, no. 190, p. 806, a3-22)。
此一敘述透露幾個問題:
1). 世尊動念未說而梵天知其心意,是梵天比佛境界還高嗎?
2). 世尊不欲說法而梵天祈請,為悲憫眾生而說法。是梵天比佛慈悲嗎?
3). 世尊不欲說法,因梵天祈請才改變主意而為眾生說法。是佛的思慮有時會不周全,而梵天思慮比佛陀還周全嗎?

吳教授回答,這一個問題他聽水野弘元教授解說過。
水野弘元教授說這是個「譬喻故事」,重點在於「佛法非常珍貴,是尊貴如梵天代眾生祈請所得,世間當珍惜佛法、寶貴佛法、尊重佛法」,重點不在於「梵天能知佛陀動念」。
閱讀「譬喻故事」當注意此一故事的原意,不要讀了《伊索寓言》而認為「烏鴉能和狐狸對話」。
=======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8/6_12.html)
漢譯中「譬喻」的原文有三種:
1. 譬喻、本起 (apadāna, avadāna),巴利 《小部尼柯耶》第十經《Apadāna 譬喻》,漢譯有《法句譬喻經》。
2. 比喻(opamma, aupamya),如火宅喻、束蘆喻、化城喻
3. 因明中宗因喻的譬喻支Darstntika。十二部經的「譬喻」,不是指《中阿含經,水喻經》(CBETA, T01, no. 26, p. 424a)、《中阿含經,鹽喻經》(CBETA, T01, no. 26, p. 433a)的「比喻 opamma, aupamya」,而是以生動的故事鋪演「佛事」、「讚佛」的「譬喻 apadāna, avadāna」。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所說:「《長譬喻》、《大譬喻》。」(CBETA, T27, no. 1545, p. 660, a18)。
巴利文獻只有「九分教」,並不將「譬喻」當作「佛說」。
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362頁)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8/6_12.html)

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學識字 22:癔

《玉篇》
閱讀時,遇到一個罕見字:「癔」。
顧野王《玉篇》解釋為「心意病」。
台灣國立教育部《異體字字典》解釋為「病名。一種精神性神經官能疾病。患者呈焦慮與各種感覺過敏症狀,常自覺有病,缺乏行動與情緒的控制能力。」
近代精神科醫生用「癔」字來代替「hysteric 歇斯底里症」。常見的表面症狀是「情緒激烈或情緒低落,常自覺有病,心慌、胸悶、手脚發麻,睡眠不佳」。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以漢譯佛典訂正巴利經文


巴利小部《優陀那,6.9 極度經 Upātisuttaṁ》
以下引自部落格《荒草不曾鋤》  (http://yathasukha.blogspot.tw/search/label/ud?updated-max=2011-05-06T12:12:00%2B08:00&max-results=20&start=20&by-date=false)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住。
爾時黑夜,世尊在燈光下坐。時有許多飛蛾飛向油燈,繞燈飛舞,落於死傷。爾時世尊見飛蛾繞燈飛舞,落於死傷。 爾時,世尊如是知已,即興而說: 邪見導極度,不達因欲速;見聞生貪好,慾望成結縛。如同群飛蛾,死於燈焰處。
=========
無著比丘指出:《南海寄歸內法傳》卷1:「七晨旦觀蟲」(CBETA, T54, no. 2125, p. 208, a12)
有西元第七世紀印度僧團觀察水中是否有蟲的記錄。考量這些戒律中的規定,以即使相當微小的生物也不傷害的精神而言,一般會期待以慈心防護飛蛾不被火燒滅,而非僅僅在觀見飛蛾被火燒滅後說了一首優陀那偈頌。
漢譯對應偈頌則只是「譬喻」,就沒有不救護飛蛾的問題。
《出曜經》卷26〈雙要品 30〉:「如蛾投火不顧後慮,斯由愛深固」(CBETA, T04, no. 212, p. 748, a26)
-------------------------------------
巴利小部《優陀那,6.9 井水經 Upātisuttaṁ》
以下引自部落格《荒草不曾鋤》(http://yathasukha.blogspot.tw/search/label/ud)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與大比丘眾在末羅國遊化,到達名為荼那的婆羅門村。
村中婆羅門聽說釋迦沙門喬答摩與大比丘眾到本村遊化,便以草和糠投入水井,填至井口,以使『那些禿和尚喝不到水』。
時世尊到路邊一棵樹下,敷座而坐,告阿難曰:「阿難,汝去從那井裏為我弄些水來。」
阿難白佛言:「大德世尊,荼那村婆羅門已用草和糠把井填滿,以使我們無水可喝。」
世尊再告阿難「取水」,阿難言:「井已填滿,無法取水。」
世尊三告阿難取水,阿難才應諾而去,持缽去到井處。 時阿難見草、糠已在井外,井中清水澄澄,滿至井口,似欲溢出。
阿難思念:「奇哉!怪哉!如來有大神通,大威力!我來取水,草、糠便出井外,井中清水澄澄,滿至井口,似欲溢出。」即以缽取水,回至佛所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如來有大神通,大威力!我去取水時,草和糠已在井外。井中清水澄澄,滿至井口,似欲溢出。現已取來,請世尊飲用,請善逝飲用。」 
 爾時,世尊如是知已,即興而說: 
「隨時可得水,何需有水井?
 貪根既斷除,我何需飲用?」
=======
漢譯對應偈頌則只是「譬喻」,就沒有顯神通的問題。
《出曜經》卷18〈水品 18〉:「
是泉何用?水恒停滿,  
拔愛根本,復欲何望?
是泉何用,水恒停滿者,三有者假謂為泉,愛亦名為泉,水恒停滿,一切諸結皆集愛泉,是故說,是泉何用,水恒停滿也。拔愛根本,復欲何望者,行人以能拔愛根本無復生死,猶如毒樹究盡其根,無復出生亦無枝葉,愛亦如是,無復枝葉拔其根本,復欲何望者?更不受有更不復生,是故說,復欲何望也。」(CBETA, T04, no. 212, p. 707, c18-26)
《法集要頌經》卷2〈水喻品 17〉:
「是泉而何用,  水恒而停滿,
 拔愛根本除,  復欲何所望?」(CBETA, T04, no. 213, p. 785, c20-21)
從巴利偈頌可以知道,《出曜經》與《法集要頌經》的「泉」應作「井」,如果隨時可以得到「水」,就無需挖井了。

《中阿含186經,求解經》與《中部 47經,審察經》


記得幫老師的佛學英語論文進行漢譯時,我不斷提問,從漢譯原典的準確度到英文拼寫方式都提出質疑。
有一天,老師受到這種無理的騷擾到了快溢出來的程度,就跟我說:「我的書已經給國外知名的佛教學者細心訂正過,他們都是如菩提比丘那樣英文素養極高的人,麻煩你,不要再提與英文文法或拼寫有關的問題。」
我仍然不受教,屢次教誨、訓誡而不聽師言,仍然遇到有疑問的字句繼續質疑、提問,老師雖不以為然,倒也沒翻臉將我逐出門牆,或者收回授權而不讓我翻譯。直到有一天,他面對一處質疑說,這一次你終於對了,這一字確實是拼錯了。
對於有些老師要求接受師言,而以質疑、提問為大不敬,我實在不明白為何會有老師要求弟子學生全盤接受老師的「言說」或「判斷」而不許提問。
--------
《中阿含186經,求解經》卷48〈雙品 4〉:「
當以二事求解如來,
一者眼知色,
二者耳聞聲。
...
若有作是說:『彼尊者樂行非恐怖,離欲不行欲,欲已盡也。』
便應問彼:『賢者!有何行、有何力、有何智,令賢者自正觀如是說,彼尊者樂行非恐怖,離欲不行欲,欲已盡耶?』
彼若作是答:『賢者!我不知彼心,亦非餘事知,然彼尊者或獨住,或在眾,或在集會。若有善逝,若為善逝所化為宗主,因食可見彼賢者,我不自知,我從彼尊者聞,面前諮受,我樂行非恐怖,離欲不行欲,欲已盡也。賢者!我有是行、有是力、有是智,令我自正觀如是說,彼尊者樂行不恐怖,離欲不行欲,欲已盡也。』」(CBETA, T01, no. 26, p. 731, b10-c6)。
--------
以下引自莊春江老師譯文(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47.htm)
《中部 47經,審察經》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不知他人心差別的考察比丘應該在二法上對如來作探查:在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法上:『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污染法,對如來來說,那些被發現與否?』...
...
  他更進一步探查:『這位尊者是無畏的節制者,這位尊者不是有畏懼的節制者,他對欲不親近,以貪的滅盡而成為離貪的狀態嗎?』...
...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佛陀十號


看到 CBETA 那邊在討論「佛陀十號」當中,「無上士」與「調御丈夫」應該算作「一號」還是「兩號」?
雖然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但是這似乎與南北傳的師說有關。 
莊春江老師認為巴利文獻是算作一號:
1.如來(tathāgata)
2.應供(arahant)
3.遍正覺(sammāsambuddha)
4.明行足(vijjācaraṇasampanna)
5.善逝(sugata)
6.世間解(lokavidū)
7.無上士調御丈夫(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
8.天人師(satthā devamanussāna)
9.佛(buddha)
10.世尊(bhagavant)。
但是,譯自巴利文獻的《善見律毘婆沙》卷4〈阿育王品 3〉:
「無上士者,自以功德過於人天故,名無上士;...調御丈夫者,」(CBETA, T24, no. 1462, p. 697, a29-b5)。
卻是作「兩號」。
從漢譯佛典來看,算作「兩號」的有:
1. 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因果品 6〉:「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
2.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2〈序品 1〉:「復名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云何無上?』...復名富樓沙曇藐婆羅提,『富樓沙』秦言『丈夫』,『曇藐』言『可化』,『婆羅提』言『調御師』,是名『可化丈夫調御師』。」(CBETA, T25, no. 1509, p. 72, a29-b11)
3.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18〈梵行品 8〉:「云何無上士?...云何調御丈夫?」(CBETA, T12, no. 374, p. 469, a12-22)
==========
算作「一號」的有:
a. 《維摩經疏卷第三.第六》卷6〈法供養品 13〉:「七無上士調御丈夫。...具上七義名無上士,如來自調身心復調丈夫故言調御丈夫也。八天人師...」(CBETA, T85, no. 2772, p. 419, a21-b3)
b. 《大乘義章》卷20:「無上士調御丈夫,共成一號。就人立稱,名無上士,嘆其勝也。調御丈夫,彰其能也。」(CBETA, T44, no. 1851, p. 864, b18-21)
c. 苻秦、僧伽跋澄譯《鞞婆沙論》卷12:「無上士御人師,調御人趣一切方。」(CBETA, T28, no. 1547, p. 506, c12-13)。
========
也有「世間解」和「無上士」合算一號的。
北宋天息災譯《佛說十號經》卷1:「『云何世間解無上士?』佛言:『...』『云何調御丈夫?』」(CBETA, T17, no. 782, p. 720, a9-17)
==========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2〈序品 1〉:「復名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云何無上?』...復名富樓沙曇藐婆羅提,『富樓沙』秦言『丈夫』,『曇藐』言『可化』,『婆羅提』言『調御師』,是名『可化丈夫調御師』。」(CBETA, T25, no. 1509, p. 72, a29-b11)
這是斷句為「無上」與「士調御丈夫」。

細說台語:摩 hoon1


版主不曾見過摩 hoon1 這種食物,從沒在中元普度桌上見過(或者是出現過,只是我不認得,所以沒印象?)
小時候當有小孩吵著要吃某種食物時,大人偶爾會拋下一句:「食一箍摩 hoon1 啦 tsiah-tsit-khoo1-moo5-hoon1-la3」,有時候大人會說:「他是識一箍 hoon1? i1-si7-bak-tsit-khoo1-hoon1?」可見認識「hoon1」長什麼樣子得人不多。後來大人已經改說作「他是知影一箍芋仔番薯? i1-si7-tsai1-iann2-tsit-khoo1-oo5-a2-han5-tsi5?」

讀王昭華臉書時,這兩句話突然又出現在耳邊。
=========
王昭華的臉書這麼說:
「老闆娘說,做這môo-honn,是老闆在台南學工夫的時候,台南那裡的師傅教的。他們剛開始做出來賣,一些老人看到很高興,都說很久沒看到了,只有小孩時代曾看過。
做 môo-honn 很費工夫,因為是老麵發酵,發的時間就得五天至一個禮拜,不是靠發粉在發,發得好壞抓不準,他們就曾整批蒸出來每粒扁扁扁,或是色都黃黃,也不知是為何如此。」
=========
Frank Chen 的網誌寫得很詳細(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5e6fdad0102x1mt.html?md=gd)〈毛呼,摩訶〉  2016-09-13 06:53

緣起,林文信先生在網路上發起,hoon這個本源字是「䭅」字,(食+固),康熙字典:《集韻》洪孤切,音胡 hoo5。《玉篇》餠也。並舉了兩個例句。
1.欲食毋討趁,食䭅hoon汝都無!
2.一枝喙譇譇ta-ta叫!汝是捌一箍䭅!
有網友Vito Chang提到,這個hoonn是 moo-hoonn 的hoonn,
教育部字典寫作「毛呼」。於是有了這篇網誌。
這個moo-hoonn,許成章先生認為是一個字音拉成兩個字。本字是「饝」或是「饃」,麵粉做的饅頭。原理跟聯綿字詞一樣,文字的單字詞,以口語表達時,會運用聯綿方式,以雙聲或疊韻方式成為雙字詞。 它的本源字,是「畢羅」,我們來看它的釋義,
教育部辭典:饆饠: 一種麵食。有餡,蒸熟可食,類似現今的包子。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七·酒食》:「韓約能作櫻桃饆饠,其色不變。」明·楊慎《升菴集·卷六九·畢羅》:「按小說唐宰相有櫻筍廚食之精者,有櫻桃饆饠,今北方呼為波波,南人訛為磨磨。」也作「畢羅」、「磨磨」。 北人稱波波,取畢羅兩字的反切音,就是現在的「餑餑」,南人稱磨磨,就是現在的「饃饃」,或「饝饝」,台語音,moo-hoonn 以疊韻方式表現出兩字詞的連綿詞。
網路上大多數的釋字,以為moo-hoonn為梵文mahā的音譯,a 念 倒e地ㄜ,中文譯音為「摩訶」,北馬地區採用「摩訶粿」。摩訶一詞很難用中文表達,其語義是「大」的意思。要用這個來解釋「餅」的食品,需要繞很大的圈圈,有興趣的可以去 google「摩訶」,「殊勝」「moo-honn」等關鍵字。 再來看它的長相,網路上能找到台灣北部,台南府城安平,跟北馬來西亞華人的moo-honn, 台灣北部的毛呼(必粿),必桃。
它的用途,屬於季節性的食品,當作祭品,多數在七月中元普渡時,祭祀好兄弟,北馬地區也用於其他如清明,月底,喪事等。台灣的祭品有毛呼跟必桃,北馬只有摩訶一種,其實毛呼跟必桃,都是一個東西,就是 一種沒有包餡的麵製品,頂端龜裂成片,如此而已,所以台灣所謂的必桃也是moo-hoonn的一種,對照北馬的摩訶,就會理解,那台灣遺留有必桃的語音跟食品,有什麼意義呢?我認為它是「畢羅」的訛音。因為「畢羅」是一千五百年前由波斯傳到中土的,我們來看甘肅一帶的「饃饃」的樣子, 看起來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饅頭」,這個饅字也是有b-, m-的聲母遺留,而且是裂開的饅頭,這是為了要風乾,將蒸製後的成品,撕裂開來,以利於儲存食用。看看,這是不是「必桃」啊。
《揚子·方言》南楚之閒,器破未離謂之𤿎。 這個「𤿎,比+皮」,就是龜裂的意思,台語的「pitㄅㄧˋ」開,它的本源字就是「必」,《說文》分極也。从八戈。戈亦聲。 
1.欲食毋討趁,食䭅hoonn汝都無! 這個hoonn,應該是 moo-hoonn 的 hoonn,moo-hoonn 是七月祭拜餓鬼的糕點,意思是不吃的話,連給餓鬼吃的 moo-hoonn 都吃不到。 
2.一枝喙譇譇ta-ta叫!汝是捌一箍䭅! 這個 hoonn5,許成章先生認為是「貨」,或「方」!教典內的「貨」有紀錄文音為「ho3」,或是「honn3」!同樣的,疑問字詞常常尾音上揚,變成 hoonn5。 但是網路搜尋,潘科元老師破解這個 honn,也認為是moo-honn的 honn。 (「汝捌一个honn?」即个 honn 扑算就是指普渡祭品个 môo-honn,孤魂野鬼無儂孝,當然毋捌食過 môo-honn,嘛毋知影 môo-honn 生做啥款。這就是用鬼來譬相 [phì-siùnn] 無智識个儂。)(摘自潘科元老師網頁) 
個人的理解,moo-honn,傾向於「饃饃」的聯綿詞。台語文字的選用,常常傾向於單一字音,對於同音字,常一體並用,造成增義現象,「汝捌一个 honn?」個人認為,以許成章先生的見解用字,比較合理。 
最後來看毛呼的俗諺。(摘自許嘉勇先生網頁) 
1.「土鬼食摩訶卜討餡。 Thóo-kuí tsia̍h môo-honn berh thó ānn.」 是咧譬相(phì-siùnn)人「戇呆、悾歁」 
2.「摩訶龜粿粽,紅包摕(thue̍h)來控(khàng)」 
3.「毛呼龜粿粽,紅包據(隨)汝送」。 ​ 
這篇網誌可以跟前幾篇的「龜lo5鱉so5」互相參看,林文信先生提到的「牛鬼蛇神」,有可能跟中元普渡有關,再度印證「龜lo5鱉so5」的語源,跟「畢羅」的關係匪淺。 
註解: honn, hoonn 仝音。以honn拼寫比較簡單。

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法友飛鴻 255:對阿含註解的幾點建議


親愛的法友:
  見到你和同伴們持續為台灣的「阿含學習風氣」貢獻心力,十分欣慰,我們一起加油! 
  以下為幾點建議: 
 1. 關於經典編號,特別是漢譯《雜阿含經》的巴利對應經典的編號,《大正藏》頁底註與元亨寺《南傳大藏經》不可信,元亨寺與莊春江老師在《增支部》的編號偶有差異,建議還是採用 Suttacentral 的編號。 
   我指的是:(http://yifertw.blogspot.tw/2017/08/blog-post_10.html)  
  我並未完全列出,我相信這類錯誤應該是不少。  
 2. 王建偉、金暉的《雜阿含經校釋》這套書有時太過囉嗦,沒抓到重點。
  可是,我發現他對有一些經典給出的巴利經文與巴利論典還有其獨到之處。總之,能用得上就用吧,太煩瑣的地方就跳過去。  
 3. 雖然你們對一些《雜阿含經》人名的註解有益讀者閱讀經文,但是必須是正確的、或有經典依據的。如果給的是錯誤的人物角色的解釋,恐怕這位讀者沒機會改正此一錯誤的訊息。   
  有一年《香光莊嚴》刊出:「《長部經》由阿難,《中部經》由舍利弗,《相應部》由大迦葉,《增支部》由阿那律之系統分別傳承」。
  我寫信去反應怎會有這麼怪異的講法。主編說,她是依據巴利注疏而這樣講。雖然不是出自經典,巴利註釋書怎會有錯?   
  如果依此一敘述,阿難的弟子就不傳承《中部》嗎?舍利弗的弟子就不傳承《相應部》嗎?摩訶迦旃延與摩訶目犍連的弟子就什麼都不傳承嗎?   
  所以對待巴利文獻的「疏」(tika)還是小心為佳。

     Yifertw  2017/8/22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Alexander Wynne : 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我 attā」


在 academia.edu 網路上,我特別關注 Johannes Bronkhorst, Harry Falk, Alexander Wynne, Jan Nattier, Karashima Seishi 等人的文章。
今天閱讀 Alexander Wynne 的貼文: 'Early Evidence for the 'No Self' Doctrine? A Note on the Second Anātman Teaching of the Second Sermon'. (https://www.academia.edu/9209376/Early_Evidence_for_the_no_self_doctrine_A_note_on_the_second_an%C4%81tman_teaching_of_the_Second_Sermon)
文中提到「無我、非我 anātman, anattā」的義涵。經文, 
「Yaṃpanāniccaṃ dukkhaṃ vipariṇāmadhammaṃ kallaṃ nu taṃ samanupassituṃ – ‘etaṃ mama, esohamasmi, eso me attā’ 凡是無常的、苦的、變異的法,你合適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我 attā」 This is not mine, I am not this, this is not my attā』嗎?」
Alexander Wynne 指出,所以這個被駁斥的「我 attā」應該是「常的、樂的、不變異的」。
在漢譯裡面,讀到的文詞略有差異:
《雜阿含30經》卷1:「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CBETA, T02, no. 99, p. 6, b10-11)。
那麼,只要我們認為「我」是「無常、苦,變易法」,就可以接受有一個「遞延而連續變化」的「我」嗎?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法友飛鴻 254:菩提比丘「巴利《經集》英譯」



Dear MJ,

   Norman 的書,可以算是重要。但是,他的書還算易讀,也不難找,所以,似乎可以作更急迫的事。
 目前華文世界想閱讀《經集》sutta-nipata, 大抵須靠郭良鋆譯本、釋達和的譯本(
法鼓出版社)以及元亨寺《南傳大藏經》譯本,郭本是個失敗的譯本,元亨寺譯本有時句子不通順,翻譯也不算精確,達和法師譯本仍嫌註解太少,有時用語生硬。
 所以,應該動手的是《經集》的《義品》,這不只是翻譯,還有相當高的學術成分,因為翻譯時要對照T218《義足經》, Dr. Bapat 的《義足經》英譯本,與《義足經》十六個故事和巴利《義品疏 tika?》的十六個故事的對照比較。
目前,華語世界(和日語世界?)都讀不到巴利這十六個故事,也不知道這與支謙《義足經》十六個故事的異同。
同時,華語世界也缺乏支謙《義足經》的註解,因此也讀不懂支謙《義足經》。
這才是急著要去做的事,而且這件工程才是對世界佛教界有影響的事。
相比較起來,這件工程是跨海大橋,而翻譯 Norman 那本書,可能只是跨過富春江的一座可有可無的橋樑罷了。
讓我們聯手先做這件事吧?!

   坤頓首      
2014216 23:33
===========
菩提比丘「《經集》英譯」應該最遲十月底可以拿到,加上 Norman (1995) 的英譯 The Group Discourses II,已算足夠,可以進行第四本「《經集》漢譯」了。

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法友飛鴻 253:何處是西方?



親愛的法友:
  印順導師要求學僧在學佛過程要能講、能寫,以增進組織能力、思辨能力。
  「學佛」至少要能到所謂「不被人瞞」。這對在家學佛、出家學佛應該都是一樣。
  比如說「西方極樂世界」,地球在自轉,你朝哪一個方向是「西方」?
  即使,你以太陽為中心,訂一個「西方」,太陽系、銀河系也在轉,何處是西方?
  我個人認為,「佛陀的教導」不是「物理學」或「天文物理學」,「物種起源」、「宇宙生滅」的事留給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去探討。
========
 《雜阿含414經》卷16: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汝等宿命作何等業?為何工巧?以何自活?」
爾時世尊於禪定中,以天耳聞諸比丘論說之聲,即從座起,往詣食堂,敷坐具於眾前坐,問諸比丘:「汝說何等?」
時,諸比丘以上所說具白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比丘莫作是說:『宿命所作。』所以者何?此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不向涅槃。汝等比丘當共論說:『此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此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是故,比丘!依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110, a19-b4)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漢譯經典詞條:《佛教百科全書》


珍貴的英文《佛教百科全書》(The Encyclopaedia of Buddhism),每一則詞條都是當代第一流學者所撰寫,並且附上參考書目及註解(只能下載 pdf 檔,無法在網上閱讀):(
http://www.kbrl.gov.mm/book/details/002894?categoryId=58)
=========
這套《佛教百科全書》也有「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之類的漢譯經典詞條。雖是名家所寫,值得漢語佛教界謹慎評介。
本文僅以該書488頁「Dhammapada」詞條內文所順道提及的四本漢譯《法句經》為例,此類敘述尚待斟酌。
此一詞條如此敘述(492頁右欄):
漢譯《法句經》有四本:
1. 《法句經》譯於西元224年,是最古老的漢譯版本。
2. 《法句譬喻經》譯於西元290-306年之間,這是同一早期版本的不同翻譯,包含了說明性質的故事,因此是一種《法句經》的註釋書。
3. 《出曜經》譯於西元398-399年,是篇幅大得很多的版本,也是一種《法句經》的註釋書,基本上其印度祖本是 Udānavarga(梵文《優陀那品》)。
4. 《法集要頌經》譯於西元第十世紀晚期,部分偈頌引用了前面的譯文而未重譯,是 Udānavarga(梵文《優陀那品》)的最晚譯本。

  除了上述這四本之外,曾有一本與 1. 《法句經》同期並存但已遺失的同名漢譯,譯者名為月支(Yueh-chih)。
  這些漢譯本基本上源自兩種版本:一種與巴利《法句經》非常接近的版本,某些《法句經》的額外篇章可能來自另一肯定不是「俗語 Prākrit」的版本,這可能是《大史》(Mahāvastu) 所引用而今已遺失的某一梵文《法句經》版本,或者是另一版本。

==========
版主的評論如下:
A. 「2. 《法句譬喻經》譯於西元290-306年之間,這是同一早期版本的不同翻譯」,此句敘述有嚴重語病。如果「不同翻譯」四字指的是「長行」部分,則是多此一舉,因為 T210 《法句經》本來就沒長行。如果的是「偈頌」部分,則《法句譬喻經》除了兩首偈頌以外,全數引自 T210 《法句經》,根本談不上不同翻譯」。
B. 《出曜經》譯於西元399年(皇初六年),其中有不少偈頌與梵文《優陀那品》相同,但是說其源自此本,此一論斷可能過於輕率。
C. 同樣地,《法集要頌經》譯於西元985年(雍熙二年),也不能簡單地判定是譯自梵文《優陀那品》。
D. 「除了上述這四本之外,曾有一本與 1. 《法句經》同期並存的同名漢譯,譯者名為月支(Yueh-chih)」,這一段敘述可以說是道聽塗說,毫無根據。此一詞條的撰述者可能是意指此一敘述「近世葛氏傳七百偈,偈義致深,譯人出之頗使其渾」(支謙〈《法句經》序〉),支謙說的是「葛氏」而非「月支(Yueh-chih)」,也未說到此一漢譯的名稱
E. 「這些漢譯本基本上源自兩種版本」,這樣的講法有一點粗枝大葉。現存的四本漢譯《法句經》不能簡單地歸類為出自巴利或梵語兩種祖本。從 T210《法句經》的分析,可以發現有些偈頌很可能是「犍陀羅語」,這可能更接近當時傳誦的文本環境。另外,《法句譬喻經》與《出曜經》都有譬喻故事或句意解說,而巴利本與梵本並未附有此類詮釋;這些翻譯可能比詞條編撰者的陳述更複雜得多。

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法友飛鴻 252:所謂「可見不分南北傳都是承認第八識的」


(原貼文:陳趣深)
 9月3日 23:22 · 
 栽植菩提樹 (對應否定大乘的松本史朗所作的修剪菩提樹提出辨正)  
南傳尼柯耶與大乘佛法如來藏法義匯通的證據。
南傳佛教的心性本淨思想,其實就是如來藏「如金在礦」等譬喻,一模一樣,可見不分南北傳,都是承認第八識的。
  “Pabhassaramidam bhikkhave cittam tanca kho akantukehi uppakkilesehi uppakkilittham” 
 Meaning, “Monks, naturally the mind is bright, but by the visit of defilements, it is polluted.” 
上為巴利文,下面則是英文解釋:
「諸比丘啊,心性本淨,但因處於雜染,故不能証得。」
這不是就是《楞伽經》的
「本識在蘊中 ,如金銀在礦,
 陶冶鍊治已 ,金銀皆顯現。」嗎?
===========
Heaven Chou:  2017.9.5
「南傳佛教的心性本淨思想,其實就是如來藏"如金在礦"等譬喻,一模一樣,可見不分南北傳,都是承認第八識的。」
 基本上這句話的邏輯是錯誤的。 
就算譬喻一樣,那也只是譬喻的部份一樣,怎麼能說都是承認第八識,這完全沒有道理可言。
 為什麼不反過來說,因為譬喻一樣,可見大乘其實也是承認只有六識才是正確的。 :)
試想,如果基督教也提了一個上帝在人類的心中,就像金在礦中的比喻,難道也可以因此證明大乘也承認上帝了嗎?
=========
Yifertw, 2017.9.5, 18:00
本來想潛水忍住呼吸,不予評論。看到忍者出聲了,我還是講幾句話好了。
這是《增支部 1.49 經》,沒錯,經文就只有「Pabhassaramid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ñca kho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kiliṭṭha.」
如果不算「bhikkhave 諸比丘」這個字,整部經才七個字。
為了這七個字,菩提比丘在《增支部英譯》寫了滿滿兩頁的解釋。菩提比丘的第一句話就說「這七個字的確實意義的解釋引發了一些相互衝突的主張。」 
也就是說,這些不同意見的誰是誰非,沒辦法三言兩語就解釋清楚。
不過,我對陳趣深法友的此一貼文有一個感想:《相應部》有 7762 經,《增支部》有 9557 經,有些經文都比此經篇幅要多個近百倍,不去談整體的精髓,而只是捻出一句經文,這很難掌握「sāsana 教法」的精神。 
比如說,有一個德國人跑來跟我說:「孔子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所以儒家認為美食主義就是『仁』的實踐。對不對?」 那時,我只能回答「不對」,然後,面對著一疊四書五經,十三經注疏,我真不知從何說起。
-------------
偶然閱讀一些佛學題材的碩士論文,有些題目是在阿含經中尋找「菩薩精神」、「如來藏」、「唯識思想」的源頭。
我個人認為,以碩士而言,四阿含、四部尼柯耶都還沒辦法讀個「文從字順」,不去追尋「四部、四阿含」的義理與教導,卻花時間去找「如來藏」與「唯識思想」,這是在棉花堆裡找一根針,就算找到了,也意義不大。
=========
來自 Heaven Chou,   2017年9月6日 下午7:37
      忍不住進去那個社團,想看看為什麼會有那麼離譜的言論,進去一看才知道,原來是蕭平實的社團。原來社團名稱是在介紹他們自己的邪見與附佛外道的行徑啊。 😅  
       試用淺白的對話來比喻,應該可以一目瞭然。  
      螞蟻:我有六隻腳,每一隻壯的像牛一樣。 
      蜘蛛:我有八隻腳,每一隻壯的像牛一樣。 
     蕭某:二個比喻相同,可見螞蟻也是八隻腳。 
      黑人:???  
    
       六識與八識那麼明確的差異假裝看不到,只有類似的比喻就拿來拼湊自己想要的答案,這就是蕭平實他們慣用的手法啊。
========

看魔術的心態



我喜歡看魔術表演,最近突然注意到面對魔術的兩類四種不同心態。
這兩類是「認為魔術是假的(理解這是一種表演)」與「認為魔術是真的(不理解這是一種表演)」。
前面這一類又分成兩種心態,第一種是厭惡魔術,不喜歡別人變魔術給他看;認為表演魔術的人只是賣弄技巧與炫耀知識,對方存心欺騙自己,把自己當傻瓜來耍。第二種是欣賞魔術,喜歡別人變魔術給他看;他想發現表演者怎樣辦到,整個過程之中有哪些訣竅,讓自己上當的地方是哪幾個點;對方是怎樣構思整個魔術的表演過程。
後面這一類又分兩種心態,第三種是把魔術師當作掌握特殊技術的人,他能作到一般人辦不到的某些技巧或技術。第四種是將魔術師認為他能辦到很多常人辦不到的事,他或者是神明菩薩的代言人、心靈導師,或者是一位讓人達成願望、許諾未來的人。第四種已經接近「新興宗教創始人」與「成功的政客」的境界。

============
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提出一種「說帖」,說那個「大明康熙年製」的杯子是真的;他說:「這是明朝官窯的土坯,在康熙時才燒製」。
還真有人相信這種講法,真是咄咄怪事!
===========
以下引自《蔡依橙》部落格:〈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科學化分析道德、宗教與政治

(https://i-chentsai.innovarad.tw/2015/09/the_righteous_mind.html)
-----------------

先說結論


  1. 對我來說,這不是一本容易啃的書,讀起來很辛苦,我花了 8 個小時左右才搞定。或許更適合哲學背景、道德心理學背景者閱讀。
  2. 你可以先考慮看看這個作者的三場 TED 演講,理解他想講的主題,其實是個才子,懂的很深很廣。


不容易啃的書


對我來說,這本書閱讀上主要的難處在於,除了主題本就需要深度思考外,書中許多有關道德、政治傾向、宗教的陳述,用了很多美國的例子,那些是美國人共同的歷史記憶,卻不是我們的歷史記憶,所以閱讀的過程中,必須思考、轉換、類比之後,才能吸收。

但如果你真的打算慢慢啃、仔細想,這本書能解決以下問題:

  1. 道德的本質是什麼?道德的「產生」,從演化、從人類社會的角度看,又是為什麼?(道德與說人閒話有關,道德是讓人在利己之外還願意奉獻的重要因素,道德其實是人類能大規模協作的重要基礎。)
  2. 美國的共和黨為什麼講話機車,但卻老是贏得選舉?民主黨人跟共和黨人吵得不可開交,為什麼他們不容易互相理解?
  3. 宗教為什麼會存在?看不起宗教的聰明人很多,作者也同意宗教搞爛了很多事情,但預計從人類社會構成的角度來看,宗教對大型國家與社會,起了怎樣穩定的效果,且這樣的穩定,可能是人類文明的「必須」。

關於「看不起宗教的聰明人」,我推薦英式嘲諷演講流大師、名書《自私的基因》作者、也是知名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的這個經典演講。




買書前你可以先看的三個演講


Jonathan Haidt 的口才不錯,搭配需要思考的道德議題,的確是個很好的入門。我建議,您可以用以下三個作者本人的演講,來篩選自己是否適合看這本書。(感謝 Gene Ng 整理)

如果您三個都看完,覺得非常精彩、津津有味、欲罷不能,那這本書,就是演講的深化版,有非常多精彩的論證與研究,進一步探討道德、宗教與政治。

如果您看到睡著,或者連第一個比較好懂的演講,聽三次都還不太確定他在說什麼,那我建議這本書對您鐵定太硬,建議還是把生命浪費在更能讓您保持清醒的事物上 XD








我學到什麼?


以下是幾點我閱讀後所學到的。

首先,道德是相對的,是因時因地不同的。同樣一個台灣社會,20 年前對性別多元很厭惡,20 年後對性別多元很包容,跨文化的人類學研究,也一再說明,道德並非絕對。

道德是很直覺的,而且牽涉到好惡,不是很容易被理性改變。相反的,人往往是先決定好惡,然後再由理性系統去自圓其說。基本上,「理性」只是「道德直覺」稱職的鬼扯發言人,即使再怎麼怪異,「理性」往往都能掰出一套說服自己 XD

說到選舉,就要體認到,「多數人不會很容易的改變自己的直覺與喜好,而且你也不可能用理性說服他」,唯一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社群力量,讓他信任的人,去逐漸改變他。

這就是為什麼馬英九的支持度會掉那麼快,以及為什麼柯文哲能在一年內贏得台北市長選戰。因為前者讓本來鐵桿支持他的社群,一再地失望;一個卻讓本來不支持他的社群,慢慢的被身邊的人所影響。

其次,美國優秀學者寫書,那種繼往開來的廣度與深度都很可觀。

像是《西方憑什麼》,為了回答一個西方為什麼現在比較強的問題,從人類出現一直分析到今天,發展自己的一套指標,並縱橫古今寫完一本書。

這本《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也一樣,為了回答「道德是什麼?怎麼出現的?對人類的意義?」甚至還收納了許多生物研究、跨物種研究,更別說許多心理學上的科學實驗!不過我真的認為,Jonathan Haidt 的寫作風格其實還能更精鍊有趣一點。但沒辦法,人家就有學問啊,不爽不要看啊!XD

最後,與您分享我最有感覺的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