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古代犍陀羅佛教文獻》107頁


1. 閱讀犍陀羅寫卷「大英圖書館集藏」三部經文的翻譯:【】代表邵瑞祺添加的字,()為漢譯時所增添的字。
謝謝呂誠彬對此經「對應經典」的提醒,回頭一查,才發現我看錯作者邵瑞祺的本意。
也因此一刺激,我乖乖地從頭閱讀馬克艾隆的原書。
Allon, Mark, (2001), Three Gāndhārī Ekottarikāgama-Type Sūtra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 USA and London, UK.
https://www.academia.edu/35761964/Three_G%C4%81ndh%C4%81r%C4%AB_Ekottarik%C4%81gama-Type_S%C5%ABtras_British_Library_Kharo%E1%B9%A3%E1%B9%ADh%C4%AB_Fragments_12_and_14_title_page_and_contents_only_2001
經文 1:對應經典為《雜阿含101經》、《別譯雜阿含267經》、《增一阿含38.3經》及《增支部 4.36經》。
--------------
【如是我聞,一時】在路上行走一段時間之後,【世尊】於午後坐於路旁樹下(略為休息)。
爾時,一位名為「竇那 Dhoṇa」的婆羅門(巴利有 Dhona 意為除遣、明智的,但未出現過人名 Dhoṇa)於此路過,【他見到】世尊的足印有完整、清晰而莊嚴的千輻輪印。
他見了之後,心生喜悅、諸根寧靜。他達到完全調御、平靜(與感到)殊勝。他的諸根已善護、已調御、已具念,如同一泓潔淨、清澈而平靜的湖。
竇那向前到世尊處,他問道:「尊者,你是天嗎?」
世尊回答:「不是。婆羅門!我不是天。」
他問道:「尊者,你是犍達婆(樂神,或譯『乾沓婆』)嗎?」
世尊回答:「不是。婆羅門!我不是犍達婆。」
他問道:「尊者,你是夜叉嗎?」
世尊回答:「不是。婆羅門!我不是夜叉。」
他問道:「尊者,你是人嗎?」
世尊回答:「不是。婆羅門!我不是人。」
【竇那說:】「當我問『尊者,你是天嗎?』而你回答不是;當我問『尊者,你是天嗎?』而你回答不是;當我問『尊者,你是犍達婆嗎?』而你回答不是;當我問『尊者,你是夜叉嗎?』而你回答不是;當我問『尊者,你是人嗎?』而你回答不是;那麼,你究竟是誰呢?」
世尊回答:「婆羅門!我是佛,我是佛。」
世尊、善逝、(天人)師接著說(此三首偈頌):
「我已捨棄、根除、斬斷,會造成往生天、犍達婆、夜叉、人的所有執取。」
「如同蓮花不著水,我也不著此世間,
 所以,婆羅門!我是佛。」
「我已知應知,我已修應修,
 我已斷應斷,所以,婆羅門!我是全見全知的佛。」
【竇那讚嘆說:】「奇妙!尊者喬達摩!奇妙!尊者喬達摩,如同將倒下的扶起,將覆蔽的揭示,示迷者以道路,予黑暗以明燈而讓有眼者能見物;尊者喬達摩所示、所教、所說的法也是如此(具有相同的功德)。我歸依沙門喬達摩,我歸依法,我歸依僧眾。希望沙門喬達摩接納我盡形壽為在家弟子,以淨信歸依(你)。」
世尊如是說法已,婆羅門竇那聞法歡喜踴躍。
-------經文結束-------
這一部經有些奇特,顯示了幾個一般「阿含、尼柯耶」所無的特點。
我個人認為,雖然婆羅門竇那問了佛陀是否為「天、犍達婆、夜叉、人」等四個問題,我也不會將此經歸為「增一、增支」類。
奇怪的是,即使依婆羅門的知識,婆羅門竇那見了「足下千輻輪相」還問世尊是否為「天、犍達婆、夜叉」,也是令人不解。
-------以下為對應經典-------
1. 《雜阿含101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有從迦帝聚落、墮鳩羅聚落二村中間,一樹下坐,入晝正受。
時,有豆磨種姓婆羅門隨彼道行,尋佛後來,見佛脚跡千輻輪相,印文顯現,齊輻圓輞,眾好滿足。見已,作是念:「我未曾見人間有如是足跡,今當隨跡以求其人。」即尋脚跡至於佛所,來見世尊坐一樹下,入晝正受,嚴容絕世,諸根澄靜,其心寂定,第一調伏,[8]正觀成就,光相巍巍,猶若金山。
見已,白言:「為是天耶?」
佛告婆羅門:「我非天也。」
「為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佛告婆羅門:「我非龍乃至人、非人也。」
婆羅門白佛:「若言非天、非龍,乃至非人、非非人,為是何等?」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天龍乾闥婆,  緊那羅夜叉,
 無善阿修羅,  諸摩睺羅伽,
 人與非人等,  悉由煩惱生,
 如是煩惱漏,  一切我已捨,
 已破已磨滅,  如芬陀利生,
 雖生於水中,  而未曾著水,
 我雖生世間,  不為世間著,
 歷劫常選擇,  純苦無暫樂,
 一切有為行,  悉皆生滅故,
 離垢不傾動,  已拔諸劍刺,
 究竟生死[10]除,  故名為佛陀。」
佛說此經已,豆摩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路而去。」(CBETA, T02, no. 99, p. 28, a20-b18)
[8]正=止【宋】【元】【明】。[10]除=際【宋】【元】【明】。
--------------
2. 《別譯雜阿含267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憍薩羅國遊行,至沙林聚落。爾時,世尊捨於道次,在一樹下,正身端坐,繫念在前。
時有一婆羅門姓曰煙氏,在佛後來,見佛跡中,千輻輪相,怪未曾有。即自思惟:「我未見人有如是跡,我當推尋是何人跡。」作是念已,即尋其跡,往至佛所,瞻仰尊顏,容色悅豫,覩者信敬,諸相寂定,心意亦定,得最上調心,寂滅之寂,身真金色,猶如金樓。
即白佛言:「世尊!汝當得天也。」
佛言:「婆羅門!我不得天也。」
婆羅門言:「當得阿修羅,為得龍、揵闥婆、夜叉、緊那羅、摩睺羅伽也。」
佛言:「我皆不得。」
婆羅門言:「汝得人也。」
佛言:「我不得人也。」
婆羅門言:「我問汝為得天及龍、阿修羅、揵闥婆、夜叉、緊那羅、摩睺羅伽,及人,汝皆言不得,為何所得也?」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我非天龍阿修羅,  緊那摩睺乾闥婆,
 亦非夜叉及以人,  我漏已盡斷煩惱。
 我雖調馴如龍象,  終不為他所制御,
 不為他制斷疑故,  斷愛解脫離諸趣。
 一切盡知斷後生,  如芬陀利善開敷,
 處於水中得增長,  終不為水之所著。
 清淨香潔人所樂,  八法不污如蓮華,
 我亦如是生世間,  同於世法不染著。
 無量劫來常觀察,  諸行所緣受苦惱,
 諸受生者皆終沒,  遠塵離垢斷眾習,
 拔出毒箭斷煩惱,  皆得盡於生死際。」
「以是之故,號之為佛。」
煙姓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而去。」(CBETA, T02, no. 100, p. 467, a26-b24)
------------
3. 《增支部4.36經》:
「一時,世尊行於郁迦羅與制多毘耶間之大道。爾時,頭那婆羅門亦行於郁迦羅與制多毘耶之間。頭那婆羅門於世尊足痕,見具千幅[2]、輞、轂,一切相圓滿輪(相)。彼既見已,謂曰:「嗚呼,奇哉!嗚呼,得未曾有!此等足跡,應非人間之者。」
時世尊從離道外,坐一樹下,結跏趺坐,端身以置,住對面念。時頭那婆羅門,追蹤世尊足跡。見世尊於一樹下坐,現起歡喜,令起歡喜,諸根寂靜,意寂靜,得最上調伏[3]、安靜。如能予調練、能防、守護諸根[4]之象,即往世尊之處。至已,白世尊言:
「仁者當非天耶?」
「婆羅門!我非天。」
「仁者當非乾闥婆耶?」
「婆羅門!我非乾闥婆。」
「仁者當非夜叉耶?」
「婆羅門!我非夜叉。」
「仁者當非人耶?」
「婆羅門!我非人。」
「問:仁者當非天耶?『婆羅門!我說:非天。』問:仁者當非乾闥婆耶?『婆羅門!我說:非乾闥婆。』仁者當非夜叉……答說。問:仁者非人耶?『婆羅門!我說:非人。』然則,今仁者該是何者?」
「婆羅門!有諸漏,若不予斷此,我應是天;而我已斷其漏,切斷其根,如截斷多羅樹頭,予破壞,當來令不生。婆羅門!有諸漏,若不予斷此,我應是乾闥婆、應是夜叉、應是人;我已斷其漏……令不生。婆羅門!譬如:或青蓮、或紅蓮、或白蓮生於水中,長於水中,不為水染,猶自出水挺立,正是如是。婆羅門!我[5]生此世中,長此世中,勝於世間,住於不染。婆羅門!我是佛陀。
  應受天之生     空行乾闥婆
  復應是夜叉     又應受人性
  我之漏滅盡     破了而解縛
  色鮮之白蓮     猶不為水染
      不為世間染
婆羅門!故我是覺者。」」(CBETA, N20, no. 7, p. 67, a7-p. 69, a8 // PTS. A. 2. 37 - PTS. A. 2. 39)
[2]輻 底本之 sahassārāni,係 sahassarāni 之誤。
[3]最上之調伏 底本之 uttamadammatha-,係 uttamadamatha 之誤。
[4]諸根云云 底本之 santindriyaṁ,在註解作 yatindriyaṁ,於本文之前一行,santindriyaṁ 即有此語,以重複故,為避免,今據註釋之讀法。
[5]我 ahaṁ 之語,係依暹本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