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

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 9,結語



書寫這一系列貼文時,正是全球疫情慘烈的時期。有些師友受到影響,甚至有人不幸罹難,這真是一段黯淡的年代。
疫情流行之前,如果有師友前來台灣,我總是克服困難前往一見,見面時也沒什麼特別的事要談,相對喝茶寒暄,並肩坐在一起參加研討會。有時我會懷疑自己是否過於多事?事後才知道,朋友相見確實是一件難事,有時錯過機會,再見不易。
在這一系列中,有不同類別的朋友對我提出幾個問題,我嘗試藉這幾篇貼文回應他們的提問。我仔細思考推算,要跟這些提問的朋友見面而當面切磋,機會相當渺茫;所以,名之為「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 8,未來的研究展望



記得 1970 年時,方倫居士在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上,跟我們講解《八識規矩頌》,他對學佛的青年總是滿心歡喜、無怨無悔地教導。轉眼間,我也到達他那樣的年紀,開始體會老居士對青年學佛者的心情。 
年輕一代的學佛者跟我閒談,詢問我:「你約四十篇論文當中,你最看重哪一篇?」、「接下來的研究計劃是什麼?」 
面對第一個問題,我試著問我自己:「如果有一本選集只能收錄我的兩篇論文,我希望哪兩篇可以被收錄?」我會選擇〈《出曜經》研究〉與〈「讚佛偈」---兼論《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的異同〉,如果只能選一篇,我會選擇後者。
關於第二個問題,我有兩個未完成的心願:
1. 我想將單卷本《雜阿含經》(T101)作一個完整的校勘、標點與註釋。
2. 我想以《長阿含十報法經》(T13)、《人本欲生經》(T14)和《陰持入經》(T603)為基礎,編一部《安世高翻譯字典》。

不過,這些都有待持續的努力了。

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 7,對於阿含經典的研究領域,有需要規避的注意事項嗎?


  有網友在臉書留言提問:「在阿含、尼柯耶領域,有哪些需要規避的注意事項嗎?」 
  我想到幾項來自個人經驗的「注意事項」,倒是沒想到所謂的「需要規避的注意事項」。 
  寫論文的第一個原則是「選個大小適中、能力相當」的題目。有些題目太大,不可能一開始就挑戰這種大題目。例如「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佛教文獻梵語化的起源與樣貌」或「安世高的部派傾向」。 
  有些題目可能太硬或太大,當前的能力可能咬不動、處理不來。即使如此,也還是可以試著挑戰各個題材,發現無法結案、完稿時,放下來改攻其他題目即可,應該不至於有所謂的「需要規避的注意事項」。如果你手上有一張軍令狀,必需在某一個日期之前繳卷,當然,就不宜分散時間精力去較難有成果的嘗試。 
  舉例來說,我的師友發現我想寫的第一篇論文是「攝頌」時,有一部分人勸我「攝頌」太難,不容易處理。但是我對這個題目頗感興趣,還是動筆規劃,最後只完成前半部「漢譯四阿含的攝頌」,至於後半部「巴利四部的攝頌」,雖然我也累積了一些想法與草稿,大致上是被我的師友說中了,我的能力處理不了這一類的題材。 
  我個人在邯鄲學步時期,給自己立下一個準則:不學梵語、不處理《法句經》。「不學梵語」的原因是我老來向學,一下子無法同時學習兩種語言;而且在巴利四部與漢譯四阿含的比較研究裡,大致上來說,用上梵語的機會不大。 
  避開《法句經》的緣故有二:
  1. 研究《法句經》需要處理多種語言,諸如梵語、巴利、犍陀羅語、藏語等等;而且有些重要論文已經以英語、德語、法語、日語發表,遠遠超出我的語言能力。
        2. 我認為歐美日學者已經在此一範圍發表了數量龐大的論文,我的學力和語言能力既然遠遜於這些神壇上的大師,應該無法作出任何值得發表的論文。 
  這樣的規劃出了一點小意外,2012年8月7日我承諾就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與T213《法集要頌經》作一新版的標點供他們參考。在校勘與標點的過程,我發現「漢譯法句經」是一個蘊藏眾多珍奇的寶庫,也意外地開展了十三篇論文,其中還有一篇是解讀「敦煌吐魯番殘卷」,可以說是一番奇遇。 
  以上的例子說明,生命中常有一些驚喜,有些「規避事項」不見得是金科玉律,必需遵守到底。 
  我個人倒是有一個我一定迴避的議題:「文獻的部派歸屬」。以目前我們所掌握的文獻現況,除非文獻自身有標註自身的部派,否則根據片言隻字去推敲某一文獻所屬的部派,我個人認為這一類的討論猶如瞎子摸象,意義不大。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 6,對於阿含經典的研究建議

我在佛學研究期刊發表的論文大致有三類:「跨語言文本的法句經研究」、「阿含、尼柯耶比較研究」與「漢譯佛典文獻學」。第三類是基於前兩類的研究基礎,所發展出來的論文。
剛開始時,我的想法是標點與詮釋漢、魏、西晉的初期譯經,後來逐漸將輪廓描繪成,以現存文獻為基礎去理解與詮釋:
1. 巴利文獻的初期樣貌與初期巴利文獻所呈現的初期佛教。
2. 初期漢譯佛典的詮釋和它所呈現的初期漢地佛教的樣貌。
3. 以翻譯的觀點去考察初期漢語佛典的翻譯。

上述這三項必需考慮「文獻年代層」及「譬喻故事」兩個議題。
我選定的範圍是「阿含、尼柯耶」,次序則從「相應部、雜阿含」、「中部、中阿含」、「增支部、增一阿含」、「長部、長阿含」;這是出於我老年讀經,需要集中注意力,以免閱讀得太空泛而浪費時間。
對大部分設定阿含經典為研究範圍的佛教學者來說,一開始面臨的問題是文獻浩瀚,如果讀個一輪(漢譯四阿含及巴利四部)恐怕要花五六年,甚至十多年。我的建議是,先讀「雜阿含經二十選」或選讀《雜阿含經》裡的十部經,再針對自己設定的目標去細讀。基本上,如果你選定的題目是《雜阿含經》,那就必需先速讀一遍完整的 1362經,如果選定的題目是《中阿含經》,那就必需先速讀一遍完整的 222經,完整地閱讀文獻資料是無法迴避的基本工作。
其次,就必需進入精讀、細讀階段,最好是能作跨語言文本的對照閱讀。以我的經驗為例,我最初作的兩個題目是「《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的攝頌研究」和「寶唱《經律異相》所引的阿含經》」。第一個題目就必需先速讀《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再編列「對照目錄」,其次才就攝頌涵蓋的經作漢巴對照閱讀。第二個題目我用了取巧的方法,我並未閱讀整本《經律異相》,而是用了幾個不同的搜尋,將《經律異相》引到阿含的內容引出,再去作對應經典的比對。這也包含了一項急不來的工作:「編列對應經典」。「對應經典」的編列可以參考赤沼智善的《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不過此書已近百年,需訂正之處不少,近年來都直接用 suttacentral.net 的網站。不過,衷心給個建議,有心研究四部四阿含的同學還是需要自己編訂「對照目錄」。
---------
如果目前心中還沒有論文題目時怎麼辦?或者找不到論文題目怎麼辦?
我的方法可能不適合大多數同學,我對此類提問的答案是「找不到論文題目,就不寫」。我通常是在閱讀經典或名家論文時,有題目出現;而不是去找題目。如果現實生活需要找個題目來寫論文,我的建議是去作漢巴經文對照閱讀,從差異中去尋找答案。例如巴利《小部》第五經《經集》的第一章〈蛇品〉第九經《雪山夜叉經》(Hemavata Sutta),與漢譯的《雜阿含1329經》、《別譯雜阿含328經》、《義足經》第十三經《兜勒梵志經》、《佛說立世阿毘曇論》第四品〈夜叉神品〉 並列對照閱讀,比對經文的異同,藉此來理解經文的脈落,解讀晦澀難懂的經文,並且試圖「還原」漢譯經典的「本貌」。
----------
我在佛學研究期刊發表的論文大致有三類:「跨語言文本的法句經研究」、「阿含、尼柯耶比較研究」與「漢譯佛典文獻學」。跟後兩個類別有關的論文有 25篇:

1. 〈寶唱《經律異相》所引之阿含經〉,(2007)《福嚴佛學研究》2期,91-160頁,新竹市。

2. 〈《別譯雜阿含經》攝頌的特點〉,(2008)《正觀》45期,5-80頁,南投縣。

3. 〈《雪山夜叉經》---漢巴經典對照閱讀〉,(2009a)《正觀》48期,69-142頁,南投縣。

4. 〈《雜阿含經》攝頌初探---兼談印順導師在《雜阿含經》攝頌研究的創見〉,(2009b)《福嚴佛學研究》4期,89-139頁,新竹市。

5. 再探漢巴文獻的〈比丘尼相應〉---對〈《別譯雜阿含經》的比丘尼相應〉一文的回應〉(2009c)《正觀》51期,1-30頁,南投縣。

6. 〈《增壹阿含經》攝頌初探〉,(2010a)《福嚴佛學研究》5期,59-114頁,新竹市。

7. 〈從後說絕---單卷本《雜阿含經》是否將偈頌譯成長行〉,(2010b)《正觀》55期,5-104頁,南投縣。

8. 溫宗堃、蘇錦坤,(2011a),〈《雜阿含經》字句斠勘《正觀》57期,37-117頁,南投縣,台灣。

9.〈漢譯佛典校勘舉例---論印順導師與佛典校勘(2011b)《福嚴佛學研究》6期,23-72頁,新竹市,台灣。

10. 《七處三觀經》研究(1)—《七處三觀1經》校勘與標點---兼對 Tilmann Vetter Paul Harrison 論文的回應〉,(2012a),《福嚴佛學研究》7期,1-74頁,新竹市,台灣。

11.《七處三觀經》結構與譯者---兼對 Paul Harrison 論文的回應〉,(2012b)《正觀》62期,99-192頁,南投縣,台灣。

12. 初期漢譯佛典疑難詞釋義〉,(2013a),《福嚴佛學研究》8期,123-185頁,新竹市,台灣。

13. 〈漢譯佛典新式標點舉例〉,(2013b),《正觀》66期,39-111頁,南投縣,台灣。

14. The Uddānas and Structural Aspects of the Ekottarika-āgama’, (2013c). Research on the Ekottarika-āgama (Taishō 125)195-233頁,法鼓文理學院,新北市,台灣。

15. 〈「讚佛偈」--兼論《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異同〉,(2014),《法鼓佛學學報》15期,67-108頁,法鼓文理學院,新北市,台灣。

16. 〈屈大成〈姉崎正治有關《雜阿含》整編之研究〉讀後感〉,(2016a) 發表於學術網站:(https://www.academia.edu/21453822/%E5%B1%88%E5%A4%A7%E6%88%90_%E5%A7%89%E5%B4%8E%E6%AD%A3%E6%B2%BB%E6%9C%89%E9%97%9C_%E9%9B%9C%E9%98%BF%E5%90%AB_%E6%95%B4%E7%B7%A8%E4%B9%8B%E7%A0%94%E7%A9%B6_%E8%AE%80%E5%BE%8C%E6%84%9F)

17. 試論對照目錄的「對應經典」與「參考經典」---以《中阿含》為例〉,(2016b) ,《正觀》76期,105-196頁,南投縣,台灣

18. 〈「一詞多譯」現象的探討及省思(2016d) ,《福嚴佛學研究》11期,75-116頁,新竹市,台灣

19. 王建偉、金暉《雜阿含經校釋》書評〉(2016c) ,《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365-90頁,新加坡佛學院,新加坡。

20. 〈寫本與默誦---《別譯雜阿含經》的翻譯議題〉,(2019a)《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541-91頁,新加坡佛學院,新加坡

21. 〈晝度樹與合歡花 --- 悼念辛島靜志教授〉,(2019b)《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5133-135頁,新加坡佛學院,新加坡

22. Su, Ken, (2020a), ‘Notes on the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or of the Shorter Chinese Saṃyukta-āgama (T 100)’, Research on the Sayukta-āgama, Dhammadinnā, Bhikkhunī (ed.), pp. 843-880, DILA, New Taipei City, Taiwan.

23. 初期漢譯佛典疑難詞釋義(2)〉,(2020b),《福嚴佛學研究》15期,121-145頁,新竹市,台灣。

24. 〈《大正藏》頁底註的訛誤---以第一、二冊為主〉,(2021)《正觀》971-31頁,南投縣,台灣

25. 蘇錦坤,(forthcoming),〈反思辛島靜志〈說一切有部法義「篡入」法藏部《長阿含經》的漢譯《十上經》〉一文的論點〉,(2021)《正觀》991-31頁,南投縣,台灣

另外,我在佛學研究期刊發表的 16篇相關論文的翻譯:

菩提比丘原文

1.1 〈再訪「井水喻」--探索 SN 12.68 Kosambi 拘睒彌經的詮釋〉,《正觀》,第38137-1692006年九月。

1.2 〈二十一世紀僧伽的挑戰〉,《福嚴會訊》,第11期,2006年七月。

1.3〈《中部尼柯耶》閱讀地圖〉(https://www.academia.edu/7280127/%E8%8F%A9%E6%8F%90%E6%AF%94%E4%B8%98_%E4%B8%AD%E9%98%BF%E5%90%AB_%E8%88%87_%E4%B8%AD%E9%83%A8_%E9%96%B1%E8%AE%80%E5%9C%B0%E5%9C%96_2006_)

無著比丘原文

2.1 〈巴利口誦傳統的形式與功能〉,(2006)《第一屆巴利學與佛教學術研討會》,2006年九月,台灣,嘉義縣,南華大學。

2.2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助四阿含解讀巴利經典 I〉,(2007a)《正觀》,第42期,2007年九月。

2.3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助四阿含解讀巴利經典 II(2007b)《正觀》,第43期,2007年十二月。

2.4 〈中阿含比較研究摘要〉,(2007c),《福嚴佛學研究》第二期,2007年五月)

2.5 〈巴利與漢譯經典中天使(Devadūta)的意涵〉,(2008a),《福嚴佛學研究》第三期,2008年五月。

2.6 〈誰說的法、誰說的話〉,(2008b)《正觀》,第47期,5-27頁,2008年十二月

2.7 〈《優陀那》的結集〉,(2008c)《第二屆巴利學與佛教學術研討會》,2008年十月,台灣,中和放生寺與南華大學協辦。

2.8 〈註釋書對阿含經文的影響〉,(2009)《正觀》,第48期,1-48頁,2009年三月。

2.9 〈諸部《阿含經》中的「受」〉,(2011),《香光莊嚴》10688-101頁,20119月。

2.10 〈初期佛教婦女的證悟解脫---四眾弟子與比丘尼僧團的建立〉(2013),《福嚴佛學研究》8期,1-48頁,新竹市,台灣

2.11 〈初期佛教文獻中的「治療」〉(2015),《福嚴佛學研究》10期,1-18頁,新竹市,台灣

2.12 〈巴利《優陀那》結集的發展〉(2017)《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4153-181頁,新加坡佛學院,新加坡。(Bhikkhu Anālayo 原作:The Development of the Pāli Udāna Collection’,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Bukkyo Kenkyū, 《佛教研究》, Vol. 37, pp. 39-72, Tokyo, Japan.)

作者:Rod Bucknell 白瑞德教授原作:

3.1 〈回溯印度語系原典〉,(2017)《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4141-152頁,新加坡佛學院,新加坡。(Rod Bucknell 原作:‘Taking Account of the Indic Source-Text’, Translating Buddhist Chines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Konrad Meisig (Editor), pp. 3-10)

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 5,阿含與佛教文獻學的參考書目



以下我列的參考書目,1-10 本可當作基本讀物,11-21則是專題書籍。
1. 《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 Walpola Rahula 錫蘭、羅睺羅尊者著,1959, 顧法嚴翻譯,1979, 慧炬出版社,中英文合訂版。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51023611716056/ ,這本書是我推薦知青閱讀佛教思想的首選。不過,如果讀者不是假知青,而是嚴肅認真的知青,會發現其中的重大缺陷,也就是「讀不到註解」的內容。我已經將大部分的註解擺到部落格上。可以參考:http://nanda.online-dhamma.net/a-path-to-freedom/what-the-Buddha-taught/what-the-Buddha-taught-2020/
---------
2. 《印度謎城--瓦拉那西》,台灣、林許文二,陳師蘭著,馬可孛羅出版社。這是一本簡單、有趣的旅遊書,行文有時夾敘佛理,扼要切題,又沒說教意味。當然,如果讀者想知道印度佛教古蹟所呈現的初期佛教樣貌,可以閱讀作者的另一本書:《圖解桑奇佛塔》,橡樹林出版社。
--------
3. 《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奧利佛˙薩克斯, Oliver Sacks,〈天下文化〉,孫秀惠譯。這本書敘述很多病症,這些病症好像在牆壁上挖了一個小洞,讓讀者反省「什麼是『我』」。
--------
4. 《雜阿含經二十選》,莊春江,高雄正信佛青會,可以參考我的介紹:(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2/12/50.html)。
---------
5. 蔡奇林翻譯的《暗夜光明》,《香光莊嚴》98期,2009年6月,香光出版社。這本書也是不錯的選擇。
--------
6. 《轉法輪經》:(1)《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捷克;Dhammadipa 釋性空 ,香光出版社,嘉義縣。這是少見的《轉法輪經》講解。(2)馬哈希禪師《轉法輪經講記》也可以跟上一本書一起對讀。這本裡面講解經文引用了不少註釋文獻跟律藏記載。會對當時佛陀轉法輪的場景更有臨場感。尤其是佛陀指導五比丘,也是需要一一個別指導,指導期間還需要五比丘輪流出去托缽,並非如許多人所想,佛陀開示,當下就立即解脫。而且這本也是只送不賣。MBSC佛陀原始正法中心出版,也有電子檔可以下載:https://mbscnn.org/ckfinder/userfiles/files/%E5%87%BA%E7%89%88%E5%93%81/%E8%BD%89%E6%B3%95%E8%BC%AA%E7%B6%93%E8%AC%9B%E8%A8%98.pdf?fbclid=IwAR34Ulj_1aI5BBc_ezbHFwDLUtXENNjhnDuKStDCTWPlSls4QjI6cZCLqQM 
-------- 
7. 巴利《法句經》:《真理的語言》,Thera Nārada 英譯;淨海漢譯,正聞出版社。能夠閱讀英文的人,可以仔細閱讀 K. R. Norman "The Word of the Doctrine (Dhammapada)",巴利聖典學會 PTS 出版(1997),目前可以閱讀附有文法解析的:
 --------
8. 《南傳大般涅槃經》,巴宙翻譯,慧炬出版社。
--------
9. 《佛教美術》,林保堯,顏娟英,李玉珉,東華書局。
--------
10. 印順法師,《以佛法研究佛法》,(《妙雲集》下編之三),正聞出版社。《佛教史地考論》,(《妙雲集》下編之九),正聞出版社。
--------
11. Norman, K. R., (1997), A Philological Approach to Buddhism---The Bukkyō Dendō Kyōkai Lectures 1994,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UK. 《佛教文獻學十講》,K. R. Norman 諾曼博士原著,1994年;陳世峰、紀贇漢譯,2019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473392416282538)
--------
12. 朱慶之,《佛教漢語研究》,商務印書館,北京,中國。(2009)
--------
13. 顧滿林,(2015),《佛經語料與佛經用語散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市,中國。--------
14. Dhammadinnā, Bhikkhunī (ed.), (2013), Research on the Ekottarika-āgama(《增一阿含經研究》), 法鼓文化,新北市,台灣。
--------
15. Dhammadinnā, Bhikkhunī (ed.), (2014), Research on the Dīrgha-āgama(《長阿含經研究》), 法鼓文化,新北市,台灣。
--------
16. Dhammadinnā, Bhikkhunī (ed.), (2017), Research on the Madhyama-āgama(《中阿含經研究》), 法鼓文化,新北市,台灣。
--------
17. Dhammadinnā, Bhikkhunī (ed.), (2020), Research on the Saṃyukta-āgama , (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Research Series), Taipei: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雜阿含經研究》,法鼓文化,新北市,台灣。)
--------
18. 王建偉、金暉(校釋),(2014),《《雜阿含經》校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市,中國。此書應是目前《雜阿含經》的最佳參考用書。
--------
19.  Anālayo, Bhikkhu, (201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jjhima-nikāya, Vol. 1 & 2,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20. 楊郁文,(2000),《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甘露道出版社,台北縣,台灣。
--------
21. 許洋主譯,(2003),《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日本、水野弘元原著,法鼓文化出版社,台北市,台灣。
--------
蘇錦坤, 〈「讚佛偈」--兼論《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異同〉,《法鼓佛學學報》15期,67-108頁,法鼓佛教學院,新北市,台灣,(2014)
蘇錦坤,(2015),〈《出曜經》研究〉,《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2期65-175頁,新加坡佛學院,新加坡。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2/08/1950.html
--------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4/02/blog-post_17.html

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 4,對佛教研究的初學者的建議



以前一起參加佛學讀書會的老朋友從工作崗位退休下來,滿心歡喜地到佛教大學當一位老學生,讀書聽課,一償宿願,可以說是歡喜踴躍、信受奉行。不過,他發現一個上學前沒盤算到的意外,這也成為他老來向學的煩惱:老師要求寫「小論文」,學校規定要寫「碩士論文」。於是,他跑來找我這個沒上過佛學研究所的朋友,幫他出主意。
他希望我以「對佛教研究的初學者的建議」為題,發表一些看法,讓他拿去系刊當作軟性雜文。他說,同學看多了老教授諄諄勸學的建議,由一個局外人的觀點來談這件事,應該是相當新鮮有趣。
在其他領域,我是完全沒有發言的餘地,我只能就我稍微從事的領域說話。所以,我事先聲明,以下的談話只適用於「阿含、尼柯耶比較研究」、「跨語言文本的《法句經》研究」與「漢譯佛典文獻學」三個範圍。
以下為我的四點建議:
----------
我的第一個建議是閱讀《雜阿含經》。有心深耕「阿含、尼柯耶比較研究」的同學,當然要閱讀四阿含與四尼柯耶;即使這一範圍不是自己的主要興趣,也應適量閱讀其中的幾部經。我建議至少閱讀我所列舉的十部經、或是莊春江老師所選的二十部經。(請參考: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20/03/87.html)
----------
研究佛教或佛學研究,當然是要「閱讀、思考、寫作、發表」。
作為寫作的暖身練習,可以作兩項功課:翻譯、標點與校勘。
我的第二個建議是翻譯。同學可以就自己選定或預定的研究範圍,找一兩篇著名學者的論文翻譯。動筆翻譯可以當作是「試譯」,也可以正式發表。如要發表,須注意「翻譯授權」相關的法律議題。
翻譯名家論文有幾個好處:
1. 避免讀書囫圇吞棗,一般閱讀論文不僅有「速讀、跳行」等問題,有時是「讀而不知其義」,翻譯時會讓你逐字閱讀,每字每句去譯解。
2. 觀摩並學習名家的問題意識、文獻蒐羅、解決方法以及論述角度。
3. 每篇名家論文或經典著作,他的參考書目就是很好的入門指引,循著這些書目去閱讀,幾乎已經涵蓋絕大多數此一議題的重要文獻。
----------
我的第三個建議是標點與校勘。
選一本比較偏僻而篇幅較短的經論進行標點與校勘,例如《道地經》「醫便行至病痛家,聞聲不可意,亡燒斷破刺撥刮刷,出殺去發滅蝕,燒斷破刺撥刮刷,出殺去發滅蝕不可治已死,視南方,復見烏[33]鵄巢有聲;復見小兒俱相坌土;復[*]胆裸相[34]挽頭髮,破瓶[35]盆[36]瓦[37]甌;亦見空器舍不著意。」(CBETA, T15, no. 607, p. 232, c12-17)[33]鵄=鵶【宋】【元】【明】,=鵛【宮】。[*14-2]胆=袓【宋】【元】【明】【宮】*。[34]挽=勉【宮】。[35]盆=瓮【宋】【元】【明】【宮】。[36]瓦=見【宮】。[37]甌=𤭛【宋】【元】【明】,=𤮋【宮】。
可以有兩種標點方式,一是在 CBETA 選取無標點方式,自己標點之後,再與現有標點比較。二是直接在上引版本作標點。或者嘗試《長阿含十報法經》(CBETA, T01, no. 13, p. 233, b23)
----------
我的第四個建議是「投稿發表論文」。在正式寄出稿件之前,最好能有人幫你「友善校讀 critical reading」,或者在值得信賴的小組內作論文宣讀。(據說,有人會在論文宣讀時盜取草稿的亮點,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 3,部落格「台語與佛典」


有位法鼓文理學院的同學,有一次閒聊時跟我說,當同學聚在一起討論佛學時,經常有上網搜尋的情況,而有相當多次,搜尋出來的第一條資料就是來自部落格「台語與佛典」,在怎樣的動機之下你開始設立這個部落格呢?經營「台語與佛典」給你帶來了哪些影響?
我的個人網站《台語與佛教》設立於2007年,主旨是「探討漢譯四阿含與巴利五部尼柯耶的教導,也介紹古漢譯和台語的關聯」,重點先是「台語」,其次才是「佛典」;後來發展成以「佛典」為主,也是始料未及。但是這一出發點啟發我對「漢譯佛典語言學」的關注,以「中古漢語」查核「對應梵巴用字的拼寫」,也是我慣用的方法之一。
曾經有一頗為知名的歐美佛教學者對我說,要研究漢魏譯典,中國積累的「漢譯佛典語言學」的成果,是必需倚賴的重要知識。 
《台語與佛教》設立的 目的有二:
一是分享:分享「台語」和「阿含」的心得。
二是結交朋友。
三是方便搜尋。
對我的影響是:
1. 很高興這個部落格的貼文帶來一些影響。有一次我到中央研究院去聽一個研討會,主辦單位的小朋友私下跟我說,他們聽到版主來參加他們主辦的活動相當興奮,這算是我的小小安慰。
2. 例如紀贇老師和李周渊同學就是透過這個網站或轉貼的文章認識的。這些朋友會為我帶來最新的文獻發現、重要的出版書籍,並且擔任「critical reader 友善評讀」,能夠在我論文投稿之前,提供諍言。另外,年輕朋友給我的提問和留言,會觸發我新的構想,而成為一篇新論文。
 3.  原先我的筆電能作內部搜尋,後來已經不再支援此一功能。我盡量將讀寫的心得放到網路上,便於我自己搜尋資料。
4. 養成我天天讀寫的習慣。

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 2,研究領域


在網路上,有一位網友提問:「你發表的論文大部分是早期佛教經典的研究,可以請你分享一下,為什麼你會持續關注這個領域?或者說這個領域有什麼特別吸引您的魅力?」
其實,我持續關注的領域不是「早期佛教經典的研究」,我發表的論文主要是在介紹與探討「阿含、尼柯耶的比較研究」、「跨語言文本的《法句經》研究」與「漢譯佛典文獻學」(Chinese Buddhist Philology)等三個範圍。這當中我特別著重立足於漢譯佛典往外看,與歐美學者的視角不同,他們大多是解讀非漢語文獻,只引用部分漢譯經典來協助詮釋。
我的切入點通常是「跨語言文本的比較研究」,也就是說,一、藉助文本校勘去探討翻譯之前的文本的用字與句義;二、以此為基礎,結合版本校勘去追索漢譯文本的最初譯語;三、考究當初如此翻譯的可能因素。
對我而言,這三個範圍的魅力是:
1. 追溯巴利《尼柯耶》佛典的教導
2. 追溯初期漢譯佛典的原貌
3. 向東漢三國時期的佛典翻譯團隊致敬,希望藉助巴利文獻與佛典校勘,重新標點與詮釋早期的譯典。
關於古代譯師的研究,我特別重視安世高、支謙與竺佛念三人。對安世高而言,很多論文都在草創階段,有待更完整、更深入的研究。
支謙與竺佛念對漢譯佛典的貢獻,長期以來被忽視,他們均翻譯了不少重要的佛教文獻,應該算是佛教譯經史的樞紐人物,少了他們兩人的翻譯,漢譯佛典會遜色不少,很多重要文獻會因此而絕滅。
我們幸運地能藉數位化佛典及網路之利,能簡易地綜合巴利文獻、梵語文獻、犍陀羅語文獻、漢譯文獻與藏譯文獻並列閱讀,就像只有一眼視力的人,突然雙眼恢復視力,還有放大鏡,顯微鏡和望遠鏡可用;快樂來自看到新視野與「願解如來真實義」的心願。

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

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 1,機緣與題材


五年前,我在福嚴圖書館閱讀期刊時,有一位福嚴佛學院的同學問我為何到福嚴圖書館來閱讀期刊與書籍。
我表明我是在《福嚴佛學研究》投稿的作者,為了一些參考書籍的引述規格,來查閱確實的頁數與出版年份。
這位同學知道我並未受過任何正規佛學院的教育,也未曾在任何大專院校擔任過教職。他很好奇地問:「是什麼機緣讓我開始寫佛教論文?」 
這有遠因,也有近因。 
遠因是我個人比較奇特的經歷。2003年我在印順導師九十八歲時到福嚴精舍參訪,並且承蒙長老回答我的提問;2006年我在台灣擔任菩提比丘的臨時侍者,跟他朝夕相處三個月;2007年我邀請無著比丘訪問台灣,也陸續翻譯了他的十二篇論文,成為他的「私淑學生」。這些經歷造成我對「阿含、尼柯耶」的特別關注。 
動筆撰寫佛學論文的近因,主要是來自三個機緣。第一個機緣是,2007年 6月澳洲教授白瑞德(Rod Bucknell)應邀到台灣法鼓山作一場《別譯雜阿含經》的演講。我跟他建議可以利用「攝頌」來還原此經的原貌;白瑞德教授看了我的草稿之後,建議我將它寫成論文,他並且主動提議幫我修改初稿;我的第一篇論文就在他的訂正之下而完稿發表。第二個機緣是,水野弘元教授曾經提示寶唱《經律異相》(T2020)可能保存了《中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的最初譯稿,可是沒有學者接棒探討這一條線索,我幸運地動手查核,並且在論文裡訂正了一些他的看法。 
在這兩個機緣的背後還有一個更重大的助力。當年,絕大多數的台灣佛學學術期刊都要求投稿者必需是大專院校教師或研究人員,有些期刊甚至聲明不接受博士生的文稿;幸運的是《正觀》及《福嚴佛學研究》願意接受體制外人員所寫的佛學論文,這兩份佛學期刊提供了我學習與成長的舞台。 因為發表論文,得到審稿老師的鍼砭,讓我也有機會從學習中持續成長,這些都是敦促我持續發表論文的動力。 
這位同學又問:「寫論文時,我們常苦於找不到論文題目,你是怎樣得到源源不絕的題材?」 
首先,必需有濃厚的興趣。一般來說,學習循環為「閱讀論文與書籍、思考問題、參訪提問、動筆寫作、通過審稿、回答讀者的反應」,如果只是基於老師的指派而寫論文,自己在這樣的循環過程當中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即使寫了一兩篇論文也不長久。 
其次,要有問題意識。「問題意識」不能單純倚賴天份和靈感,而是要像畫家作畫,高爾夫球員練習揮桿一樣,是持之以恆的練習與培養。培養問題意識,要有幾個步驟:一、記錄你的問題。二、找人提問。三、鑑別哪些人不適宜提問,哪些問題不適宜寫成論文。四、記錄下有意義的解答。五、將問題與解答組織成一篇合乎規格的論文。六、投稿,並從審稿老師的評論學習與成長。 
審稿老師的要求與建議如:1. 明確的結論。 2. 論述是否撐得起你的結論。 3. 論述的邏輯是否完整。 4. 是否將文獻搜齊?是否漏看或漏引一篇重要論文? 5. 行文是否通順,敘述次序是否紊亂?如何將文章弄得簡明易讀? 6. 是否符合論文規範,明白引述別人的見解? 
培養問題意識的過程會理解到,每一問題不見得能迅速得到合理的解答,即使有了各種回答也不見得能寫成一篇論文。 記得我當年跟無著比丘與馬德偉教授提問:「漢譯阿含經中『攝頌』與經文譯詞的差異,其成因有沒有可能是分別譯自兩組不同人?」我跟白瑞德教授提問:「《雜阿含經》跟《別譯雜阿含經》的重複偈頌,代表什麼義涵?」 第一組問題得到幾個假設,但都不算是完全滿意的解答;第二組問題從 2008年提問,2012年白瑞德教授提出一個構想,他鼓勵我先寫中文版,他日後再出英文版。2014年我的論文已經順利刊出,白教授先後寫了兩版英文稿,但是到今天為止都還沒正式發表。
關於「論文題目與題材」,我只能在「阿含、尼柯耶、法句經」的範圍內給建議。第一、當然是熟讀漢巴經典;第二、進行比較研究並就此類差異提出問題;第三、嘗試翻譯此一範圍的名家佛學論文,即使無法發表,至少應以發表為目的去翻譯多篇論文。第四、選幾篇阿含範圍的「僻典」進行校勘與標點。以上四點足以激發足夠多的論文題材。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Cuo Bingxiu

Dhp. 401 vs. Utt. 25.27

https://mormolyca.tumblr.com/post/60155328324/dhp-401-vs-utt-2527

Dhammapada 401 / Sn. 625


Vāri pokkharapatteva, āraggeriva sāsapo;
Yo na limpati kāmesu, tam 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如水不黏荷花葉,或如在針端上的芥子,他不執著於欲樂,我稱此人為婆羅門。(敬法法師譯)


cf.: 割愛無戀慕,不受如蓮華,比丘渡河流,勝欲明於故。(CBETA, T04, no. 210, p. 572, b6-7)


————————————————————————–


Uttarajjhaya 25.27


jahā pomaṃ jale jāyaṃ | novalippai vāriṇā /
evaṃ alittaṃ kāmehiṃ | taṃ vayaṃ būma māhaṇaṃ ||


He who is not defiled by pleasures as a lotus growing in the water is not wetted by it, him we call a Brāhmana. (tr. by Hermann Jacobi)


ref.: 蓮葉と水滴 : 現存白衣派古聖典と仏教聖典の原伝承 / 渡辺研二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58(2), 905-898, 2010-03-20)

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佛學論文簡介清單



佛學論文簡介清單(只是用來避免我重複介紹,沒什麼意義)
--------
一般而言,這些論文偏重於學術討論,會造成或多或少的閱讀障礙,不過法友也可以用來考驗自己,看看能否讀懂討論的重點,甚至進一步思辨「誰是誰非」。
  1. 1. 解說「跋地羅帝偈」:介紹無著比丘對漢巴「跋地羅帝偈」相關經文的介紹。
  2. 2. 反思印順導師的「(修多羅、祇夜、記說)三支說」,介紹 Stefania Travagnin 與無著比丘的共同論文。
  3. 3. 介紹無著比丘的論文〈初期佛教口誦傳承的「阿含」與「支」〉
  4. 4. 介紹菩提比丘的論文〈再訪「井水喻」〉
  5. 5. 介紹榎本文雄 Fumio Enomoto 論文〈關於漢譯阿含的原來文本的形成〉"On the 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s of the Chinese Āgamas"
  6. 6. 潘濤 Pan Tao:「梵文《法句經》」第一頌與第二頌
  7. 7. 鍾秉潔 Choong Mun-Keat 〈巴利-漢譯比較對巴利文獻研究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Pali-Chinese Comparison in the Study of Pali Suttas", (2004)
  8. 8. 潘濤 Pan Tao:「梵文《法句經》」第三頌與第四頌
  9. 9. 沈衛榮〈回歸語文學 -- 對佛教史研究方法的一點思考〉
  10. 10. 諾曼博士:〈「巴利文獻學」與「佛學研究」〉,西元 1990年 K. R. Norman: 'PĀLI PHILOLOGY AND THE STUDY OF BUDDHISM'
  11. 11. 南華大學 黃素娟:論《重編一切經音義》
  12. 12. 左冠明 Stefano Zacchetti 原作,紀贇翻譯,(2018),〈三部早期禪定佛教經典的重新發現:新發現金剛寺安世高譯《佛說十二門經》、《佛說解十二門經》以及注釋的初步研究〉,《佛教文化研究》第六輯,頁102-181, & 308,江蘇人民出版社,中國。
  13. 13. 諾曼 K. R. Norman 英譯《法句經》前言
  14. 14. 潘濤:「梵文《法句經》」第四頌到第六頌
  15. 15. 莊國彬,(2008),〈覺音論師注釋書略述—以《中部注釋書》為例〉,《圓光佛學學報》第 14期,1-22頁,圓光佛學院,桃園市,台灣。
  16. 16. 蘇錦坤〈《出曜經》研究〉的兩項討論
  17. 17. 班迪達尊者:〈哪些「註釋書」是覺音論師所編寫?〉"Which Commentaries has Buddhaghosa Written?" Ven. Pandita (Burma)
  18. 18. 蘇錦坤,(2014), 〈「讚佛偈」--兼論《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異同〉,《法鼓佛學學報》15期,67-108頁,法鼓佛教學院,新北市,台灣。
  19. 19. 江燦騰〈呂澂與熊十力論學函稿評議〉
  20. 20. 蘇錦坤,(2016),〈試論對照目錄的「對應經典」與「參考經典」---以《中阿含》為例〉
  21. 21. 與周伯戡老師商量幾處論點」周伯戡,(1992),〈庫車所出《大智度論》寫本殘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十七期,65-106頁,台灣大學,台北市,台灣。
  22. 22. 蘇錦坤,(2007),〈寶唱《經律異相》所引之阿含經〉
  23. 23. 試論「溫金柯〈《雜阿含經》辨義〉(1991)」
  24. 24. 蘇錦坤〈《法句經》的「校讀」與「誤譯」〉
  25. 25. 無著比丘〈薩迦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