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巴利文獻的《長部師》與《中部師》


巴利文獻《長部師》將《小部》列入《阿毘達磨》(巴利《論藏》),其中有《本生》、《義釋》、《無礙解道》、《經集》、《法句》、《優陀那》、《如是語》、《天宮事》、《餓鬼事》、《長老偈》、《長老尼偈》,並未提到《譬喻》、《佛所行藏》、《小誦》、《佛種姓》。
《中部師》則未將《小部》列入《阿毘達磨》(巴利《論藏》)之中,《小部》有《本生》、《義釋》、《無礙解道》、《經集》、《法句》、《優陀那》、《如是語》、《天宮事》、《餓鬼事》、《長老偈》、《長老尼偈》,以及《譬喻》、《佛所行藏》、《佛種姓》。但是,並無《小誦》。
從巴利《一切善見律註序》,可以見到《小部》含有以下十五部:《小誦》[1]、《法句》[2]、《優陀那》[3]、《如是說》[4]、《經集》[5]、《天宮事》[6]、《餓鬼事》[7]、《長老偈》[8]、《長老尼偈》[9]、《本生》[10]、《義釋》[11]、《無礙解道》[12]、《譬喻》[13]、《佛所行藏》[14]、《佛種姓》[15]
漢譯《善見律毘婆沙》提及《小部》含有以下十四部:「《法句》[1]、《喻》[2]、《嫗陀那》[3]、《伊諦佛多伽》[4]、《尼波多》[5]、《毘摩那》[6]、《卑多》[7]、《涕羅》[8]、《涕利伽陀》[9]、《本生》[10]、《尼涕婆》[11]、《波致參毘陀》[12]、《佛種性經》[13]、《若用藏》[14]者,破作十四分,悉入《屈陀迦》,」(CBETA, T24, no. 1462, p. 676, a7-10)
[6][Khuddakapāṭha]-Dhammapada-Udāna-Itivuttaka-Suttanipāta-Vimānavatthu- Petavattthu-Therā-therigāthā-Jātaka-Niddesa-Paṭisambhidā-Apadāna(喻)-Buddhavaṃsa-Cariyāpiṭaka.(若用藏)。
也就是說,對於經典的結集與分類,同為錫蘭上座部的「中部師」與「長部師」的意見並不一致。
覺音論師此處列舉兩者的意見,代表他是引述別人的意見。到了覺音論師寫《(一切)善見律毘婆沙》依據現況紀錄《小部》的內容時,又與上述這兩種狀況有所不同。
-------
以下引自:
-------
福嚴佛學院院長長慈法師,他的解讀如下,請參考:
就那段巴利語的理解是,長部師他們將稱為「小典」的本生、... 譬喻、… 長老尼偈置於阿毘達磨藏中。
導師根據的是PTS的版本:
tato paraṃ Jātakaṃ Niddeso Paṭisambhidāmaggo Suttanipāto Dhammapadaṃ Udānaṃ Itivuttakaṃ Vimānavatthu Petavatthu Thera-Theri-gāthāti imaṃtantiṃsaṅgāyitvā Khuddakagantho nāma ayaṃti ca vatvā Abhidhammapiṭakasmiṃyeva saṅgahaṃāropayiṃsū ti Dīghabhāṇakā vadanti. Majjhimabhāṇakā pana Cariyāpiṭaka-Apadāna-Buddhavaṃsehi saddhiṃsabbam pi taṃ Khuddakaganthaṃ Suttantapiṭake pariyāpaṇṇan ti vadanti (Sv Ce I 11,29–34).
其意為長部師他們將 稱為「小典 Khuddakagantho」的本生、… 長老尼偈置於阿毘達磨藏中。
此中,稱為小典的諸多典籍中並沒有譬喻。
此中的小典(Khuddakagantho)應該相當於「小部」(Khuddakanikāya)。
另外,巴利引文中提到中部師將佛種姓、所行藏及譬喻歸於經藏中的小部。
長部師的小典中沒有佛種姓、所行藏及譬喻。
二者對舉,可理解為中部師將佛種姓、所行藏及譬喻歸於經藏中的小部,而長部師並不如此。
導師的理解是根據PTS的版本,所作的論述是合理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