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開始漢巴對照閱讀---法友飛鴻39

P1010198

2005年6月18日長老來信說,菩提比丘推薦我參加他的「《中部尼柯耶》與《中阿含》的比較研究」,長老解釋說,他目前正進行以《中部尼柯耶》為主軸,跟對應的梵、漢、藏對應經典的比較研究。目前已經進行到《中部91經》(《中部尼柯耶》共有152經),長老約略每一星期發送一部「比較研究」的資料給長老的朋友,閱讀之後,每人各自回覆長老,提出建議。

於是,開始了我的「《中部尼柯耶》與《中阿含》的對照閱讀」的旅程,一方面每週收到一篇文稿,針對文稿閱讀漢譯對應經典與此篇《中部經》,同時也往回讀,去補足我沒趕上的90篇。

我的回信說,希望我幫得上忙。(其實,日後看來,這一閱讀時程逼我實實在在地閱讀菩提比丘的「MLDB《中部尼柯耶英譯》」,並且對照漢譯經典閱讀。而且我要求自己每篇都要給出有意義的「回應 responses」,所以也改掉囫圇吞棗、忽忽讀過的惡習。有時,真不知道是否幫上了忙,倒是長老還要撥冗回答我的提問。)

當時我在信中說,在「《中部尼柯耶》與《中阿含》的對照閱讀」的期望是:

1. 希望透過能以文獻根據為基礎,提供對「《中部尼柯耶》與《中阿含》」更佳的解讀。也期望有機會讀到更正「《中阿含》誤譯」的經文。

2. 希望透過「對照閱讀」能判讀漢譯《中阿含》的所屬部派。

3. 希望在閱讀《中部尼柯耶》時,能補上漢譯文獻來詮釋巴利經典。

======================

第一次提問:

1. 此經的敘述頗為奇怪,不從四聖諦、三法印去了解佛教,反而在意是否「具足」三十二相,我懷疑「三十二相」是古印度的傳說,而不是佛陀的教導。

2.

《中阿含161經》:

「現世樂法故, 饒益為後世,
梵志汝問事, 隨本意所思。
彼彼諸問事, 我為汝斷疑。」[9]

世尊已許問, 梵志梵摩故,
便問世尊事, 隨本意所思:

「云何為梵志, 三達有何義?
以何說無著, 何等正盡覺?」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
「滅惡不善法, 立住擇梵行,
修習梵志行, 以此為梵志。
明達於過去, 見樂及惡道,
得盡無明訖, 知是立牟尼。
善知清淨心, 盡脫婬怒癡,
成就於三明, 以此為三達。
遠離不善法, 正住第一義,
第一世所敬, 以此為無著。
饒益天及人, 與眼滅壞諍,
普知現視盡, 以此為正覺。」(CBETA, T01, no. 26, p. 688, c24-p. 689, a12)
[9]世尊…所思~Athakho Brahmāyu brāhmaṇo Bhagavanta gāthāhiṃ ajjhabhāsi.

經中「世尊已許問,梵志梵摩故,便問世尊事,隨本意所思」是敘述者旁白,不是梵摩渝或世尊的偈頌,是否此處的偈頌為後來所加?

=================

今日(2012.3.31)讀來,倒是比較像「偈頌」為核心,長行反而是妄人所加。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譯業---3

P1020352

版主身為「譯人」,深知「譯業」:翻譯是個造業的工作。有道是「吃飯沒有不掉飯粒的,吃燒餅沒有不掉芝麻的」,翻譯總會有錯,鑄成錯誤的原因有「才疏學淺硬要去充當翻譯」、「對該語言、該題材一知半解、半生不熟,硬去充當翻譯」、「精神恍惚誤解原意而誤譯」、「一字、一句甚至整段漏譯」。但是再糟、再髒的工作也得有人去做,為了眾生苦難,只好自己小心地繼續造業了。

回觀過去的譯文,誤譯的有之,整段漏譯的有之,不文不白、句意模糊的有之,洋腔洋調難以卒讀的有之。改天應該將自己的失誤整理出來讓大家參考。因此,此處列舉的誤譯無非是讓大家想想,外國的學者會對漢語如此誤譯,那麼我們的譯者恐怕會出現加倍嚴重的失誤;所以,絕無賣弄學問、嗤笑前人的意思。

以下請見譯例:(1-5項摘錄自:高山杉:歐洲人佛書翻譯叢談 《讀書》2004年第11期 ,《豆瓣網》: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563120/)

1.

歐洲,像圖奇這樣通梵、藏、漢古文的人不算少,水平卻不一定都如他。鳩摩羅什翻譯的《龍樹菩薩傳》,是後人研究印度佛教史、印度哲學史的重要材料。歐洲嘗試譯過它的人,前有十九世紀俄國漢學和佛學名宿華西禮(W.P.Wassilyew),後有二十世紀德國哲學家、佛學家華雷澤(Max Walleser)。華西禮是俄國最早廣讀梵、漢、藏、滿、蒙文五體佛典的人,曾隨東正教傳教團來北京長住過,漢語水平應該是不低的了。可是看他譯的《龍樹菩薩傳》,卻並非如此。比如,《龍樹菩薩傳》說龍樹「弱冠馳名,獨步諸國」。查《辭源》,所謂「獨步」者,有「無與倫比」、「獨一無二」、「一時無兩」諸義,形容人才傑出,並不是古文裡罕見難懂的詞。可是,華西禮竟然把「獨步諸國」直譯成「一人獨自去諸國游歷」,不由得讓人對他的漢語水平大起疑心。

2.

華雷澤本是學哲學的,是德國十九世紀哲學史名家庫諾·費舍爾(Kuno Fischer)的高足,後來學習漢、藏、梵、巴利等古文,研究大、小乘佛教哲學,校勘、翻譯過梵、藏、漢文龍樹的哲學作品,成績斐然。他翻譯《龍樹菩薩傳》時,指出華西禮犯下的不少錯誤,比如上面說的「獨步諸國」一條。可是,他的譯本裡也有不少錯誤,包括極幼稚的錯誤。比如《傳》末述龍樹去世事,說他「退入閒室經日不出,弟子破戶看之,遂蟬蛻而去」。再翻《辭源》,所謂「蟬蛻」,是宗教家稱有道之人的死為屍解登仙,如蟬之退殼,是一種比喻的說法。這也不是什麼罕見難懂的詞。可是,華雷澤卻把這句話譯作「有一弟子破門看之,見一鳴蟬飄然飛去」,認為龍樹的靈魂化為鳴蟬飛去了。想像力雖然很強,錯誤畢竟還是犯下了。

3.

由於不熟悉漢文文法,華雷澤還犯了更大的錯誤。《龍樹菩薩傳》裡有個很有名的傳說,說他曾去龍宮看世間沒有流傳的大乘佛經,龍王問他看夠沒有,龍樹說:「汝諸函中經多,無量不可盡也,我所讀者已十倍閻浮提。」這話的意思是,「你這裡經篋中收藏的佛經太多了,怎麼看也看不過來,但是我眼下已經看完的,比起印度(閻浮提洲)現在流傳的,已經多過十倍了」。可是,華雷澤的譯法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他前半譯的還對,可把「我所讀者已十倍閻浮提」一句譯成「我回到閻浮提後,當再溫習它們十遍」(以上參看Max Walleser:The Life of Nagar juna from Tibetan and Chinese Sources,Asian Major 雜誌抽印單行本)。這卻是有些低估聖者龍樹的記憶和學習能力了。

4.

在《龍樹菩薩傳》外,歐洲學者還翻譯、編寫了中國高僧的傳記。法國東方史學名家勒內·格魯塞(Rene Grousset)寫的十幾種著作(已有數種出了漢譯本)裡,有一本《佛陀遺縱》(英譯本 In the Footsteps of Buddha, tr. by Mariette Leon,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 Ltd.,1932),講述玄奘法師游歷西域和印度的事跡。可能是因為沒能核對原始漢語文獻,格魯塞犯下了一些嚴重的錯誤。比如《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裡,敘述戒日王邀請玄奘參加五印度學者辯論大會,有這樣一段話:「施訖,別設寶床請法師坐為論主,稱揚大乘,序作論意,仍遣那爛陀寺沙門明賢法師讀示大眾。別令寫一本懸會場門外示一切人,若其間有一字無理能難破者,請斬首相謝。如是至晚無一人致言……”這是說,若是有人能給玄奘懸在會場門外的論文提出一字之誤,玄奘本人就「請斬首相謝」。這是古印度辯論大會的規矩,墮負的人可隨得勝者之意調遣,讓你死你就得死,讓你為奴你就得為奴。但是,格魯塞不知根據那個譯本,竟把「請斬首相謝」一句,理解成是戒日王「請斬首相謝」。以至於得出這樣的結論,「不消說得,沒有人會貿然走上前去,破斥一篇有皇帝腦袋做擔保的論著」。這種理解,說它是張冠李戴,可能還算是輕的了。

5.

高羅佩這本書創見很多,我只舉一個與佛書翻譯有關的例子。唐時出國留學的僧人多於已往的各個朝代,出國經商的人就更多了。與現在一樣,出國人一多,學說外國話就成了大問題。漢文大藏經裡有一本《梵語千字文》,收有梵語常用字,梵漢對照,據說就是當時編的外語課本,與時下的《德語三百句》或《英語常用字匯》差不多。《梵語千字文》有一篇《序》,裡面介紹這本書是「為欲向西國人作學語樣,……並是當途要字,但學得此,則餘語皆通」。口氣有點兒像現在外語課本裡的「學本書半年,可以掌握一千單詞,能與外國人進行一般會話」。可是,當年印度漢學家師覺月(Prabudh Chandra Bagchi)翻譯這段話,曾經把「為欲向西國人作學語樣」一句裡的「西國人」讀作一詞,認為《梵語千字文》是中國人編來教印度人(即「西國人」)學中文的書。高羅佩以為他對漢文原文點斷有誤,於是就糾正說,「西國人」應連上面的「向」字作一氣讀(「向西國人」),即「向印度(向西)去的中國人(國人)」。這樣一來,《梵語千字文》就應該是專為想去印度的中國人學梵語編的課本(《悉曇考》,32頁)。說得俗一點兒,師覺月把《梵語千字文》當成了《印度人漢語速成》,而實際上它應該是《中國人梵語三百句》。

6. 此則引自《豆瓣網》〈Michael 的日記〉:(2012.3.24)

http://www.douban.com/note/206469704/

原文是這樣的:
Bagchi's suggestion Shigao=Lokottama is not supported by any evidence.(頁32)
翻譯成了:
「巴格奇(Bagchi)認為,世高就是lokottama的說法沒有任何證據的支持。」(頁74)
這沒什麼好講的,意思正好翻擰了,其實意思是:

「師覺月認為世高就是XXX的說法是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

另外,我找到了師覺月原文(法文)如下:
Quant au nom Ngan Che-kao il peut bien être un nom religieux dont la forme originale serait Lokottama (Che kao).
可大致譯為:「就安世高的名字而言,這可能是個宗教名其原始可能是 ’Lokottama’(世高)」。

2 意見:

mormolyca 提到...

近日朋友在為他的英文網路雜誌準備一個臺灣文學的特刊,我推薦他讀的其中一本小說為王禎和的《玫瑰玫瑰我愛你》,也由於他閱讀英文速度較快,所以我推薦他買了Howard Goldblatt的英譯版,之後我就很好奇Howard Goldblatt要如何去翻譯王禎和的語言。
在討論中,我翻了一句「ABC,狗咬豬」給朋友看,然後也翻了Howard Goldblatt翻譯的「ABC, Dog bites pig」讓他對著看,結果他說不清楚這邊在說什麼,之後我就跟他說,如果這裡不仔細解釋的話,句子背後的一些趣味性可能就無法表達出來,而他也提起了在翻譯中是否該把字面底下的意思全都翻譯出來的議題──在文學上,或許整個敘事架構或大體的意義可以被理解的話,那些未被說出的部份似可忽略不去吹毛求疵── 但宗教經典呢?
日前在讀的《製造耶穌(Misquoting Jesus)》討論的就是宗教經典傳譯的問題,在相近語系間的傳譯過程中,抄寫者或譯寫者都可或有心、或無心的把一部經典悄悄改寫,那不同語系之間的傳譯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難題?
再繞回玄奘身上,他以梵本為圭臬,因此常指前人的翻譯訛也謬也,可世尊宣教的語言並非後期佛教混合梵語──熟是熟非?
或許我也該考慮惡補一下巴利語了 ><

2011年10月6日下午5:35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提到...

Dear GuoBin,
佛學浩瀚,人壽有限,生命中無可奈何的雜事、瑣事又多如牛毛,能用於研讀、勤修佛學的時間所剩無幾,總以專精、focus 為要,沒辦法各種語言都學,各種議題都去評論。
近日與另一法友談起,翻譯真是折磨,有時會起退心,總要激勵自己,盡力盡分去翻譯,也是報答師恩佛恩該做的事,及使作來會銷磨道心。
「ABC,狗咬豬」是童謠中的「念歌」形式,有可能只是「趁韻」,完全無邏輯或意思可言,全文應作:「ABC,狗咬豬,豬無尾,老鼠仔偷吃紅龜粿」。
請參考: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09/11/blog-post_07.html

2011年10月7日上午10:01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雜阿含977經》

P1010017

《大智度論》卷59〈37 校量舍利品〉:「如意珠能除四百四病,根本四病:風、熱、冷、雜;般若波羅蜜亦能除八萬四千病,根本四病:貪、瞋、癡、等分。婬欲病分二萬一千,瞋恚病分二萬一千,愚癡病分二萬一千,等分病分二萬一千。以不淨觀除貪欲,以慈悲心除瞋恚,以觀因緣除愚癡,總上三藥或不淨、或慈悲、或觀因緣除等分病。」(CBETA, T25, no. 1509, p. 478, b14-20)

visama: 「sama 相等 」,visama 不調和,菩提比丘譯為 imbalance 不平衡、不協調。

《摩訶止觀》卷8:「二明病起因緣有六。一四大不順故病。二飲食不節故病。三坐禪不調故病。四鬼神得便五魔所為。六業起故病。四大不順者。行役無時強健擔負。棠觸寒熱外熱助火。火強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為水病。外風助氣氣吹火火動水。是為風病。或三大增害於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三大。亦是等分。屬地病此四既動眾惱競生。」(CBETA, T46, no. 1911, p. 106, c23-p. 107, a2)

《法苑珠林》卷71:「問曰。不善法無量無邊。何故但捨五法。答曰。此五法中名雖似陜義該三毒。亦通攝八萬四千諸塵勞門。第一貪欲蓋。即是貪毒。第二瞋恚蓋。即是瞋毒。第三睡眠蓋疑蓋。即是癡毒。其掉悔一蓋。即是等分攝。」(CBETA, T53, no. 2122, p. 829, b24-28)

《法苑珠林》卷95:

「云何當知 四大諸根 衰損代謝     而得諸病

    云何當知 飲食時節   若食食已 身火不滅

云何當知    治風及熱 水過肺病 及以等分
何時動風 何時動熱 何時動水   以害眾生

時父長者 即以偈頌    解說醫方 而答其子

三月是夏   三月是秋 三月是冬 三月是春
是十二月 三三而說 從如是數   一歲四時

   若二二說 足滿六時    三三本攝 二二現時

   隨是時節   消息飲食 是能益身 醫方所說

隨時歲中 諸根四大 代謝增損   令身得病

   有善醫師 隨順四時    三月將養 調和四大

隨病飲食  及以湯藥 多風病者 夏則發動
其熱病者 秋則發動 等分病者 冬則發動

    其肺病者 春則增劇   有風病者 夏則應服

   肥膩醎酢   及以熱食 有熱病者 秋服冷甜
等分冬服 甜酢肥膩 肺病春服 肥膩辛熱

   飽食然後 則發肺病   於食消時 則發熱病

  食消已後    則發風病 如是四大 隨三時發
病風羸損 補以蘇膩 熱病下藥  服呵梨勒

  等病應服 三種妙藥  所謂甜辛 及以蘇膩

   肺病應服  隨時吐藥 若風熱病 肺病等分
違時而發 應當任師 籌量隨病 飲食湯藥」

(CBETA, T53, no. 2122, p. 986, b20-c20)

《四諦論》卷1〈3 分別苦諦品〉:「復次病有二種。一身二心。身病復有二種。一因界相違名緣內起。二因他逼觸名緣外起。是身病者。由名因處有差別故。品類多種。名差別者。謂漏癩癰疽氣嗽腫癖瘧風狂等。因差別者。謂痰風膽及等分病。或單或二或三或四。如是痰等有六十二為病家因。處差別者。謂頭眼耳喉心腹等。是名身病。」(CBETA, T32, no. 1647, p. 382, c16-23)

《佛本行集經》卷7〈5 俯降王宮品〉:「若體舊有諸餘雜病,或痿黃病,或風癲病,或痰癊病,或等分病,或餘諸病」(CBETA, T03, no. 190, p. 685, b10-12)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17:「爾時諸比丘。與沙彌等分安居施物」(CBETA, T22, no. 1421, p. 118, c26)

《長阿含2經》卷4:「時諸國王即命香姓:『汝為我等分佛舍利,均作八分。』

百家姓的台語讀音

28 29

北京戲、歌仔戲、布袋戲常聽到:「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據說最早用文字記錄這一句話的是《水滸傳》的武松。從出土資料來看,早期漢族也不是這麼大丈夫,姓還是有時會更改的。

版主的猜測是,在漢朝之後,姓的寫法已經漸漸固定下來,雖然隋唐之後,姓的讀音最後演變成現在北京話的讀音,但是在台語這一系列,姓氏讀錯會被糾正,所以姓的讀音仍然保存漢朝時的讀音。

姓的寫法有一些改變,如出土文物顯示「趙」原寫作「肖」,後來演變成「趙」,中國訂定簡體字時,又將它改回「肖」字。有一部分的「郭」姓原來寫法可能是「虢」。「田」姓原來是「陳」姓,到齊國成為卿士之後,改為「田」。(「陳 tan5」讀音原來和「田 tshan5」很接近,但是台語「田」姓,讀作 ten5)。「諸葛」是來自「諸城」的葛姓。「寇」姓可能本姓是「司寇」。另外一些非常漢化的姓,例如「元」,本姓「拓跋」(史書也寫作「禿髮」),唐太宗李世民的李源自鮮卑,等等。

不過本文主要是談各家姓的台語讀音。

首先介紹「葉」,台語讀為 yap ,《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讀作『攝』,後世與木葉之葉同音。《風俗通》:『楚沈尹戌生諸梁,食采于(楚國)葉(縣),因氏焉。』」

這個音我們可以從古代的錄音機「佛經」找出來。釋迦牟尼座前大弟子之一,號稱金色頭陀的大迦葉,梵文讀音是 Kassapa,台語讀「迦葉」為 ka1-siap,這位 Kassapa留學印度的唐朝義淨法師譯為「迦攝波」,可見「葉」和「攝」在唐朝時還是讀音相同,應該是和「澀」自同音為 siap,只是現在台語「葉先生」讀音為 iap,接近卻不完全相同。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9:「尊者舍利子。尊者大目連。尊者迦攝波」(CBETA, T23, no. 1442, p. 670, a24-25)

我們在看「許」姓,台語讀為 khoo2,但是不管從《說文》或《集韻》,得到的讀音「虛呂切 hu3」、或「喜語切 hu2」,都與台語讀音不同,得到的線索是「許、滸」同音,《水滸傳》台語讀作 tsui2-hoo2-tuan7,與「ㄏㄨˇ」的讀音 hoo2 是相當的,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音讀許先生也是讀 koo2-sang3,可見唐朝讀音仍是如此。(《說文》:「許,從言,午聲」,午,台語讀為oo2)。

「蘇」姓也是如此,日本音讀蘇先生為 soo2-sang3,可見唐朝讀音與縣在台語讀音相同。《說文解字》段註「蘇,速孤切」,仍是 soo1的讀音。佛經有「蘇摩比丘尼」,讀音正是 Soma,意為「月亮」。

《雜阿含1199經》卷45:「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蘇摩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畢,持尼師壇,著右肩上,至安陀林坐禪。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蘇摩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畢,持尼師檀,著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禪。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蘇摩比丘尼所,問言:『阿姨!欲至何所?』
答言:『賢者!欲至遠離處去。』
時,魔波旬即說偈言:
『仙人所住處, 是處甚難得,
非彼二指智, 能得到彼處。』
時,蘇摩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等?欲恐怖我。為人?為非人?為姦狡人?』作此思惟已,決定智生,知是惡魔來欲嬈亂,即說偈言:
『心入於正受, 女形復何為,
智或若生已, 逮得無上法。
若於男女想, 心不得俱離,
彼即隨魔說, 汝應往語彼。
離於一切苦, 捨一切闇冥,
逮得滅盡證, 安住諸漏盡。
覺知汝惡魔, 即自磨滅去。」
時,魔波旬作是念:『蘇摩比丘尼已知我心。』內懷憂悔,即沒不現。」(CBETA, T02, no. 99, p. 326, a17-b14)

1. 「畢」姓,台語讀為「pi7」。

2. 「卜」姓,台語讀為「pook」。

3. 「巴」姓,台語讀為「pa1」。

4. 「白」姓,台語讀為「peh」。

5. 「包」姓,台語讀為「pau1」

6. 「鮑」姓,台語讀為「pau1」

7. 「班」姓,台語讀為「pan1」

8. 「皮」姓,台語讀為「phi5」。

9. 「蒲」姓,台語讀為「pooh」。

10. 「龐」姓,台語讀為[pang5」。

11. 「彭」姓,台語讀為「phenn5」。

12.「米」姓,台語讀為「bi2」。

13. 「苗」姓,台語讀為「miau5」

14. 「穆」姓,台語讀為「book」

15. 「馬」姓,台語讀為「ma2」。

16. 「莫」姓,台語讀為「book」

17. 「梅」姓,台語讀為「mui5」

18. 「麥」姓,台語讀為「be7」。

19. 「毛」姓,台語讀為「moo5」。

20. 「牟」姓,台語讀為「moo2」。

21. 「孟」姓,台語讀為「benn7」

22. 「傅」姓,平常「師傅」台語為「sai1 hu7」,但是傅先生卻必須讀作「poo3」。

23. 「費」姓,台語讀為「hui3」。

24. 「范」姓,台語讀為「huan7」。

25. 「范姜」姓,台語讀為「huan7 khiang1」。

26. 「方」姓,台語讀為「png1」

27. 「房」姓,台語讀為「pang5」。

28. 「馮」姓,台語讀為「pang5」。

29. 「狄」姓,台語讀為「tek」。

30. 「刁」姓,台語讀為「tiau1」

31. 「丁」姓,台語讀為「tenn1」

32. 「杜」姓,台語讀為「too7」。

33. 「段」姓,台語讀為「tuan7」

34. 「董」姓,台語讀為「tang2」。

35. 「戴」姓,台語讀為「te3」

36. 「竇」姓,台語讀為「tau7」

37. 「單」姓,台語讀為「tan1」。

38. 「鄧」姓,台語讀為「teng1」

39. 「田」姓,台語讀為「ten5」。

40. 「塗」姓,台語讀為「thoo5」。

41. 「童」姓,台語讀為「toon5」

42. 「談」姓,台語讀為「tam5」。

43. 「譚」姓,台語讀為「tham5」。

44. 「湯」姓,台語讀為「tng1」

45. 「唐」姓,台語讀為「toon5」

46. 「倪」姓,台語讀為「ge5」,與「牙」的讀音相同,「倪」姓古時寫為「兒」,如漢朝仁「兒寬」。「兒」的本字其實和「牙」同義,而專指兒童的牙齒。

47. 「牛」姓,台語讀為「gu5」

48. 「年」姓,台語讀為「ni5」。

49. 「粘」姓,台語讀為「liam5」

50. 「南」姓,台語讀為「lam5」。

51. 「黎」姓,台語讀為「le5」。

52. 「李」姓,台語讀為「li2」。

53. 「厲」姓,台語讀為「li7」

54. 「利」姓,台語讀為「li7」

55. 「廖」姓,台語讀為「liau7」。

56. 「劉」姓,台語讀為「liau5」。

57. 「柳」姓,台語讀為「liu2」。

58. 「連」姓,台語讀為「lien5」。

59. 「林」姓,台語讀為「lim5」

60. 「梁」姓,台語讀為「liunn5」。

61. 「凌」姓,台語讀為「leng5」

62. 「盧」姓,台語讀為「loo5」

63. 「魯」姓,台語讀為「loo2」。

64. 「陸」姓,台語讀為「liook」

65.「路」姓,台語讀為「loo7」

66.「羅」姓,台語讀為「lo5」。

67.「駱」姓,台語讀為「loo7」

68. 「龍」姓,台語讀為「lioon5」。

69. 「呂」姓,台語讀為「lu7」

70. 「賴」姓,台語讀為「lua7」。

71. 「雷」姓,台語讀為「lui5」。

72. 「勞」姓,台語讀為「lo5」。

73. 「樓」姓,台語讀為「lau5」

74. 「藍」姓,台語讀為「lann5」。

75. 「冷」姓,台語讀為「lenn2」。

76. 「辜」姓,台語讀為「koo1」。

77. 「古」姓,台語讀為「koo2」。

78. 「顧」姓,台語讀為「koo3」。

79. 「關」姓,台語讀為「kuan1」。

80.「官」姓,台語讀為「kuann1」。

81. 「管」姓,台語讀為「kuan2」。

82. 「甘」姓,台語讀為「kam1」

83. 「郭」姓,台語讀為「kueh」

84. 「龔」姓,台語讀為「kioon2」。

85. 「葛」姓,台語讀為「kat」。

86.「高」姓,台語讀為「ko1」。

87. 「孔」姓,台語讀為「khoon2」

88. 「柯」姓,台語讀為「kua1」,與「歌」的讀音相同。

89.「康」姓,台語讀為「khoong1」

90. 「胡」姓,台語讀為「oo5」

91. 「花」姓,台語讀為「hua1」。

92.「華」姓,台語讀為「hua5」。

93. 「黃」姓,台語讀為「ng5」。

94. 「洪」姓,台語讀為「ang5」

95. 「何」姓,台語讀為「ho5」。

96. 「海」姓,台語讀為「hai2」

97. 「侯」姓,台語讀為「hio5」

98. 「韓」姓,台語讀為「han5」。

99. 「姬」姓,台語讀為「ki1」。

100. 「紀」姓,台語讀為「ki2」。

101. 「賈」姓,台語讀為「ka2」。

102. 「焦」姓,台語讀為「tsiau1」

103. 「金」姓,台語讀為「kim1」。

104. 「簡」姓,台語讀為「kan2」。

105.「江」姓,台語讀為「kang1」。

106. 「姜」姓,台語讀為「khiang1」。

107.「蔣」姓,台語讀為「tsiunn2」。

108. 「戚」姓,台語讀為「tshi1」。

109. 「齊」姓,台語讀為「tsie5」。

110.「喬」姓,台語讀為「kiau5」。

111.「錢」姓,台語讀為「tsinn5」

112.「秦」姓,台語讀為「tsin5」。

113. 「邱」、「丘」姓,台語讀為「khu1」。

114. 「秋」姓,台語讀為「tshiu1」。

115. 「屈」姓,台語讀為「khuk」。

116. 「瞿」姓,台語讀為「koo1」。

《雜阿含53經》卷2:「白世尊曰:『沙門瞿曇!何論何說?』」(CBETA, T02, no. 99, p. 12, c20-21)如瞿曇又譯成「喬達摩 gautama」。

117. 「全」姓,台語讀為「tsuan5」。

118. 「夏」姓,台語讀為「ha7」

119. 「謝」姓,南部台語讀為「tsiah」,其他地方台語讀為「sia7」。

120. 「蕭」姓,台語讀為「siau1」。

121. 「辛」姓,台語讀為「sin1」

122. 「項」姓,台語讀為「hang7」

123. 「徐」姓,台語讀為「tshi5」。

124.「薛」姓,台語讀為「si3」。

125. 「荀」姓,台語讀為「sun5」

126. 「許」姓,台語讀為「khoo2」。

127. 「宣」姓,台語讀為「suan1」。

128. 「朱」姓,台語讀為「tsu1」。

129. 「諸」姓,台語讀為「tsu1」。

130. 「諸葛」姓,台台語讀為「tsu1-kat」

131. 「竺」姓,台語讀為「tsiook」

132. 「祝」姓,台語讀為「tsiook」。

133. 「卓」姓,台語讀為「toh」。

134. 「莊」姓,台語讀為 tsng1,聲音很像「增ㄗㄥ」,可是「曾」姓,台語讀為 tsan1,聲音很像「詹」。

135. 「鍾」姓,台語讀為「tsiong1」。

136. 「趙」姓,台語讀為「tio7」。

137. 「周」姓,台語讀為「tsiu1」。

138. 「鄒」姓,台語非常少見的姓,據說在彰化縣福興鄉附近有此一姓,台語為「tsau1」。

139. 「詹」姓,台語讀為「tsiam1」。

140. 「展」姓,台語讀為「tien2」。

141. 「甄」姓,台語讀為「tsin1」

142. 「張」姓,台語讀為「tiunn1」。

143. 「章」姓,台語讀為「tsiunn1」。

144. 「鄭」姓,台語讀為「tenn7」。

145. 「褚」姓,台語讀為「thi2」。

146. 「楚」姓,台語讀為「tshoo2」。

147. 「陳」姓,台語讀為「tan5」。

148.「常」姓,台語讀為「sioon5」

149. 「程」姓,「路程」台語為「loo7 theng5」,「程」姓台語讀為「thiann5」。

150. 「施」姓,台語讀為「si1」。

151.「石」姓,台語讀為「tsiuk」。

152. 「史」姓,台語讀為「su2」

153. 「釋」,台語讀為「sek」

154. 「沙」姓,台語讀為「sua1」

155. 「沈」姓,台語讀為「sim2」。

156. 「商」姓,台語讀為「sioong1」

157. 「阮」姓,台語讀為「ng2」。

158. 「饒」姓,台語讀為「liau5」。

159. 「任」姓,台語讀為「lim7」

160. 「祖」姓,台語讀為「tsoo2」

161. 「左」姓,台語讀為「tso2」。

162. 「宗」姓,台語讀為「tsoon1」。

163. 「曾」姓,台語讀為「tsan1」

164. 「崔」姓,台語讀為「tshui1」

165. 「蔡」姓,台語讀為「tshua3」

166. 「曹」姓,台語讀為「tso5」 

167. 「司馬」姓,台語讀為「su1 ma2」。

168. 「司徒」姓,台語讀為「su1 too5」。

169. 「蘇」姓,台語讀為「soo1」

170. 「孫」姓,台語讀為「sun1」。

171. 「宋」姓,台語讀為「soon7」

172. 「易」姓,台語讀為「ek」

173.「葉」姓,台語讀為「yap」。

174. 「姚」姓,台語讀為「hiau5」。

175. 「尤」姓,台語讀為「iu5」

176. 「游」姓,台語讀為「iu5」

177. 「言」姓,台語讀為「gen5」。

178. 「燕」姓,台語讀為「en2」

179. 「顏」姓,台語讀為「gan5」。

180. 「嚴」姓,台語讀為「giam5」。

181. 「閻」姓,台語讀為「giam5」。

182. 「陰」姓,台語讀為「im1」。

183. 「殷」姓,台語讀為「ing1」。

184. 「尹」姓,台語讀為「ing2」

185. 「羊」姓,台語讀為「iunn5」。

186. 「楊」姓,台語讀為「iunn5」。

187. 「英」姓,台語讀為「enn1」

188. 「應」姓,台語讀為「enn3」。

189. 「吳」姓,台語讀為「goo5」。

190. 「伍」姓,台語讀為「goo2」。

191. 「武」姓,台語讀為「bu2」。

192. 「韋」姓,台語讀為「ui2

193. 「魏」姓,台語讀為「ui7」。

194. 「衛」姓,台語讀為「ui7」

195.「萬」姓,台語讀為「ban7」

196.「溫」姓,台語讀為「un1」。

197.「文」姓,台語讀為「bun5」

198. 「聞」姓,台語讀為「bun3」

199. 「汪」姓,台語讀為「ong2」。

200. 「王」姓,台語讀為「ong5」。

201. 「翁」姓,台語讀為「ong1」。

202. 「余」姓,台語讀為「gi5」。

203.「于」姓,台語讀為「gi5」。

204.「虞」姓,台語讀為「gi5」。

205. 「俞」姓,台語讀為「gi5」。

206. 「宇文」姓,台語讀為「u2-bun5」

207. 「尉遲」姓,台語讀為「ui3-ti5」。

208. 「樂」姓,台語讀為「gak」。

209. 「岳」姓,台語讀為「gak」。

210. 「元」姓,台語讀為「guan5」。

211. 「袁」姓,台語讀為「guan5」。

212. 「歐」姓,台語讀為「au1」。

213. 「歐陽」姓,台語讀為「au1-ioong5」。

214.「安」姓,台語讀為「an1」

有些普通話讀起來沒有關係的姓,如「房、馮、龐」,台語都讀為 pan5,「劉、樓、婁」,台語都讀為 lau5,代表這三個姓,有某種關係存在。

台語姓,有一句俏皮話,叫

「陳雷李蔡賽,

鄭趙李劉高。」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佛典語言學書目:重貼2009年11月29日續補

IMG_2711
版主舊電腦(High Price)送修後依然故障,只好報廢,重貼舊文。現在用的是舊電腦「ㄚ蘇」已經超過十年高齡,雖慢了一點,到是蠻硬朗健康的(無線網卡已經故障),就是電池壽命不長,即使2008年買了新電池,仍然五分鐘後就斷水斷電,老是要一條線接著電源。
=====================
書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A.《佛教漢語研究》,2009,朱慶之編,商務印書館,北京,中國。
B.《佛教音義研究》,2006,徐時儀、陳五雲、梁曉虹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中國。
Norman, K. R. (1997), A Philological Approach to Buddhism—The Bukkyo Dendo Kyokai Lectures 1994,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佛教語言學)

布歇 (Daniel Boucher)
1. 〈犍陀羅語與早期漢譯佛經的再思考--以《妙法蓮華經》為個案〉,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4,1998。《佛教漢語研究》,2009,朱慶之編,p.113-195,商務印書館,北京市,中國。
潘重規
2.〈敦煌壇經新書〉,1994,佛陀教育基金會,台北市,台灣。
苗昱、梁曉虹
3. 《《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私記》整理與研究》,2014,鳳凰出版社,南京市,中國。
梅維恒(Victor Mair)
4.〈《賢愚經》的原典語言〉,《漢語史研究集刊》第8輯,2005,pp. 424-444,巴蜀書社,成都市,中國。
梅迺文
5.〈竺法護的翻譯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9輯,1996,pp. 49-64,中華佛學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方廣錩
6.《〈慧琳音義〉與唐代大藏經》,載《藏外佛教文獻》第八輯,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7月。
方一新
7. 〈東漢六朝佛經詞語札記〉,2000,《語言研究》,2000.2。
8. 〈《興起行經》翻譯年代初探〉,2003,《中國語言學報》,第十一期,276-284頁,商務印書局,北京市,中國。
9. 〈作品斷代和語料鑒別〉,2004,《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簡報》,2004.1,pp. 16-29,杭州市,中國。
10.〈從中古詞彙的特點看漢語史的分期〉,2004,《漢語史學報》第4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11. 〈早期漢譯佛經的被動句〉,2004,高列過,《第五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四屆海峽兩岸語法史研討會》論文集(II),2004 。
12. 〈《太子慕魄經》非安譯辨〉《第二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4,長沙市,中國。
13. 〈翻譯佛經語料年代的語言學考察--以《大方便佛報恩經》為例〉,2005,《古漢語研究》,第三期。
14. 〈《佛說奈女祇域因緣經》翻譯年代考辨〉,2008,《漢語史學報》第7輯,238-261頁,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15.〈從部分佛教慣用語看《分別功德論》的翻譯年代〉,2011,《漢文佛典語言學》102-113頁,法鼓佛教學院主編「第三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法鼓佛教學院合辦,台北市,台灣。
方一新、高列過
16. 〈《分別功德論》翻譯年代初探〉,2003,《浙江大學學報》,2003.5,杭州市,中國。
17.〈題安世高譯《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考辨〉,2007,《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0 輯,pp. 345-373,巴蜀書社,成都市,中國
18.《東漢疑偽佛經的語言學考辨研究》,2012,人民出版社,北京市,中國
丁邦新

19. 《中國語言學論文集》,2008,北京中華書局,北京市,中國。
董琨
20. 〈漢魏六朝佛經所見若干新興語法成分〉,1985,《研究生論文選集,語言文字分册(一)》,江蘇古籍出版社。
21. 〈同經異譯與佛經語言特點管窺〉,2002,《中國語文》第6期,pp. 559-566。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台灣。
董志翹
22. 〈《高僧傳》詞語通釋(一)、(二)〉,(1999, 2000),《漢語史研究集刊》第2, 3輯,pp. 251-267,巴蜀書社,成都市,中國。
23. 《中古文獻語言論集》,2000,巴蜀書社,成都市,中國。
24. 〈中世漢「被」字句的衍變及發展〉,2000,《中古文獻語言論集》,329-349頁,巴蜀書社,成都市,中國。

25. 《中古近代漢語探微》,2007,中華書局,北京市,中國。
26. 《漢語史研究叢稿》,2013,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譚代龍
27. 〈漢譯佛經人名研究初探〉,2004,《漢語史研究期刊》第7輯,2004,pp. 146-155,巴蜀書社,成都市,中國。
聶志軍
28.〈唐代景教文獻詞語研究〉,2010,湖南人民出版社,長沙市,中國。
那體慧 (Jan Nattier)
29. 《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 初期漢譯佛教經典導論(從東漢到三國)》,2008,日本,京都,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李維琦
30. 《佛經釋詞》,1994,湖南省,岳麓書社。
31. 《佛經續釋詞》,1999,湖南省,岳麓書社。
32. 〈佛經釋詞再續(六則)〉,2002,《古漢語研究》第2輯,p. 89-92。
33.〈佛經釋詞再續〉,2002,《漢語史學報》第2輯,p. 154-158,上海教育出版社。
34.〈考釋佛經中疑難詞語例說〉,2003,《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2卷第4期。《佛教漢語研究》,2009,朱慶之編,p.322-335,商務印書館,北京,中國。
35.《佛經詞語匯釋》,2004,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小榮
36. 《漢譯佛典文體及其影響研究》,2010,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梁曉虹
37. 《漢魏六朝佛經意譯詞研究》,1982,南京師大。2001《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67》,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38. 《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1991,杭州大學博士論文。2001《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67》,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39. 《佛教與漢語詞彙》,2001,台北市,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133-147。
40. 〈論漢梵合璧造新詞〉,2001,《佛教與漢語詞彙》,佛光山,台北市。《佛教漢語研究》,2009,284-306頁,朱慶之編,商務印書館,北京,中國。
41.〈從語言上判斷《舊雜譬喻經》非康僧會所譯〉,1996,《中國語文通訊》40期。
42. 《佛教與漢語史研究--以日本資料為中心》,2008,《上海古籍出版社》。
盧巧琴
43. 《《五陰譬喻經譯人的綜合考證》,2009,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杭州市,中國。
44. 《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的鑒別》,2011,浙江大學出版社,杭州市,中國
龍國富
45. 〈從語言接觸看漢譯佛經中連接詞「若」的特殊用法〉,2008,《漢語史學報》第7輯,p. 137-145,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
46. 《姚秦譯經中疑問句尾的「為」》,2003,《古漢語研究》第2期。
47. 《姚秦譯經助詞研究》,2004,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呂麗華
48. 〈《警寤本生》---Jāgarajātaka 譯注及語義分析〉,2011,《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1-25頁,中華佛學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顧滿林
49. 〈東漢譯經外來詞初探〉,2000,四川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50. 〈試論東漢佛經翻譯不同譯者對音譯或意譯的偏好〉,2002,《漢語史研究集刊》第5輯,pp. 379-390,巴蜀書社。
51. 〈東漢譯經中半音譯半意譯的外來詞簡析〉,2003,《漢語史研究集刊》第6輯,pp. 319-326,巴蜀書社。
52. 〈東漢佛經中的數詞及與數有關的表達方式〉,2004,《漢語史研究集刊》第7輯,pp. 217-227,巴蜀書社。
53. 〈今存漢文佛典用語與僧祐《出三藏記集》的矛盾〉,2004,《第二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湖南師範大學。
54. 〈東漢佛經音譯詞的同詞異形現象〉,2005,《漢語史研究集刊》第8輯,pp. 325-337,巴蜀書社。
55. 〈漢文佛典音譯詞的節譯形式與全譯形式〉,2006,《漢語史研究集刊》第9輯,pp. 161-177,巴蜀書社。
56. 〈漢文佛典中 Kapila-vastu 一詞的音譯形式考察〉,2007,《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0輯,pp. 345-373,巴蜀書社。
57 〈漢文佛典中『訛略』一語的五種用法〉,2008,《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1輯,pp. 308-335,巴蜀書社。
58 〈佛經語料與佛經用語散論〉,201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市,中國
高明
59. 《中古史書詞匯論稿》,2008,天津古籍出版社,天津市,中國。
高列過
60.〈東漢佛經詞語補拾〉,2002,《唐都學刊》第18卷3期。
61. 〈東漢佛經被動句疑問句研究〉,2003,博士學位論文,浙江大學,中國。
62. 〈東漢佛經疑問句語氣助詞初探〉,2004,《古漢語研究》第4輯。
63. 〈東漢佛經句法的語言接觸現象〉,2008,《漢語史學報》第7輯,p. 128-136,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湘榮
64. 〈鳩摩羅什同支謙、竺法護譯經中語詞的比較〉,2002,《古漢語研究》第2輯(pp. 75-79)。
胡敕瑞
65.《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2002,成都市,巴蜀書社。
66.「爾許」溯源---兼論「是所」、「爾所」、「如所」、「如許」等指別代詞〉,2002,《漢語史學報》第2輯,p. 65-74,上海教育出版社。
67.〈從概念出發的詞語比較研究---以《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為例〉,《漢語史研究集刊》第5輯,p. 183-198,2002,巴蜀書社。
68. 〈《道行般若經》與其漢文異譯的互校〉,2004,《漢語史學報》第4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pp. 127-146。
69.〈中古漢語語料鑑別述要〉,2005,《漢語史學報》第5輯,p. 270-279,上海教育出版社。
70. 〈漢譯佛典所反映的漢魏時期的文言與白話--兼論中古漢語口語語料的鑒定〉,2012,《國學研究》第30卷,pp. 211-240,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柏棋
71. 〈上座部佛教之正統論與語言觀〉,《從聖典到教史---巴利佛教的思想交涉》146-176頁,2009,明目文化,台中縣。
黃征
72. 〈敦煌語言文字學研究要論〉,2002,《漢語史學報》第2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pp. 1-11。
73. 《敦煌語言文獻研究》,2016,浙江大學出版社,杭州市,中國
黃仁瑄
74. 《唐五代佛典音義研究》,2011,中華書局,北京市,中國。
黃優良
75. 〈中古阿含部佛經詞語例釋〉,2005,《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5期,p. 100-103
何亮
76. 〈中古漢語約量時段的表達〉,2006,《漢語史學報》第6輯,pp. 102-115,上海教育出版社。
何九盈、蔣紹愚
77. 《古漢語詞匯講話》,2010,中華書局,北京市,中國。
何亞南
78. 〈漢譯佛經與後漢詞語例釋〉,1998,《古漢語研究》第1期。
79. 〈漢譯佛經與傳統文獻詞語通釋二則〉,2000,《古漢語研究》第4期。
漢譯佛典語言研究編委會
80. 漢譯佛典語言研究,2014,語文出版社,北京市,中國。
季琴
81. 〈支謙譯經所反映的東漢三國時期的新詞〉,2005,《宗教學研究》第3期。
季羨林
82. 《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1995,台北市,東初出版社。
83. 〈論梵文 ṭḍ 的音譯〉,(1996),《季羨林文集》第四卷「中印文化關係」,12-53頁,江西出版社。
姜南
84.〈佛經翻譯中格範疇的系統對應〉,《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2輯,2009,pp.20-43,巴蜀書社。
蔣禮鴻
85. 《敦煌變文字義通釋》,1997,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齊冲
86.〈漢語音譯佛經詞彙中省音現象的分析〉,2002,《漢語史學報》第2輯,p. 130-143,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
西谷登七郎
87. 〈六朝譯經語法之一端(以《增一阿含經》為中心)〉,1958,14,《廣島大學文學部紀要》
辛島靜志
88. 《佛典語言及傳承》,2016,中西書局,上海市,中國。
89. 〈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2000,《文化的餽贈--漢學研究國際會議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佛教漢語研究》,2009,朱慶之編,p.33-74,商務印書館,北京,中國。
90. 〈《道行般若經》和「異譯」的對比研究--《道行般若經》與異譯及梵本對比研究〉,2001,《漢語史研究集刊》第4輯,pp. 313-327,巴蜀書社。《佛教漢語研究》,2009,朱慶之編,p.307-321,商務印書館,北京,中國。
91. 〈《道行般若經》和「異譯」的對比研究--《道行般若經》中的難詞〉,2002,《漢語史研究集刊》第5輯,pp. 199-212,巴蜀書社。
92. 〈《撰集百緣經》的譯出年代考證--出本充代博士的研究簡介〉,2006,《漢語史學報》第6輯,p. 49-52,上海教育出版社。
93. 〈早期漢譯佛教經典所依據的語言〉,2007,許文堪翻譯,《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0輯,pp. 293-305,巴蜀書社。(Underlying Language of Early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Christoph Anderl and Halvor Eifring eds., 《Studie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Christoph Harbsmeier on the Occasion of his 60th Birthday, Oslo, Hermes Academic Publishing, 2006, pp. 355-366》)
94. 〈早期漢譯佛教經典的語言研究--以支婁迦讖及支謙的譯經對比為中心〉,2010,《漢語史學報》第10輯,pp. 225-237,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徐真友 (Richard Spahr)
95. 《關於佛典語言的一些研究》,1997,萬金川譯, 《正觀雜誌》,第一期,p. 68-83,南投縣名間鄉,正觀出版社。《佛教漢語研究》,2009,朱慶之編,p.196-210,商務印書館,北京市,中國。
徐時儀
96.《慧琳音義研究》,1997,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上海,中國。
97. 〈佛經音義中有關織物的詞語--佛經音義外來詞研究之一〉,2002,梁曉虹、陳五雲,《漢語史學報》第2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pp. 144-150。
98. 《佛經音義概論》,2003,徐時儀、梁曉虹、陳五雲,大千出版社汐止鎮,台灣。
99. 《佛經音義與漢語詞彙研究》,2005,梁曉虹、徐時儀、陳五雲,商務印書館,北京市,中國。
100. 《玄應眾經音義研究》,2004,中華書局,北京市,中國。。
101. 〈玄應《眾經音義》所釋西域名物詞考〉,《漢語史研究集刊》第7輯,2004,pp. 282-295,巴蜀書社。
102.〈玄應《眾經音義》所釋外來詞考〉,2004,(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湖南大學。
103.《佛經音義研究》,2005,(首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徐時儀、梁曉虹、陳五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04. 〈佛教音義所釋外來詞考〉,2005,《漢學研究》第23卷第一期,台灣,漢學研究中心。
105. 《佛教音義與漢語詞匯研究》,2005,商務印書局,北京市,中國。
106. 〈《一切經音義》所釋外來詞考〉,2008,(第三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台北市,台灣。
107. 《《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2009,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108. 〈略論佛經音義的校勘——兼述王國維、邵瑞彭、周祖謨和蔣禮鴻所撰《玄應音義》校勘〉,2010,《吳越佛教》第五卷,人民出版社,北京市,中國。
許理和(Erik Zurcher)
109. 〈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1977,(英文發表於《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十二卷第3期,1977。漢譯為蔣紹愚譯,發表於《語言學論叢》第14輯,1987)。。《佛教漢語研究》,2009,朱慶之編,p.75-112,商務印書館,北京市,中國。
110. 〈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 A New Look at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exts〉 (英文為《From Benares to Beijing: Essays on Buddhism and Chinese Religion》之中的一篇論文, edited by Koichi Shinohara and Gregory Schopen, 1991, Oakville-New York-London, Mosaic Press。漢譯為顧滿林譯,發表於《漢語史研究集刊》第4輯,2001,巴蜀書社),成都市,中國。
志村良治
111. 〈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1995,江藍生、白維國翻譯,中華書局,北京市,中國。
張建勇
112. 〈中古律部漢譯佛經語詞札記〉,2005,《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p. 85-86。
張金泉
113.〈P. 2901 佛經音義寫卷考〉,1998年1月,《杭州大學學報》第28卷1期,杭州市,中國。
張涌泉
114.〈敦煌本玄應《一切經音義》敘錄〉,2007,《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0輯,pp. 564-579,巴蜀書社,成都市,中國
115.《漢語俗字研究》,2010,商務印書館,北京市,中國
張永言
116.〈漢語外來詞雜談〉,2008,《漢語史學報》第7輯,p. 1-14,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
117.語言學論集》,2015,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朱慶之
118.《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1992,台北文津出版社,台北。
〈漢譯佛典在原典解讀方面的價值舉隅〉,1999,《學術集林》卷六,2000,pp. 223-235,上海遠東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119. 〈佛典與漢語音韻研究〉(20世紀國內佛教漢語研究回顧之一),2000,《漢語史研究集刊》第2輯,2000,pp. 302-320,巴蜀書社,成都市,中國。
120. 〈佛典與漢語語法研究〉(20世紀國內佛教漢語研究回顧之二),朱冠明,2306,《漢語史研究集刊》第9輯,2006,pp. 413-459,巴蜀書社。
121. 〈梵漢《法華經》中的「偈」、「頌」和「偈頌」(一)〉,2002,《漢語史研究集刊》第5輯,pp. 176-192,巴蜀書社,中國。
122. 〈梵漢《法華經》中的「偈」、「頌」和「偈頌」(二)〉,2003,《漢語史研究集刊》第6輯,pp. 328-344,巴蜀書社,中國。
123. 《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1990,文津出版社,1992,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刊,台灣。
124. 〈佛經翻譯中的仿譯及其對漢語詞彙的影響〉,《中古近代漢語研究》第一輯,2000,上海教育出版社,pp. 247-262,中國。
125. 《佛教混合漢語初論》,2001,《語言學論叢》第24輯,商務印書館。《佛教漢語研究》,2009,朱慶之編,p.1-32,商務印書館,北京,中國。
126. 《佛教漢語研究》,2009,商務印書局,中國。
朱冠明
127. 〈移植:佛經翻譯影響漢語詞彙的一種方式〉,2008,p.169-182,《語言學論叢》第37期。
竺家寧
128. 《佛經語言學專輯》,1998,《香光莊嚴》55, 56兩期,嘉義縣竹崎鄉。
129. 〈佛經語言研究綜述──詞義的研究〉,2007,《佛教圖書館館刊》,第45期(96年6月),嘉義縣竹崎鄉。
130. 〈《慧琳音義》與佛經中的名詞重疊現象〉,2006,《第一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徐時儀、陳五雲、梁曉虹編,pp/ 83-108。
周美慧
131.〈西晉竺法護譯經音譯詞研究〉,2006,商務印書館,《語言學探索:竺家寧先生六秩壽慶論文集》,61-77頁。
周祖謨
132.《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2004,學苑出版社,北京市,中國。
陳秀蘭
133. 〈對許理和教授〈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一文的幾點補充〉,1977,《古漢語研究》第2期。
134. 〈魏晉南北朝與漢文佛典的被動式研究〉,《第二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4,長沙市。
135. 〈魏晉南北朝文與漢文佛典語言比較研究〉,2008,中華書局,北京。
陳淑芬
136. 〈《慧琳音義》引玄奘《藥師經》梵漢詞彙對比〉,2013,《中正漢學研究》總第22期,中正大學國文系,嘉義,台灣。
陳文杰
137.〈再論中古漢語的處所指代結構〉,2007,《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0輯,pp. 431-449,巴蜀書社。
儲泰松
138. 〈「毗嵐」的流變及其相關問題〉,2002,《漢語史學報》第2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pp. 38-42。
139. 佛典語言研究論集,2014,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蕪湖市,中國。
施向東
140. 〈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1983,《語言研究》第1期,中國。
141. 〈梵漢對音與古漢語的語流音變問題〉,天津大學,天津市,中國。
史光輝
142. 〈從語言角度判定《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非支讖所譯〉,2005,《漢語史學報》第5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pp.280-286。
釋德安
143.〈《無量壽經》譯者考--以佛經語言學為研究主軸〉,2005,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嘉義,南華大學竺家寧。
釋果暉
144.〈安世高譯經的考察〉,2008,《第三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1-34頁,台北,法鼓佛教學院。
釋宗舜
145.〈竺家寧〈《慧琳音義》與佛經中的名詞重疊現象〉商榷〉,2008,《第三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123-134頁,台北,法鼓佛教學院。
曾良
146. 《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2006,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南昌市,中國。
147. 《敦煌佛經字詞與校勘研究》,2011,廈門大學出版社,廈門市,中國。
蔡佳玲
148. 〈漢地佛經翻譯論述的建構及其轉型〉,2007,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蔡金川。
曹廣順
149. 〈中古譯經與中古漢語語法史研究〉,2002,《第一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市,台灣。
曹廣順、遇笑容
150. 〈也從語言上看 《六度集經》與《舊雜譬喻經》的譯者問題〉,《古漢語研究》第2期,1998。
151. 〈從語言的角度看某些早期譯經的翻譯年代問題--以《舊雜譬喻經》為例〉,《漢語史研究集刊》第3輯,2000,pp. 424-444,巴蜀書社。《佛教漢語研究》,2009,朱慶之編,p.348-357,商務印書館,北京市,中國。
蘇錦坤
152. 〈初期漢譯佛典疑難詞釋義〉,2013a,《福嚴佛學研究》8期,123-185頁,新竹市,台灣。
153. 〈漢譯佛典新式標點舉例〉,2013b,《正觀雜誌》66期,39-111頁,南投縣,台灣。
孫尚勇
154. 〈佛經偈頌的翻譯體例及相關問題〉,2005,《宗教學研究》,66期,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pp. 65-70。
155.〈中古漢譯佛經偈頌體式研究〉,2005,《普門學報》,181-220頁,台北市,普門學報社。
孫立堯
156. 〈論初期五言詩的「四言格調」〉,2006,《古典文獻研究》第九輯,246-262頁,南京市,中國。
姚孝遂
157. 《許慎與《說文解字》》,1983,北京中華書局。
顏洽茂
158. 《南北朝佛經複語詞研究》,1981,遼寧師大。
159. 《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彙研究》,1994,杭州大學博士論文,杭州大學出版社。
160. 〈魏晉南北朝佛經詞釋〉,1996,《杭州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p. 52-59。
161. 〈《大正新修大藏經》平議二題〉,2002,《漢語史學報》第2輯,p. 200-206,上海教育出版社。
162. 〈說「逸義」〉,《古漢語研究》第4期,2003。
顏洽茂、荊亞玲
163.〈試論漢譯佛典四言格文體的形成及影響〉,2008,《第三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83-93頁,台北,法鼓佛教學院。
溫宗堃、蘇錦坤
164. 〈《雜阿含經》字句斠勘〉,2011,《正觀雜誌》57期,37-117頁,南投縣,台灣。
金川
165. 《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辯》,1998,南投縣名間鄉,正觀出版社。
166. 《龍樹的語言概念》,1995,南投縣名間鄉,正觀出版社。
167. 《佛經語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2005,南投縣名間鄉,正觀出版社。
168. 〈梵本《維摩經》的發現與文本對勘研究的文化與思想轉向〉,2009,《第四屆印度學研討會》,南華大學主辦,嘉義縣,台灣
169. 〈《維摩詰經》支謙譯本的點校--兼論該一經本的譯者歸屬及其底語言〉,2015,《佛光學報》新一卷第二期,101-232頁,宜蘭縣,台灣。
汪維輝
170. 《佛經『齊』字解詁》,2008,《漢語史學報》第7輯,216-220頁,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
171. 《《齊民要術》詞匯語法研究》,2007,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力
172. 〈玄應《一切經音義》反切考〉,1982,《龍蟲並雕齋文集》第3冊,中華書局,北京,中國。
王雲路
173. 〈中古漢語論稿〉,2011,中華書局,北京,中國。
王鍈
174. 〈唐宋筆記語辭匯釋〉,2001,北京,中國。
于亭
175.〈玄應《一切經音義》版本略考〉,2006,商務印書館,《語言學探索:竺家寧先生六秩壽慶論文集》,11-26頁。
176.《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2009,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俞敏
177. 〈後漢三國梵漢對音譜〉,1999,商務印書館,《俞敏語言學論文集》,236-250頁。
俞理明
178. 《漢魏六朝佛經代詞新探》,四川大學。
179. 《東漢佛道文獻詞彙研究的構想》,2005,《漢語史研究集刊》第8輯,pp. 16-30,巴蜀書社。
俞理明、顧滿林
180. 《東漢佛道文獻詞彙新質研究》,2013,中國商務印書館,北京市,中國。
遇笑容
181. 《梵漢對勘與中古譯經語法研究》,2006,《漢語史學報》第6輯,p. 61-67,上海教育出版社。
182.〈理論與事實:語言接觸視角下的中古譯經語法研究〉,2008,《漢語史學報》第7輯,pp. 121-127,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