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向電影「牽阮的手」導演莊益增、顏蘭權致敬

769
導演莊益增、顏蘭權是夫妻,向兩位堅持理想與心疼台灣的導演致敬!
有時候會想,如果鄭南榕留下來看台灣人民選出了代表台灣人心聲的女總統,他會給新總統怎樣的建議?真希望當時鄭南榕選擇的是「留」,而不是「走」。
從 2012 年起,我要在每年的 2月28日與4月7日(鄭南榕自焚紀念日)絕食一天,來紀念這兩個讓人心痛的日子。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2126.html
===================================
以下引自部落格《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2/today-show10.htm
牽阮的手 無驚艱苦護台灣 - 捍衛民主 田孟淑跟緊田朝明 見證歷史莊益增守護顏蘭權
770
吳念真(左)力挺「牽阮的手」導演顏蘭權(右)與莊益增,3人本來就是好友,對談時笑聲不斷。(記者潘少棠攝)
記者鄒念祖/專訪
吳念真與「牽阮的手」導演顏蘭權與莊益增是好友,3人聚在一起,笑聲沒停過。吳念真說:「我每次看到他們兩個,都問吃飯了沒?洗澡了沒?因為看起來真的很像街友。」攝影要拍照,吳念真更說:「3個都這麼醜,有什麼好拍?」
吳念真會顏蘭權夫婦 笑虧街友
2005 年,顏蘭權與莊益增的「無米樂」在台北市創下427萬的票房,在國片谷底的年代是難得的成就。吳念真卻曾勸他們不要上片,「蹲5年寂寞拍片沒關係,因為你對紀錄者有愛與關心。但一旦戲院空蕩蕩,真的會打擊創作者的信心,再也不想拍片。」吳念真擔心他們的生計,還會介紹拍宣導片的case給他們。
「無米樂」之後,這對夫妻又投入5年時間拍攝「牽阮的手」,主角是田朝明醫師與田孟淑這對一生支持台灣民主運動的夫妻。如今國片環境已經大好,紀錄片反而不像幾年前那樣受到媒體關注。吳念真直言:「最好說這是愛情電影,一提到政治,大家都不想看。」
田孟淑私奔伴夫戰街頭
被大家稱為田媽媽的田孟淑,17歲私奔嫁給年齡大她兩倍(34歲)的田醫生。吳念真說:「客觀來講,我們會說愛情很偉大。但從男人的角度,這實在很好笑,對著16歲的小女生談文學、哲學,以浪漫的姿態接近她,小女生就覺得好脫俗,其實多少罪惡假文學與哲學之名而生。」
吳念真笑說︰「這對夫妻也是絕配,田媽媽是一個真誠、善良、開朗又心胸寬大的女人,接納了這個我行我素、大男人又自我的人,女人嫁這種男人真的很辛苦;像田媽媽的女人不多,像田醫師的男人卻很多,只會出一張嘴。」
顏蘭權導演 為台灣燃燒理想
吳念真年輕時就認識田醫生,常在黨外運動的場子遇到他,吳念真知道他在醫院上班,問他是那一科的?田醫師不屑的看著他說:「我台灣民主科的。」這對夫妻不畏白色恐怖,一路參與民主運動,卻始終是台下的人物。顏蘭權說:「這部電影就是想讓大家知道,台灣不是一直這麼功利,我們也有理想。」
莊益增自認小秘書 默默護妻
吳念真虧莊益增跟田醫師一樣,也是「一個男的誘拐一個女的」,去完成理想,但也要過苦日子。莊益增趕快撇清:「我才是顏蘭權的貼身小秘書,是她想要創作。」莊益增為了片中台語歌版權大費周章,從未對主導創作的太太顏蘭權訴苦。一直到莊益增向顏蘭權道歉,因費用太貴必須更換歌曲,她才知道老公已擔下這麼多。
================================
以下引自部落格《時光之硯》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44421739
《牽阮的手》
YenC - 電影 | 2011-11-19 04:09:36
面對創作者對一道題材的著迷、甚至投入這麼多的「生命」,那執意要說一個故事,甚至明白來聽的人一定不多、自己還要為這說的慾望賠上多少東西的絕決,該換來的不只是尊敬,更是具體的行動支持。




多年以後,當我們回望2011年,或許會記得它是「說好要起飛說了很久的國片、終於真正沖天的一年」吧!不論是壓境的大軍或立功的小兵,都贏得了面子賺到裡子,更都能掀起討論的熱潮。而眼前,我還剩下一個願望,那就是終於要上映的《牽阮的手》也能分享這樣的關注、被更多的觀眾珍惜和記得!
畢竟,它真的等這天等好久了。還記得去年盛夏,我聽說《無米樂》導演莊益增、顏蘭權的新作完成了,將在台北電影節放映兩場,這部片耗費他們四年、投入所有的身家財產,但因為資金用盡而「上映日遙遙無期」。那之後一等就是一年多。直到今年十月,《牽阮的手》將上院線的消息隨著【《無米樂》導演的一封信】從我的三個不同朋友處轉來,接著在十月二十九日、2011年同志大遊行那天(真特別的緣份),我終於有幸先見到它了。
讓我震動的其實不只是故事,還有那份創作者堅持的心。《牽阮的手》記錄了「田媽媽」田孟淑女士與田朝明醫師,兩人既是台灣民主運動數十年來的推手和見證人,更是一段相差十六歲、當年出身距千里的,最後卻延燒超過半世紀的私奔之戀的男女主角。在信裡,莊子導演(莊益增)形容它是「一部橫跨戰後60年的愛情史詩紀錄片,比《無米樂》困難好幾倍」。但其實,那當中史料的飽滿和「真相」織起的網,又更讓人屏息。切換在動盪時代的兒女情、和斑斑血淚的理想夢之間,以不必煽情已撼人的口吻說了個既小又大的故事,兩位導演為求細節符實、事必躬親,甚至「很沒概念地以為動畫並不難做」而跳入另一個無底坑……這當中的創作魂讓我敬佩,更要為之疾呼。
所以,先記住我這段話吧:面對一個創作者對一道題材的著迷、甚至投入這麼多的「生命」,那執意要說一個故事,甚至明白來聽的人一定不多、自己還要為這說的慾望賠上多少東西的絕決,該換來的不只是尊敬,更是具體的行動支持。
讓我先回到故事本身。做為一部人物紀錄片,《牽阮的手》在看完後給觀眾的主角印象,保證是鮮明的。活蹦亂跳的田媽媽、做著家事哼著自創曲的田媽媽、對著老家掉淚的田媽媽、照顧在病床上的田醫師的田媽媽(她輕喚著:「哈尼~是我啦,恁某啦!」);躺在床上無聲掉淚的田醫師、資料影片裡蓄著一把長鬍上台慷慨激言的田醫師、那私奔之夜彼此依偎的小兩口……,他們的率直和強烈的個人情緒,是絕對搶戲的。或許本片(尤其動畫部份)就如莊子導演所言:「我們當然知道質感還不夠好」,但這般形式選擇出乎意料地、蠻能帶我進入狀況的。再說全片另一重點、幾乎要偷走主角席次的當然是「台灣民主的血淚路」這本身——田爸爸與田媽媽的經歷,真的給這主題一座很好的舞台,一如當年兩人把他們的診所、他們的家當作台灣民主的先鋒/政治良心犯/國外的民權人士們的庇護所,數十年後他們的故事又再次成為乘載這一切的大船。
船行細水,穿針引線。或許這會帶來的疑問是:那原本的人物紀錄片,不就變成歷史真相研討了嗎?在看《牽阮的手》的過程裡,的確會發現小兩口的「生活點滴」比重不高,代之的是他們的理想和那整個時代的樣貌。但,正因為田爸爸田媽媽是真正在第一線參與台灣民主化的過程,在這故事裡交錯史實,我認為,可以理解成是最逼近他們「本質」的素材。是這一切奮鬥不懈的、遊走在生死邊緣的勇氣,定義了他們的人生,驅策著他們的生命。(甚至在田爸爸鞠躬盡瘁的晚年裡,成為他未捷身先死的理念遺憾。)所以我猜,如果田爸爸知道有人要為他拍一部片,他一定會希望比起自己的家庭和成長、風骨與哲思,更應該拍他最在乎的事,替他吶喊出最重要的心聲吧?
於是有了《牽阮的手》,以一段戀情為始、以台灣過去數十年從白色恐怖到解嚴前後的林宅血案、鄭南榕自焚等等豐富的史料為終,讓人看得倒抽好幾口氣的記錄電影。而即使畫面簡樸、轉場直白,但在看的過程裡我被那報章、照片、影片、文字資料的數量給驚呆了,這是多少年的蒐集和手工整理、多少時光的閱讀與消化,多大的堅持才有的成果啊!
也讓我在此,再從另外兩點切入吧。我想先說片中讓我最覺得光芒閃爍的一句話,那是田媽媽在回憶某段時期、為台灣民主化的受挫而悶悶不樂的田醫師時,她哽咽地說了:「那時候的他每天坐在那空望著公園,不說,不笑,而身為妻子的我最難過的是,從前從前的我可以給他那麼多的喜樂,但現在這關鍵時刻,卻是無論我做什麼、說什麼都無法安慰他,給他任何的希望了……」
我們都清楚事業(很多時候被包裝成「理想」的)及革命可以吞噬掉人心的什麼。但在《牽阮的手》裡,當我眼見田媽媽目睹她最引以為傲的愛情在「大義」面前、一樣可以變得無色無調,那種無助不只是人生的真相,更是一部愛情史詩電影的勇敢。
那再來說說「勇敢」。那天在試映會後,莊導演回答問題時,曾說過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他說,在整個拍攝和製作《牽阮的手》的過程裡,他不只一次碰到人家對他說:「你們敢拍這個,真的很有勇氣耶!」他的反應是「嗄?什麼勇氣?都什麼時代了,碰觸這種東西真的還需要勇氣嗎?」當下我的反應是「對呀!」至少在我認知的文化環境裡,就算是真的人人各擁其主,但把這段歷史「再說出來一次」,早就沒有什麼危險了吧?然這一來讓我明白了自己所處的世代有多麼幸福;二來,更讓我察覺了那意識型態的幽靈、對立場選擇的恐懼之灰燼,仍飄蕩在多少人對衙門深府的想像中。
再從另一面看。那天在試映廳裡,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歷史陰暗面,由於我算是耳熟能詳了,比起「得知真相」的驚愕,我的感覺更像是被紮紮實實地又「提醒」了一番,那傷害有多慘、那恐懼有多深、那時代有多封閉和肅殺。然那天在現場,又是我近幾年來在看電影的時候,聽到最多此起彼落的啜泣聲的一次。這故事從太多不同的角度、直指並切開同一道傷口,而從那天的反應,和我事後看到的更多網上的討論,我發現很多人對才不過二三十年前、比我們早不到兩代的這些歷史根本是不知道的。這一來,「該讓更多人看見」的這件事,就變得更重要了。
接著,在這血淚斑斑、深痕處處的「台灣民主速成史」被夠多的人讀過之後,或許我終於可以追問這個問題:「然後呢?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對於《牽阮的手》,我堅信兩位導演這樣浩蕩地、磅礡地、回首目光於奔流的時間長河,將這把擁有太多皺褶的扇子張開,想造就的一定不是「讓一半的人更悲痛更憤慨、並期待另一半的人羞愧而啞口無言」而已。那樣的再加重(reinforcement)是創造不出任何東西的。白色恐怖、戒嚴濫殺、思想控制、政治迫害、文化箝制……個個都是毫無疑問的邪惡和不該重返的狀態。但台灣面對這一切,似乎一直存在一種尷尬、微妙的心情而難以理清。所以「然後呢?」然後我相信,《牽阮的手》的終極關懷正是要帶領大家正視這段歷史,真正地理解以求徹底的反省。
何謂「徹底的反省」?我想強調,絕對不是許多人現在一定反射性轉譯的:「就是『真心地道歉』嘛!」事實上道歉永遠不夠,也從來不能彌補什麼。我期待的,是在對歷史的認知中、那多少被犯過的錯和背後的「為什麼」,應該被清楚地發掘,再藉由所有人的「看見」引以為鑑,時時在未來保持警戒避免之。這才是真正清澈的理解和認錯。
在看完《牽阮的手》後,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人能拍一部「貼近加害者」的紀錄片,該會多有價值?去逼近那些黑暗的時刻、尋找「惡」的根源,想想他們究竟「為什麼」——為何會喪心病狂?為何要為虎作倀?為什麼選擇沈默或同流合污?又是怎樣的機緣和體制讓這些黑暗得以孳生的?(甚至在這其中,有多少人是因為自身的溫飽或生命安全,而選擇了放棄良心?)

當然,我們永遠不必同情那些歷史的罪人,畢竟人類史上的確存在「唯有殺身成仁一途可選」的瞬間。但對於人性中那些最幽暗細瑣的、那些惡人們的心理狀態/決策邏輯/思想信仰,乃至社經結構等等,從中提煉出「為什麼」,才能不重蹈覆轍,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反省。而一旦敢於問這些問題,去理解和分析他們,把拼湊起來的活生生的「人的故事」說出來,也才能把所有不論族群、不分過去立場為何的人們,放在同樣的天平基礎上對話。
寫一個這樣「政治不正確」的文本,在這動輒得咎砲聲隆隆的社會裡,也許真的就需要「勇氣」了吧!但我總覺得,若只是讓那黑暗的墨色沉得更黑、以把白淨的光亮襯得更白,最後卻造成迫害者的印象斷裂、形象扁平,讓我們從中學不到什麼東西,那才是對犧牲者最大的不公平。
當這樣巨大的歷史來到面前,這樣重如泰山的「真相之網」被串起,我們需要的是一面完整的鏡以看清自己、以投射過去、以照向未來。我衷心希望眼前這部紀錄片只是開始,總有一天我們將真正理解在這座島上發生過的事,並知道怎麼避免它重演。或許到了那天,當我們修好歷史巨人的阿基里斯腳踝,田媽媽田爸爸所盼望的台灣民主的尊嚴才能真的昂起身來。然後我們才有機會,真正牽起彼此的手。
==================================
《無米樂》導演的一封信
【無米樂】導演徵求宣傳義勇軍
各位老師、眾兄弟姐妹 大家好:
我們是【無米樂】導演莊子&蘭權,以下是我們難以啟齒的不情之請,請耐心讀完。
首先,謝謝你在2005年時,對紀錄片【無米樂】的疼惜與鼓勵!因【無米樂】的推波助瀾,這幾年也可明顯看到社會大眾對農地、鄉村、農業等等議題,多了一份思考與關心。

2006 到2010年期間,我們兩位導演好似銷聲匿跡、人間蒸發…也許有人會好奇為何我們沉寂這麼久?事實上,在這五年期間,我們耗盡所有力氣,拍攝製作一部橫跨戰後60年的愛情史詩紀錄片-【牽阮的手】,這部影片預計在今年11月18日,全台各大城市上映。但…由於我們沒有宣傳經費,又為了製作影片負債3百多萬,只好懇請曾經喜愛【無米樂】的兄弟姐妹們,能夠無所不用其極地幫我們在網路媒體上用力宣傳-【牽阮的手】的放映訊息;同時,想盡各種方法(偷、拐、誘、騙),拉你們的親朋好友進戲院看【牽阮的手】。這就是我們難以啟齒的不情之請。懇請各位紳士淑女、型男辣妹,如果「無米樂」曾令你感動、如果「崑濱伯」曾讓你喜愛、如果「那頭可愛的牛」曾喚起你的鄉愁…那麼邀請你及你的朋友們,寫封信到我們的信箱:
HandinHand@mail2000.com.tw,加入我們的「宣傳義勇軍」;我們會陸續將【牽阮的手】相關訊息與感人的影評寄給你,請幫我們大力轉貼與放送。
【牽阮的手】是一段跨世紀的戀情!
在上世紀保守的50年代,還在讀台南女中的田孟淑小姐(現在的田媽媽),與大她16歲的田朝明醫師談戀愛。戀情曝光後,田孟淑的父親相當的生氣,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地嘗試斬斷這段戀情,甚至放出風聲,要找人斷了田醫師的後腳筋。但乾柴烈火,田媽媽與田醫師早已生死相許,如果真的無法在一起,他們將選擇殉情,以死明志…18歲,台南女中剛畢業的田孟淑,心一橫,一次趁著出門到台南市的機會,就去找田醫師,決定私奔。從此不再回頭,與田醫師廝守一生…這對夫妻也從此踏進了戰後風起雲湧的民主運動大歷史中…【牽阮的手】片中除了主角田媽媽與田醫師的愛情外,更生動的勾勒了大時代的氛圍,小人物如何在時代的大風大浪中,堅持理想,從一而終…
這是一部比「無米樂」困難好幾倍的紀錄片…為了呈現戰後台灣60年的歷史氛圍、與田朝明夫婦的生命歷程,我們用動畫勾勒比較「寫實」的場景、及人物建構。為此,我們投注很多心力,在歷史考據上,大量蒐集、閱讀、聆聽、比較…竭盡我們兩人的能力,勾勒橫跨60年的歷史輪廓。
這部影片於2006年開拍,經過五年的奮鬥製作,於2010年剪輯輸出、參展、得獎…然後又花一年的時間,到處籌募上院線的基本資金,終於…讓這部影片有機會跟觀眾一起真正完成。【牽阮的手】將於11月18日在全台各大城市上映,我們沒有錢打廣告,搏版面,擔心如果第一週票房不好,將被戲院強迫下片,失去了我們長期製作、推廣紀錄片映演的初衷。所以只好自力救濟,拜託各位老師、眾兄弟姐妹在網路上幫我們宣傳,推薦給學生、朋友到戲院觀賞,一來支持我們資源不豐的紀錄片工作者,二來讓我們不要忘記,在台灣這塊土地我們曾經一起牽手走過的歷史!
雖然蘭權不美,莊子不帥,兩人個性孤僻,又不愛social…但請你本著喜愛、疼惜【無米樂】的精神,繼續支持我們的新作品【牽阮的手】。盼望我們兩人用五年的時間與一顆誠懇的心,換取各位兩個小時的觀看!
靜候佳音!
信件如有叼擾,請見諒。
祝  好 
莊子&蘭權  敬上
ps..

   01. 徵求紳士淑女、型男辣妹口碑、網路宣傳志工,
        如果願意幫忙請回信:
HandinHand@mail2000.com.tw
  02.【牽阮的手】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2011Hands (請給我們一個讚!)
   03. 團購票,請洽,【牽阮的手】行銷企劃  陳立儀 0975-222-819、
                                                                  張佩琦 0975-913-505 
2011hands@gmail.com
   04. 得獎記錄:
                     2011 東京女性影展 邀展片
                     2010 南方影展 首獎 / 觀眾票選獎
                     2010 台北電影節 競賽片
                     2010 女性影展閉幕片
                     2010 高雄電影節 邀展片

出處: 《無米樂》導演的一封信 - 小小魚的如意海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hairuyi/5706807#ixzz1fBXESw2O
==================================
以下引自《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11/today-o9.htm
自焚之火能否閃亮人權日? 看《牽阮的手》想起被中國掐住喉嚨的西藏人
◎ 札西慈仁
一九四八年的十二月十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國際人權宣言》,每年在這一天,全世界以各式各樣的活動慶祝人權日,提醒全世界:人權的重要性。但十一年後,中國入侵西藏,自此「人權」兩字變成西藏人陌生的字眼。
看到台灣的政府以及NGO,針對國際人權日而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不管是慶祝或者抗議,我都非常羨慕台灣朋友,因為,你們可以自由的發聲,表達對人權的各式意見,不管好或不好。
但是,西藏人沒有這樣的權利。自二○○九年以來,已經有十三位西藏年輕人以自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於人權和自由的渴望。有人問:為什麼要用這樣「極端」、「激烈」的方式表達意見?這十三位西藏人已經沒有機會回答。
最近台灣朋友邀請我去看了一部電影《牽阮的手》,影片裡面提到鄭南榕為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而自焚。對於鄭南榕為人權與自由的付出、犧牲,作為一個西藏人的我感同身受;正如同為什麼有西藏人也選擇自焚來表達意見一樣,因為,他們發現在中國的高壓下,西藏人喉嚨被掐住,發不出聲音來,只有以自焚的激烈行動,希望全世界的人可以看見。
今年,國際特赦組織在十二月十日這天,發起一項「人權閃亮亮Shine a Light on Human Rights」的活動。我希望大家也可以採取行動,為人權點燃一盞燭光,而不要讓西藏人繼續的以肉身撲火。
(作者為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理事)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台灣的官方森林砍伐事業

631

以下引自 《Yahoo 新聞網》,原稿為《聯合新聞網 udn.com》

http://tw.news.yahoo.com/%E6%97%A5%E9%81%8A%E6%88%B2%E6%A9%9F%E4%B9%8B%E7%88%B6-70%E5%B9%B4%E5%BE%8C-%E8%AE%80%E5%88%B0%E8%80%81%E7%88%B8%E6%89%8B%E7%A8%BF-190700197.html

聯合新聞網作者: 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1年11月29日 上午10:54

日遊戲機之父 70年後…讀到老爸手稿

「台灣對我父親來說是家鄉!」有日本「PS遊戲機之父」之稱的前Sony電腦娛樂榮譽會長久良木健,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介紹父親學士論文的封面,昨專程來台,親睹父親求學時的手稿。

時空相隔七十多年,久良木健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閱保留在中興大學的父親論文手稿;睹物思情,讓這名引領科技潮流的遊戲機之父,眼裡盡是對父親的「感動與崇敬」。

「我還要再來!」雖然興大校方贈送他一本論文精裝複製本,但久良木健仍希望,有時間能把父親的論文手稿,從頭到尾讀一遍。

久良木健的父親久良木武次在台灣出生、長大,廿四歲返日,與叔父久良木英次都曾在台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學校(中興大學前身)就讀。

久良木武次於一九三八年撰寫「台灣的官方砍伐事業」論文,探討阿里山、太平山和八仙山的林木種類及砍伐情況。久良木英次一九四○年撰寫「台北地方亞麻的播種期與品種試驗」論文。

久良木健表示,久良木這個姓氏在日本不多見,父親與叔父都已過世,他有空就會上網,查看有關家族姓氏資料。半年前,無意間看到興大網路有篇父親寫的論文,雖然只有封面與目錄,他非常興奮,馬上聯絡校方。

久良木健指出,父親在台灣長大,深受台灣風土影響,「台灣對我父親來說是家鄉,日本反而是外國。」他曾來台三次,雖然行程短暫,但仍把握機會尋根;他說,家族早期在台北開設「新高堂」,是當時全台最大的書店,現在原址不在了。

久良木健昨天獲邀以「勇敢追夢」為題,對興大學生演講,演講提及父親當時在台灣生活的點滴,還有他大學畢業後進入Sony,一路參與研發液晶電視、PS遊戲機,學生聚精會神聆聽,感受企業領導者睿智的人生經驗。

興大推動史料數位典藏計畫,陸續將畢業論文數位化並放上網路,未獲家屬授權的論文,僅公布目錄與封面,久良木健昨已授權興大,公開他父親的手稿。

興大表示,這批論文完成期間為一九二四到一九四四年間,內容多以農學、林學、畜牧、園藝為研究題材,反映日治時期台灣農業發展與變遷。文稿數位化後,陸續吸引多名日籍人士來台尋根,曾有一名日人看完親人當年手稿,激動地嚎啕大哭。

MJ 提供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英文佛學書目

768

(台灣新竹市晨間七點)

以下引自《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note/168689372/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書目)
 
Routledge 是英國久負盛名的老牌出版社,至今大概有一百七十來年的歷史了,並以出版高水平的學術著作出名。當然,我們都知道,除了水平高以外,它的書價也一般是高不可攀的,不過,幸好,很多新書都被愛好者電子化了,可以在網絡上找到共享版。

這家出版社也有一個佛教研究系列,貼出來供大家參考,其中也有不少華人研究者,臺、港的都有,印象中好像沒有大陸的學者(我有沒有記錯?像港大廣興法師這樣的,當然不能算是大陸學者了)至於水平嘛,我就不評價了,感覺有些真正的好書沒有收進去,或者人家根本不投,有些質量水平也不能說是很高。總體看來,有點象是新生代的大檢閱。但無論如何,這套書是值得關注的,從中可以知道西方佛教學研究的一些傾向。
 
豆瓣的排版非常不好,沒辦法排出粗細和顏色來,真是看起來讓人絕望。有心的自己去出版社網站查吧。

1、Buddhist and Christian? An Exploration of Dual Belonging, By Rose Drew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e last century witnessed a gradual but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st's religious landscape. In today's context of diversity, people are often influenced by, and sometimes even claim to belong to, more than one religious tradition.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is a particularly prevalent and...Published July 10th 2011 by Routledge

2、Environmental Ethics in Buddhism, A Virtues Approach, By Pragati Sahni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Environmental Ethics in Buddhism presents a logical and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metaphysical and ethical dimensions of early Buddhist literature. The author determines the meaning of nature in the early Buddhist context from general Buddhist teachings on dhamma, paticcasamuppada, samsara and...Published June 29th 2011 by Routledge

3、Buddhist Practice and Visual Culture, The Visual Rhetoric of Borobudur, By Julie Gifford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Providing an overall interpretation of the Buddhist monument Borobudur in Indonesia, this book looks at Mahayana Buddhist religious ideas and practices that could have informed Borobudur, including both the narrative reliefs and the Buddha images. The author explores a version of the classical...Published March 13th 2011 by Routledge

4、Buddhist Nuns in Taiwan and Sri Lanka, A Critique of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 By Wei-Yi Cheng

Taking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his fieldwork-based study explores the lives and thoughts of Buddhist nuns in present-day Taiwan and Sri Lanka.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postcolonial background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odern situation, as well as surveying the main historical, economic, and social...Published February 9th 2011 by Routledge

5. Buddhist Manuscript Cultures, Knowledge, Ritual, and Art, Edited by Stephen C. Berkwitz, Juliane Schober, Claudia Brow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Buddhist Manuscript Cultures explores how religiou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in pre-modern Asia were shaped by literary and artistic traditions as well as by Buddhist material culture. This study of Buddhist texts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r material forms rather than their doctrinal contents...Published January 19th 2011 by Routledge

6、The Philosophy of Desire in the Buddhist Pali Canon, By David Webster

David Webster explores the notion of desire as found in the Buddhist Pali Canon. Beginning by addressing the idea of a 'paradox of desire', whereby we must desire to end desire, the varieties of desire that are articulated in the Pali texts are examined. A range of views of desire, as found in...Published January 19th 2011 by Routledge

7、Buddhism in Australia, Traditions in Change, Edited by Cristina Rocha, Michelle Barker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e number of Buddhists in Australia has grown dramatically in recent years. In 2006, Buddhists accounted for 2.1 per cent of Australia's population, almost doubling the 1996 figures, and making it the fastest growing religion in the country. This book analyses the arrival and Localization of...Published December 6th 2010 by Routledge

8、The Concept of the Buddha, Its Evolution from Early Buddhism to the Trikaya Theory, By Guang Xing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Guang Xing gives an analysis of one of the fundamental Mahayana Buddhist teachings, namely the three bodies of the Buddha (the trikaya Theory), which is considered the foundation of Mahayana philosophy. He examines how and why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 three bodies was formed,...Published September 16th 2010 by Routledge

9、Moral Theory in Santideva's Siksasamuccaya, Cultivating the Fruits of Virtue, By Barbra R. Clayto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important text analyzes the moral theory of the seventh century Indian Mahayana master, Santideva, author of the well-known religious poem, the Bodhicaryavatara (Entering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t, but relatively overlooked, Siksasamuccaya Published September 11th 2010 by Routledge

10、Buddhist Studies from India to America, Essays in Honor of Charles S. Prebish, Edited by Damien Keow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Buddhist Studies from India to America covers four important areas of Buddhist Studies: Vinaya Studies and Ethics, the history of Buddhist schools, Western Buddhism, and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These are the main areas which Charles S. Prebish has either inaugurated or helped to define; and...Published September 11th 2010 by Routledge

11、Buddhist Thought and Applied Psychological Research, Transcending the Boundaries, Edited by D.K. Nauriyal, Michael S. Drummond, Y.B. Lal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Written by leading scholars and including a foreword by the Dalai Lama, this book explores the interface between Buddhist studies and the uses of Buddhis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psychotherapy and consciousness studies. The contributors present a compelling collection of articles that...Published 11th September 2010 by Routledge

12、Tibetan Rituals of Death, Buddhist Funerary Practices, By Margaret Goui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book 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ibetan Buddhist death rituals, and situates that performance within the wider context of Buddhist death practices generally. Drawing on a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comparative survey of existing records of Tibetan funerary practices,...Published 16th June 2010 by Routledge

13、Buddhist Monasticism in East Asia, Places of Practice, Edited by James A. Benn, Lori Meeks, James Robso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e area of Buddhist monasticism has long attracted the interest of Buddhist studies scholars and historians, bu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monasteries across diverse cultures and vast historical periods remains a focus for debate. This book provides a multifaceted discussion...Published 8th July 2009 by Routledge

14、The Buddhist Theory of Self-Cognition, By Zhihua Yao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highly original work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self-awareness or self-consciousness in Buddhist thought. Its central thesis is that the Buddhist theory of self-cognition originated in a soteriological discussion of omniscience among the Mahasamghikas, and then evolved into a topic of...Published 28th April 2009 by Routledge

15、Buddhism, Conflict and Violence in Modern Sri Lanka, Edited by Mahinda Deegalle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Interdisciplinary in its approach, this book explores the dilemmas that Buddhism faces in relation to the continuing ethnic conflict and violence in modern Sri Lanka. Prominent scholars in the fields of anthropology, history, Buddhist studies and Pali examin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the problem...Published 28th April 2009 by Routledge

16、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Medieval Japanese Buddhism, Edited by Richard K. Payne, Taigen Dan Leighto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e medieval period of Japanese religious history is commonly known as one in which there was a rad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igious culture. This book suggests an alternat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that transformation. One main topic of analysis focuses on what Buddhism - its...Published 28th April 2009 by Routledge

17、Buddhist Rituals of Death and Rebirth, Contemporary Sri Lankan Practice and Its Origins, By Rita Langer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In Buddhist thought and practice, death has always been a central concept. This book provides a careful and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rituals and social customs surrounding death in the Theravada tradition of Sri Lanka. Rita Langer describes the rituals of death and rebirth and investigates their...Published 28th April 2009 by Routledge

18、Theravada Buddhism and the British Encounter, Religious, Missionary and Colonial Experience in Nineteenth Century Sri Lanka, By Elizabeth Harris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major new work explores the British encounter with Buddhism in nineteenth century Sri Lanka, examining the way Buddhism was represented and constructed in the eyes of the British scholars, officials, travelers and religious seekers who first encountered it. Tracing the three main historical...Published 28th April 2009 by Routledge

19、Buddhism in the Public Sphere, Reorienting Global Interdependence, By Peter D. Hershock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e core teachings and practices of Buddhism are systematically directed toward developing keen and caring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al or interdependent nature of all things. Hershock applies Buddhist thought to reflect on the challenges to public good, created by emerging social, economic, and...Published 20th April 2009 by Routledge

20、Beyond Enlightenment, Buddhism, Religion, Modernity, By Richard Cohe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e vast majority of books on Buddhism describe the Buddha using the word enlightened, rather than awakened. This bias has resulted in Buddhism becoming generally perceived as the eponymous religion of enlightenment. Beyond Enlightenment is a sophisticated study of some of the underlying...Published 20th April 2009 by Routledge

21、Buddhism, Power and Political Order, Edited by Ian Harris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Weber's claim that Buddhism is an otherworldly religion is only partially true. Early sources indicate that the Buddha was sometimes diverted from supramundane interests to dwell on a variety of politically-related matters. The significance of Asoka Maurya as a paradigm for later traditions of...Published 20th April 2009 by Routledge

22、Power, Wealth and Women in Indian Mahayana Buddhism, The Gandavyuha-sutra, By Douglas Osto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book examines the concepts of power, wealth and women in the important Mahayana Buddhist scripture known as the Gandavyuha-sutra, and relates these to the text’s social context in ancient Indian during the Buddhist Middle Period (0–500 CE). Employing contemporary textual theory, worldview...Published 3rd December 2008 by Routledge

23、British Buddhism, Teachings,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By Robert Bluck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British Buddhism presents a useful insight into contemporary British Buddhist practice. It provides a survey of the seven largest Buddhist tradi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cluding the Forest Sangha (Theravada) and the Samatha Trust (Theravada), the Serene Reflection Meditation tradition (Soto...Published 31st July 2008 by Routledge

24、Religion, Medicine and the Human Embryo in Tibet, By Frances Garrett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book explores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embryology in Tibet, in culture, religion, art and literature, and what this reveals about its medicine and religion. Filling a significant gap in the literature this is the first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ibetan medical histor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t...Published 24th April 2008 by Routledge

25、The Cultural Practices of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Attuning the Dharma, By Francesca Tarocco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Buddhism in China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 remained a powerfu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force. Francesca Tarocco is a rising star in this field and offers an innovative high-quality piece of work that present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on Chinese culture....Published 20th December 2007 by Routledge

26、Mindfulness in Early Buddhism, New Approaches through Psychology and Textual Analysis of Pali, Chinese and Sanskrit Sources, By Tse-fu Kua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book identifies what is meant by sati (smrti), usually translated as ‘mindfulness’, in early Buddhism, and examines its soteriological functions and its central role in the early Buddhist practice and philosophy. Using textual analysis and criticism, it takes new approaches to the...Published 19th December 2007 by Routledge

27、New Buddhist Movements in Thailand,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Wat Phra Dhammakaya and Santi Asoke, By Rory Mackenzie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Vastly different in belief and practice, two new Buddhist religious movements in Thailand, namely the Wat Phra Dhammakaya and Santi Asoke emerged in Thailand in the 1970s at a time of political uncertainty, social change and increasing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Thai Sangha and its leadership....Published 17th December 2006 by Routledge

28、Indian Buddhist Theories of Persons, Vasubandhu's Refutation of the Theory of a Self, By James Duerlinger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In this book, Vasubandhu's classic work Refutation of the Theory of a Self is translated and provid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The translation, the first into a modern Western language from the Sanskrit text, is intended for use by those who wish to begin a careful philosophical study...Published 17th April 2006 by Routledge

29、The Buddhist Unconscious, The Alaya-vijñana in the context of Indian Buddhist Thought, By William S. Waldro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is the story of fifth century CE India, when the Yogacarin Buddhists tested the awareness of unawareness, and became aware of human unawareness to an extraordinary degree. They not only explicitly differentiated this dimension of mental processes from conscious cognitive processes, but also...Published 5th April 2006 by Routledge

30、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aca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un, By Dan Lusthaus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A richly complex study of the Yogacara tradition of Buddhism,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on Buddhism and phenomenology, the second on the four basic models of Indian Buddhist thought, the third on karma, meditation and epistemology, the fourth on the Trimsika and its translations, and...Published 5th April 2006 by Routledge

31、Buddhism in Canada, Edited by Bruce Matthews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Buddhism has become a major religion in Canada over the last half-century. The 'ethnic Buddhism' associated with immigrant Asian peop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but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constituency of Euro-Canadian Buddhists seriously interested in the faith. This insightful study&...Published 8th March 2006 by Routledge

32、Self, Reality and Reason in Tibetan Philosophy, Tsongkhapa's Quest for the Middle Way, By Thupten Jinpa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e work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and intellectual context of Tsongkhapa's philosophy and addresses the critical issues related to questions of development and originality in Tsongkhapa's thought. It also deals extensively with one of Tsongkhapa's primary concerns, namely his attempts to demonstrate...Published 19th January 2006 by Routledge

33、The Notion of Ditthi in Theravada Buddhism, The Point of View, By Paul Fuller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e notion of 'view' or 'opinion' (ditthi) as an obstacle to 'seeing things as they are' is a central concept in Buddhist thought. This book considers the two ways in which the notion of views are usually understood. Are we to understand right-view as a correction of wrong-views Published 22nd December 2004 by Routledge

34、Tibetan and Zen Buddhism in Britain, Transplantation, Development and Adaptation, By David N Kay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book analyses the transplantation, development and adaptation of the two largest Tibetan and Zen Buddhist organizations currently active on the British religious landscape: the New Kadampa Tradition (NKT) and the Order of Buddhist Contemplatives (OBC). The key contributions of recent...Published 10th December 2003 by Routledge

35、Action Dharma, New Studies in Engaged Buddhism, Edited by Damien Keown, Charles S. Prebish, Christopher Quee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Action Dharma chart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hapter in an ancient faith - the rise of social service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Buddhist Asia and the West. Fourteen new essays treat the historical origins, global range, teachings and practices, and leaders and organizations that make up the latest...Published 28th May 2003 by Routledge

36、Zen War Stories, By Brian Victoria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Following the critically acclaimed Zen at War (1997), Brian Victoria explores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institutional Buddhism and militarism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Victoria reveals for the first time, th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wartime writings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 itself...Published 18th December 2002 by Routledge

37、Developments in Australian Buddhism, Facets of the Diamond, By Michelle Spuler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book examines the adaptation of Buddhism to the Australian sociocultural context. To gain insight into this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issues aris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mond Sangha Zen Buddhist groups (one of the largest Zen lineages in the West) in Australia are...Published 18th September 2002 by Routledge

38、Religious Motiv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Buddhism, A Social-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s of a World Religion, By Torkel Brekke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Why did people in North India from the 5th century BC choose to leave the world and join the sect of the Buddha? This is the first book to apply the insights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igious motivation of the people who constituted the early Buddhist community. It also...Published 28th August 2002 by Routledge

39、In Defense of Dharma, Just-War Ideology in Buddhist Sri Lanka, By Tessa J. Bartholomeusz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is the first book to examine war and violence in Sri Lanka through the lens of cross-cultural studies on just-war tradition and theory. In a study that is textual,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it is argued that the ongoing Sinhala-Tamil conflict is in actual practice often justified by a...Published 21st August 2002 by Routledge

40、The Resonance of Emptiness, A Buddhist Inspiration for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By Gay Watso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work presents an exploration of Buddhist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as a potential resource for an approach to psychotherapy which is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its time and context, and attempts to open up a three-way dialogue between Buddhism, psychotherapy and contemporary discourse to reveal...Published 17th July 2002 by Routledge

41、Empty Vision, Metaphor and Visionary Imagery in Mahayana Buddhism, By David McMaha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Visual metaphors in a number of Mahayana sutras construct a discourse in which visual perception serves as a model for knowledge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Prajnaparamita) and other Mahayana literature, immediate access to reality is symbolized by vision and set in opposition...Published 12th June 2002 by Routledge

42、Teaching Buddhism in the West, From the Wheel to the Web, By Richard P. Hayes, Victor Sogen Hori, James Mark Shields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At a time when the popularity of Buddhism is at a peak in the wes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setting, scholars and students alike are searching for guidance: How should Buddhism, a religion which is ultimately 'foreign' to western experience, be taught? How should one teach central...Published 22nd May 2002 by Routledge

43、Innovative Buddhist Women, Swimming Against the Stream, By Karma Lekshe Tsomo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Combines the voices of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in analysing Buddhist women's history. 26 articles document the lives of women who have set in motion changes within Buddhist societies, with analyses of issues such as gender, ethnicity, authority, and class that affect the lives of women in...Published 24th July 2000 by Routledge

44、Contemporary Buddhist Ethics, By Damien Keow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innovative volume brings together the views of leading scholars on a range of controversial subjects including human rights, animal rights, ecology, abortion, euthanasia, and contemporary business practice....Published 21st June 2000 by Routledge

45、Early Buddhism: A New Approach, The I of the Beholder, By Sue Hamilton-Blyth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New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teachings of early Buddhism, mai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perception in early Buddhism....Published 15th May 2000 by Routledge

46、The Glorious Deeds of Purna, 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Purnavadana, By Joel Tatelma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By providing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and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ry criticism to, a first-century account of the life of the saint Purna,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reader to the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of an essential Buddhist genre....Published 21st November 1999 by Routledge

47、Buddhist Theology, Critical Reflections by Contemporary Buddhist Scholars, By Roger Jackson, John Makransky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Scholars of Buddhism, themselves Buddhist, here seek to apply the critical tools of the academy to reassess the truth and transformative value of their tradition in its relev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world....Published 4th November 1999 by Routledge

48、American Buddhism, Methods and Findings in Recent Scholarship, By Christopher Queen, Duncan Ryuken Williams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This is the first scholarly treatment of the emergence of American Buddhist Studies as a significant research field. Until now, few investigators have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interpretive challenge posed by the presence of all the traditional lineages of Asian Buddhism in a consciously...Published 4th August 1999 by Routledge

49、The Sound of Liberating Truth,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s in Honor of Frederick J. Streng, By Paul Ingram, Sallie B. King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Offers essays and dialogues by well-known Buddhist and Christian scholars on topics that were of primary interest to Frederick J. Streng, in whose honour the volume was created. Topics include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ultimate reality, nature and ecology,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s of liberation,...Published 19th July 1999 by Routledge

50、Emptiness Appraised, A Critical Study of Nagarjuna's Philosophy, By David F. Burton

Series: 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Emptiness means that all entities are empty of, or lack, inherent existence - entities have a merely conceptual, constructed existence. Though Nagarjuna advocates the Middle Way, his philosophy of emptiness nevertheless entails nihilism, and his critiques of the Nyaya theory of knowledge are shown...Published 21st June 1999 by Routledge

女孩搭計程車與旅遊住旅館的安全知識

55243_normal_27a9f
以下引自《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569827/

2011-08-06 23:33:16 來自: 自律少女小起醬(show me)

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想起自己的親身經歷。前幾天在去一家公司面試的時候,那個男助理帶我去隔壁的大廈辦公室面試,途中走了一條捷徑。是從大廈的後門走的,那裡有個被廢棄的電梯,視線有點少許暗。我跟在他後面拐出來後,他轉過頭問我:「你是戒心比較低呢?還是膽子比較大?」當時我愣了下,沒有反應過來。他說:「上次面試一個小姑娘時,走的也是這條路,結果那個女孩子怎麼也不肯跟我走下去了,說是因為太暗了。」

回來後,我想到這件事忽然覺得自己好傻喔。一個女孩子在外邊,還是應該注意點安全比較好,別傻頭傻腦的。所以偶爾看到這篇文章,就轉下來讓大家看看。

這是我無意中看到的,不知道是否有朋友之前已經看到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希望傳給大家,讓大家在旅遊中都能注意這些有可能的存在的危險,祝大家愉快!!

-----------------我是樓主與正文的分隔線-------------------

請傳給你認識的女生,不論接下來的故事是真是假,但重點是需要提高警覺。

住飯店或坐車(第五點尤其重要)女性同胞們必須要求你傻傻的另一半保護你喔!寧願老公被載走也不要自己被載走~

呼~~以前就聽說過…夫妻去泰國玩…計程車司機騙老公下車幫忙推車,然後就把老婆載走的事情~~.... 老公苦尋不到人..國後后…居然看到女人被輪姦的A片…而女主角竟是自己老婆!!

天哪!! 我還記得我當時聽完的感覺…..真的是頭皮發麻~~…!!!

大家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安全!! 男生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老婆或女朋友喔!!!...

前一陣子去上國際禮儀的課程,在其中一堂「觀光禮儀」課程中,老師特別告訴我們一些在旅遊中要注意的事項,讓我獲益良多,分享給各位:

一、到達下榻的飯店時,要注意不要把行李牌上的姓名那一面露出來,因為有許多不肖分子就是利用行李牌上的姓名來獲取「下手對象」的相關資料的。

二、有經驗的導遊應該都是在遊覽車上分配房間號碼,而不是在到達飯店後或是在有團員之外的其他人在的公開场合分配,因為導遊大聲唱名分配房間號碼時,旁邊別有居心的人可能正好趁機記下連同姓名、房號等資料,然後便可實行同本篇故事內的壞人所使用的技倆,輕輕鬆鬆地進入「下手對象」的房間。

三、一起同行的朋友,不要在飯店大廳等公開場合,大聲地連名帶姓問對方:「張三,你幾號房?」「我214啦!啊老李,你呢?」「我哦,我316啊...」,一來一往之間,一旁伺機而動的壞人早已輕鬆獲知大家的姓名及房號,不論要色或財都是輕而易舉的事。

四、以上注意事項不限於本國,亦適用於語言不通的國外,原因在於每個國家的觀光飯店都有固定做某幾個國家的生意,也就是台灣團的可能都固定住某幾家飯店,美國團的可能又是固定住某幾家飯店,因此同一個飯店內住宿的可能大部份都是來自同一個國家的人,所以即使你用本國語大聲互喊房間號碼,可能除了同團的人之外,飯店內其他的人都聽得懂。

五、一般搭車,禮貌上,應該要請女士先入座,但若碰上搭計程車的時候,還是應由男士先入座較妥,因為...女生比較值錢 (這是老師說的),有時候女生一進入車內,司機就馬上把車開走了...,這是發生在一對至東南亞度蜜月的新婚夫妻身上的事,那個被司機載走的太太再也沒有找回來了.....很可怕的....。

我從懂事開始,平常在國內不得已要坐計程車時,也都盡量不坐裡面或是盡量坐靠車門的外邊,只是直覺上會擔心發生那種我一入座或是坐門口的朋友下車而我還來不及下車時,會不幸被司機載走的事,我想可能跟我天生缺乏安全感有關吧!

因為從小到大也沒有人教我要這麼做,沒想到這還真的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

以上是我就我上觀光旅遊課時所記得的部份,希望各位出遊時都能高高興興地出門,平平安安地回家。

女生出去旅行要注意安全~!!

=====================

這是關於住旅館安全的文章,請牢記在心並轉寄給可能會單獨旅行的女性朋友(原文為第一人稱)。

我去旅行時都會用客房服務點早餐。

最近我住進一家知名旅館,我也點用了客房服務,然後把寫了我的order的紙條放在門外。

這張紙條上會寫住在房間裡面的人的名字、點用幾人份的餐點、房間號碼和需要送達的時間等等。我把這紙條放在門外讓收集的人來收,而這是個完完全全的錯誤~!!

我就這樣讓『有需要的人』輕易得到他所有需要的資訊。

這個心懷不軌的人拿到了我的名字和房間號碼,然後去跟櫃台說他是我老公 (紙條上會寫『一個』『女生』的名字)而他需要一把新鑰匙。

結果那個櫃台人員...連問他的身分證號碼或是打電話跟我確認都沒有,就給了他我房間的鑰匙~!!! 凌晨兩點,我被開門的聲音驚醒。

很幸運的,我除了鎖門外還把門鍊掛上(讓門即使鎖可以開,也只能開一條縫的鍊子),而我看見一隻男人的手在嘗試著把那個門鍊拿下來。

我開始大叫,告訴那個人我正在通知警察。那個人關上門離開了。

我打電話去給大廳的櫃台告訴他們這事,想要通知安全部門注意這個意外,櫃台人員說:『哦,那真是抱歉。』就掛了電話,之後的時間我是在又驚又怒中度過的。

隔天早上,我告訴那個驚訝到眼睛快要掉出來的旅館經理,他的手下就這樣輕易的把我的房間鑰匙給了一個連身分都沒有先經過確認的陌生人。

而我現在很慶幸我還能安好的打這篇文章,告訴你們這些事。我不想去想像,要是那一晚我沒有把門鍊掛上的後果。

大約一個月前,我看到一個女子站在大型購物中心的入口。 女子寫了個己的經歷,好警告其他的女子。

幾天前,這個女子購物完後走出購物中心,在上車前發現她的車胎泄氣了,於是她從後車廂中拿出千斤頂準備換車胎。

一個穿著西裝手拿公文包的男士走到她旁邊對她說:「我看到妳在換輪胎,需要我幫忙嗎?」

女子欣然的接受了男士的幫助。

換輪胎時女子與男士相談甚歡,男士換好新輪胎後幫女子將泄氣的輪胎及千斤頂放入後車廂,並且蓋上,同時將手上的灰塵拍掉。

當女子道謝而要進入車內時,男士告訴女子他的車子就在購物中心的附近,希望女子能讓他搭個便車,送他到他停車的地方。

女子有點意外並問男士怎麼會將車停在另一邊。

男士解釋說他來購物中心和一個不常見面的朋友吃飯,離開時卻走錯出口。但他現在快遲到,而他的車子就在附近而已。

女子不想拒絕男士,因為他才幫自己更換車胎,而對女孩子來說,換車胎是件不容易的差事。

女子忽然想起男士在蓋上後車廂前將他自己的公事包放入後車廂中,而那是在男士開口請女子讓他搭便車之前。

女子於是對男士說,自己很樂意載他去停車的地方,但自己忘了買一樣東西。女子接著說只需要幾分鐘,他可以坐在車內等,她很快就會回來。

女子進入購物中心後找了安全人員,將剛剛的事告訴安全人員,他們一起回到車旁時,男士已經離開了。

女子與安全人員一起將後車廂中男士的公事包帶到警察局。

警察將公事包打開..(表面上而言,是可以看看有沒有證件好將公事包還給那男士),他們發現裡面裝的竟然是繩子、膠帶及刀子。

當警察檢察女子泄氣的舊輪胎時,發現根本沒有問題,只是被放氣而已。

男士有什麼意圖很明顯,而且事前已經小心計劃過。

女子幸運地逃過一劫。

如果女子當時坐在車裡等男士替她換輪胎,或者女子有小孩坐在繫綁安全帶的兒童安全座椅上,或者當時女子拒絕男士的要求,將會發生多可怕的傷害。

希望你能將這封信傳給每個你認識的女性。這個動作可能會救一條命。

一根蠟燭因點亮其他蠟燭而更炫亮。

我只傳這封信給女性,但男士們,如果你愛你的母親、太太、姊妹、女兒等等,請將這封信傳給她們。

將這封信寄給每個你認識的女性,藉此提醒大家我們生活的世界有許多瘋狂的事,事前多防範安全,總比事後才後悔好。

另外我補充一點。如果晚上非要自己一個人乘坐計程車。上車前記下車牌號碼,上車後發給家人或朋友。我媽媽一直這麼囑咐我。

單身時,少與不相識的人哈拉,保持警覺並且要常用你的腦袋!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台語:河豚

角度

早年曾被日本 Mitsubishi 的某一事業部奉為上賓,此一事業部的「本部長 Home Bugeo」特地在他們的餐廳設宴接風,十二道菜中有一道是「河豚生魚片 hukguk sasimi」,我問本部長,這吃起來會不會冒生命危險?

本部長說,放心,做這種料理的人必須考專業執照,依據日本戰後的紀錄,每五十萬個客人才有一人中毒身亡,可以說是比被雷打到的機會還低,此其一。如果客人食用河豚而中毒身亡,你並不孤單,因為料裡的廚師會切腹自殺跟你一起走,此其二。

讀了魚夫的文章,才知道台語河豚不叫作「ho5-ti1(河豬)」,而是叫「tsi3-kui1刺胿」。

魚夫的貼文:〈魚夫話魚/河豚〉

http://www.yufulin.net/2011/11/blog-post_10.html

吹牛:台語稱「吹牛」為「吹氣球」(「歕雞胿 phun5-ke1-kui1」)或「椪風 phoo3-hon1」。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6.html

紀念胡適之先生120 冥誕:私家討論會(漢玉雅集)

P1130737
http://hclectures.blogspot.com/2011/10/110.html

主題: 紀念胡適之先生120 冥誕
時間: 2011年12月17日(星期六)/ 10:00-12:00
地點: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題目:
1. 引言: 胡適之先生的友情史詩和文章 (HC)
2. 鍾漢清:從心理學評介胡適談中國禪學的發展
           
柳田聖山與《 胡適禪學案》
3. 蘇錦坤:胡適對現代佛學研究的影響以及他的幾點謬誤
4. 張華:趙元任譯《阿麗思》的經過、特點以及「他與Lewis Carroll的驚人相似點」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台語:胡鬚

ap_20071106094854972

台灣男人已經從1895年以來累計了一百多年不蓄鬚的風氣,有關「鬍鬚」的台語逐漸少人提起,終究會被遺忘。

不知從那一年起,台灣人逐漸歧視蓄留鬍鬚的人,有一句俗語「作戲的無情,胡鬚的無義 tso3-hi3-eh-bo5-tsenn5, hoo5-tsiu1-eh-bo5-i7」,充分表達台灣人早期對大鬍子與演藝人員的歧視。

台語稱「鬍鬚」為「嘴鬚 tshui3-tshiu1」,「胡鬚 hoo5-tshiu1」則是用來指「大鬍子」,可見胡人比較多大鬍子,漢人的「多毛基因」比較少。

留著山羊鬍則稱為「羊管鬚 iunn5-kong2-tshiu1」,版主懷疑這是「羊公鬚iunn5-kong1-tshiu1」的走音。

我們稱關羽(關公)的鬍鬚為五绺鬍鬚「goo2-poo5-tshui1」,而稱上嘴唇的兩撇鬍鬚為「仁丹鬍」或「翹鬍子仁丹」,這是受到日本「仁丹」這種去除口臭的物品影響。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同安與馬鞍

610

(在霞喀羅古道拍到的樹蛙(拍攝者:冷板凳))

=============================

第一次聽到「同安」的講法是在台北市拜見朋友李教授八十多歲的父親,他早期住在台北市延平北路,他說台北市的台語要算作是「同安腔」,這三個字要讀成「tong5-uann1-khiunn1」而不是「tong5-an1-khiunn1」。

第二次是2007年到台南市妙心寺參訪傳道法師時,法師提到魏南安的《臺語大字典》時說,同安人讀「安」字為「uann1」。

當時初聽覺得很新奇,今日想來,台語不就將「馬鞍」讀作「be2-uann1」嘛,「晚」,台語有時讀為「am3」(和「暗 am3」一樣),有時讀作「uann3」,台語不會憋扭地講「遲到 ti5-to3」,而是說「很晚 siunn1-uann3」,碗公是讀作「uann2-kong1」。

「八卦山」是「pah-kua3-suann1」,「長山過台灣」是「tonn5-suann1-kue3-tai5-guan5」。

所以當今普通話的「ㄢ」韻,有些在台語是讀為「uann」韻的。

願師兄對祖師起恭敬心,如要評論,需基於深思詳考---法友飛鴻 32

陳寅恪
(陳寅恪)
來自: 神會(南京)
時間: 2011-11-26 00:03
話題: 關於天台智者大師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521331/
此貼對於智者大師多有指責。不知師兄是否讀過智者大師的著述,抑或只是道聽塗說?
關於【五時判教】,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明言:【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
智者大師的弟子,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若爾。過十二年。有宜聞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豈可不說?若說,則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說,則一段在後宜聞者,佛豈可不化也?定無此理。】(見《大正藏》,第32册812頁)
藕益大師著有《教綱觀宗》,聖嚴法師著有《天台心鑰:教綱觀宗貫注》,其中對【五時判教】有明確論述,可供參考。
關於「悉檀」的解釋,智者大師原文如下:
-------------------------------------------------------------------
悉檀,天竺語。一云,此無翻例,如「修多羅」多含。
一云,翻為「宗、成、墨、印、實、成就、究竟」等,莫知孰是。
【地持菩提分品】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
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是名四優檀那。
此翻為印。亦翻為宗。
印是楷定,不可改易。佛菩薩具此法,復以傳教。此就教釋印。
如經世智所說,有無無二。此法楷定,以此傳授經。過去寂默諸牟尼尊,展轉相傳。此就行釋印也。
經增上踊出,乃至出第一有最上,眾共歸仰,世間所無。此釋宗義。
彼明文了義,釋優檀那,諸師何得用宗印翻四悉檀?如此既謬,餘翻亦叵信。
南岳師,例「大涅槃」梵漢兼稱。「悉是此言,檀是梵語」。悉之言遍,檀翻為施。
佛以四法遍施眾生。故言悉檀也。
--------------------------------------------------------------------
由原文可見,智者大師並非不知悉檀可譯為【宗、成、印】,而取南岳慧思大師【遍施】之釋,而最後以【四法】對應【四悉檀】,並無不可。
悉檀:梵語 siddhanta,意譯作成就、宗、理等。據《大智度論·卷一》,佛之教法有種種差別,乍見似為矛盾,若總其教說,則有四悉檀之別,皆為實義而不相違背。
《法華經玄義》卷一下,以悉檀為梵漢兼稱之語。悉,即遍之義;檀,為檀那(梵 dana,譯作布施)之略稱,即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眾生,故稱四悉檀。
願師兄對祖師起恭敬心,如果要加以評論,需基於比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基礎之上。

========================
2011.11.26  AM 9:16
神會師兄:
謝謝你老婆心切,肯幫我痛下針砭,叮嚀提撕:「願師兄對祖師起恭敬心,如果要加以評論,需基於比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基礎之上。」這一句話,可以作為「座右銘」,可以當電腦開機畫面,時時提醒我下筆行文、立說評論務必謹慎斟酌,不可肆意狂言。在此向你的美意致謝。
至於來函內容,所論智者大師「五時判教」與「悉檀」兩義,容我在此解說,我先談「悉檀」,後論「五時判教」。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1:「悉是此言檀是梵語。悉之言遍。檀翻為施」(CBETA, T33, no. 1716, p. 686, c18-19)
陳寅恪所指摘的正是此處,siddhanta,源自「 sijjhati」,有成就之義,能否分為「悉」與「檀」解釋,大為問題。更何況,對應於「檀」的音,斷然不是「檀那(梵 dana,譯作布施)之略稱」。此牽涉到「字源學 etymology」,從漢音「望文生義」是行不通的。以智者大師之成就,一字之誤釋,當然不會造成任何盛名之累。但是,我輩在學習過程,面對祖師言論卻要仔細,不可輕忽放過,不可曲為彌合解說,以免遺誤後人。
不管「陳寅恪本文」或是「筆者貼文」,所要強調的,正是要大家字斟句酌,不可「望文生義」、輕忽放過,這是違背讀經時「願解如來真實義」的心願。我在台灣,常聽在家人講說佛理、甚至演繹經義,常有誤會字義、囫圇吞棗,甚至將如來駁斥之外教見解當為自家教義,即使《大智度論》亦不能全無此過,這正是「大須仔細」之處。
至於「五時判教」,是否智者大師親口肯定或駁斥此言,有待細讀其全部著作。不過,至少「天台宗」門下兒孫對此剌剌不休,不僅我親身見聞,《大正藏》中,亦彼彼皆是。神會兄如願陳述「五時判教」既無梵僧師說,也缺文獻基礎,我兩已同此意,無須多費唇舌辨析。
正如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10:「然方等彈斥教。在三藏之後。被訶之時。應在十二年前。何以得知。皆追述昔訶驗是前事何者前已稟教得道。證於無學。荷佛恩深心相體信。不復恚怒。自昔至今恣殃掘之譏。任淨名之折。得為恥小慕大之益。喻如烹酪作生蘇。即此義也。按無量義。得知方等是三藏之後。為第三時教也。按無量義經云。次說摩訶般若華嚴海。空歷劫修行者。此是方等之後。而明大品。大品或說無常無我。或說於空。或說不生不滅。皆歷色心至一切種智。句句迴轉明修行法。即是歷劫修行之意也。又云。百千比丘萬億人天。得須陀洹及阿羅漢。住辟支佛者。驗是共般若也。而言華嚴海空者。若作寂滅道場之華嚴。此非次第。今依法性論云。鈍根菩薩三處入法界。初則般若。次則法華後則涅槃。因般若入法界。即是華嚴海空。又華嚴時節長。昔小機未入如聾如瘂。今聞般若即能得入。即其義焉。大品通三乘人可得有四果。華嚴隔小故無此義。故方等之後次說般若。為第四時教也。復言熟蘇味者。命令轉教領知眾物。心漸通泰。自知螢火不及日光。敬伏之情倍更轉熟。如從生蘇轉成熟蘇也。又解。般若之後明華嚴海空者。即是圓頓法華教也。何者初成道時。純說圓頓。為不解者大機未濃。以三藏方等般若。洮汰淳熟根利障除。堪聞圓頓。即說法華開佛知見。得入法界。與華嚴齊。法性論中入者是也。故下文云。始見我身入如來慧。今聞是經入於佛慧。初後佛慧圓頓義齊。故次般若之後說華嚴海空。齊法華也。亦第五時教也。復言醍醐者。是眾味之後也。涅槃稱為醍醐。此經名大王饍。故知二經俱是醍醐。又燈明佛說法華經竟。即於中夜唱入涅槃。彼佛一化。初說華嚴後說法華。迦葉佛時亦復如是。悉不明涅槃。皆以法華為後教後味。今佛熟前番人。以法華為醍醐。更熟後段人。重將般若洮汰方入涅槃。復以涅槃為後教後味。譬如田家。先種先熟先收。晚種後熟後收。法華八千聲聞。無量損生菩薩。即是前熟果實。於法華中收更無所作。若五千自起人天被移。皆是後熟涅槃中收。為此義故。故云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即後番次第也。按無量義云。摩訶般若次華嚴海空。即前番法華中次第也。問何意知鈍者於法華不入。更用般若洮汰。答釋論云。須菩提何故更問菩薩畢定不畢定。答云。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諸菩薩受記作佛。今於般若中。更問畢定不畢定。當知法華之後更明般若也。三引信解品。四大聲聞領教證次第者。文云。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多有僮僕臣佐吏民。亦甚眾多。時貧窮子。遇到父舍疾走而去。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窮子驚愕稱怨大喚。無罪囚執此必定死。父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此領何義領初成佛寂滅道場。法身大士四十一地眷屬圍遶。說圓頓教門。于時以大擬子機生悶絕。當知。佛日初出頓教先開。譬如從牛必先出乳。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以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彼徐語窮子。雇汝除糞。即脫纓珞著垢膩衣。以方便故得近其子。此領何義。此領次頓之後。隱舍那威德相。好作老比丘像。說三藏之教。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得一日之價。即是從十二部後出修多羅。于時見思已斷無漏心淨。譬如從乳出酪也。又經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出入無難。然其所止故在本處。此領何義。明三藏之後次說方等已得道果心相體信。聞大名入住小名出。苦言彈訶名無難。又進宅內名入。入見群臣豪族大功德力。聞寶炬陀羅尼。見不思議解脫神變故名入也。出者止宿草庵。二乘境界名出也。心相體信者。得羅漢已聞罵不瞋。內心慚愧。不敢以聲聞支佛法化人。心漸淳熟如從酪出生蘇。是名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即第三時教也。是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窮子受勅領知眾物。而無悕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此領何義。從方等後次說般若。般若觀慧即是家業。歷於名色乃至種智即是眾物。善吉等轉教即是領知。但為菩薩說自不行證。故無怖取。即是從方等經出摩訶般若。因是得識大士法門。滅破無知。譬從生蘇出熟蘇。是為第四時教也。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即自宣言。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吾所有皆是子有。付以家業窮子歡喜。得未曾有。此領何義。即是般若之後次說法華。先以領知庫藏諸物。後不須說但付業而已。譬前轉教皆知法門。不須重演觀法。直破草庵賜一大車。授作佛記。豈非明見佛性住大涅槃。故言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是時無明破中道理顯。其心皎潔如清醍醐。即是從於熟蘇轉出醍醐。為第五時教也。此五味教。調熟一段漸機眾生。如身子等大德聲聞。於法華中得受記莂。見如來性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不生不生名大涅槃。即是前番。從摩訶般若出妙法華。為未熟者更論般若入於涅槃而見佛性。即是後番。又從般若出大涅槃也。然二經教意起盡是同。如法華三周說法。斷奠聲聞咸歸一實。後開近顯遠明菩薩事。涅槃亦爾。先勝三修斷奠聲聞入祕密藏。後三十六問明菩薩事也。又涅槃臨滅更扶三藏。誡約將來。使末代鈍根不於佛法起斷滅見。廣開常宗破此顛倒。令佛法久住。如此等事其意則別。第五醍醐佛性味同也。三約五味半滿相成者。若直論五味猶同南師但得方便。若直半滿猶同北師但得其實。今明五味不離半滿。半滿不離五味。五味有半滿則有慧方便解。半滿有五味有方便慧解。權實俱遊如鳥二翼。雖復俱遊行藏得所。若華嚴頓滿大乘家業。但明一實不須方便。唯滿不半。於漸成乳。三藏客作但是方便。唯半不滿。於漸成酪。若方等彈訶則半滿相對。以滿斥半。於漸成生蘇。若大品領教帶半論滿。半則通為三乘。滿則獨為菩薩。於漸成熟蘇。若法華付財廢半明滿。若無半字方便調熟鈍根。則亦無滿字開佛知見於漸成醍醐。如來殷勤稱歎方便者。半有成滿之功。意在此也。四大聲聞領解。無上寶聚不求自得。安住實智中者。皆由半滿相成意在此也。四明合不合者。半滿五味既通約諸經。諸經不同。今當辨其開合。若華嚴正隔小明大。於彼初分永無聲聞。後分則有。雖復在坐如聾如瘂。非其境界。爾時尚未有半。何所論合。次開三乘引接小機。令斷見思。則以小隔大既不論滿。何所可合。故無量義云。三法四果二道不一。不一即不合也。若方等教。或半滿雙明。或半滿相對。或以滿彈半稟半聞滿。雖知耻小猶未入大。故云止宿草庵。下劣之心猶未能改。則半滿不合。般若以滿洮練於半。命領家業。明半方便通入無生。半字法門皆是摩訶衍。是合其法。而不悕取一餐之物。即是未合其人。是故半滿不合。若至法華。覺悟化城云非真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即是合法。汝實我子即是合人。人法俱合。自鹿苑開權。歷諸經教來至法華。始得合實。故無量義云。四十餘年未顯真實。若於法華未合。於涅槃得合。法性論明中下二根入法界者。即是得合菩薩也。若論聲聞。一祕密合。二顯露合。祕密合者。初為提謂說五戒法。已有密悟無生忍者。況修多羅方等般若。豈無密悟。此則不論。若就顯露。未入位聲聞。亦隨處得合。例如般若三百比丘得記者是也。若住果聲聞決至法華。敦信令合。若住果不合。是增上慢未入位。五千簡眾起去。到涅槃中。方復得合。總就諸教通作四句。華嚴三藏非合非不合。方等般若一向不合法華一向合。涅槃亦合亦不合。何者。涅槃為末代更開諸權。引後代鈍根。故言亦不合。問菩薩因法華入法界。與華嚴合。不見因華嚴入一乘與法華合。答華嚴入法界。即是入一乘(云云)。五料簡者為三意。一約通別。二益不益。三約諸教通別者。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若華嚴頓乳別但在初。通則至後。故無量義云。次說般若歷劫修行華嚴海空。法華會入佛慧。即是通至二經。又像法決疑經云。今日坐中無央數眾。各見不同。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如來住世一劫。若減一劫若無量劫。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蓮華藏世界海。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礙遍同法界。或見此處山林地土沙。或見七寶或見此處乃是三世諸佛所行之處。或見此處即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之法。夫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若垂沒。亦應餘輝峻嶺。故蓮華藏海通至涅槃之後。況前教耶。若修多羅半酪之教。別論在第二時。通論亦至於後。何者。迦留陀夷。於法華中面得授記後入聚落被害。作結戒緣起。又如身子法華請主。後入滅。均提持三衣至佛問(云云)。豈非三藏至後耶。釋論云。從初鹿苑至涅槃夜。所說戒定慧。結為修妬路等藏。當知。三藏通至於後。若方等教半滿相對。是生蘇教。別論是第三時。通論亦至於後。」(CBETA, T33, no. 1716, p. 807, c17-p. 809, c24)
神會師兄認為此說已申論「五時判教不盡合理」,在我讀來,則處處引「五時判教」作解說,雖最後稍作疏通,大體為「依此立說、申解」。
如是廬山慧遠、慈恩窺基,則提綱挈領一句「又復五時七階之言,亦是謬浪」,怎肯如智者大師耗費數百言,最後才十來字描述「此說亦有分限」?
不知師兄是否認為我的貼文不是「厚誣先賢」?
=======================================
來自:神會(南京)
時間: 2011-11-26 15:01

話題: Re(2):關於天台智者大師
五時是根據《涅槃》五味的譬喻而立,分【別五時】、【通五時】。這是判教的需要。判教之必要性,天台宗判教之偉大成就,可另尋資料,如牟宗三先生的《佛性與般若》。
悉檀之解釋,或確有誤。之所以說【或】,因為今之梵文與古梵文並非全同,其間或有變異。即便確實有誤,指出即可,也不失厚道,不必以憤怒之態度而對祖師口誅筆伐。
末學於佛法、於佛學只是門外漢,但無論學佛、還是做研究,都需先從【誠】【敬】二字著手,然後方可進而論其他。祈師兄於暇時閱【印光法師文鈔】,必大有裨益。冒昧與師兄通郵,並非為意氣爭辯,尚望海涵。

==================================
時間: 2011-11-26 16:39
神會師兄:
大抵佛教文獻分為四大系,一為巴利文獻,二為漢譯佛典,三為藏譯佛典,四為梵文佛典。梵文佛典及犍陀羅語佛典,雖僅存斷簡殘編,即使完璧無缺,也未必是最完整、最原本的佛說。
如果理解佛典文獻的歷史層別,就不會過度誠敬而宗派不分。
所以說,禪宗之流有「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之志,而淨土之流有「一句彌陀,萬修萬人去」之說。
當年,印順法師98歲高齡時,我曾親自向他提問:「《大智度論》中,『釋迦前生隨五百商人出海遇難,菩薩要船主用繩子綁住其身,於是跳海自殺,大海不宿死屍,將全船沖至岸邊,終至全船獲救。』龍樹菩薩是否要我們在海上遇難時,效法此行,自殺以救全船?」
印順法師說:「此則當用『依義不依語』讀之,萬萬不可愚癡誤信『大海不宿死屍,將全船沖至岸邊』而作無益輕生。」所以尊經敬論也不見得必定要如你所想像的方式去誠之、敬之。
特地說了許多,表示我對你的尊重之意,並非為意氣爭辯,你我既未相識,不干名也無關利,犯不著閒來無事、耗費時間、打了這麼多字去作口舌之爭。
可惜的是,我仍然認為「五時判教是一團瞎說」,並不因崇敬「智者大師」而輕饒此說。
我認為牟宗三先生的《佛性與般若》是「格義」,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家」,自是「新儒家」,跟佛教恐怕無甚交涉。對神會師兄之崇敬「牟宗三」、「印光大師」,只好「各人造業各人擔」,非我所能也。
神會師兄,大可對我這種見地嗤之以鼻,尚望無需海涵。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120年前的「耶」、「佛」對話---揚仁山與提摩太

PICT0274

初次見面,李提摩太問楊文會:「為什麼您作為一個儒家的秀才,見識過如此廣博的世界,卻從事佛書的流通?」

以下引自豆瓣網〈Ying. 的日記〉

http://www.douban.com/note/180389326/

應磊:〈金陵刻經處一二〉 2011-10-26 22:18:57

1884年秋,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在造訪南京時,結識金陵刻經處創辦人楊文會居士。金陵刻經處始創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而三年後的那個冬天,李提摩太離開家鄉,自利物浦起航遠赴中國傳教。與許多教會同道不同的是,李提摩太自始至終認為为,要讓上帝的福音真正散播到異域,首先必須深入了解本土的文化傳統與風俗禮儀。在這位來華十多年、足跡遍佈大江南北的新教徒眼裡,楊文會是一個「極其聰敏的人」,曾作為英法欽差大臣曾紀澤(曾國藩長子)的隨員出訪歐洲,與牛津大學東方學者 Max Muller及其門生南條文雄等都有往來。然而李提摩太不解,像楊文會這樣一個儒家精英,是怎樣變成了虔信的佛教徒?

「為什麼您作為一個儒家的秀才,見識過如此廣博的世界,卻從事佛書的流通?」初次見面,李提摩太問。

「我很吃驚,」楊答,「你,身為一個傳教士,會問這樣的問題。你難道不知道,儒家對若干人生的重大問題避而不談嗎?」

「那倒是。但佛教回答了嗎?」

「當然,」楊答,「讓我給你看一本書——是這本書使我變成了一個佛教徒。」

李提摩太對這次會面印象深刻,晚年將它寫進回憶錄《親歷晚清四十五年》(Forty-five Years in China: Reminiscences)。這本回憶錄很好看,從在威爾士鄉下度過的童年,到受感召立志傳教,踏上遠東的土地,隨後推廣新式教育,賑濟災民,考察東亞文明,並嘗試彌合新教與天主教之間的鴻溝,李提摩太娓娓述來,歷數他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伊藤博文等的交往,以及在中國各地的旅行見聞。一幀世紀之交大歷史與小歷史、他者的視角與本土的回應參差融匯的畫面,在他筆下徐徐展開。不過此刻還是讓我們聚焦楊文會(1837-1911),一位被譽為「現代漢傳佛教之父」的居士。專欄恰逢雙十,漫想一個多世紀前的風雲激變,出於我對宗教與中國的現代經驗的興趣,率先浮上腦際的便是楊文會與金陵刻經處這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清道光十七年,楊文會生於安徽石埭,字仁山。其父與曾國藩是同年進士,交情甚篤。楊十歲開蒙,天賦穎悟,卻不喜科舉,偏愛音韻、曆算、天文、輿地等各路「奇書」,為他日後兩度赴西洋考察「政教生業」、購置科學儀器以及創立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測學會「金陵測量會」埋下伏線。楊自歐洲購得的地球儀和顯微鏡,雖然啟發了他的兒子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延齡巷金陵刻經處便是文會長子自新監造,次子自超則擅長儀器學——卻未能在楊家保存下來:當刻經處財務不景,楊將家藏的科學儀器變賣給新式學堂,續資佛經刻印。事實上,楊文會及其父親俱蒙曾國藩器重,尤其文會精於工程,經理土木「費省工堅」,曾國藩、李鴻章皆以「國士」目之。然仁山一生無意仕途,非到入不敷出,方外出謀事,治事認真卻不圖獎賞。所以曾國藩臨終交代記澤:「楊仁山大有作用,一定要好好關照他。不過你須隨他所願意做的事叫他做,不可勉強。」什麼是楊仁山最「願意做的事」?顯然金陵刻經處是他終其一生心力所寄。然而後文將談到,這或許並不是他心中最理想的答案,如果人生可以任由他選的話。

且莫說李提摩太,就是華夏同胞,亦未必能理解傳統士大夫家庭出身、仕途穩券在握、更兼事業與一技之長契合的楊文會,何以在二十歲後期,因一段不期然的邂逅而歸心佛門。關於楊最重大的人生轉折,一說是出於「病緣」,即他在二十八歲上歸葬父親,事畢感染時疫,病中讀《大乘起信論》,連讀五遍窺得奧旨,自此發心向佛;另一說是出於未遂的「情緣」。無獨有偶,楊氏孫女、趙元任之妻楊步偉在其自傳中寫到祖父,和美國漢學家威爾奇(Holmes Welch)在 ”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na” 一書中概述楊文會生平,都側重個人情感歷程對其生命意識的影響。原來文會呱呱墜地三天,就被安排和同鄉一個比他年長六歲的蘇姓人家姑娘定了親。到他十一歲那年,蘇家姑娘出天花,落了一臉麻子,蘇家告知楊家,允其退婚。然而文會回答:「訂親在先,天花在後。如果我不娶她,那麼誰還會要她呢?」五年後與蘇氏完婚。楊家父母為兒子抱屈,購女婢促其納妾,蘇家父母亦不過意。然而文會回答,倘若再娶,這次他要自己尋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女子,並以「並妻」名分相待,與正室同等。後太平軍興,楊文會舉家遷至杭州:他果然在這裡遇到這樣一位意中人。是時蘇氏剛剛誕下一子,不肯讓步。楊心灰意冷,終日漫步西湖,某日在書攤上撞見一本《大乘起信論》,翻閱竟手不釋卷,欲罷不能,讀畢人生觀驟變——這聽上去幾乎像小說戲文裡屢見不鮮的「情場失意、看破紅塵」的範例了。不過差別在於,此時的楊文會上有老、下有小,看破與否,調頭都還得回到家中,繼續面對未來數十載的娑婆歲月。

楊文會拿給李提摩太看的書,毫無懸念,正是《大乘起信論》。仁山一生鍾愛這本薄薄的經典,多方尋覓不同版本,刻印各家注疏,並屢屢向人推薦。李提摩太便是由此接觸到大乘佛教,更進一步造訪中國、日本和韓國的佛寺,翻譯著述,開啟現代時空下基督新教與漢傳佛教對話的先機。對日本學者南條文雄——楊旅居英國時與在牛津攻讀佛學的南條文雄相識,賴後者相助,自東瀛覓得上百部散佚的佛教典籍付印出版——楊贈予他幾乎全部的《起信論》書目。楊氏最廣為人知的弟子歐陽竟無,最初踏上佛學一途,亦因好友桂伯華餽贈《起信》、《楞嚴》二書,「不覺為之牽轉」。1904年,歐陽初次來南京拜謁楊文會,詢問學佛如何入門。楊答,先學《大乘起信論》,此論為學佛之綱宗。誰能料到,日後歐陽因非議《起信論》鬧到沸沸揚揚,演繹一齣二十世紀中國版本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若說一卷《大乘起信論》改寫了楊文會的一生,也可以說,楊氏一手創立的金陵刻經處,亦改寫了清末以降中國佛教的現代際遇。

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曾國藩、李鴻章在上海設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同年李鴻章在南京設立金陵機器局。楊文會應曾國藩之邀,赴南京管理工程建設,次年舉家自安慶遷至南京定居。這在中國近代史上典型的「師夷長技」的一幕,細察之,伴生多少佛緣、佛果。初到南京這一年,楊「得經書數種」,據推斷包括晚明雲棲袾宏的著作。次年,在同樣注心佛學的工程局同事王耕心家裡,又意外發現清魏源輯《淨土四經》。楊如獲至寶,喜不自禁,遂聯絡同道,籌募資金,於是年佛成道日(農曆十二月初八)刊刻魏源輯《淨土四經》——金陵刻經處由此誕生。兩年後,楊於雞鳴山北極閣手訂《金陵刻經處章程》和《募刻全藏章程》,並請先行在揚州創立「江北刻經處」、號稱「刻經僧」的妙空法師擔任主僧,金陵刻經處的運作自此正式啟動。讀者若有意進一步了解刻經處百餘年來的發展軌跡,不妨參閱新近出版的《金陵刻經處研究》(2010)。著者羅琤依傳統文獻學方法,對刻經處的歷史沿革、機構組織和刻印經籍目錄,做了細致的梳理。

楊文會的盛名與深遠影響,從另一方面說,亦與其倡導新式僧伽教育、創設祇洹精舍息息相關。祇洹精舍初創於光緒三十三年春(1907年),旨在教授佛法、梵文、英文及文史算術,以期培養人才,赴印度(!)傳播佛教。入學者二十餘人,其中僧人十二人。因一時未尋得合適的佛學講師,年逾七旬的楊文會只好親自執教,敷衍經義。在威爾奇看來,這是風燭殘年的老居士的「最後一項創新」:漫觀中國佛教史,由一位在家居士向出家人傳授佛法,似乎還是頭一遭。無論如何,因經費不敷、生源寥寥等原因,祇洹精舍開辦不過年餘即停辦,一如世紀之交中國的許多新興文化嘗試,夢想太恢宏,土壤卻太貧瘠,終於無法迴避早凋的噩運。然而以後世的眼光回望,這近代中國第一所新式佛教教育的學堂,為佛法的傳承、僧伽教育的改良和佛教在全球的傳播,都種下了革新的種籽。與祇洹精舍有緣的人物,偕同楊氏門下弟子,如蘇曼殊(祇洹精舍英文講師)、釋太虛、章太炎、譚嗣同、歐陽竟無、梅光義等,亦各自在中國的現代化歷程中留下印跡。

1911年10月8日,楊老居士往生。兩天後,辛亥革命的槍聲在武昌響起。回顧這位現代漢傳佛教之父的一生,以治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史見長的威爾奇如此評述:「楊的刻經處出版了逾百萬卷佛教經籍。下一代佛教界僧侶和居士的領袖人物,有一些是出自楊氏門下。由於他的首倡,唯識宗重獲重視。最重要的是,他是第一個造訪歐洲、涉獵歐洲科學的中國佛教徒,並視佛教為一種世界性宗教——在一個經過科學洗禮的世界裡。」(Welch 1968: 10)

威爾奇一語中的:漢傳佛教在現代的「復興」——所謂「復興」一說,確鑿與否暫且不論——始終無法擺脫兩大焦慮:一是科學與理性的衝擊,二是世界與家國的想象。如前所述,楊文會善治工程,是理工科一把好手。金陵刻經處的創辦人兼攝一個「技術官僚」的身份,極其耐人尋味。然而威爾奇只道出故事的一半。如果說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圍繞佛教與科學展開的辯論每每染有「新」的——新興思潮與話語的——色彩,我想這裡更值得留意的,恰恰是跨越時空、踞守任何一個宗教傳統內核的亙古問題:修行。宗教不僅僅是哲學,佛教亦不僅僅是佛學,無論出家或在家。信仰由教義與修行合而構成,缺一不可。往淺白處說,或可謂「知行結合」;若往深奧處說,則讓人想起大乘華嚴宗提出的「事理不二」的精義。落到實行,威爾奇極言楊與西方科學、唯識宗和僧伽教育的聯繫,卻隻字未提故事的另外一半:楊文會的淨土信仰和對實踐淨土法門的竭力推贊。

金陵刻經處之創立緣起,以及刊刻印行的第一部書,正是一套淨土經典;而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亦是《淨土四經》的輯校者。仁山自道,他在發心之初亦不免「崇禪宗而輕淨土」,「…直至用心既久,閱歷較深,始知舊日之非,翻然改悔」;又言,「及見雲棲諸書闡發奧旨,始知淨土一門,普被群機,廣流末法,實為苦海之舟航,入道之階梯也。」仁山「淨土之緣因於蓮池」,卻並不囿於蓮池。從最初重刊《淨土四經》,到後來在南條等日本友人協助下搜集《古逸淨土十書》,經楊文會選輯匯刻的淨土經籍幾乎涵蓋了廬山慧遠以降各主要流派的著述。所謂「信解受持」,精研典籍的意義歸於修持。據徐文蔚回憶,楊「平生得力處尤在禮拜,又聞其每一禮拜,需時甚久……都凡十二拜,每拜皆有觀法,非融通經教不能簡妙若是也」(《楊仁山先生禮拜入觀法》跋)。從蓮池到魏源再到楊文會,不難看出,在對教義窮源盡委的同時亦注重修行實踐,乃是從明至清釋門弟子的一條通貫脈絡。

楊文會的生命故事,最令我觸動的還是他晚年的這一幕: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六月,楊家遷入延齡巷新宅。同月楊文會老母過世,壽齡九十八歲。服闕期間,楊將三子召至面前,告曰:「我自二十八歲得聞佛法,已誓願出家,而衰白在堂,鞠育之恩未報,未獲如願。今老母壽終,自身已經衰邁,不復能持出家律儀矣!汝等均已壯年,生齒日繁,應各自謀生計,分炊度日,所置房屋,作為十方公產,以後勿以世事累我也。」

仁山敬虔世所難能:遍覽藏籍,勉力修持,刻印流通,桃李滿門。功德如此,可嘆這位漢傳佛教的現代復興之父一生抱憾,未能出家奉戒修行!初讀此節,內心痛震,剎那潸然。在著述被收入《大日本續藏經》的晚清諸子中,楊仁山是唯一的一位在家居士,餘者皆出家人。倘若楊老居士在天之靈得聞此信,不知可稍稍慰懷否?

楊文會有一張年輕時的照片,常為後世研究者收錄書中。照片上人物方篤面龐,長袍馬褂,厚底緞鞋,右手持一串佛珠,神態温雅從容。細加端詳,眉宇間蘊吐淡淡一絲笑意。作為一個南京人,金陵刻經處在我自不陌生;然而走近這段歷史,咀嚼楊文會的生命故事,卻是直到離開家許多年之後的事。今夏返家時,一日傍晚走過延齡巷,因緣際遇,在刻經處門前片刻駐足。地方像是新近修過,黛瓦白牆,曲翹檐角,清素守靜,與左近鬧市區的塵囂恰成比照——正彷彿百年前的這一段往事,這一群人物,與人們印象中既定的「中國近代史」的大敘述之間的幽幽比照。在一個充斥著救亡、啟蒙與革命的吶喊的年代裡,楊仁山留下了一把安靜的聲音。像這樣的「安靜的聲音」,我想,遍佈每一段歷史。它們不斷提醒我們重新思索,徘徊在先人的背影裡,我們應當如何聆聽。

2011.10.10, 10.24, 新加坡《聯合早報》

==========================

2011-10-28 03:03:30 huangjing (愛亦不可盡 情亦不可盡)

現代佛學教育,這似乎又是一個在大陸初創,在寶島發揚的領域。前一陣子鳳凰衛視做過一個關於佛教在近代中國的節目,主要串連了幾位長老的佛學思想和事跡,時間跨度大概是清末至民國年間。前兩年央視拍過一個「一僧一寺一佛國」的紀錄片系列,還在台灣舉辦發表會,可國內的電視似乎沒看到有播。離家多年才開始認識近在家門外的人事景物,這種感覺我也有過,但究其原因,似乎又不完全來自個人這一方了。

============================

2011-10-28 03:33:40 YING. (熟讀玩味,信解受持)

不完全是個人因素。對我來說,我想,大概是空間的位移和視角的切換,漸漸釀成不同的「問題意識」。

「在大陸初創,在寶島發揚」,近讀Don A. Pittman關於太虛與二十世紀僧伽改革的書,最後一章談太虛的legacy在臺灣,隱隱正是此意。

2011-11-02 08:40:41 Mr. Y (靡不有始,鮮克有終。)

我收錄了一個表,暫且還可用: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242623/

十九世紀向西方介紹中國的諸多出版物中,衛三畏的《中國總論》(The Middle Kingdom, 1848)和盧公明的《中國人的社會生活》(Social Life of the Chinese, 1865)是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兩書都很易找。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網上有電子版可下。中文版也有,雖然翻譯(尤其是凡引中西經典處,中譯本幾乎都有問題)不盡可用。

2011-11-02 09:03:47 Mr. Y (靡不有始,鮮克有終。)

昨天還跟歐文的學生vivian she聊到趙元任的女兒及其失聰失憶呢。唉~~我非常喜歡、尊敬仁山先生呢。

再談「林投」

767

以上照片引自《熊熊部落》網站

http://blog.liontravel.com/MALUCHUNCHUN/post/2129/1004/9520

==========================

今天有讀友來談「林投」,才發現「一蕊花」早在 2010.3.19 就要我注意琉球的「阿檀樹」。

cit_lui_hoe 提到...

分享這條「林投」的歌
http://blog.sina.com.tw/miyuki/article.php?pbgid=26056&entryid=578350

2010年3月10日下午11:53

=================

台南市詩人許南英的《窺園留草》〈林投帽〉這首詩提到:「『林投』亦名『露兜』,產台灣,果葉似波羅,農家植之隴陌間,以為籓籬,近時工師取其葉製帽,柔潔可愛。」

公裝夏帽仿西歐,編織新搜樹葉柔。

洗去泥塗膚自白,絕無芒刺背能留。

葛巾陶令思歸隱,箬笠蘇公愛自由。

嘉木蕃生遍臺島,此鄉番語號「林投」。

大可詫異的是「投」字未押到韻。

國學基礎無可質疑的許南英作詩怎會「落韻」呢?

達悟族仍然稱此為「nato」.

=========================

阿檀樹下──沖繩戰的渡魂歌

以下引自部落格

中島美雪歌迷站別館

http://blog.sina.com.tw/miyuki/article.php?pbgid=26056&entryid=578350

『那些隨著潮水漂流而來的,盡是我不曾見過的貝殼。』故事,莫名地由貝殼開始...

指尖扣了幾線琴絲,古色古香的小節透出鋼琴洗練的音色,中島美雪清麗的吟唱細而舒緩,帶出海天一色的「阿檀樹下」。這首以沖繩戰的悲劇為題目的作品,是中島美雪繼1983年的「波之上」之後,耗費十三年的歲月,對沖繩問題所提出的回答。

『那些隨著潮水漂流而來的,盡是我不曾見過的貝殼。』故事,莫名地由貝殼開始...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沖繩奪走超過二十萬的人命,其中軍人以外的一般民眾佔九萬四千人。1944年10月,美軍空襲,摧毀了那霸市九成面積的建物;隔年三月,渡嘉敷島的居民在美軍的追擊與日軍的脅迫下集體自殺;五月,被強制撤退的高中生士兵在豐見城村集體自殺;六月,沖繩成了活地獄,在飢餓和砲彈中,沖繩島南部帶著兒童與老人逃跑的居民,在逃得失去理智的日本兵的命令下,為避免嬰兒嚎哭被美軍發現,殺死自己的孩子。除此之外,日本兵還慘殺了許多己國的居民。

「祖父親手用刀割了祖母和三個兒子的脖子,自己隨後也自殺,沒想到只有二兒子氣絕身亡,其他人雖受重傷卻存活下來,祖母傷了聲帶,發聲困難。對祖父母而言,這是一生的折磨,不管是生是死都像活在地獄般。」──倖存者宮城晴

戰敗後,沖繩被美軍占領,通貨改用美元。即便從日本本土到沖繩,也需要護照才能通行。到1972年歸還沖繩的這27年中間,沖繩是日本雙手捧給美國的貢品。即便歸還後,也還有一成的土地由美軍軍方支配。當地自1945年開始的美軍電台,有違於沖繩人的意願,播著非日本的歌曲,並經常播出美國國歌。1995 年,發生美軍強暴事件,一名十二歲的少女被三名美國軍人綁架強暴,其後不斷發生此類暴行。

『好久以前這個島嶼曾因戰敗而被當成貢品獻上。』
『那些隨著潮水漂流而來的,盡是我不曾聽過的鄉歌。』

長滿阿檀樹的沖繩島嶼上,往覆漲落的潮水恆常地沖刷著沙灘,透明的潮水似乎還遺存著歷史的斷簡殘篇,述說久遠以前的記憶。軍鼓的聲響隱隱地消失在退落的潮水裡,而遠處又似乎有壓軌而過的爆擊聲音悄悄地褪去,歌聲悠悠,有多少在當年呼天搶地的事變還能在碩大的大自然裡留下痕跡。

中島美雪悠靜的吟唱,讓胸口的憤怒、悔恨及屈辱皆淨化散去;二十萬的沖繩生靈,化作阿檀,往大地降下鬚根。以半空中露出的氣根為特徵的阿檀樹,宛如伸向地面的手。阿壇樹不說不動,只是緊抓大地,彷彿主張自己一步也不離開這片土地。如同中島美雪所歌唱的,不只是戰爭中犧牲的人們,悲劇之後沖繩人的心,也都化成了阿檀樹。 (右圖為阿檀樹的氣根)

『好久好久以前,這個島上不曾有過人煙,傳說每個人都變成了阿檀樹。』
『太陽不斷燃燒,阿檀樹不斷成長;擁抱著大地,阿檀樹持續著成長。』
『山的形狀由風雨來決定,島嶼的去留由浪潮來決定。』

在這個被犧牲、被當作貢品的沖繩,在這個人們曾經被迫集體自殺的渡嘉敷島,有著遠古時留下的阿波連浦貝塚遺跡,都三千年了,還留在這裡,等著化作山海、化作天地。自然恆古不變,經歷多少春秋,眼見人世的變遷不為所動;弦樂隨著波流閃過粼粼水光,阿檀樹生長的腳步不曾停留。

『好久以前這個島嶼曾因戰敗而被當成貢品獻上,在一個沒有人知道的日子裡被決定了命運。』

『在一個沒有人知道的樹根下,盡是被主靈遺棄的貝殼殘骸。』故事,莫名地從貝殼中得到解釋...

〈阿檀の木の下で/阿檀樹下〉

波のかなたから流れて来るのは
那些隨著潮水漂流而來的,
私の知らない貝殻ばかり
盡是我從不曾見過的貝殼;
波のかなたから流れて来るのは
那些隨著波濤傳來的,
私の知らない寿歌(ほぎうた)ばかり
盡是我從不曾聽過的祝歌。


遠い昔のあの日から この島に人はいない
好久好久以前,這個島上不曾有過人煙,
みんなみんな阿檀の木になった
傳說每個人都變成了阿檀樹。
波のかなたから流れてくるのは
那些隨著潮水漂流而來的,
私の知らない国歌ばかり
盡是我不曾聽過的鄉歌。


遠い昔にこの島は戦軍(いくさ)に負けて貢がれた
好久以前這個島嶼曾因戰敗而被當成貢品獻上,
だれもだれも知らない日に決まった
在一個沒有人知道的日子裡被決定了命運。
波のかなたから流れてくるのは
那些隨著波濤傳來的,
私の知らない決めごとばかり
盡是我從不曾知道的決定。


陽は焼きつける 阿檀は生きる
太陽不斷燃燒,阿檀樹不斷成長;
大地を抱いて阿檀は生きる
擁抱著大地,阿檀樹持續著成長。
山の形は雨風まかせ
山的形狀由風雨來決定,
島の行方は波風まかせ
島嶼的去留由浪潮來決定。


遠い昔にこの島は戦軍(いくさ)に負けて貢がれた
好久以前這個島嶼曾因戰敗而被當成貢品獻上,
だれもだれも知らない日に決まった
在一個沒有人知道的日子裡被決定了命運。
誰も知らない木の根の下は
在一個沒有人知道的樹根下,
主(ぬし)の見捨てた貝殻ばかり
盡是被主靈遺棄的貝殼殘骸。

收錄在中島美雪1996年專輯
「PARADISE CAFE」

註釋:歌詞內容涉及沖繩問題。阿檀樹是沖繩島上遍佈的植物,這個詞是漢字直譯,其實是林投樹。歌詞中的「主(ぬし)」主要有兩個意思,一是所有者,一是指遠古前即掌管山地沼澤森林的巨大動物,也可以引申為某職場的老前輩。宮崎駿卡通魔法公主中的豬神「乙事主」為一例,在這裡我翻譯為主靈。

相關文章:用音樂繪出的風景畫
部份段落翻譯自這個歌迷心得網頁,原文中也提到沖繩好發漢生病的問題,但因為和歌詞無直接關連,故省略。創作年之後的事件也省略:
http://ameblo.jp/kuriyakin/entry-10046815558.html
日本熊本地方法院有關癩預防法違憲之國家賠償請求訴訟判決中、日文對照—第四章法院的判斷Ⅵ
http://myweb.fcu.edu.tw/~m9589606/index.files/index-a39.htm
FEN (Far East Network)(文中所謂的美軍電台)
http://www.afnfan.net/archives/2003/11/fen.html
沖繩美軍強暴事件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B2%96%E7%B8%84%E7%B1%B3%E5%85%B5%E5%B0%91%E5%A5%B3%E6%9A%B4%E8%A1%8C%E4%BA%8B%E4%BB%B6
http://letterfromthewind3.cocolog-nifty.com/letter_from_the_wind_3/2008/02/post_2de7.html
阿波連浦貝塚
http://www.vill.tokashiki.okinawa.jp/tokadata/de_4/data/iseki005.htm
教科書竄改戰史 沖繩人怒吼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9535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劉震《禪定與苦修》」書評兩則



 劉震,(2010),《禪定與苦修---關於佛傳原初梵本的發現和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此書是無著比丘極力推薦的一本書,書中對梵文殘卷《長阿含經》的發現經過娓娓道來,令我讀得非常神往。1900-1930年代發現的佛塔(或佛寺?)已經崩圯塌毀,只剩一個窪地,可以說是「事如春夢了無痕」。

由於本版關心「攝頌」,其中頗值得參究,所以前有 MJ 費心掃描全書寄來圖檔,後有 HC 大熱天出門替我買書,只有多寫幾篇文章來銘表謝意了。

作者劉震,在 2001 年辭去他在建設銀行的職務,飛往德國慕尼黑,因緣巧合,拜在名教授 Jens-Uwe Hartmann 的門下,研究印度學與佛教學,他的老師還有耆那學的專家 Adelheid Mette,學習過程可以算是得天獨厚了。這一系的師門傳承是Siegling, Sieg, Lueders, Lueders 的學生 Ernest Waldschmidt, Ernest Waldschmidt 的學生 Jens-Uwe Hartmann ,雖然輩分不同,可以說是和季羨林同一師承。作者在德國慕尼黑留學期間承擔梵文殘卷《長阿含》中的一部經--《修身經》的解譯、整理和研究工作。該經在巴利《中部》有對應經典。修身經相當於是《中部35, 36經》《薩迦大經》與《薩迦小經》的混合版本,講述的是一位名為薩迦的耆那教徒與佛陀論答有關修身和修心的問題,中間插入了佛傳的片段。這個佛傳講述的是菩薩出家之後到成佛之前修習禪定和苦行的故事。雖然整部經沒有太多的類似文本,但這部分佛傳卻見於很多梵文、巴利文、藏文和漢文佛經。作者用西方文獻學的研究方法,將這些文本一一歸類,並作對照,特別是對那些禪定和苦修的專用名稱和模式化的描述作細緻的剖析。透過研究,本書試圖探尋佛教史中對苦行觀念的發展和演變。由於這些類似文本皆出自一種名為「出家經」的佛傳文體(即講述佛陀成道之前半生的傳記),在完成文本對勘工作的同時,也將「出家經」作一次全新的檢視,其中包括目前國際學術界尚未系統研究的藏文《出家經》。這對佛陀傳記研究也是很有價值的。此外,本書還涉及一些國際上一些新的耆那教研究成果,該宗教在中國也是鮮有關注的。     

============================    

以下引自《東方早報》--鄭詩亮〈斗室中的梵天佛地〉   劉震,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員,德國慕尼黑大學(Indologie und Iranistik)印度伊朗學系博士,掌握梵語、藏語、巴利語等多種專業外語。研究領域包括:吠陀和吠陀宗教文學,中印文學比較,印度大小乘佛教,印、藏、漢佛教文獻比較以及梵語寫本研究。作為主要承擔人參與的《長阿含經》寫本研究入選德國研究協會(DFG)國家資助項目。  

跟劉震約採訪地點時,他發我短信:「我的書分三處:家、宿舍、辦公室。都比較亂。怎麼辦?」「可不可以選書最多的地方呢?」「那就我宿舍吧!」

他的宿舍在復旦附近,學校的教工宿舍,每月租金大概五六百元的樣子。房間在一樓,樓道進口左轉第一間便是,裡面除開單人床、書桌和書架外,還在入口處擺了一個頂天立地的木櫃,打開來看看,裡面已經被各類文獻資料塞滿。空間本就不很大,這下子更顯逼仄,更何況角落裡面還堆了幾大包從成都郵寄來拉薩版的《甘珠爾》(《藏文大藏經》的經部)——「藏文佛經的裝訂很怪的,都一張一張分開來,每部經提供一塊黃綢布用以包裹,要是不小心弄散了就麻煩了。」

劉震說,他已經好久不讀小說之類的閒書了。的確如此。掃一眼書架上他的書,全部是專業方面的,觸目皆是蟹行文字:英文、德文、梵文、藏文,好不容易出現讓人倍感親切的漢語,定睛一看,也還是《藏漢詞典》,翻開來,教人讀不懂的文字,至少占了一半。這些書都是劉震自己花錢一點一點聚起來的,真稱得上是錙銖積累——這是和國內外坐擁龐大的資料室文獻庫的同行相較而言的。「沒辦法,上海的圖書館太不給力了,我的專業書數量少不說,進書又慢,好多書只能靠自己買。」 可就算自己買,除了仰仗網絡,也還是別無他法,只能乾等著書從世界某個角落穿海越洋來他這裡。這讓他不免懷念起在德國讀書的時光了。那個時候,他常去光顧一家名叫「基辛格書店」的父子舊書店,在那兒時不時能收獲意外之喜。比如,十九世紀在聖彼得堡出版的《梵語詞典》三冊縮印本,雖然裝幀、紙張、印刷無一不好,但在對舊書的區分很嚴的德國人眼中,算不得什麼珍本善本,劉震才花了幾十歐元就把書買了回來,成為他的架上愛物。離開德國的時候,劉震還很有中國特色地專門用中德雙語製了一面錦旗,送給店主父子,以示感激。

現在,劉震在復旦開了兩門課:《印度文學史》和《梵語文學選讀》。選的學生不算特別多,劉震卻樂在其中。在他去德國讀書之前,他曾在一家銀行上班,「我每天都當是去監獄坐牢」。到德國後,他原定是要學社會經濟史的,卻因為印度學系系主任哈特曼教授的一席話,決定去學印度學——他本對佛學有極大的興趣,而印度學和佛學的聯繫又十分緊密。劉震希望,通過他的講授,也能讓聽課的學生在自由融洽的氛圍中喜歡上印度學,一如當年的自己那樣。      

攝影 劉林  

撰文 鄭詩亮

=================================

以下引自《東方早報》〈吉爾吉特寫本研究的可喜成果〉,作者 徐文堪

發表於2011-03-20 03:14

數十年來,中國學者對吉爾吉特寫本的關注和研究是很不足的,而印度、日本和歐美各國學者則在寫本的整理 、校勘、釋讀、翻譯方面進展良多,並通過相關漢譯本、藏譯本的比較對照,逐漸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寫本研究方法。可喜的是,近年來有負笈海外的學子在這些方面積極努力,黽勉從事。《禪定與苦修——關於佛教原初梵本的發現和研究》

眾所周知,近代歐美以及日本的佛教研究,是以語文學和文獻學為基礎的。而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在佛教文獻的發現和研究史上,堪稱是最為關鍵的時期。我國敦煌、新疆、西藏和尼泊爾、吉爾吉特、巴米揚等地所出梵文佛典的陸續刊布,可以視為這一時期佛學研究中最重要的、史無前例的新收獲。

對我國西北地區和絲路沿線出土的梵文(及其他中亞語文)佛典的研究,許多歐洲學者都作出了傑出貢獻。舉其最著者,如德國的呂德斯(Heinrich Lüders,1869-1943)及其夫人(Else Lüders-Peipers,1880-1945)、西克(Emil Sieg,1866-1951)、瓦爾德施米特(Ernst Waldshmidt,1897-1985)、貝歇特(Heinz Bechert,1932-2005),法國的列維(Sylvain Lévi,1863-1936)、本文尼斯特(mile Benveniste,1902-1976)、費遼扎(Jean Filliozat,1906-1982),英國的霍恩勒(Augustus Frederic Rudolf Hoernle,1841-1918,生於印度,1872年在德國圖賓根大學獲博士學位)、貝利(H. W. Bailey,1899-1996)、布臘夫(John Brough,1919-1984),俄國和蘇聯的奧登堡(Sergei Oldenburg,1863-1934)、斯徹爾巴茨基(T. Stcherbatsky,1866-1942),挪威的科諾(Sten Konow,1867-1948),比利時的普散(La Vallée-Poussin,1869-1938)、拉莫特(. Lamotte,1903-1983)等。他們在世界各地的後繼者至今仍活躍在該領域的學術前沿。

尼泊爾所藏佛教梵本,英國官員霍奇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1800-1894)早在十九世紀上半葉(1824-1842年)就已開始進行搜集,所得頗豐。除尼泊爾本國外,這類寫本現亦藏於英、日、法、德 、美、俄、印度和中國西藏、北京等地。近年來尼泊爾學者與德國等國學者合作,在寫本的保藏、整理、編目和數字化方面都取得了相當成績,有關情況可看該國學人Shanker Thapar在韓國出版的專書: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 of Nepal, Seoul: Minjoksa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現存中國西藏的梵文寫本是極其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其載體包括貝葉、紙張和樺樹皮。印度學者羅睺羅(Rahula Sankrityayana, 1893-1963)通曉多種古今語言,學識淵博,於1929年、1934年、1936年、1938年四次赴藏,在各寺廟搜羅和抄錄大量梵藏寫本刻本。在其後的歲月裡,一些印度學者和歐美、日本學者對這些寶藏陸續進行校勘,予以出版,使之逐漸為世人所知。值得一提的是羅氏信奉馬克思主義,曾經兩度赴蘇聯,1945-1947年在列寧格勒大學擔任梵文教授。期間與蘇聯考古學家和史學家如托爾斯托夫(Tolstoff)、伯恩斯坦(Bernstam)、雅庫博夫斯基(Yakubovsky)等交往,了解當時蘇聯中亞地區考古發掘的情況,歸國後於 1956-1957年用印地文寫了兩卷本的《中亞史》。此外,意大利最著名的藏學家、印度學家和漢學家圖齊(Giuseppe Tucci,1894-1984)也攜回數批重要的梵文資料,最近經斯費拉(Francesco Sferra)教授整理,圖齊搜集品的第一卷已由意大利亞非研究院於2008年出版。

在我國,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已故學者王森先生(1912-1991)就編出了《民族文化宮圖書館藏梵文貝葉經目錄》,這個目錄在國內外學術界都產生了很大影響。中國社科院宗教所羅炤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先後編出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山南地區文管會等地所藏貝葉經目錄,1985年7月1日最終完成了《西藏現藏梵文貝葉經目錄》。

比較而言,中國學術界迄今仍然陌生的是在今巴基斯坦所屬吉爾吉特(Gilgit)地區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出土的梵文佛典寫本及相關文物。吉爾吉特地區位於克什米爾北部,首府為吉爾吉特城。其地當絲綢之路要衝,即新舊《唐書》所載之「小勃律」,高僧法顯、玄奘均曾親履,古代與唐王朝及吐蕃都有密切聯繫,歷史遺跡甚為豐富,其藝術和文化與中亞尤其是于闐關係緊密。西南民族大學楊銘曾撰寫《唐代中西交通吐蕃一勃律道考》(載《藏學學刊》第三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等文,可參看。1978年連接中巴的喀喇崑崙公路建成後不久,出生於奧地利的德國民族學家和考古學家耶特馬爾(Karl Jettmar, 1918-2002)與巴基斯坦著名學者達尼(Ahmad Hasan Dani, 1920-2009)就在這一帶沿印度河流域發現了大量岩畫和石刻銘文,其中摩崖銘刻數量達五千件左右,使用的文字超過十種(包括漢文)。現在巴基斯坦考古部門還在與英、法、德等國學者合作進行探測和發掘工作,領導者為德國考古學家豪普特曼(Harald Hauptmann, 1936-)。

首先報導吉爾吉特梵本佛典之發現的是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1862-1943)。1931年6月,吉爾吉特城以西五公里一個名為瑙波(Naupur)的村莊裡,一群小孩為撿尋柴火,在原本為佛塔、但卻廢棄已久的小土丘下挖出了一些樺皮寫本,這一發現引來當地村民的大肆挖掘,大量寫本被挖出。地方政府得知後,制止了村民的盜掘,並對出土文物作了保護。恰好此時斯坦因結束了在新疆的第四次考古活動,返印途中經過此地,親自查看了遺物,並於是年7月發表了簡短報告,同時將自己獲取的一些寫本送交大英博物館。斯坦因離開吉爾吉特不久,法國雪鐵龍考察團也來到此地,隨團考古發現家阿甘(Joseph Hachin,1886-1941)將所獲取的若干寫本連同一份簡略報告送交列維。列維此前已看過斯坦因的材料,在檢視了阿甘寄來之物後,把剛出土的六種梵典予以轉寫,成為一篇有關吉爾吉特佛典寫本的專文,刊登在《亞洲學報》(Journal Asiatique,220,1932)。列維是第一位對該項重要發現所獲寫本進行解讀且予以發表的學者。

1938年8月,印度學者夏斯特里(Madhusudan Kaul Shastri)主持了一次官方發掘,總共出土約六種佛典和少量零星文稿。而在克什米爾,對大批寫本加以校讀的工作則由加爾各答大學的佛教學者達特(Nalinaksha Dutt,1893-1973)承擔。他從1939 年至1959年,以《吉爾吉特寫本》(Gilgit Manuscripts)為書名,出版了四大卷共九册專著。至於寫本原件,現今分別收藏於印度德里國家博物館和印控克什米爾室利那伽的博物館,還有一些流散至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和歐美各地,至今尚未完成排序和編目等工作。德里所藏寫本,由印度學者羅怙毗羅(Raghu Vira,1902-1963)及其子世主月(Lokesh Chandra)以《吉爾吉特佛教寫本》(Gilgit Buddhist Manuscripts)為名,於1959-1974年出版了照相影印本。此書1995年再版,共三册。

我國對吉爾吉特寫本最早的介紹是季羡林1950年完成的《論根本說一切有部律梵文原本的發現》一文。台灣學者蔡耀明于2000年發表長文《吉爾吉特(Gilgit)梵文佛典寫本的出土與佛教研究》(《正觀》第13期專刊),對寫本內容作了翔實、全面的介紹和論述。2001年為紀念吉爾吉特寫本發現七十周年,王冀青在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出版的《敦煌學輯刊》是年第二期上發表《斯坦因與吉爾吉特寫本》,文章依據牛津大學包德利圖書館等機構所藏斯坦因考古日記、書信文件等,整理、公布了一些與寫本出土發現有關的原始資料,涉及寫本出土地點、時間及發現之初的轉手經過,但沒有涉及與寫本有關的語言學、文書學、佛學等方面的問題。在寫本的內容方面,近年台灣的學術刊物發表了一些較有份量的論文,如宗玉媺的《梵語Gilgit寫本兩万五千頌〈般若波羅蜜經˙第十四品〉之校勘及其相關問題》(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九本第二分,2008年)。

總之,數十年來,中國學者對吉爾吉特寫本的關注和研究是很不足的,而印度、日本和歐美各國學者則在寫本的整理、校勘、釋讀、翻譯方面進展良多,並通過相關漢譯本、藏譯本的比較對照,逐漸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寫本研究方法。可喜的是,近年來有負笈海外的學子在這些方面積極努力,黽勉從事。我國對吉爾吉特寫本的研究漸呈方興未艾之勢。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阿富汗及其鄰近地區局勢動盪,文物外流,國際市場上時有寫本現身。其中一部經或經集的寫本篇幅巨大,足有兩百三十四葉之多,從其題記可知此為梵本《長阿含經》(Dīrghāgama)。學者從書寫材料、字體、形制等方面進行考察,認為它應該出自吉爾吉特,與1931年和 1938年發現的寫本為同一批。此本目前大部分為美國收藏家亞當斯(Rick Adams)、日本已故著名畫家平山郁夫(Ikuo Hirayama,1930-2009)及挪威著名收藏家斯格延(Martin Schoyen)收藏。此外日本東京佛教大學及栗田功等人亦保存了零星葉片。德國慕尼黑大學印度藏學系哈特曼(Jens-Uwe Hartmann)教授師從卓越的印度學家貝歇特和施林洛甫(Dieter Schlingloff,1928- ),對梵本《長阿含》有極深入的研究。他把新出《長阿含》的第二十經《修身經》(Kāyabhāvanāsūtra,為經頁的329r4至340r2部分)交該系博士生劉震進行釋讀研究,劉震在導師悉心指導下,完成了這一艱鉅任務,並於2008年獲博士學位。劉震又在博士論文基礎上,進行修訂、增補,寫成《禪定與苦修-關於佛教原初梵本的發現和研究》一書,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入《復旦文史叢刊》)。

全書分為楔子、引言、轉寫、文本編譯、參考文獻目錄和梵語詞匯索引等部分。作者所研究的梵本《長阿含》的部派歸屬,目前定為「(根本)說一切有部(Mūla-)Sarvāstivādin」。此前哈特曼教授已依據中亞新疆出土寫本,對說一切有部《長阿含》作了詳盡的研究,還原了梵本《長阿含》的大致結構和內容。作者的同學梅爾策(Gudrun Melzer)則在2006年通過的博士論文裡對吉爾吉特出土《長阿含》作了研究。二人的研究成果為本書提供了研究的模式和體系,而本書則通過對具體實例的探索,使該體系更為完善和全面。

在「楔子」部分裡,作者先對吉爾吉特梵文寫本的發現經過、收藏現狀和主要內容作了簡略扼要的介紹,然後對《長部》和《長阿含》典籍進行概述,重點放在吉爾吉特所出《長阿含》上。這一部分徵引了著名學者如哈特曼、封興伯(Oskar v. Hinuber)、福斯曼(G. Fussman)、榎本文雄、松田和信、魏查理(Charles Willemen)等的論著,對涉及該經源流、部派歸屬、寫本特點諸方面的問題一一進行討論,並列表說明所研究的(根本)說一切有部《長阿含》經目(與漢譯本、南傳上座部巴利文本對照,還注明刊布情況)。關於寫本的語言,作者指出為相對標準的梵語,較之中亞(新疆)所出《長阿含》,其中的中古印度語成分大為減少,為佛教語言梵語化的晚期形態,但仍反映了吉爾吉特的地域特色。本書對寫本的書寫問題也非常關注,參考了在這方面卓有貢獻的桑德(L. Sander)女士以及胡海燕等人的成果,並對梅爾策博士在印度學界首次作的抄經人研究的情況作了評述。

「引言」部分近七十頁,在全書中約占四分之一的篇幅。這一部分對所研究的文本概況和相關問題都作了討論。經文講述的是佛陀和一位名為薩遮(Sātyaki)的耆那教信徒談論有關修身(Kāya)和修心(cittabhāvanā)的問題。經文以薩遮關於修身的論述開始,在第二部分即文本的主體部分中,插入了佛陀傳記的一個片段,是佛陀在成道前的苦行經歷,這也具有修身的意味,同樣點明了梵文的經題。

作者利用此經的平行譯本,包括一個巴利語文本、五個中亞新疆寫本和對應經文尾部的兩個漢譯文本以及相關藏文譯本,對一些專題進行了論述和考訂,如薩遮之名(全稱為Sātyaki Nirgranthīputra即「薩遮-耆那女尼之子」,還有一個族名Agniveyāyana即「火種居士」)、有關禪定方式的幾個專門術語(terminus technicus)、經文中三個譬喻(upamā)在內容上的變異以及人們對苦行的評價的變化等。很難得的是,在做這些考證時,作者依據另一導師梅塔教授(Adelheid Mette)的指點,參考和運用了耆那教文獻。書中對寫本的語言和拼寫特色、抄寫錯誤和書寫特點也一一舉例說明。經研究,寫本語言是一種源自中古印度語的發展成熟的佛教梵語,所用字體可定為「原始舍羅陀」(sāradā)字體的發展形式。

寫本轉寫和文本編譯是本書的主要部分。在進行編譯時,整個文本被分成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小段。每個段落之後是對應的漢譯。而後是巴利文本、中亞新疆寫本和兩部漢譯《薩遮經》(篇幅較長的見於《雜阿含經》,另一個在《增壹阿含經》中)。此外還有三個有對應之處的本子:尼奧利(Raniero Gnoli)編訂的出於吉爾吉特的梵文本Sanghabhedavastu、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和一切智天(Sarvajadeva)等在公元八世紀末、九世紀初之間所譯藏文本。文本的編輯盡量客觀展示文句的本來面貌,僅在必要時對與經典梵語不一致之處稍作修改。為了便於對照,書前還附有寫本的彩色圖版。

作為中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研究吉爾吉特梵文寫本的專著,本書所取得的成績是十分顯著的。在非漢語佛教文獻研究上,西方和日本學者做了大量工作,中國學者與之相比差距甚大,目前我們只能學習和借鑒。但是,從漢文資料入手,通過印、漢、藏對勘的方法,研究文獻的傳承關係和歷史背景,仍有很大空間,我們當積極參與。此書正是朝這一方向努力,這也是這部專著出版的學術意義之所在。

此類性質的專書幾乎不可能盡善盡美。書中也存在一些細節上的失誤,除排印方面的問題外,筆者注意到書中第3頁曾提到發現寫本地區的主要居民為「也什昆人Yeshkun」與「西納人Shina」,操西納語,這是伊朗語中的Dardic的一種。其實Dardic諸語仍屬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並不屬伊朗語,但受到努里斯坦語(Nuristani)和東伊朗語的強烈影響,前蘇聯學者恩捷爾曼(D. I. Edel'man)在1965年出過一本俄文專著。關於吉爾吉特西納語的資料,最近出版了一本德文專著:Almuth Degener, Shina- Texte aus Gilgit (Nord- Pakistan). Sprichwrter und Materialien zum Volksglauben gesammelt von Mohammad Amin Zia. Beitrge zur Indologie 41;Wiesbaden, 2008。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譯審陸水林曾多次前往被稱為「小西藏」的這一帶地區游歷考察,有相關譯作多篇。已故藏學家黃顥(1933-2004,著名語言學家羅常培是其舅父)寫過《鄔堅巴行記——古代從阿里到克什米爾印度及烏仗那阿富汗的路線》(載《李有義與藏學研究——李有義教授九十誕辰紀念論文集》,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年版),陸水林先生則撰寫了《關於〈鄔堅巴行記〉中幾個域外地名》上、下篇(分載《中國藏學》2007年第四期和2008年第一期)。有興趣了解和研究該地歷史文化及民族、民俗的讀者,可以參考此類文章。

1949年以後,大陸也有少數學者從事梵文佛典寫本的校訂工作,如季羡林先生的弟子蔣忠新(1942-2002)已肇其端;近十年來,北京和南方青年學者都有繼此事者,除本書作者外,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的羅鴻博士也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和苫米地等流(Tōru Tomabechi)合作校注的月稱(Candrakīrti)《金剛薩埵成就法》(Vajrasattvanispādanasūtra)梵藏本已於2009年出版(藏學中心與奧地利科學院合出《西藏自治區梵文文本系列叢書》第六種)。期待這些學術新秀繼往開來,不斷寫出梵文佛典研究的新篇章。

讓客家妹不會講客家話的正是國民黨政府

701

我成長的那個年代,在國小裡講台語要罰五塊錢、要掛一個「我不講台語」的牌子在胸前,直到「逮住」另一個在校內講台語的人。我的中學校長是外省人、教官是外省人,在校內講「方言」是記一個「申誡」(蒐集三個「申誡」,可以換一個「小過」)。讀大學時,周遭同學都以聽熱門音樂為風尚,聽國語、台與歌曲會被評為品味低俗。

讓客家妹不會講客家話,閩南人不會講台語,原住民不會講族語的正是國民黨政府的教育政策。

做賊的喊人是賊,政治事件受難家屬與宣稱「戒嚴帶來民主」同列國民黨高幹,顛倒是非、寡廉鮮恥,無過於此!

--------------------------------------------------------

以下引自《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nov/22/today-o5.htm

想起我那寂寞的、只會台語的阿母 寫給不會講母語的台灣年輕世代

◎ 丁鳳珍

首先,這篇文章我要用華語文寫,因為我想寫給那些母語是台語,但卻不大會講台語,或許也看不大懂台語文的姊妹兄弟看。再來,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訓人,而是盼能更準確傳達出我內心的傷感,也期盼能與年輕世代更堅定的攜手合作,共同為我們的家鄉,我們的母語做些只有我們最能為她做的事,因為家鄉宛如母親般,即使受盡苦難、也總是不放棄養育疼愛我們。

賴和說過:「勇士當為義鬥爭。」到底這樣是不是偏激份子呢?希望台語系的學生上台灣文學課的時候,多練習用台語來報告,這樣的期盼為何會變成如跳樑小丑般的,逗得學生哄堂大笑?終於,被中國國民黨污蔑蹂躪過母語的我,再度感受到被中國國民黨鄙視羞辱的痛。因為,在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推行數十年「請說國語、不准說方言的教育政策」之後,2011年的今天,台灣的孩子可以自由開口說母語了,但是多數台灣的孩子卻只能、只想開口說「國語」了,即使是台灣語文學系、台灣文學系的大學生。就連我家那兩個台語講得「夏夏叫」的中學生和小學生,為了和同學朋友有單純的互動,不想被當成異類,他們只有和祖父母、父母、姊弟之間的對話,才會單純講台語。

「不公不義」被教育手段包裹成「理所當然」,公平正義反而成為笑話,這樣「荒謬」的家鄉宛如「異鄉」般,讓人忍不住要為這樣的家鄉傷心落淚。但是,這是我們的家鄉,她一直需要我們還她應有的公道,重建她應有的榮光,所以,我們不要成為在家鄉自我放逐的「異鄉人」。在觀看電影《Seediq Bale》、《1895》,以及紀錄片《牽阮的手》的試映會時,我告訴自己:不要再流淚了,苦難的島嶼正需要我們為她打拼,母親般的家鄉正需要我們為她付出,「愛煞猛打拼為台灣」(客語),認真用心不怕苦,栽培自己,讓島國的榮光因你我的參與而溫柔美麗,那時候,我們再來豪情縱哭。

這樣想的我,是不是家鄉的怪人呢?

生於1970年的我,母親只會台語,師專剛畢業的國小導師告訴我們:講台語就是講髒話,要講「國語」,不要講台語。想成為乖孩子的我們,開始看不起自己的母語,覺得只會講台語的人不夠有水準。我小時候的電視節目一天只有中午及傍晚各有30分鐘的台語連續劇,其他時段電視都只會講「國語」,我的阿母因為聽不懂晚上8點檔連續劇的對話,常常問得讓無知不孝的我們嫌她煩。有些話為了不想讓母親聽懂,在母親身旁,我還會故意用「國語」和姊妹兄弟及好友交談。寂寞的、只會台語的,我的阿母在今年2月27日離開了這個說「國語」的世間,終於她不用再因為寂寞而一個人落淚了。

說「國語」的我,直到就讀成功大學中文系,旁聽了歷史系林瑞明老師的台灣近現代文學史,以及中文系施炳華老師的台語課,參加了第一屆台灣文藝營、第一屆台語文學營,20歲出頭的我,才終於知道,一直是學校優等生的自己,竟是讓自己母語瀕死的幫兇。

母親父親不必費力就教會我們講台語,我們的小孩卻有多少人會講台語呢?就在這兩三天,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羞辱鄙視不會講客家話的客家妹,講得振振有詞,難道,中國國民黨忘了:台灣人不會講母語的「恥辱」,正是拜該黨的不公不義的語言教育政策所致嗎?「打人的、喊救人」!這個島國是否還存在公義天理?感到沮喪的我,想看到。(作者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大哥你寫論文,你寫它有啥用?--中國的學術生態之一

P1130744

朋友拉我來做一個博士生學術課題的研究。研究結項的方法很簡單,寫一篇論文即可。

論文並不困難,搜集了些許資料,朋友匆匆寫好,沒有什麼底氣,便投到了這個學科中較為底層的核心期刊。幾天之後接到了一個電話:「稿子可以發,先交3000塊錢。」

朋友和我說的時候,我還很不解。水平夠了自然可以發,不夠便退回來,那有投稿者還要自掏腰包這回事?

於是被笑幼稚。此項費用被稱為「版面費」。你不花錢,想花錢的人多得是。每個人都愁眉苦臉的,為了靠論文晉升職位、完成課題,種種目的看來,這幾千塊錢的花銷,實在值得。

於是稍作了一些調查,導師與我說,這個學科內,收費的期刊多得很,不收費的倒是少數。即使這樣,這些期刊也很難完全按照論文的質量來進行評審。道理很簡單,沒有了「金錢」方面的糾結,就開始耍起了人情債。

首先,學術雜誌要為自己學校的老師留出版面,總不能逼得自家人掏錢去外面發稿;其次,各種關係撲面而來,各種領導的親戚朋友,指望著發論文評職稱,在這樣一個「人情社會」中,都是難以免俗的事情。

這一切權力尋租的鬧劇,無非是源於中國的學術評價標準。

在大學中,評價學術成果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首先,在質量層面的評價基本被堵死了,即使可行,在這樣一個汙濁的學術氛圍裡,也難免變成人情債泛濫的又一個出口。於是還不如大家都站在一個起跑線上,咱們比誰發論文發的多。數量總是一個相互比較最公正的方法了吧。

於是論文成了青年學者天天發愁的煩心事。數量多的,質量一般都不怎麼樣;質量好的,數量肯定難以保證。就在這樣一個堆砌數字的學術環境中,我們在數以萬計地製造著學術垃圾。

別的圈子我不敢多言,新聞傳播學中,我已經看過太多拍腦袋想出來的狗屁「論文」。這種論文的寫作不需要任何科學方法的支撐,不過是空洞無物的套話堆積。比如要解決「中國的國家形象問題」,大多數論文的結論就是加強政治資源建設、廣泛深入開展政府國際公共關係,綜合改善國家形象、發揮傳媒功能,優化中國形象等等說了等於沒說的話。當然,也源於學術的不自由,真相往往會被排除在體制內的學術研究中。

另一類論文變成了規定動作的不斷重複。這種論文幾乎是八股文式的,我們看多了,習慣開玩笑地把它稱作「比較 A 和 B 在報導 C 上面的區別——以 D 事件為例」。比如經典的傻逼論文套路便是比較「《人民日報》和《紐約時報》在中國形象上的框架——以西藏事件為例」。研究者們喜歡這樣的調調,但從來不會多想那怕一個問題,比較出來又如何?我們的論文,幾乎有一半都經不起一個簡單的追問:so what?你寫完了又如何,又能解決什麼理論和現實問題?

很少人會問自己這些問題,除了對學術的不嚴肅之外,大部分原因也在於,現實的論文數量指標逼迫學者們只能邁開步子往前走,完成任務便是王道了。

近幾年,「土」博士們找工作是一個發愁的老大難問題。找到工作的呢,也不一定是學術能力強的,原因很簡單,接收畢業生的大學所看重的,並不只有學術研究能力。或者說,學術能力這個東西,要多虛就有多虛,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我認識一位兩位女博士,其中一個做的歷史研究,功底深厚,畢業的論文得了優秀;另一位純屬混世魔王,各種胡扯,我記得和她吃飯的時候聊到了羅蘭巴特的神話學。她激動地說,神話啊,我懂,這個東西應該好好研究,中國的神話故事很多啊……面對一個連符號學都沒有入門的博士,我真不知道該如何繼續這個話題,只能笑著點點頭。

結果並不意外,做歷史研究的那位博士到處找工作碰壁;而混世魔王姐姐順利找到了一個重點大學的教職。原因在於她社交能力極強,各種關係走動,再加上願意把自己手中的項目轉到那個學校去做。院領導聽到了很開心,這個見面禮不錯,學院又一個成果,又有一筆經費。

大家忙著如同「高鐵」一樣瘋狂製造論文,學術抄襲就不可避免。我在讀本科時的一位老師,出了一本亞洲電視概況的介紹,竟然抄了一堆百度百科。這傢伙實在懶惰,您好歹也用點 wiki。這個人學術抄襲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學院一直往下壓這個事情。很簡單,被捅出來,學院的面子也不好看。不過也許是因為這位老師實在水平有限,據說那本書第一章說的是「朝鮮」,這樣的人,不打假,也沒什麼人搭理。姑且自生自滅吧。

其實,在大陸,這些學術的課題,大多數是浪費納稅人的錢財。大大小小無數課題在研究媒體責任,但新聞都不自由,何談責任;一堆人扎堆在討論如何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你自己國家總幹丟臉的事情,我們用什麼技巧能挽回?公共關係的真諦是:do good, and tell them。城管天天打折小販的腿;各種上訪者被送進精神病院;高鐵救出一個人就敢說「這是奇蹟」,然後你還想別人覺得你形象好。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

一個出國留學的朋友,本來性情也很叛逆,經常炮轟國內的學術體制。這是一個死水一灘的圈子。

美國有一個學者,叫格爾茨,他帶著家人跑到東南亞的一個小島上,和島民生活在一起,觀看島民鬥雞,然後寫出了影響整個文化研究進程的史詩性論文。

還有一個學者,叫斯科特,同樣是在東南亞的一個小村子裡,觀察當地各種小人物的生活,觀察游手好閒的「盲流」如何被人排擠,觀察村民們如何在農作中偷懶,然後寫了一本《弱者的武器》,給社會運動研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等等等等,在大陸都是天方夜譚的童話。你去東南亞待一年,且不說誰給你報銷,回來之後一看,自己所在的「派系」已經在學院的內鬥中失勢了,這下自己的前途怎麼辦?學院之間教授的內鬥,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為了當官,知識分子耍起流氓來,可比一般人還高級,並且手段還噁心。學校早就不是一片淨土。

你說,我無欲無求,不參與。不是這個邏輯,因為你不參與,別人也會把你拉進來,你要再不參與,你就兩邊都不討好。退一步說,我不管了,我要追求學術研究的夢想。誰來付帳呢?在現在的大陸學術圈,你申請一個「群體性事件對策研究」的課題簡單得很,因為政府需要你去老老實實做這些事情。你想批判性的研究一下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問題,就差一些,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的「批判研究」總是開展不起来;當然,你要想研究一下威權國家中農民如何在生活中反抗政府,很抱歉,把這個課題申報上去,會被同僚們笑掉大牙。

這是一個出不了大師的學術界。這是一個不自由的學術界,一個浮躁的學術界,一個充滿了權力和欲望的群體。如果能出現一兩位優秀且正直的學者,那一定是奇蹟。

這回,任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但也不是全是絕望,也不全是抱怨,因為涉世本來不深,還保留著純潔的夢想,我們就該繼續堅持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畢竟,留在大學校園裡,我們還能看到很多美好的東西,看到很多美好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我看到方舟子對賀衛方教授的指責,一下子覺得很不解。我並不想對方舟子的為人有過多評價,我只是覺得此人在「學術打假」的路上有些標準不一。方舟子攻擊學術制度的腐敗,卻用他眼中「腐敗的」制度來攻擊賀先生。如同下著下著軍棋,方舟子突然從兜裡掏出一對大王,喊著「老子炸了你丫的」。不好意思,即使您要批判,也要了解軍棋的本來邏輯,您得按套路出牌。想打鬥地主,出門左轉,人多得很。

我想說,寫不寫夠一定數量的論文,本來就不能作為評價一位學者的唯一標準,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的學術圈子中。錢鍾書寫過幾篇論文?再從網易上隨便抄來幾個案例:比如哈耶克,多數研究都在1950年前完成,戰後去了美國之後幾乎很少寫論文,而是集中精力寫書,最終以《通向奴役之路》聞名世界;近10年喬姆斯基參與論文4篇,但不妨礙其成為「20世紀全世界前10位最偉大科學家」之一;02年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甚至從未發表過學術論文。

我並非強調論文不重要。反之,如果相比較的話,我認為重要性上,學術的質量遠勝於數量。這也就是為什麼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先生傻逼兮兮地吹噓著我國學術研究能力世界名列前茅時,舉出我國每年論文數量來做論據一樣。真的,郝部長,別瞎鬧了。你看這些論文,有幾篇被西方有人認為是有價值的,甚至,有幾篇人家能看得到?

我寫下以上這些,並非源於對賀衛方先生的支持,我不敢說我了解這個人,但按照方舟子的邏輯,依據論文數量把賀衛方先生打假打掉,恐怕邏輯上不怎麼通順。反而,我所知道的,賀衛方先生所做的事情,不僅僅是對法學是有益的,更是對這個國家有益的。

順帶一個比喻來闡述我的想法:當你身處一個每個人都放屁的屋子裡,突然看到一個人,他堅持不放屁,還不可思議地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並且更重要的是,他還能敢說出這個屋子是臭的。

這樣的人,其實是國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