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關於「捨舊衣、換新衣」的比喻



曹郁美老師轉貼她自己的舊文,介紹鐘文秀老師的譯作《薄伽梵歌》。瀚邦的老同學這才發現曾來瀚邦主持梵文教學的鐘老師不幸英年早逝。
曹郁美老師的文章如此敘述:

《薄伽梵歌》並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經典,但由於根源於相同的文化土壤,二者文獻有許多相似處,例如:

就如同人捨棄舊衣,穿上其他新衣,主體捨棄舊的身體進入新的身體。 vāsāṃsi jīrṇāni yathā vihāya navāni gṛhṇāti naro ‘parāṇi/ tathā śarīrāṇi vihāya jīrṇāny anyāni saṃyāti navāni dehī// (《薄伽梵歌》第2章、18節;本書頁84。)

這個知名的「捨舊衣、換新衣」譬喻,就是佛教的教義核心:「輪迴思想」。其他如「主體既無出生,也無死亡;過去不曾存在過,將來也不會不存在」,也是佛教所說「真如、法性不生不滅」意。

--------

帖主按語:
《薄伽梵歌》在印度哲學思想史與印度文學都占有非常重要的文獻價值,其中有些思想與佛教有互動的關係;但是,要稱佛教文獻與《薄伽梵歌》

「二者文獻有許多相似處」,

顯然有需進一步斟酌的地方。
在阿含、尼柯耶的領域理,「就如同人捨棄舊衣,穿上其他新衣,主體捨棄舊的身體進入新的身體」並不是佛教的教義。
《中阿含201經》𠻬帝比丘如此主張:

「我知世尊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CBETA, T01, no. 26, p. 766, c3-4)

此一主張遭受世尊譴責。
莊春江老師翻譯的《中部38經,愛盡大經》有相同的經文:「我了知依世尊教導的法,就是這[同一個]識流轉、輪迴,而非不同的。」
-----
順道提起,菩提比丘曾指出「隨緣消舊業」、「宿業盡吐,方證菩提」,這是耆那教的教義,佛教徒卻朗朗上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