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各舉一例:
--------
「三十六刀」:
《中阿含163經,分別六處經》:「汝等六處當知內也,六更樂處當知內,十八意行當知內,[18]三十六刀當知內,於中斷彼成就是,無量說法當知內,」(CBETA, T01, no. 26, p. 692, b29-c2)
[18]三十六刀~Chattiṃsa sattapādā.。
對應經典巴利《中部137經》chattiṃsa sattapadā,依巴利上座部解釋為「三十六種眾生狀態」(chattiṃsa sattapadā),智髻比丘、菩提比丘的「巴利《中部》英譯」為「三十六種眾生狀態」(The thirty-six positions of beings)。(padā)有一種字義為「狀態」。
《鞞婆沙論》卷3:「應說十八。如說十八意行。應說三十六,如三十六[11]刀。應說百八愛。如百八痛。」(CBETA, T28, no. 1547, p. 435, c28-29),[11]刀=勾【聖】。
從《聖語藏》將「三十六刀」抄寫作「三十六勾」,古代抄寫常「鉤、鈎」不分,也就是"口"的部分,為求簡便常抄寫作"ㄙ",這表示有可能原本的「三十六刀」,原是翻譯作「三十六句」,先寫作「三十六勾」,再訛誤成「三十六刀」。
---
「chattiṃsa sattapadā」在北傳論典確實有「師句、尊句」之意。
玄奘翻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39:「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CBETA, T27, no. 1545, p. 718, a25)
曇摩耶舍翻譯《舍利弗阿毘曇論》作:「云何三十六尊句?依六貪喜,依六出喜,依六貪憂,依六出憂,依六貪捨,依六出捨。」(CBETA, T28, no. 1548, p. 543, c29-p. 544, a2)。
玄奘翻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又即喜等為三十六師句。謂為耽嗜出離依別。」(CBETA, T29, no. 1558, p. 54, b12-13)
玄奘翻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作:「故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CBETA, T29, no. 1562, p. 508, c2-3)
玄奘翻譯《阿毘達磨藏顯宗論》作:「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CBETA, T29, no. 1563, p. 846, b27-28)
玄奘翻譯《顯揚聖教論》作:「師句建立者,謂三十六師句:六依耽嗜喜,六依出離喜,六依耽嗜憂,六依出離憂,六依耽嗜捨,六依出離捨。」(CBETA, T31, no. 1602, p. 504, b20-22)
============
《中部9經》:「(舍利弗曰:)『然!有。諸賢!若聖弟子知食、知食之集、知食之滅、知食至滅之道。如是者,聖弟子具正見、其見正直,對於法絕對持淨信,則達此正法。…聖弟子如是知食、如是知食之集、如是知食之滅、如是知至食滅之道,彼普捨貪隨眠、除瞋隨眠、除去『予有』之見慢隨眠,捨無明,而令起明,於現法為苦滅。如是之聖弟子具正見、其見正直、對於法絕對持淨信,則達此正法者也。』(CBETA, N09, no. 5, p. 61, a11-p. 62, a6 // PTS. M. 1. 47 - PTS. M. 1. 48)。
《中阿含29經》:「(大拘絺羅)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食如真,知食習、知食滅、知食滅道如真。…。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食如真,知食習、知食滅、知食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CBETA, T01, no. 26, p. 461, c23-p. 462, a6)。
《中部9經》與《中阿含29經》都是「正見經」,這是關於建立正見的教導。《中部9經》是大拘絺羅問,舍利弗答;《中阿含29經》則是舍利弗問,大拘絺羅答。《中阿含29經》的教誨提到對食、食集、食集滅、食集滅道跡如實知,則能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相對於此,《中部9經》則敘述:「聖弟子如是知食、如是知食之集、如是知食之滅、如是知至食滅之道,彼普捨貪隨眠、除瞋隨眠、除去『予有』之見慢隨眠,捨無明,而令起明,於現法為苦滅。」
無著比丘認為,建立正見距究竟苦邊,尚有一大段距離,應以《中阿含29經》的敘述為適當而不逾越教誨的邊界。
----
以下為無著比丘的論文
----
有時中文對應經典所缺的特殊敘述或章節,會提醒我們此段文字在巴利經文中並不恰當。《中部9經,正見經》(Sammādiṭṭhi Sutta)有一個這樣的例子,《正見經》是一部解說具正見的各種方法的經典,此經有《中阿含》與《雜阿含》的對應經典及梵文殘卷。巴利經文在每一段解說如何具正見之後,都會提起「捨斷貪瞋癡的隨眠與我見,盡除無明,究竟苦邊。」,中文對應經典與梵文殘卷均無此段經文。
仔細考量之下,此段漢譯所無的文字似乎不應在經文之內,因為「盡除無明,究竟苦邊」代表的是究竟解脫,而「建立正見」則僅為預流果的議題。巴利經文在此句後,隨著敘述「到此程度ettavata,聖弟子具足正見,於法得不壞信。」然而預流果為具足正見與不壞信,此階段與「斷諸結使,盡除無明」仍相當遙遠,而仍未完成「究竟苦邊」。因此前段引文中的「到此程度」,並未完全與他所指的經文吻合,相對於漢譯經典與梵文殘卷並沒有此段敘述,代表著較可信服的經文與讀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