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 星期二
法友飛鴻 421:諸法意先導
----- 巴利《法句經》第一頌是: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Manasā ce paduṭṭhena,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Tato naṃ dukkhamanveti, cakkaṃva vahato padaṃ. 漢譯為:「諸法是心所前導的、心所主宰的、心所造的;如果有人以汙染心而言行,罪苦跟隨著他,就像車輪跟隨著拉車者的腳。(1)」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諸法意為導,意主意造作。 人若染穢意,或語或〔身〕行, 苦事則隨彼,如輪隨獸足。」(CBETA, N26, no. 9, p. 13, a7-8 // PTS. Dhp. 1) 有趣的是,《法句經》除了巴利版本之外,我們還有犍陀羅語、梵語版的《法句經》,還有一部在西藏找到的(Prakrit 俗語)「波特那《法句經》」。 ----- 以下為 Ding Jui Lei 的留言: ----- 提供參考 《法句經》、《法句譬喻經》、《出曜經》、《增壹阿含52.7經》、《佛說自愛經》、《舍利弗阿毘曇論》:「心為法本」。最早是由了參法師在翻譯CSCD本句時,則是:「諸法意先導」,於此之後,多家翻譯皆採用「導」字,如,敬法法師作:「諸法以意為前導」。 這個「導」字,如果不查,會解釋成:指引、帶領,或較冷門的解讀:啟發。這沒問題吧!了參法師的翻譯,除了參考原語系外,在選字上,可能參考了《阿毘曇毘婆沙論》,論曰:「心為前導」。 假使就這樣,可能就沒事。但如參閱原語: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便可知道那個「導」字,並不是指「指引、帶領」。巴利語的 ˚Gama 是指「導致了」、「通向」、「通往」、「可以去」,因此,本句是說: 「意稍早之前導致了諸法」,故為「法本」,這個「導」不是說「諸法以意在前來帶領」。 同樣的,諸經此句後一句是:「心尊心使」,了參法師翻譯:「意主.意造作」,其他多家翻譯類同,如讀原語: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那麼,問題就來了。 這個「主」seṭṭha是指「首重的」、「最好的」、「卓越的」,也就是「主要的」,古譯「尊」。 這個「造作」mayā 是 ahaṃ 的從格、具格,ahaṃ 是指常識上的「我」,故 mayā 是「由我」、「從我」,也因此,本句是指「意由我而有、生」。整句: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是在談「意主要的是意由我而生」。這個「我」即「我使」,故古譯:「使」。 ----- ========= 以下為蘇錦坤的回答: ----- 『「意稍早之前導致了諸法」,故為「法本」,這個「導」不是說「諸法以意在前來帶領」。』 我個人認為,上述的解釋是「過度翻譯」了。 可以參考 K.R. Norman 的翻譯:Mental Phenomena are preceded by mind. 只是走在前面,此句並未強調「意」導致了「法」(此處「法」為「意根之對境」,不是「諸法」或「萬法」。) 另一處也是如此翻譯: All mental phenomena are preceded by mind, (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lesson/pali/reading/gatha1.htm) ------ 當然,我的判讀可能是錯的, K.R. Norman 的翻譯也有可能出錯;對經典能有自己的主張總是好事,謝謝留言討論。 玄奘翻譯《本事經》卷1〈一法品 1〉:「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CBETA, T17, no. 765, p. 664, a6)《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2:「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 竺佛念翻譯《鞞婆沙論》卷2:「意法在前 意妙意疾」(CBETA, T28, no. 1547, p. 428, a1) ---------- Ding Jui Lei : 整句: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是在談「意主要的是意由我而生」。這個「我」即「我使」,故古譯:「使」。 蘇錦坤答:這裡應該考慮的是,你主張的這個「使」,對應的是哪一個巴利偈頌的用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