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興伯老師主要指出兩點:
1. 許多〈有偈品〉的偈頌缺乏佛教意涵,《別譯雜阿含247經》雖然將偈頌中的「名」,解釋為「名、色」的名,而翻譯作「四陰名最勝」,其實,原本偈頌不一定有此意涵。
2. 許多〈有偈品〉的偈頌有其「吠陀文獻」的源頭,不回歸到「吠陀文獻」的背景,有些解釋(包含覺音論師的《相應部註》)都失於牽強。
著名的佛教文獻學者 Johannes Bronkhorst 布隆克霍爾斯特說:「今日大多數學者不主張四部尼柯耶或四阿含是一個人所誦出,也不是一人或一群人在一個特定時段誦出。」(也就是對「第一結集」提出質疑)。他接著又說:「阿難在第一結集誦出現有的四部尼柯耶或四阿含的傳統說法,在(歐美)學術圈已經沒有太多人支持這樣的主張了。」
-----------
回到《相應部1.61經》,
封興伯指出,《歌者奧義書》(Chāndogya-Upaniṣad)的一段文字可以作為註解:
mano vāva vāco bhūyaḥ. yathā vai dve vāmalake dve vā
kole dvau vākṣau muṣṭir anubhavati evaṃ vācaṃ ca nāma
ca mano anubhavati.
ChUp 7.3.1
The mind is clearly greater than speech, for as a closed fist
would envelop a couple of myrobalans or jujubes, or a pair
of dice, so indeed does the mind envelop both speech and
name.
(Patrick Olivelle 翻譯).
意(的範圍)比言語大,如同握拳可以包含幾粒橄欖、棗或骰子,如此,意(心)可以包含言語和名(nāma)。
--------
也就是說,《相應部1.61經》:
「‘Kiṃsu sabbaṃ addhabhavi [anvabhavi (sī.)],
kismā bhiyyo na vijjati;
Kissassu ekadhammassa,
sabbeva vasamanvagū’ti.
‘Nāmaṃ sabbaṃ addhabhavi,
nāmā bhiyyo na vijjati;
Nāmassa ekadhammassa,
sabbeva vasamanvagū’ti」
上述的「Nāma 名」應該是「mana 心、意」,「addhabhavi 名勝過、征服 overpowered, weighed down」應該是原先被放棄的異讀「anvabhavi」,這個字的「正確拼寫」應該是「anu-bhavati」的過去式「anuabhavi」意為「包含、包圍 to encompass, to cover」。
兩首偈頌成為:
什麼包含一切?
什麼是比它更大的、更多的物品不存在?
什麼是能控制一切的一法?
意包含一切,
意是不存在任何比它更大的、更多的物品,
意是能控制一切的一法。
----------
最後來看此首偈頌的意涵。
有一種「哲學主張」,認為「名」可以代表實物(或概念)、影響實物(或概念)、甚至因為此項「命名」而取代了實物(或概念)。
可以權宜稱之為「唯名主義」,只要稱作「石女」、「兔角」,即使物質世界不存在此物,會在概念世界產生此一概念,甚至因而出現「石女」、「兔角」的實物。
這樣的主張跟佛法是互相牴觸的,這不是佛教的教義,也不符世尊的教導。
後一詮釋才與「阿含、尼柯耶」教義相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