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經集》1035 偈---「諸流處處漏」1034 偈的答句

P1110130

《經集》1034 偈請參考: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0/10/1034.html

《經集》1034, 1035 偈位於第五品〈彼岸道品〉第一問「阿逸多所問(Tissametteyya Māṇavapucchā)」。

=================================

討論的緣起:

版主在部落格《我們正趨向神祕主義》〈Dhp. 103 vs. Utt. 9.34〉

http://www.wretch.cc/blog/guobing/8840811#comment2021166

有一些有趣的討論,也引導我探視另一個陌生的世界。

Guobing:

另外如佛教《經集》中Ajita所關心的解脫議題:
Savanti sabbadhi sotā, Sotānaṃ kiṃ nivāraṇaṃ; 
Sotānaṃ saṃvaraṃ brūhi, kena sotā pidhiyyare. (Snp. 1034)

在Isibhāsiyāiṃ 29章(耆那教經典,又寫作Isibhāsiyāṃ)中也有人問了耆那教教主Vaddhamāṇa相似的問題:
savanti savvato sotā, | kiṃ -a sotoṇṇivāraṇaṃ? /
puṭhe muṇī āikkhe: | kahaṃ soto pihijjati? ||  (Isibhāsiyāiṃ 29.1)

   於 October 4, 2010 04:37 PM

Yifertw

   4 樓 在Isibhāsiyāiṃ 29章中也有人問了耆那教教主Vaddhamāṇa相似的問題:
savanti savvato sotā, | kiṃ -a sotoṇṇivāraṇaṃ? /
puṭhe muṇī āikkhe: | kahaṃ soto pihijjati? || (Isibhasiyaim 29.1)
答偈真的是? 
12樓
Isibhāsiyāiṃ 29章的說法者為Vaddhamāṇa,在第一偈提問之後,Vaddhamāṇa接著回應:
panca jāgarao suttā, | panca suttassa jāgarā /
pancahiṃ rayam ādiyati, | pancahiṃ ca rayaṃ ṭhae  (Isibhasiyaim 29.2)

在漢譯阿含裡答偈不是這一首,12 樓這首偈頌, 《雜阿含1003經》與《別譯雜阿含141經》都有, 另外有一首像猜謎一樣的《雜阿含1312經》:「斷五捨於五,五法上增修,超五種積聚, 名比丘度流。」(CBETA, T02, no. 99, p. 360, c26-27)

於 October 6, 2010 02:48 PM 回應 | 檢舉

Guobing:

是的,Vaddhamāṇa回應的第一個偈子就是「panca jāgarao suttā……」那個偈子。
引一下該章前幾偈如下:
I/29 ii vaddhamāṇa-nām' ajjhayaṇaṃ. /
savanti savvato sotā, | kiṃ -a sotoṇṇivāraṇaṃ? /
puṭhe muṇī āikkhe: | kahaṃ soto pihijjati?  (1)
vaddhamāṇeṇa arahatā isiṇā buitam.          (*1)
panca jāgarao suttā, | panca suttassa jāgarā /
pancahiṃ rayam ādiyati, | pancahiṃ ca rayaṃ ṭhae.   (2)

《雜含》1312經的偈子與《雜含》1002經相似:

斷除五捨五,增修於五根,超越五和合,比丘度流淵。
《別雜含》140經的陳述似乎更明確:
能斷於五蓋,棄捨於五欲,增上修五根,成就五分法,能渡駛流水,得名為比丘。

另,佛教經典常見的「流、暴流(ogho)」,耆那教也有相近的用語, 如Utt. 5的第一個偈子就稱有人已經度過「大流(mahogha)」, Utt. 21也提及Samuddapāla度過「存在之大流(mahābhavogha)」等。

於 October 6, 2010 08:43 PM 回應

==================================

我在上文提到漢譯不是這樣的回答,我仔細考量一下耆那教經典(Isibhāsiyāṃ 29.1 & 29.2)的兩首偈頌,認為這是編輯在一起的兩首偈頌,彼此不一定要有問答的關係。

漢譯經文則有明確的答偈,從文章的脈絡來看,這樣也比較合理。漢譯是保留在玄奘法師翻譯的《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思所成地〉裡面。《瑜伽師地論》梵本已經遺失,漢譯《瑜伽師地論》成為世界遺珍,所幸西元 1900 年日本人在西藏找到了梵本,所以我們也有梵文本可以閱讀。括弧中的阿拉伯數字代表巴利《小部尼柯耶》《經集》的編號。

《瑜伽師地論》卷19:「

1304  諸流處處漏,是漏誰能止?當說誰防護?眾流誰所偃?
1305  世間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說能防護,由慧故能偃。」

(CBETA, T30, no. 1579, p. 386, b19-22)

巴利1034 偈,版主翻譯如下:

流遍流一切處,

如何抑制欲流?

請告訴我欲流的防制,

如何才能遏阻欲流?

======以下介紹1035偈======

Yāni sotāni lokasmi,

sati tesa nivāraṇa tiṭṭhati,

sotāna saara brūmi,

paññāyete pidhiyyare.(PTS)

郭良鋆翻譯《經集》

1035 思想堵住世上的慾流,我告訴你抑制慾流,憑智慧阻擋慾流

釋達和法師翻譯《經集》

1035 我說,凡是世間上諸流,正念為彼諸之防護,以智慧遮止彼諸流。

元亨寺《南傳大藏經》《小部經典二》雲庵譯,

1035 世間所有煩惱流,其流遮障是為念;流之防護我語汝,依慧此等使閉塞。

元亨寺《南傳大藏經》《小部經典二十二》悟醒譯,

1035 世間所有煩惱流,其等遮障乃是念;流之防護我將語,此等由慧可閉塞。

《瑜伽師地論》卷19:

「世間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說能防護,由慧故能偃。」

(CBETA, T30, no. 1579, p. 386, b21-22) 

K. R. Norman《The Group of Discourses II》

1035 Whatever streams there are in the world,

       their restraint is mindfulness.

      I will tell you the constraint for streams,

      they are dammed by wisdom.

如果依照 K. R. Norman 的英譯翻成現代華語:

1035 世間一切諸流,

   念能防制諸流。

我來告訴你諸流的遏阻,

智慧能遏阻欲流。

再來評論各本漢譯:

元亨寺《南傳大藏經》《小部經典二》雲庵譯,《小部經典二十二》悟醒譯,元亨寺《南傳大藏經》兩譯,大體一致,只有微少用字差異。

釋達和法師譯語「正念」,巴利原文為「念 sati」,而不是「正念 sammāsati」,這可能譯得不夠忠實。

郭良鋆翻譯《經集》的一般缺點是不熟漢譯佛教術語,也不熟悉古譯,因此不易掌握整首偈義,有時讀來不知所云。例如此處將「念 sati」譯作「思想」,是不理解漢譯佛教術語的結果,可能郭先生本身也不是佛教徒,翻譯當時,可能尚未閱讀《阿含經》。但是這樣並不是問題,他的譯文最大的困擾是將初期佛教的教導,譯為大乘色彩的譯文,容易誤導讀者,以為大乘思想可以在此找到源流。

=====引文分隔線======

以下引自 Devasanti 的部落格《經與註》:

http://tw.myblog.yahoo.com/devasanti-santi/article?mid=3584&prev=3587&next=3583&l=f&fid=42

[釋文]

諸流處處漏,是漏誰能止?當說誰防護?眾流誰所偃?(1034)

世間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說能防護,由慧故能偃。(1035)

乙【釋第二問答頌】

01【釋諸流漏】

又惡說法者,由無明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諸在家者,由戲論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善說法者,由放逸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

02【釋念遮止】

如是無明、放逸、戲論,諸門流漏,由聞他音、內正作意,於諸行中了知過患;此相應念,逆流而轉,故能遮止。如是方便,名伏對治。

03【釋慧堰塞】

若出世間正見所攝諸無漏慧,於三種流皆能堰塞。如是方便,名斷對治。

04【釋俱防護】

於此流漏,若伏、若永二種對治,皆能斷故,俱名防護。

念慧與名色,今問是一切;何當永滅盡?唯願為我說。(79)

念慧與名色,我說是一切;若諸識永滅,於斯永滅盡。(80)

《瑜伽師地論》(CBETA, T30, no. 1579, p. 386, c23-p. 387, a3)

[窺基]

第二十段,有十頌中有五問答,二頌為一。皆初問,後答。釋中有二:初總指經頌,後隨別釋。波羅延者,經名。阿氏多者,即無能勝,彌勒字也。釋文分為五段。言世間者下釋初答。第二,又惡說法者由無明門下釋第二答。第三,又惡說者及在家者下釋第三答。第四,乃至彼法未永滅來下,釋第四答。第五,若諸有學斯應顯了下釋第五答。皆准釋答,不解請頌。初明染污若因若果,次明能斷諸染因體,次明總別果蘊滅位,次明於二受不生欣樂,得六種恒住唯無學法,後終盡位,後明異類諸有學者所作眾事。釋初頌中,初釋初句。三種世間,是通世間。二種世間,三中別立。善說法者由有明故下釋第二句。若諸在家異類白衣下釋第三句。三戲論者,一三言事,二四言說,三尋伺。三種言事,謂三世法。四種言說,謂見、聞、覺、知。言事唯名戲論,所分別故。違順思惟名為塗染,能分別故,能增長故,能隨增故。此中惡說法者無明所覆下釋第四句。初三句因,此一句果。初是無明,次是放逸,後違順分別思惟。釋第二答中,又惡說法者下釋初句。如是無明放逸戲論下釋第二句。若出世間正見所攝下釋第四句。於此流漏若伏若永下釋第三句。釋依義次頌隨文便,前後不同。釋第三答中有二。初又惡說法者及在家者下汎釋染淨二品,不顯了顯了二類差別。後諸阿羅漢斯已顯了下總釋頌意。已顯了者,謂阿羅漢。應顯了,謂諸有學。釋第四答中亦總釋頌意。釋第五答中有四。乃至委悉所作,釋初句。一常所作,二委悉作。此之二種是應更作不放逸事,通是一切有學所作故。有學異類若諸有學下釋第二句,有兩番釋。初說下上分結合名無染污心,無染即心無濁。後又於諸欲不耽著下別釋二結。不配無染及無濁義。第三,又於一切有苦法下釋第三句。第四,修習如先下釋第四句。

====以下漢譯經證(讀經,應「以經證經」為先,其次才輔以論註)===

與漢譯《雜阿含551經》的「斷一切諸流,亦塞其流源」意義相當:

《雜阿含551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住釋氏訶梨聚落精舍。
時,訶梨聚落長者詣尊者摩訶迦旃延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如世尊義品答摩揵提所問偈:
『斷一切諸流, 亦塞其流源,
聚落相習近, 牟尼不稱歎。
虛空於五欲, 永以不還滿,
世間諍言訟, 畢竟不復為。』
尊者摩訶迦旃延!此偈有何義?」
尊者摩訶迦旃延答長者言:「眼流者,眼識起貪,依眼界貪欲流出,故名為流。耳、鼻、舌、身、意流者,謂意識起貪,依意界貪識流出,故名為流。」
長者復問尊者摩訶迦旃延:「云何名為不流?」
尊者迦旃延語長者言:「謂眼識、眼識所識色依生愛喜,彼若盡、無欲、滅、息、沒,是名不流。耳、鼻、舌、身、意、意識、意識所識法依生貪欲,彼若盡、無欲、滅、息、沒,是名不流。」
復問:「云何?」
尊者摩訶迦旃延答言:「謂緣眼及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依此染著流。耳、鼻、舌、身、意、意識、意識法,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依此受生愛喜流,是名流源。云何亦塞其流源?謂眼界取心法境界繫著使,彼若盡、無欲、滅、息、沒,是名塞流源。耳、鼻、舌、身、意取心法境界繫著使,彼若盡、無欲、滅、息、沒,是名亦塞其流源。」」(CBETA, T02, no. 99, p. 144, a28-b2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