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讀《雜阿含經》了,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雜阿含經》吧!我選的是《雜阿含1337經》。 ------ 在閱讀《雜阿含經》時,相當於巴利〈有偈品〉的《雜阿含經》〈八眾誦〉是讀得最快的篇章,一天可以讀十幾到二十幾經,可以說是「一目十行、過目即忘」。 在台灣各地的「《雜阿含經》讀書會」,〈八眾誦〉也是最少閱讀的篇章,歸咎原因在不知道這一篇《雜阿含經》在教導什麼,導讀師兄不知道怎樣帶領大家閱讀。 〈八眾誦〉可能含有《雜阿含經》未正式結集之前,有一部分以偈頌為主的教導,但是,也有一部分可能是佛教成立之前的古印度偈頌與神話,這當中很有可能不是原汁原味的佛教的教導。 這一部分也最容易發生傳誦訛誤(連偈頌最基本的押韻都錯亂了)、錯字和誤譯,這真是難上加難。 請參考: 〈《雪山夜叉經》---漢巴經典對照閱讀〉,(2009),《正觀》48期,69-142頁 https://www.academia.edu/7215543/Hemavatta_Sutta_the_comparative_studies_among_S%C4%80_S%C4%802_and_Snp_2009_%E9%9B%AA%E5%B1%B1%E5%A4%9C%E5%8F%89%E7%B6%93_%E5%B7%B4%E5%88%A9%E7%B6%93%E5%85%B8%E8%88%87%E6%BC%A2%E8%AD%AF%E6%96%87%E7%8D%BB%E6%AF%94%E8%BC%83%E7%A0%94%E7%A9%B6 --------
SN
9.10 莊春江 |
《雜阿含1337經》 |
SN
9.10 元亨寺 |
|
比丘汝先時,晝夜勤誦習,常為諸比丘,共論決定義。 |
|
比丘!你為何不用心學習諸法句:當比丘們共住時? |
汝今於法句,寂然無所說,不與諸比丘,共論決定義。 |
比丘汝何故,今交諸比丘,不誦法句耶? |
聽聞法後得到淨信,當生得到稱讚。 |
|
人聞得歡喜,現在得稱讚。 |
之前在諸法句上有意欲,直到我們與離貪會合為止, |
本未應離欲,心常樂法句,既離欲相應,誦說事已畢。 |
依離欲至果,前望於法句,今依離至果, |
自從我們與離貪會合,凡任何所見的或所聞的或所覺的,了知後善人們說放下(捨棄)。 |
先知道已備,用聞見道為,世間諸聞見,無知悉放捨。 |
見聞思何物,依智慧捨棄,善人是為教。 |
SN 9.10 Bodhi 英譯 |
《雜阿含1337經》 |
《別譯雜阿含357經》 |
|
比丘汝先時,晝夜勤誦習,常為諸比丘,共論決定義。 |
汝常誦法句,精懃不休廢, |
比丘!當與諸比丘共住時,你為何不好樂誦習諸法句? |
汝今於法句,寂然無所說,不與諸比丘,共論決定義。 |
今何故默然,都無所誦習? |
聽聞(這些法句)之後能生淨信,此世得到讚譽。 |
|
|
過去我尚未離欲,因此樂於(誦習)諸法句,但是,我今已離欲, |
本未應離欲,心常樂法句,既離欲相應,誦說事已畢。 |
我先求法句,未得離欲結,吾今既離欲,法句義已成。 |
|
|
我今已知見,不墮於諸道,所其得出要,何用文字為? |
是智者所稱的「以智慧捨置任何從見、聞、受所得的」。 |
先知道已備,用聞見道為,世間諸聞見,無知悉放捨。 |
世間諸所有,一切聞見事,悉皆都捨離,不受於後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