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6日 星期六

《雜阿含1275經》:觸與不觸 -- 1/2



觸與不觸 -- 1/2
----------
我們再來一起閱讀一部《雜阿含經》,這次我選的是《雜阿含1275經》。我們特別關注兩點:
1. 《雜阿含1275經》的偈頌「無觸不報觸,觸則以觸報,以觸報觸故,不瞋不招瞋。」讀起來像是禪宗的偈頌,迴環反覆,很難憑藉字面的意思去作解說。
2. 世尊答偈的第一句「有於不瞋人」,【宋】【元】【明】作「不於不瞋人」,前者「有」、後者「不」,意思剛好相反,哪一種是「原翻譯」?哪一種是「抄寫訛誤」?
------------
《雜阿含1275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無觸不報觸,觸則以觸報,
 以觸報觸故,不瞋不招瞋。」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7]有於不瞋人,而加之以瞋,
 清淨之正士,離諸煩惱結。
 於彼起惡心,惡心還自中,
 如逆風揚塵,還自坌其身。」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CBETA, T02, no. 99, p. 350, c11-26)。
----------
《雜阿含1275經》的對應經典為《別譯雜阿含273經》。
《別譯雜阿含273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於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大明,遍照祇洹,頂禮既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不觸者勿觸,  觸者必還報,
 以如是事故,  不應妄有觸。
 若非津濟處,  不應作渡意。」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可瞋而不瞋,  清淨無結使,
 若欲惡加彼,  惡便及己身。
 如逆風揚土,  塵來自坌身,
 欲以瞋加彼,  彼受必還報。
 是二竝名惡,  兩俱不脫患,
 若瞋不加報,  能伏於大怨。」
爾時,天復以偈讚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久棄捨嫌怖,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CBETA, T02, no. 100, p. 469, b10-26)
-------
《別譯雜阿含273經》的問偈比《雜阿含1275經》多了兩句「若非津濟處,不應作渡意」,而無「不瞋不昭瞋」,但是從漢字的字面解釋,整首問偈的意思仍然不清楚。
---------
藉助《相應部 SN 1.22》,可以幫助解讀,以下的英文部分為長老菩提比丘的《相應部英譯》SN 1.22 的英文翻譯:
It does not touch one who does not touch,
But then will touch the one who touches.
Therefore it touches the one who touches,
The one who wrongs an innocent man.
不會去觸那個無觸的人,但是會去觸那個已觸的人,
因此去觸那個已觸的人,那種誣賴無辜的人。

If one wrongs an innocent man,
a pure person without blemish,
The evil falls back on the fool himself,
like the dust thrown against the wind.
如果有人冤枉、誣賴無辜的人、純淨無瑕的人,
罪惡會返墜到那個愚人自身上,就像逆風揚灑灰塵。

依據長老菩提比丘的註解,第一偈的意思為:「惡果對未造業者不會成熟顯現,不但如此,而且惡果對已造業者會成熟顯現,那些瞋害清淨無瑕疵者的人身上會招感惡果。」

《雜阿含1275經》的譯文:『無觸不報觸,觸則以觸報﹔以觸報觸故,不瞋不招瞋。』第四句「不瞋不招瞋」是對appaduṭṭhapadosinan(appaduṭṭha-padosinan 無瑕疵的人-瞋害的人)的誤解,雖然paduṭṭha 有『已瞋的』、『已染污的』兩種字義,法句經第一偈是以『污染』作解釋(諸法被心所前導,諸法被心所主宰,諸法被心所造作,如果以污染心言行,如此痛苦會跟隨著他,就像車輪跟隨著(拉車的)獸腳。),本偈appaduṭṭha作『無污染、無害的、無辜的』而非『不瞋』。Dosa有『瞋』、『瑕疵、過錯』兩義,padosa為『染污、瑕疵、過錯』,padosin為『虐待、傷害、破壞』,『雜阿含經』的譯者可能把此複合的字的前半譯為『不瞋』、把後半譯成『瞋』,所以才會譯成『不瞋不招瞋』吧?此字應該解讀為:「對無染污者瞋害」的人。
---------
觸有兩種意涵:『造業』,及『異熟(當業緣成熟時招受到果報)』。英文及巴利文的六個『觸』字(漢譯《雜阿含1275經》譯文也是六個「觸」字),為
1. will not come to (touch) the person
2. who does not commit kamma.
3. But then will touch
4. the one who touches (who commits kamma)
5. Therefore it touches the one
6. who touches (who commits kamma).

《別譯雜阿含273經》:「不觸者勿觸,觸者必還報﹔以如是事故,不應妄有觸﹔若非津濟處,不應作渡意。」第五、六兩句「若非津濟處,不應作渡意」無法從巴利經文或註解推測其原意,不過應該也是和《雜阿含1275經》一樣,因為誤解「瞋害無染污者的人 appaduṭṭhapadosinan 」而造成誤譯吧?而此處只譯出四個「觸」字,顯示譯文有一些狀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