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 星期四

生活明信片:寫作的撞牆期



我向來不是靈光乍現、慧心獨具的論文寫作者。
大部分的情況我是選擇一整類資料,讓資料自己去顯現意見。
如同《七處三觀經》的論文,在 2011年我有很多天都是面對著一整桌《七處三觀經》資料發愁而下不了筆,不知道要以怎樣的編輯方式讓讀者容易掌握文獻的樣貌,而不至於過度艱澀冗雜。最後切割成下列兩篇論文:

蘇錦坤,(2012a),〈《七處三觀經》研究(1)---《七處三觀1經》校勘與標點---兼對 Tilmann Vetter Paul Harrison 論文的回應〉,《福嚴佛學研究》7期,1-74頁,新竹市,台灣。

蘇錦坤,(2012b),〈《七處三觀經》結構與譯者---兼對 Paul Harrison 論文的回應〉,《正觀》62期,99-192頁,南投縣,台灣。

經過了十年,今年同樣的現象又發生了一次,在比對了六百組名詞之後,三個月來就一直擱筆寫不下去。
就像每天牽著一匹馬到溪邊,無論用什麼方法都無法讓馬開始喝水。幸而,今天終於恢復了生氣,又開始有了進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