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14經》:「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彼將作身業。」(CBETA, T01, no. 26, p. 436, c11-13)。
對應經典為《中部61經》,莊春江老師的翻譯為「當觀察時,如果你這麼知道:『凡我想要做的這身業,這身業對我會導致自己的惱害,會導致他人的惱害,會導致兩者的惱害,這不善身業有苦生起與苦果報。』羅侯羅!你應該竭盡所能不做像這樣的身業。」
無著比丘在他的論文中指出,「世尊告誡羅云,如果這樣的身業,會造成自己或他人的不善或苦果,應該捨棄這樣的身業,除作這樣的行為。
所以,《中阿含14經》「彼身業淨」四字,應作「彼身業不淨」。
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25:「羅怙羅!若汝作此觀察之時,即能了知此之身業我今欲作能損自他,是不善事、是苦惡業,能於未來感苦異熟,此之身業應當檢攝即不應作。」(CBETA, T23, no. 1442, p. 761, a13-16)
-------
《中阿含14經》:「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彼將作身業。」(CBETA, T01, no. 26, p. 436, c13-16)。
對應經典為《中部61經》,莊春江老師的翻譯為「當觀察時,如果你這麼知道:『凡我想要做的這身業,這身業對我既不會導致自己的惱害,也不會導致他人的惱害,也不會導致兩者的惱害,這善身業有樂生起與樂果報。』羅侯羅!你應該做像這樣的身業。」
所以,《中阿含14經》「彼身業不淨」五字,應作「彼身業淨」。
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25:「若汝作此觀察之時,即能了知此之身業我今欲作,能益自、他,是勝善事、是安隱業,能於未來感樂異熟,此之身業應當發起修其善事」(CBETA, T23, no. 1442, p. 761, a17-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