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法友飛鴻 426:與 Pedy Lin 聊天
Pedy Lin 問: 2022/4/23 蘇老師請問您真的整篇英文文獻這樣嗑起來? 很硬ㄟ~ ----- 蘇錦坤回答: 今天台灣本土確診病例達 4126例,哪裡也去不了;就當作假日聊天,不要太嚴肅,只是隨興交換意見。 首先,在家學佛有很多種形式,可以朝山、念佛、參加法會、聽演講、參加佛學課程、參加讀書會或禪修會、到寺院參訪而聽法提問、自己讀書翻閱、學習梵文、巴利、藏文語言,等等。 我不是佛學院科班出身,也未在大專院校修習佛學相關課程,純粹是一名在家學佛的門外漢。那麼,為什麼開始閱讀佛學論文?主要是三個想法: 1. 我想知道最早的文獻紀錄佛陀或長老比丘怎麼教導在家居士。 2. 我想知道巴利《尼柯耶》與漢譯《阿含》的差異是什麼,哪一種文獻會比較正確? 3. 我想翻譯巴利《尼柯耶》與漢譯《阿含》研究範圍內的論文,與台灣同好分享。 要作到第三點,必需閱讀《大正藏》中的四阿含,閱讀菩提比丘的《尼柯耶》英譯,然後找一些淺近的英文佛學論文來翻譯。 當閱讀夠多,翻譯有一些積累,就能跟得上當期發表的佛學論文。當然,不管是漢譯佛典或巴利文獻,剛開始也是讀不懂。記得當年我還在大學的佛學社當社員時,最討厭聽老師在課堂上講解十二支緣起,也老是搞不清三十七道品「四四四五五七八」,是否有一個「四」是「四聖諦」。 這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興趣」,不管自己關心的是「中論、唯識、阿含、般若、淨土、禪宗、內觀」,有興趣就不嫌遇到困難,遇到瓶頸就會找「法師、教授、學長」提問、學習。 然後,這當中會有一個積累的功夫,不管你選擇的是「讀、修、講、寫、提問」的哪一步驟,必需積少成多,一部經接一部經,一項修習接一項修習,只要路的方向是對的,就不怕路遠。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