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台遊筆記〉提到的台語

P1100029

【台灣文獻叢刊目錄】→第216 種:〈臺灣輿地彙鈔

http://dblink.ncl.edu.tw/taiwan/Content/content.asp?bookno=216&chptno=25&startPage=1

本文〈台遊筆記〉錄自王錫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九帙。

文中提到「三十六鴛鴦主人」,此為清末拙政園主人。

全台孤懸海中,萬山叢立。劉省山爵宮保經之營之,規模始備;陸則有火車、水則有輪船,商務始大。

現在鐵路由基隆海口至台北、由台北至大虎口,計長一百五十餘里,車已通行;惜山路崎嶇,鐵軌、汽車俱易損壞。」

提到劉銘傳所建的鐵路已經到達湖口(舊名「大窩口」,作者可能不懂台語,誤記為「大虎口」),時間應該在 1890 年附近,(劉銘傳1885年抵台,1891年離台)。

出西門里許,有市集曰艋舺,為煙花之淵藪。每年七月間作普通會,猶內地之盂蘭會也。居家,用糯米及米粉之類作烏龜形以供佛;供畢,餽送親友,名曰「烏龜糕」,不知何所取義?

土音啁啾,初莫能辨:呼內地人曰「外江郎」、喫煙曰「腳葷」、茶曰「顛」、飯曰「奔」、走路曰「強」、土娼曰「摘毛官」、玩耍曰「鐵拖」。略舉數語,其餘已可概想。』

七月作「普通會」,台人稱「中元普度」為「作普 tso3-phoo2」,而不是作「普通會」。

用糯米或米粉作成烏龜形狀,台人稱為「麵龜」,龜是四靈之一「朱雀、玄武、青龍、白鳳」,烏龜形狀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烏龜糕」應該是「紅龜粿 ang5-ku1-kue2」,作者聽不懂台語,可能是轉譯出問題。

土音啁啾,初莫能辨」這是指作者聽不懂台語、客語。

早期台人稱自中國來台者為「外江郎」,台人早已不用。

喫煙」稱為「腳葷」,應為「敲煙 kha3-hun1」,早期用煙斗抽煙,裝煙絲之前,必須先敲煙斗將殘渣敲出,故稱為「敲煙」。

茶不是稱為「」,而是「te5」。

飯曰「」,是誤解讀音「png7」 。

走路曰「」,是「行 kiann5」。

土娼曰「摘毛官」,是「查某倌 tsa1-boo2-kuann1」。

現代人只叫女生為「查某」,叫「查某倌」已經是很久遠的事了。

玩耍曰「鐵拖」,是 「tshit4-tho5」。

limkianhui 提到...

「腳葷」應該是指「chia̍h-hun」(食薰),「腳」官話讀音佮福建話的「食」卜倚卜倚。

2010年6月26日下午12:37

2 則留言:

limkianhui 提到...

「腳葷」應該是指「chia̍h-hun」(食薰),「腳」官話讀音佮福建話的「食」卜倚卜倚。

台語與佛典 提到...

是的,應該以你的推論,"腳薰"為"食菸"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