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終結平埔血統論的幾個流言 (四)

476

以下引自《地圖會說話》

http://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6473356

Jun 28 Mon 2010 22:43

〈終結平埔血統論的幾個流言 (四)〉

流言五:一份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顯示,

嘉義打貓地區的戶口大部分是「番戶」。

由此可見,今日新港、溪口、大林、

民雄、梅山一帶的居民,大多是平埔後裔。

這個流言的根據是《嘉義管內打貓西堡仝北堡仝南堡打貓東下堡下三分打貓東頂堡采訪冊》,以下簡稱《嘉義管內采訪冊》。這份資料對於戶口的記載如下。
打貓西堡:以上合計二千六百九十六番戶;以上合計一萬二千一百三十四丁口。
打貓北堡:以上合計九百六十一番戶;以上合計三千一百一十五丁口。
打貓南堡:以上五十六莊,計共四千三百一十六番戶;以上男女計共七千八百十四丁口。
打貓東下堡下三分:以上共一千零三十一戶;以上男女計四千零九十一丁口。
打貓東頂堡:以上共一千八百零三戶;共八千八百零七丁口。
某些人宣稱,「番戶」指的就是平埔家庭。由於番戶數量遠多於「戶」,可見打貓地區的居民大多是平埔族。假如這樣的解讀是正確的話,那麼將有一條界線切穿今日的大林鎮與民雄鄉。在這條界線以西 (西堡、北堡、南堡),100% 人口是平埔族;在這條界線以東 (東下堡、東頂堡),0 % 人口是平埔族。
我們暫且不論這樣的解讀有多麼古怪。我在這個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曾提到,史料必須在脈絡之下運用。因此,我們得先釐清什麼是「采訪冊」?而《嘉義管內采訪冊》又具有什麼特徵?
采訪冊的功能是為方志蒐集材料。方志以行政區為單位,省有通志、府有府志、縣有縣志。臺灣在建省之前,已有府志、縣志數種問世,但還沒有通志。1887 年,臺灣建省。到了 1892 年,首次全省通志的編纂工作展開。首先,由各縣廳負責材料的蒐集。其成果以采訪冊的型式送交臺北的總局,供《
臺灣通志》編纂之用。
1895 年時,部分縣廳的采訪冊已送達總局 [1]。然而,臺灣隨即被清國轉讓與日本,《臺灣通志》的編纂遂告中斷。參與編纂工作的文人,各自帶著《臺灣通志》的未完成稿件與采訪冊逃回中國。幸好,日本人相當重視這批史料,設法從中國買回部分稿件。林熊祥指出《臺灣通志》稿件被買回的過程:「割臺後,此稿不知落於何人之手,攜之以內渡。光緒三十三年 (1907),日人訪知有此,由其駐福州領事以銀一百五十元購得,送回臺灣,藏諸臺灣總督府圖書館」[2]。
除了《臺灣通志》的未完成稿件以外,被日本人找到而保存下來的還有:《臺東州采訪冊》、《鳳山縣采訪冊》、《新竹縣采訪冊》、《雲林縣采訪冊》以及《嘉義管內采訪冊》。至於其他縣廳的采訪冊,皆已亡軼。
在現存的五本采訪冊當中,以《嘉義管內采訪冊》最為殘缺不全。另外四本采訪冊的內容尚能涵蓋整個縣,而《嘉義管內采訪冊》只殘存打貓五堡的資料而已。事實上,《嘉義管內采訪冊》甚至是在 1917 年時才從斷簡殘篇之中被抄錄出來的。臺灣文獻叢刊的主持人周憲文對其評價為:「文字亦有欠圓潤」、「說不到體例的嚴整」、「脫字與錯字,那是一般抄本的通病」、「還有少數費解的地方,祇好讓它『存疑』了」[3]。
《嘉義管內采訪冊》的內容有多麼不嚴謹,由其記載的戶口數便可見一斑。如前所述,其記載打貓南堡有 4316 番戶、7814 丁口,但將各街庄的數字合計後,應為 4506 番戶、17700 丁口。再者,其記載打貓東下堡下三分有 4091 丁口,但將各街庄的數字合計後,應為 4612 丁口。此外,其記載打貓東頂堡有 1803 戶、8807 丁口,但將各街庄的數字合計後,應為 1741 戶、8101 丁口。五個堡當中,竟然就有三個堡的合計是錯的。
更奇怪的是,我們在另外四本采訪冊當中都找不到「○○番戶」這樣的用語。亦即,這個用語只孤立地出現在內容最不嚴謹的《嘉義管內采訪冊》當中。如果「番戶」指的是平埔家庭,難道臺東州、鳳山縣、新竹縣、雲林縣都沒有平埔家庭嗎?不可能。我們得看看其他采訪冊是如何記載平埔族戶口的。
以《
雲林縣采訪冊》記載的斗六堡戶口為例:「合城內共八千六百五十六戶、二萬八千六百五十九丁口。柴里社附城,共六十二戶,屯外委一員、屯丁三十八名,餘丁口五百零一。」其中,柴里社附城的 62 戶就是平埔家庭。
再以
他里霧堡的戶口為例:「以上四千一百三十四戶、一萬九千三百四十七丁口。他里霧舊無番社;乾隆二十二年生番歸誠,安插於此。今存三十戶,內屯丁二十名;餘丁三十名,與平民等。」
其他采訪冊的格式也一樣,先記載漢人 (莊) 有多少戶多少丁口,再記載原住民 (社) 有多少戶多少丁口。而無論是漢人還是平埔族,家庭單位都是「戶」,從未出現過「番戶」這樣的用語。那麼,《嘉義管內采訪冊》為何會出現這種用語?請記住,《嘉義管內采訪冊》是在 1917 年時才從斷簡殘篇之中被抄錄出來的,而抄錄時很容易出錯。我們最好像周憲文說的那樣:「還有少數費解的地方,祇好讓它『存疑』了」。
現在,該為這篇文章下個簡單的結論了:
(1) 在所有現存的采訪冊當中,以《嘉義管內采訪冊》最為殘缺不全,且其內容最不嚴謹、最多錯誤。
(2) 在所有現存的采訪冊當中,只有《嘉義管內采訪冊》出現「○○番戶」這樣的用語。
(3) 在其他采訪冊當中,無論是漢人還是平埔族,家庭單位都是「戶」。

註釋:
[1] 根據《鳳山縣采訪冊》采訪案由,至 1894 年時,澎湖廳、苗栗縣已繳交采訪冊;埔裏社廳、宜蘭縣已完成采訪冊,準備繳交;臺東州、鳳山縣、安平縣、臺灣縣、恆春縣則陸續繳交。清末的行政區請參考此圖
[2]《臺灣通志》弁言,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3]《嘉義管內采訪冊》弁言,臺灣文獻叢刊第 58 種。

#1 sanasai1930 於 2010/06/29 06:53

番戶試解:日治初期的戶籍簿中,若居住地尚未完成土地調查或登錄番地號(如2-1番地,即地址),就會以流水號登錄家戶,並以"番戶"稱之.所以,"番"是 number的意思,與表示原住民的"蕃"不一樣.版主注意到采訪冊中"番戶"的殊異,確實很敏銳,該數據有可能是抄自打貓堡當時的戶籍簿也.

#3 ylsoo  於 2010/06/29 12:52

嘉義管內采訪冊

這篇文章非常精彩,令人印象深刻。《嘉義管內采訪冊》內容確實令人『存疑』。
只是另一方面看來,大規模番戶的記載,難道只是筆誤?種族岐視的時代,被指為番是多麼嚴重的事。是否可能該書作者在某種情況下,寫下了不該透露的「事實」?如果是,這「事實」是否在其他采訪錄中被課意地掩蓋?這些問題如果無解,就難怪平埔血統論會有那麼大的想像空間。
根據族譜或家族傳說,台灣人多是唐山移民的後代。族譜的記載在唐山本來就不可靠,到了台灣更是如此,比較上,采訪錄等官方文件更加不可忽視。
幾位平埔血統論者,原來皆認為其先祖來自唐山,當其與番戶的記載連上關係時,那種"identity crisis"的衝擊可想而知。當然會希望把其他台灣人都找來作伴,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總之,番戶的問題要是不能澈底釐清,平埔血統論永遠有它的空間。

Richter2010/06/29 16:39 回覆

1) 其他采訪冊並沒有「掩蓋」番社戶口,如同前舉例子:「柴里社附城,共六十二戶」、「他里霧舊無番社;乾隆二十二年生番歸誠,安插於此。今存三十戶」。顯而易見地,番社戶口並不會被寫成「番戶」。
2) 日本人將原住民寫作「蕃」,以便與日文數目的「番」區隔。換言之,日本時代抄寫的「番戶」也不可能是指原住民家庭。

#5 Yifertw於 2010/06/29 21:37

他里霧堡<再以他里霧堡的戶口為例:「以上四千一百三十四戶、一萬九千三百四十七丁口。他里霧舊無番社;乾隆二十二年生番歸誠,安插於此。今存三十戶,內屯丁二十名;餘丁三十名,與平民等。」 >
這句話對我來說有一點語病,他里霧怎會沒有平埔族?除非《雲林縣采訪冊》番戶僅指「生番」。

另外, <雲林縣採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37種>>清、倪贊元編訪,也有打貓北堡與打貓東堡的採訪紀錄,兩者頗有差距,值得深思:
〈〈打貓北堡,以上共一千二百四十二戶、三千六百一十丁口。沿革:打貓北堡,舊屬嘉義縣;光緒十四年,改隸雲林縣。
打貓東堡,以上共六百八十一戶、二千六百七十丁口。沿革:打貓東頂堡,原屬嘉義縣轄;至光緒十四年,割屬雲林縣。〉〉

Richter於 2010/06/29 22:03 回覆

1) 雲林縣采訪冊沒有「番戶」這種東西。
2) 如本文之地圖所示,清末打貓北堡、打貓東頂堡皆被切成兩部分,分別歸嘉義縣、雲林縣管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