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書房夜話 87:關於《雜阿含經》選讀


新竹市有一「《雜阿含經》讀書會」,約從1996年開始,直到2020年為止,讀書會的班長帶領導讀,除了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第三冊之外,其他兩冊是從第一經讀到最後一經,反覆讀了五、六遍。他們約在2016年左右,也開始讀下冊,依據我旁觀的印象,效果並不理想。
所以,不管是在佛學院或民間居士團體,要完全從《雜阿含1經》讀到《雜阿含1362經》,顯得不切實際,在學習的初步階段,先選讀幾經引發興趣,讓學習者先嚐法味,待因緣成熟才讀完全經。
莊春江老師首先揭示《雜阿含經二十選》,用以接引初機。他所選的經典如下(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nn20/nn20i.htm):
  1. 1. 《雜阿含267經》
  2. 2. 《雜阿含258經》
  3. 3. 《雜阿含42經》
  4. 4. 《雜阿含305經》
  5. 5. 《雜阿含62經》
  6. 6. 《雜阿含104經》
  7. 7. 《雜阿含33經》
  8. 8. 《雜阿含250經》
  9. 9. 《雜阿含39經》
  10. 10. 《雜阿含245經》
  11. 11. 《雜阿含347經》
  12. 12. 《雜阿含53經》
  13. 13. 《雜阿含265經》
  14. 14. 《雜阿含803經》
  15. 15. 《雜阿含797經》
  16. 16. 《雜阿含275經》
  17. 17. 《雜阿含311經》
  18. 18. 《雜阿含107經》
  19. 19. 《雜阿含236經》
  20. 20. 《雜阿含638經》
莊春江老師選經以「接引初機」為主,甚至另有更深層的考量也未可知。不過,我們從《大正藏》經號來看,老師並未選介《雜阿含803經》以後的經典。這一特色,從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的經號可以辨識得更清楚。也就是說,除了〈14 安那般那念相應〉選入兩經以外,導師所編的五十一〈相應〉有 37 相應未選入任何經典;以七〈誦〉的角度來看,莊春江老師選了〈1 五陰誦〉、〈2 六入處誦〉、〈3 雜因誦〉、〈4 道品誦〉,但是〈5 八眾誦〉、〈6 弟子所說誦〉與〈7 如來所說誦〉則沒有任何經典入選。
帖主我也於2012年12月選了 10 部經典,這是以彰顯漢譯與巴利交互詮釋以顯明經義的考量而選的書單(6 和 10已在前面莊春江老師所選「二十經」中入選)。以下是:
  1. 1. 《雜阿含64經》
  2. 2. 《雜阿含262經》
  3. 3. 《雜阿含1002經》
  4. 4. 《雜阿含551經》
  5. 5. 《雜阿含1174經》
  6. 6. 《雜阿含267經》
  7. 7. 《雜阿含1329經》
  8. 8. 《雜阿含1078經》
  9. 9. 《雜阿含98經》
  10. 10. 《雜阿含33經》
我建議的第一部經是《雜阿含64經》: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 則斷下分結。」
藉著漢巴對照經文去詮釋這首可能翻譯得不算精確的「優陀那」偈,同時也介紹當代歐美學者對「九分教」的詮釋,我們應該不再純粹倚賴漢譯佛典解釋的「十二分教」,應該由「語源學 etymology」與「文獻學 philology」去追尋「九分教」在佛教的早期詞義。
我建議的第二部經是《雜阿含262經》:
「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復言:「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CBETA, T02, no. 99, p. 66, b15-19)
闡陀比丘所不能接受的是什麼觀點?尊者阿難的解說為何能讓闡陀比丘釋疑?
阿難引述的佛說與龍樹的「八不」是異是同?為何同?為何異?
這些問題,巴利對應經典能提供或協助怎樣的解答?
我建議的第三部經是《雜阿含1002經》,也是《雜阿含1312經》,此兩部經都關係著一首南北傳《法句經》共有的偈頌:
「斷除五捨五, 增修於五根, 超越五和合, 比丘度流淵。」(CBETA, T02, no. 99, p. 262, c21-22)
偈頌中的四個「五」,指的是什麼?類似這樣同一偈頌翻譯兩次的經典有幾經?為何「同一偈頌」要翻譯兩次?為何《法句經》的偈頌會出現在《雜阿含經》,可以用下一敘述詮釋嗎?
〈《法句經》序〉:「是後五部沙門各自鈔眾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CBETA, T04, no. 210, p. 566, b23-25)
我建議的第四部經是《雜阿含551經》:
「如世尊[6]義品答[7]摩揵提所問偈: 『[8]斷一切諸流, 亦塞其流源, 聚落相習近, 牟尼不稱歎。 虛空於五欲, 永以不還滿, 世間諍言訟, 畢竟不復為。』」(CBETA, T02, no. 99, p. 144, b3-7) [6][義品]Aṭṭhakavaggika.。[7][摩揵提所問偈]Māgandiyapañha.。[8]斷…復為Sn. 844.。
從漢譯能否詮釋此偈頌的涵義?如果《雜阿含551經》引用《義品》,是否《義品》的結集比《雜阿含經》的結集還早?如果《雜阿含經》是第一結集時所結集,那麼比第一結集還早的結集是第幾結集?
巴利對應經典對這些問題能提供怎樣的解答?
我建議的第五部經是《雜阿含1174經》:「恒水中大樹」(CBETA, T02, no. 99, p. 314, c15)
從巴利對應經典能得到怎樣的啟示?
我建議的第六部經是《雜阿含267經》,「嗟蘭那鳥心種種故其色種種」(CBETA, T02, no. 99, p. 69, c21),「嗟蘭那鳥真的是因為心種種,所以會有種種色嗎?」巴利經文怎麼說?
我建議的第七部經是《雜阿含1329經》,真的有「雪山夜叉」嗎?「夜叉」是六道輪迴裡的那一道?夜叉是神?還是鬼?
我建議的第八部經是《雜阿含1078經》:
「斷愛及名色, 除慢無所繫, 寂滅息瞋恚, 離結絕悕望, 不見於人天, 此世及他世。」(CBETA, T02, no. 99, p. 282, a16-18)
巴利經典的對應偈頌如何解說此頌?
從這些比較研究來看,《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何者翻譯得比較準確?
我建議的第九部經是《雜阿含98經》:
「如是廣說,如前為火與婆羅門廣說。」(CBETA, T02, no. 99, p. 27, b12)。
「如前所說」是指那一部經?
最後,第十部經我建議閱讀《雜阿含33經》:
「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CBETA, T02, no. 99, p. 7, b23-25)
林崇安教授認為此段經文應該作:
「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CBETA, T02, no. 99, p. 7, b25-27)
林崇安教授認為此段經文應該作: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