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u 可以是單獨一個字,意為「小的、細微的」,較常拼寫作aṇu。
我們在此要談的是「anu-」,也就是說,將一個字的前面加了「anu」,例如在 sati 念(動詞 sarati)之前加 anu- ,而成為 anussati ,一般翻譯為「隨念」。
如圖片所示,一般巴利字典將字頭的「anu-」解釋為「隨,跟隨,漸次,順,從」,在中文語境裡,常令讀者產生「隨之而念」的錯覺。(例如「隨喜 anumodati」意為「歡喜、感謝、感激」,並不一定帶有「隨之而喜」的意涵。)
我跟無著比丘執經請益的初期,印象最深的一次教導是,他跟我解釋「anu-」不見得就是「隨」字,「anu-」有「一而再、再而三」、「頻繁地」、「從各個角度、各個層次、各個層面地」等意思。我學到的是,經文「隨念」並不是「隨之而念」,而是「頻繁地」、「從各個角度、各個層次、各個層面地」念(念,隨著上下文,可以是「憶念」或「念現前」)。
DhsA.(CS: pg.191):Punappunaṃ saraṇato anussaraṇavasena anussati.(一而再地記住,處於緊隨著記住,為「隨念」。) DhsA 為 Dhammasaṇgani 《法集論》的註解,請參考:(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95%E9%9B%86%E8%AB%96)。
我們讀到開印院長將《增支部 4.191經》翻譯為《已隨行於耳經》(Sotānugatasuttaṃ),很顯然,院長是將 anu- 翻譯為「隨」字。
莊春江老師則翻譯為「入耳經」,則是將「anugata」翻譯為「入於」,元亨寺版《增支部 4.191經》也是翻譯作「入耳」。
菩提比丘則翻譯作「followed by ear」,這是作「隨」字解釋了。
可見,翻譯有時是「見仁見智」了!
--------------
我們接下來看《增支部 4.191經》第一句的翻譯。巴利經文為:
Sotānugatānaṃ, bhikkhave, dhammānaṃ, vacasā paricitānaṃ, manasānupekkhitānaṃ, diṭṭhiyā suppaṭividdhānaṃ
開印院長的翻譯是:「諸比丘!對已隨行於耳(透過聽聞所獲得)的諸法,從已積累/已熟悉的言語,意已思慮,以見善通達者,...」
莊春江老師的翻譯是:「當法入耳、背誦、以心隨觀察、以見善貫通時,...」
菩提比丘的英譯是:「When one has followed the teachings by ear, recited them verbally, examined them with the mind, and penetrated them well by view,...」
元亨寺版《增支部 4.191經》翻譯作:「諸比丘!於語入耳令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於法者」(CBETA, N20, no. 7, p. 305, a5 // PTS. A. 2. 185)[似乎是漏譯了『vacasā paricitānaṃ 出聲誦讀』]
其實這一句是與「多聞」有關的「定型句」,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情況提到「多聞」時,這一串字就如珍珠一樣,一個接一個跑出來。
我們看古代的譯師如何翻譯這一組「定型句」。
《中阿含3經》:「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CBETA, T01, no. 26, p. 423, a27-28)。
與《中阿含3經》對應的《增支部 7.67經》的經文為:「ariyasāvako bahussuto hoti …pe… diṭṭhiyā suppaṭividdhā.」
如果對應得沒錯的話,
「翫習至千」應為「守持不忘」(CBETA, T01, no. 26, p. 423, a25)是『vacasā paricitānaṃ 出聲誦讀』的翻譯,「意所惟觀」是「manasānupekkhitānaṃ 以心頻觀察」,「明見深達」是「 diṭṭhiyā suppaṭividdhānaṃ 以見而善觀、善思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