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Youtube 影片:基奴李維主演的「小活佛 Little Buddha」


最近,我突然對「西方社會怎麼介紹佛教」與「西方佛教徒所認識的佛教」感興趣,一邊觀賞、閱讀此部西元2000年發行的電影「小活佛」,一邊思考,台灣佛教界向台灣大眾介紹佛教時,是否比此部影片高明?台灣佛教界向台灣大眾教導的佛教理念,是否比這部影片正確?
這部影片將認證「轉世活佛」的過程與「釋迦牟尼佛傳」交織一起,穿插了很多藏傳佛教僧院生活與印度尼泊爾民俗的影像、音樂,整個故事敘述流暢、饒有趣味、帶著一點懸疑意味,幾乎感覺不到「說教、傳教」的氣氛,我認為是一部十分成功的影片。
基於我是一位「阿含、尼柯耶」學習者的立場,我並不相信「轉世、認證」這一件事。不過,對於藏傳佛教的此一制度,激發我的另一種想法。
以報恩的心情、尋找老師的心情去找一位學生,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以敬奉老師的心情去教導學生,帶來的影響會是如何?
當教導的目的不是把「知識」傳給弟子,而是喚醒「老師」的記憶時,對學習會帶來什麼影響?
相對於「藏傳佛教的轉世認證」與「認證後的培養制度」,台灣的漢傳佛教是怎樣找到「繼位的學生」的?他對待這一位「繼位的學生」是以「弟子、學生」的態度?以「僕人、下屬」的態度?還是尊敬他如同老師?
在「戒、定、慧」三學的教導,「藏傳佛教」與台灣的漢傳佛教,誰比較成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