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雜阿含1144經》引發的議題


法友 Guo Bingxiu 在他的「非死不可」貼出這一則貼文:
《雜阿含1144經提到阿難這位毘提訶牟尼(vedeha-muni)為了躲避飢荒而率弟子避南天竺,之後返回王舍城後因為弟子還俗而為摩訶迦葉責難,南傳《相應部》16.11〈衣經〉(SN16.11 Cīvarasuttaṃ)記錄了類似的情節,雖未提飢荒,但也提到毘提訶牟尼帶著大比丘眾遊行南山(dakkhiṇa-giri)而返,後為摩訶迦葉責難(之後摩訶迦葉提到了他與世尊曾進行過的衣服交易)。
這樣的故事情節總讓我想到耆那教在教主大雄(Mahāvīra)入滅後160年左右,也是因為飢荒的緣故,當時的僧團領袖Bhadrabāhu率弟子避南天竺,之後教團也因為戒律觀不同而分裂為天衣(Digambara)、白衣(Śvētāmbara)二派。
穿衣(cela)、不穿衣(acela)*1在耆那教是個教派分裂的原點,這個根本分裂發生在Bhadrabāhu率弟子南避飢荒之後;回到佛教來看,毘提訶牟尼為了躲避飢荒(SN. 16.11未提)而率弟子避南天竺(SN. 16.11: 遊南山),返回王舍城後為摩訶迦葉責難,之後摩訶迦葉回顧過往提及了他與世尊的衣服交易(輕細柔軟僧伽梨/糞掃衣),這樣的經文《相應部》最後以衣(cīvara)為名,想來這衣(cela / cīvara)在兩教來看都是個大議題啊……
--
*1: Uttarajjhāyā 23: 29
acelago ya jo dhammo | jo imo santaruttaro /
desio vaddhamāṇeṇa | pāseṇa ya mahājasā ||
=====
《雜阿含1144經》:
如是我聞,一時,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阿難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世尊涅槃未久。時,世飢饉,乞食難得。
時,尊者阿難與眾多年少比丘俱,不能善攝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後夜精懃禪思,樂著睡眠,常求世利。人間遊行至南天竺,有三十年少弟子捨戒還俗,餘多童子。時,尊者阿難於南山國土遊行,以少徒眾還王舍城。時,尊者阿難舉衣鉢,洗足已,至尊者摩訶迦葉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時,尊者摩訶迦葉問尊者阿難:「汝從何來?徒眾尠少?」
阿難答言:「從南山國土人間遊行,年少比丘三十人捨戒還俗,徒眾損減,又今在者多是童子。」...
...
(CBETA, T02, no. 99, p. 302, c13-25)
=====
絕大多數的『印度佛教史』說,佛陀入滅之後,大迦葉帶著五百阿羅漢(減二, minus two)從拘尸那羅趕往靈鷲山的七葉窟作『第一結集』。依據『衛塞節 Vesak』,佛陀於農曆四月十五日去世,而五百結集要趕在當年的結夏安居(農曆五月十五日)之前抵達王舍城,攤開地圖來看,五百人要在一個月之內從拘尸那羅走到王舍城靈鷲峰,時間恐怕是勉強足夠而已,不容許任何耽擱。
-----
《雜阿含1144經》:「如是我聞,一時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阿難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世尊涅槃未久。時,世飢饉,乞食難得。
時尊者阿難與眾多年少比丘俱,不能善攝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後夜精懃禪思,樂著睡眠,常求世利。人間遊行至南天竺,有三十年少弟子捨戒還俗,餘多童子。時,尊者阿難於南山國土遊行,以少徒眾還王舍城。時,尊者阿難舉衣鉢,洗足已,至尊者摩訶迦葉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時,尊者摩訶迦葉問尊者阿難:「汝從何來?徒眾尠少?」
阿難答言:「從南山國土人間遊行,年少比丘三十人捨戒還俗,徒眾損減,又今在者多是童子。」(CBETA, T02, no. 99, p. 302, c13-25)
「云何阿梨摩訶迦葉本外道門,而以童子呵責阿梨阿難、毘提訶牟尼,令『童子』名流行?」......(CBETA, T02, no. 99, p. 303, a14-16)
尊者阿難語尊者摩訶迦葉:「如是!如是!......尊者摩訶迦葉能為記說,令其決定。我於長夜敬信尊重尊者摩訶迦葉,以有如是大德神力故。」(CBETA, T02, no. 99, p. 303, c14-21)。
---------------
從文獻來看,在第一結集之前不可能有充分的餘裕時間,讓阿難帶領眾多年少比丘去「人間遊行至南天竺」。
在此點,讀者面臨兩種選擇:
1. 是第一結集的時間無誤,《雜阿含1144經》是後人添加。
2. 第一結集的時間有誤,第一結集要在阿難從南山回來後才結集。
-----------
從《雜阿含1144經》來看,大迦葉戒臘比阿難高、修行較阿難早成就、為世尊所稱許,所以「不留情面地」公開譴責阿難。
這是「稱揚大迦葉、貶損阿難」的傳統。
《增壹阿含經》卷1〈序品 1〉:
時,尊者阿難便說此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是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淨。是故,迦葉!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淨。」迦葉問曰:「云何,阿難!增壹阿含獨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餘四阿含亦復出生乎?」」(CBETA, T02, no. 125, p. 551, a11-19)。這是阿難講說、令大迦葉聽法,代表「稱揚阿難、貶損大迦葉」的傳統。
----------
這就是我所稱的,從「佛教文獻史」去檢驗「佛教史」。
以僧肇為鳩摩羅什最推崇的四大弟子之一,他白紙黑字寫下「所謂經者是四阿含」,他當然知道老師鳩摩羅什翻譯了《金剛經》、《法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事實上,他本人很可能也參加了翻譯。
他這樣寫,有什麼特別意涵?
======= 
some1 (知音难寻、言多必失) 2017-05-11 14:47:34 
關於「第一結集」
----
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從事原始佛教聖典(我國一向稱之為小乘經律)史的研究,在傳統的佛教界,是不免震驚的。因為這些經律,傳說為佛滅第一年夏,在王舍城Rājagṛha召開的「第一結集」中,已經結集完成。雖然事實並不如此,佛教的原始傳說也並不如此,但二千多年來的傳說,傳說久了,也就無異議的看作史實。而現在要論證為次第成立的,有些還遲到西元前後,自不免感到震動了!現存各部派所傳的經律,部類與組織,彼此間並不相同,內容也大有出入。而各部派都以自宗所傳的經律,為「第一結集」所結集的;這當然有問題,至少各部派有過改編的事實。那誰是原始的?或者一切都經過改動的呢!主要的盛大的部派,就自稱為「根本」的,如「根本大眾部」Mūlamahāsāṃghika,「根本上座部」Mūlasthavira,「根本說一切有部」Mūlasarvāstivādin,「根本犢子部」Mūlavātsīputrīya。自稱為「根本」,就有以佛法根本自居的意圖。巴利語Pāli寫成的經律,自稱為上座正統;是「第一結集」所結集,保持原樣而傳承下來的,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現存的經律,不能否認部派的色彩,也就不能否認部派間的多少改動。進一步說,現有經律,決非都是佛滅第一夏,「第一結集」所集成的;現存的經律自身,提供了明確的證據。如文荼王Muṇḍa為佛滅後四十餘年間在位的國王,由於王后的去世而非常悲傷。尊者那羅陀Nārada為他說「除憂患法門」;這是巴利的『增支部』,與漢譯『增壹阿含經』所共傳的。經文明白說到:「如來涅槃以後」,佛弟子所說而被編入
「阿含經」的,不在少數。現存的經律,由經律自身的文記,而證明為不是「第一結集」所完成的。那末,現存經律集成的次第歷程,是怎樣的呢?近代學者,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分別提出意見,來答覆這個問題。

(摘自: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35.《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一章 有關結集的種種問題〉 Y 35p2~3)
----

北傳:雜阿含1144經, 別譯雜阿含119經 南傳:相應部16相應11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1144.htm

雜阿含1144經[正聞本13244經/佛光本896經](大迦葉相應/道品誦/如來記說)(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阿難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世尊涅槃未久。

別譯雜阿含119經(莊春江標點)
  爾時,如來將欲涅槃,尊者阿難、摩訶迦葉在耆闍崛山。

相應部16相應11經/衣經(迦葉相應/因緣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有一次,尊者摩訶迦葉住在王舍城栗鼠飼養處的竹林中。
  當時,尊者阿難與大比丘僧團一起在南山進行遊行。

some1按:三個版本的時間並不一致!

Avery Chan:
  十年前我們上 Dr. Anuruddha 的大般涅槃經時,老法師已指出有些句子有可能是佛滅後才插進經文裡的。所以現存巴利經與律有部份不是第一次結集的。部份經文裡的句子亦非第一次結集的。
  我還以為是學界共識了。看過西方人寫的一篇文章,以經五部都有的詞語與句子是較前期的,只有一部有的可能是後期觀念,有這樣的分類法。
  華人這邊多數與阿含經作對照。

7 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some1 (知音难寻、言多必失) 2017-05-11 14:47:34

關於「第一結集」
----
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從事原始佛教聖典(我國一向稱之為小乘經律)史的研究,在傳統的佛教界,是不免震驚的。因為這些經律,傳說為佛滅第一年夏,在王舍城Rājagṛha召開的「第一結集」中,已經結集完成。雖然事實並不如此,佛教的原始傳說也並不如此,但二千多年來的傳說,傳說久了,也就無異議的看作史實。而現在要論證為次第成立的,有些還遲到西元前後,自不免感到震動了!現存各部派所傳的經律,部類與組織,彼此間並不相同,內容也大有出入。而各部派都以自宗所傳的經律,為「第一結集」所結集的;這當然有問題,至少各部派有過改編的事實。那誰是原始的?或者一切都經過改動的呢!主要的盛大的部派,就自稱為「根本」的,如「根本大眾部」Mūlamahāsāṃghika,「根本上座部」Mūlasthavira,「根本說一切有部」Mūlasarvāstivādin,「根本犢子部」Mūlavātsīputrīya。自稱為「根本」,就有以佛法根本自居的意圖。巴利語Pāli寫成的經律,自稱為上座正統;是「第一結集」所結集,保持原樣而傳承下來的,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現存的經律,不能否認部派的色彩,也就不能否認部派間的多少改動。進一步說,現有經律,決非都是佛滅第一夏,「第一結集」所集成的;現存的經律自身,提供了明確的證據。如文荼王Muṇḍa為佛滅後四十餘年間在位的國王,由於王后的去世而非常悲傷。尊者那羅陀Nārada為他說「除憂患法門」;這是巴利的『增支部』,與漢譯『增壹阿含經』所共傳的。經文明白說到:「如來涅槃以後」,佛弟子所說而被編入
「阿含經」的,不在少數。現存的經律,由經律自身的文記,而證明為不是「第一結集」所完成的。那末,現存經律集成的次第歷程,是怎樣的呢?近代學者,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分別提出意見,來答覆這個問題。

(摘自: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35.《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一章 有關結集的種種問題〉 Y 35p2~3)
----

北傳:雜阿含1144經, 別譯雜阿含119經 南傳:相應部16相應11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1144.htm

雜阿含1144經[正聞本13244經/佛光本896經](大迦葉相應/道品誦/如來記說)(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阿難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世尊涅槃未久。

別譯雜阿含119經(莊春江標點)
  爾時,如來將欲涅槃,尊者阿難、摩訶迦葉在耆闍崛山。

相應部16相應11經/衣經(迦葉相應/因緣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有一次,尊者摩訶迦葉住在王舍城栗鼠飼養處的竹林中。
  當時,尊者阿難與大比丘僧團一起在南山進行遊行。

some1按:三个版本的时间并不一致!

台語與佛典 提到...

Avery Chan:
十年前我們上 Dr. Anuruddha 的大般涅槃經時,老法師已指出有些句子有可能是佛滅後才插進經文裡的。所以現存巴利經與律有部份不是第一次結集的。部份經文裡的句子亦非第一次結集的。
  我還以為是學界共識了。看過西方人寫的一篇文章,以經五部都有的詞語與句子是較前期的,只有一部有的可能是後期觀念,有這樣的分類法。
  華人這邊多數與阿含經作對照。

aacdsee 提到...

老師您好
也許還有一種可能:
傳說中大迦葉當主持人,阿難背誦的第一結集,不是歷史事實。
雖然大家都記載這個結集版本,但這件事並不因此得到了歷史的必然性。

好比,有四個人寫了四本書異口同聲说有人死而復活,還飛到天上不見了,
也不能當做實有其事的證據。

我又聯想到以前佛光阿含藏網頁版,有附一些學者的論文,
好像有位日本學者主張,阿含與尼柯耶重疊的經文,是佛陀親说的機率並無增加,
部派獨有的經文,是佛親說的機率也沒減少。
我一直在想......這個數學問題(這是一個數學問題嗎?)

打擾老師了。

台語與佛典 提到...

Dear Aacdsee,
這是一個邏輯問題,而不是數學問題。
 第一結集的議題,請閱讀
https://www.academia.edu/36042153/15_%E5%8F%8D%E6%80%9D_%E7%AC%AC%E4%B8%80%E7%B5%90%E9%9B%86_Reflections_on_The_First_Council_2018_

and
https://youtu.be/Cwi91FviYbg 

aacdsee 提到...

感謝老師!

已將老師佛學講座--反思第一結集(1)(2)影片看完了

我現在的思考方向是這樣:

奧卡姆剃刀原則「如無必要,毋增實體」,
現有經律關於第一結集雖細節不同,但仍無證據表明「無傳說中阿難與大迦葉的第一結集」,
所以「無」的假設尚不需考慮,依「經律共說」推定「有其事」應合乎邏輯。

對重疊與特有經文的思考:
重疊經文可上推到離其最近的一次結集,
特有經文則有各種可能,例如A部派自行添增、B部派忘失、漢譯缺漏等等。
若總括所有可能性而下「無從得知是否佛親說」,合理嗎?
這樣的想法可能源自一個前提「其實沒人能確定現今所有文獻何者真是佛親說」,
只能運用文獻學方法,上推到某一次結集。
或者,也能說,運用文獻學方法,能讓我們摸著脈絡上溯,極大化對於「佛說」的了解。

目前先想到這樣。

感謝老師的教導!

aacdsee 提到...

老師您好

我覺得之前還是想錯了。
不應該「推定」,
而是該承認我不知道。
儘管有平川彰教授、印順導師等佛學大師的印度佛教史,
我還是對佛滅之後是不是真的有大迦葉責備阿難的這個結集一無所知。
如果當時有在石頭上刻個碑文就好了。
沒有當時的出土文物,
感覺就像黑洞的內部,
根本無從觀測、無法確知、下定論。
能認識的事實只有「大家傳說這樣」。

叨擾老師了。

台語與佛典 提到...

不知最親切。

《宏智禪師廣錄》卷2:「舉地藏問法眼:『上座何往?』眼云:『迤邐行脚。』藏云:『行脚事作麼生?』眼云:『不知。』藏云:『不知最親切。』」(CBETA, T48, no. 2001, p. 20, b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