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增壹阿含15.1經》遺漏「不應」兩字

紅藜

《增壹阿含15.1經》「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知有此二見。云何為二?所謂有見、無見。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習已、誦已,終不從其法,如實而不知,此則非沙門、婆羅門。於沙門,則犯沙門法;於婆羅門,則犯婆羅門法;此[5]沙門終不以身作證而自遊戲。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誦讀、諷念,[6]知捨,如實而知,此則沙門[7]持沙門行,婆羅門知[8]婆羅門行,自身取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9]更不復受有,[10]如真知之。是故,諸比丘!於此二見不應習行,不應諷誦,盡當捨離。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125, p. 577, a15-28)
[5]沙門+(婆羅門)【宋】【元】【明】。[6](可捨)+知【宋】【元】【明】。[7]〔持沙門行〕-【宋】【元】【明】。[8](沙門)+婆【宋】【元】【明】。[9](所作已辦)+更【宋】【元】【明】。[10]如真=如實【宋】【元】【明】【聖】。
============
「此沙門終不以身作證而自遊戲。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誦讀、諷念,[6]知捨,如實而知
應作:
「此沙門、婆羅門終不以身作證而自遊戲。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不應誦讀、諷念,可捨、知捨,如實而知」。

3 則留言:

阿建 提到...

老師好,請問不應這兩個字是參考其他版本,還是說在您們讀書會時,發現上下文比對中需要加上不應呢?因為小弟我看不太出來,故請教老師

台語與佛典 提到...

這是從語氣揣摩來的。
《增壹阿含15.1經》卷7〈有無品 15〉:「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習已、誦已,終不從其法,如實而不知,此則非沙門、婆羅門。於沙門,則犯沙門法;於婆羅門,則犯婆羅門法,此[5]沙門、終不以身作證而自遊戲。」(CBETA, T02, no. 125, p. 577, a17-21)[5]沙門+(婆羅門)【宋】【元】【明】。
前面說「誦、習」此二見,終不能得證;接下來應該說「不應」誦、習此二見,如此才算「沙門持沙門行,婆羅門知婆羅門行」。
《增壹阿含15,1經》卷7〈有無品 15〉:「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誦讀、諷念,[6]知捨,如實而知,此則沙門[7]持沙門行,婆羅門知[8]婆羅門行」(CBETA, T02, no. 125, p. 577, a21-23)
[6](可捨)+知【宋】【元】【明】。[7]〔持沙門行〕-【宋】【元】【明】。[8](沙門)+婆【宋】【元】【明】。
如果依「宋、元、明藏」作:「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誦讀、諷念,知捨,如實而知,此則沙門、婆羅門知沙門、婆羅門行」(CBETA, T02, no. 125, p. 577, a21-23)
還是「誦讀、諷念」了二見,似乎應該作「不應」誦、習此二見。

阿建 提到...

謝謝老師解惑。然而小弟有另外一個可能的解法,只是想像而已,提出來看看:
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誦讀、諷念,知捨,可捨,如實而知,此則沙門、婆羅門知沙門、婆羅門行

白話解釋:沙門知道讀過這個二見,可是知道此二見是 知捨、可捨的,回歸到真正的沙門行。
猜想為,沙門知道此二見,而知識上捨棄此二見,再符合沙門行。

可是我自己這樣打出來看後,又有另外一個看法,就是說如果誦讀此有無二見,以知識引導行為的話,理論上是沒辦法知捨的。還是回到蘇老師的 推測校勘較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