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藉用對照閱讀的方法,才讀得津津有味,也引發了一些議題。我先介紹幾個問題點。
首先我們看一下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下冊 274-280頁(「雜阿含經讀書會」裡幾乎不帶大家閱讀下冊,導讀師兄看到就怕,不知從何講起),《雜阿含經論會編》的編號是 1382-1387經,《大正藏》編號是 1270-1273經,這四部經都重複了一首偈頌:「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我們發現《會編》的標點符號跟《大正藏》不同。《大正藏》是「五言六句」,《會編》則標作: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明法比丘《雜阿含經注》的標點與《會編》相同。)
版主在下敝人我,對偈頌的標點主張是句內不作標點,所以,《會編》可以簡省作這樣的標點: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CBETA的標點是作: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CBETA, T02, no. 99, p. 348, c29-p. 349, a2)
《佛光藏》的標點是作: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王建偉、金暉《雜阿含經校釋》的標點是作:
從以下的列表對照,顯然是歸屬上一句,而且是應該兩句並作一句解釋。也就是說,「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意為「在任何一切世間中,不應該以身、語、意作惡」,「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的「五欲」對應「Kāma」,漢譯一般將「Kāma」譯作「五欲功德」(《雜阿含211經》:「五欲功德」(CBETA, T02, no. 99, p. 53, a29)),而將「taṇhā」譯作「貪欲、欲貪」,「正智」對應「sampajāno」,應譯作「正知」(古代抄經「知、智」混用是常態),如《雜阿含381經》:「正念正知」(CBETA, T02, no. 99, p. 104, b11)。「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意為「捨斷諸欲而具念、正知」。
《雜阿含1273經》卷48:「五欲悉虛[1]偽」(CBETA, T02, no. 99, p. 350, a21)[1]偽=空【明】。此句為「Kāme pahāya」,意為「捨斷五欲」,所以《瑜伽師地論》譯作:「由念正知離諸欲」(CBETA, T30, no. 1579, p. 370, a12),既不是漢字的字面意義「虛偽」,也不是「虛空」。
接下來的問題是,《雜阿含1271經》卷48:「四句[6]法經」(CBETA, T02, no. 99, p. 349, a25-26)[6]法經=經法【宋】【元】【明】【聖】。這是指哪四句?
《別譯雜阿含270經》卷14:「我今欲演四句之法」(CBETA, T02, no. 100, p. 468, c15-16),《別譯雜阿含270經》經中說的是:
「口意宜修善, 不應作諸惡,
身不以小惡, 加害於世間。
觀欲空無實, 修於念覺意,
若自不樂苦, 莫作損減業。」(CBETA, T02, no. 100, p. 468, c18-21)
顯然「加害於世間。」的句號應該改成逗號,這八句成為一首偈頌而不是兩首。
,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明法比丘《雜阿含經注》的標點與《會編》相同。)
版主在下敝人我,對偈頌的標點主張是句內不作標點,所以,《會編》可以簡省作這樣的標點: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CBETA的標點是作: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CBETA, T02, no. 99, p. 348, c29-p. 349, a2)
《佛光藏》的標點是作: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王建偉、金暉《雜阿含經校釋》的標點是作: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CBETA的標點將一首偈頌標點作兩首(或者說是1.5首?)是不恰當的。
《會編》與明法比丘《雜阿含經注》的問題點是「世間」該歸屬上一句還是下一句?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CBETA的標點將一首偈頌標點作兩首(或者說是1.5首?)是不恰當的。
從以下的列表對照,顯然是歸屬上一句,而且是應該兩句並作一句解釋。也就是說,「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意為「在任何一切世間中,不應該以身、語、意作惡」,「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的「五欲」對應「Kāma」,漢譯一般將「Kāma」譯作「五欲功德」(《雜阿含211經》:「五欲功德」(CBETA, T02, no. 99, p. 53, a29)),而將「taṇhā」譯作「貪欲、欲貪」,「正智」對應「sampajāno」,應譯作「正知」(古代抄經「知、智」混用是常態),如《雜阿含381經》:「正念正知」(CBETA, T02, no. 99, p. 104, b11)。「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意為「捨斷諸欲而具念、正知」。
《雜阿含1273經》卷48:「五欲悉虛[1]偽」(CBETA, T02, no. 99, p. 350, a21)[1]偽=空【明】。此句為「Kāme pahāya」,意為「捨斷五欲」,所以《瑜伽師地論》譯作:「由念正知離諸欲」(CBETA, T30, no. 1579, p. 370, a12),既不是漢字的字面意義「虛偽」,也不是「虛空」。
SN
1.20, 1.40
|
Pāpaṃ na kayirā vacasā manasā,
Kāyena vā kiñcana sabbaloke;
|
Kāme pahāya satimā sampajāno,
Dukkhaṃ na sevetha anatthasaṃhita.
|
SA
1274
|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
|
五欲悉虛偽,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
SA2
272
|
口意宜修善,不應造眾惡,
身不以小惡,加害於世間;
|
觀欲性相空,修於念覺意,
若自不樂苦,莫作損減業。
|
瑜伽師地論
|
於身語意諸所有,
一切世間惡莫作,
|
由念正知離諸欲,
勿親能引無義苦。
|
菩提比丘英譯
|
One
should do no evil in all the world, Not by speech, mind or body,
|
Having
abandoned sense pleasures, Mindful and clearly comprehending, One
should not pursue a course, That is painful and harmful.
|
莊春江譯
|
在任何一切世間中,不應該以身、語、意作惡,
|
捨斷諸欲後,有念、正知,不應該親近伴隨苦與無利益的。
|
接下來的問題是,《雜阿含1271經》卷48:「四句[6]法經」(CBETA, T02, no. 99, p. 349, a25-26)[6]法經=經法【宋】【元】【明】【聖】。這是指哪四句?
《別譯雜阿含270經》卷14:「我今欲演四句之法」(CBETA, T02, no. 100, p. 468, c15-16),《別譯雜阿含270經》經中說的是:
「口意宜修善, 不應作諸惡,
身不以小惡, 加害於世間。
觀欲空無實, 修於念覺意,
若自不樂苦, 莫作損減業。」(CBETA, T02, no. 100, p. 468, c18-21)
顯然「加害於世間。」的句號應該改成逗號,這八句成為一首偈頌而不是兩首。
,
1 則留言:
口意宜修善, 不應作諸惡,
身不以小惡, 加害於世間[,]
觀欲空無實, 修於念覺意,
若自不樂苦, 莫作損減業。
非常感恩老師,很受用,這個八句偈背起來,我覺得利益很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