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一阿含10.1經》
[0563c11] 聞如是:
[0563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廣布一法已,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界。云何為一法?所謂無放逸行。云何為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云何護心?於是,比丘!常守護心有漏、有漏法,當彼守護心有漏、有漏法,於有漏法便得悅豫,亦有信樂,住不移易,恒專其意,自力勸勉。
[0563c19] 「如是。比丘!彼無放逸行,恒自謹慎。未生欲漏便不生;已生欲漏便能使滅;未生有漏便不生;已生有漏便能使滅;未生無明漏便不生;已生無明漏便能使滅。比丘於彼無放逸行,閑靜一處,恒自覺知而自遊戲,欲漏心便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便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0563c27]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
祝 福慧增長,得法眼淨!2017/03/19 - 00:08 — yishou
==========
Yishou 法友:
Yishou 法友:
首先,這首偈頌是《法句經》的〈放逸品〉第一頌:
巴利《法句經》位於21頌(〈放逸品〉第一頌):(http://yifertwtw.blogspot.tw/2012/11/pali-dhammapada-2-appamada-vagga-21-32.html),(http://yifertwtw.blogspot.tw/2015/01/4.html)
我列表如下:
可以看出 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與T213《法集要頌經》譯文幾乎完全相同,極可能是後兩者沿用第一本 T210《法句經》的翻譯而未另譯。
經號
|
偈頌
|
梵文《法句經》(Udānavarga),Uv 4.1
|
apramādo
hy amṛtapadam pramādo mṛtyunaḥ padam |
apramattā na mriyante ye pramattāḥ sadā mṛtāḥ
||
不放逸是甘露道,放逸是死徑,不放逸者不死,那些放逸者常死。
|
巴利《法句經》,Dhp 21
|
Appamādo amatapadaṃ, pamādo maccuno padaṃ;
Appamattā na mīyanti, ye pamattā yathā matā.
不放逸是不死路,放逸是死路,不放逸者不死,放逸者就像死了一樣。
|
《法句經》〈放逸品 10〉(CBETA, T04, no. 210, p. 562, b21-23)
|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
|
《出曜經》卷5〈無放逸品 4〉(CBETA, T04, no. 212, p. 636, c29-p. 637, a1)
|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
|
《法集要頌經》〈放逸品 4〉(CBETA, T04, no. 213, p. 779, a1-2)
|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乃自喪。
|
《增壹阿含10.1經》(CBETA, T02, no. 125, p. 563, c28-29)
|
無[10]憍甘露跡,放逸是死徑;
無慢則不死,慢者即是死。
[10]憍=慢【宋】【元】【明】。
|
《增壹阿含35.4經》(CBETA, T02, no. 125, p. 699, b17-18)
|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
|
可以看出 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與T213《法集要頌經》譯文幾乎完全相同,極可能是後兩者沿用第一本 T210《法句經》的翻譯而未另譯。
反觀《增一阿含10.1經》的譯文,可以看出第一句是「無憍甘露跡」,與前三者「戒為甘露道」不同。《增一阿含經》譯於西元398年(初譯為西元384年); T210《法句經》約譯於西元224年, T212《出曜經》譯於西元399年,與T213《法集要頌經》譯於西元985年,《增一阿含經》的譯者確定是重譯此頌。
《增一阿含經》第一句譯作「無憍甘露跡」(或「無慢甘露跡」),可以理解作譯者為了避免用字重複,而把「不放逸」譯作「無憍」、「無慢」。所以,沒有你所提的疑慮。
至於前三者第一句譯作「戒為甘露道」,譯者支謙見到的文本可能真的是「sīla 戒」,也有可能是「避免用字重複」,而譯作「戒」。我個人的判斷是:支謙見到的文本可能真的是「sīla 戒」。
關於「攝頌」與「結頌」,「攝頌」位於「經末套語:信受奉行(『流通分』)之後」,整首「攝頌」不句有任何完整的意思,只是誦經的「提詞」,用來幫助記憶。
「結頌」分兩種,一種是「重說經意」,如《雜阿含1307經》卷49:「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未曾遠遊行, 而得世界邊,
無得世界邊, 終不盡苦邊。
以是故牟尼, 能知世界邊,
善解世界邊, 諸梵行已立。
於彼世界邊, 平等覺知者,
是名賢聖行, 度世間彼岸。」(CBETA, T02, no. 99, p. 359, b13-19)
另一種則是,「偈頌為經文的主體,其他文字僅僅是用來解釋此一首偈頌,或者是將偈頌附上一些『背景』」。此處《增一阿含10.1經》就是這種文體。
同時,我們也可以讀到,《增一阿含35.4經》實際上是沿用T210《法句經》的翻譯, 《增一阿含經》在〈10 護心品〉已經自行翻譯了,為何《增一阿含35.4經》要承襲別人的譯文?這是「一詞多譯」的議題,請參考:(https://www.academia.edu/26539267/Reflections_on_diverse_renderings_of_an_Indic_word_2016_%E4%B8%80%E8%A9%9E%E5%A4%9A%E8%AD%AF_%E7%8F%BE%E8%B1%A1%E7%9A%84%E7%9C%81%E6%80%9D)
關於「攝頌」,我另外再作解釋。
Yifer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