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相應部 1.20 經》SN 1.20 :我勝、我等、我劣


巴利《相應部 1.20 經》(SN 1.20) 第三首偈頌為:
Samo visesī uda vā nihīno,
yo maññati so vivadetha tena;
Tīsu vidhāsu avikampamāno,
samo visesīti na tassa hoti,

Samo (等同,陽性名詞),visesī (殊勝,陽性名詞),nihīno (下劣,nihīnatā 陰性名詞),uda vā (或者),yo (主詞,關係代名詞,what/who ),maññati (思考、思量,第三人稱單數動詞),so (他,主格,單數第三人稱代名詞),vivadetha (爭論 dispute,從動詞vivadati 而來),tena (因此),tīsu (在這三者,tī 三,處格),vidhāsu (在慢,vidhā慢,處格),avikampamāno (寂靜的人),tassa 他的(屬格)。
菩提比丘的英譯為:
One who conceives ‘I am equal, better, or worse',
Might on that account engage in disputes.
But one not shaken in the three discriminations
Does not think, ‘I am equal or better'.

(認知我等、我勝或我劣的人,
可能因此而生爭論﹔
但是不受此三事動搖的人,
不作『我等、我勝(或我劣)』想。

《雜阿含1078經》:
「見等勝劣者,則有言論生﹔
 三事不傾動,則無軟中上。」

《別譯雜阿含17經》:
「勝慢及等慢,并及不如慢;
 有此三慢者,是可有諍論;
 滅除此三慢,是名不動想。」

對應的《雜阿含1078經》此偈的上半段為「見等勝劣者,則有言論生」,可以依《別譯雜阿含》的偈頌理解:「勝慢及等慢,并及不如慢﹔有此三慢者,是可有諍論」。
下半段《別譯雜阿含17經》為「滅除此三慢,是名不動想」,可以看到與長老菩提比丘相同地將 avikampamāno 譯為「不動搖 not shaken」,似乎是共同的譯法,即使 PTS PED (巴英字典)給的字義是 「unobstructed 不被障礙」,「unhindered 不被阻撓的」與「不猶豫 not hesitating 、不動搖 not wavering、不疑惑 not doubting」,顯然地三種譯本都將之譯為「不動搖」。

《瑜伽師地論》對本偈的翻譯為:「若計等勝劣,彼遂興諍論﹔於三種無動,等勝劣皆無」,雖然第四句巴利偈頌僅提及「我勝」與「我等」,三種漢譯均指此句指的是「我勝」、「我等」、「我劣」的三慢,這是合理的解釋。

2005 年6月12日新竹市福嚴精舍印順導師奉塔儀式,在智觀寺有機會親近長老菩提比丘,並且容許我佔用他的休息時間,提出諸多問題。

我問:「在相應部尼柯耶SN1.20 Samidhi 三彌提經中,你引覺音論師的註來解釋:三種慢tayo vidhā。」
長老聽不懂我說的是那兩個字,我寫給長老看。
我說:「這三種慢,『I am superior我勝』,『I am equal我等』and 『I am inferior我劣』」長老又聽不懂『我劣 I am inferior』,我借助於筆紙來表達。
我繼續問:「出家人不能有『我勝』、『我等』的想法,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為何不能有『我劣』的想法呢?」
長老回答說:「因為『我勝、我等、我劣』的想法,會有我的執著。」
我問:「可以不可以這麼說呢?我們可以說這樣子煮菜比較有益健康,那樣子煮菜容易致病﹔這樣子生活會害人害己,那樣子生活是清淨梵行﹔可是如果說我比較優秀、比較聰明、比較能幹﹔他比較低劣、比較愚蠢、比較沒效率,這樣就會傾向執著自我,而遠離解脫道。」
長老說:「沒錯,你可以這麼說。三慢的問題在於執著『我』。」
我問:「這裡有兩種不同的理解方式:一是『你不可以有我勝、我等、我劣的想法,因為如此就會增長我執』。二是『其實此經應該與《經集》的〈第四清淨經〉、〈第五第一殊勝經〉合看,不是不能有我勝、我等、我劣的想法,而是不能根據見、聞、覺、戒禁取,而生起我勝、我等、我劣的想法。如果依據梵行與聖道ariya-magga,就可以起我勝、我等、我劣的想法』。這兩種說法那個正確呢?」
長老問:「你說的聖道指的是什麼呢?」
我回答:「指的是追求解脫的路,如四聖諦、八正道。」
長老說:「第一種說法也沒有錯,不過這兩種解說,如果要選擇一種的話,我會選擇第二種,因為確實有『我勝』、『我等』、『我劣』的情況啊。」
我說:「我關心這個問題,原因是有一部分大乘學者強調『無分別心』,只要有優、等、劣的分別,就是起『法執』。但是不只生活上有『紅燈停、綠燈行』的分別,在上座部、大乘佛法、密教之間,仍然是有差別的。」
菩提長老評論道:「是的,我個人認為排除『我勝』、『我等』、『我劣』的觀點,並不是要學習者去除分別。」

其實《法句經》23章第6偈也可以作此註解:「勝則生怨,負則自鄙;去勝負心,無爭自安。」(CBETA, T04, no. 210, p. 567, b24-25)在巴利《法句經 Dhammapada》則為 201 偈:「勝者招怨,負者住於苦惱;寂靜者捨去勝負心,住於安樂。」

在《雜阿含》與《長阿含》仍可看到對三慢的教導。

如《雜阿含45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若諸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諸沙門、婆羅門見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我。見受、想、行、識是我,識異我、我在識、識在我。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見色是我、異我、相在,言我真實不捨﹔以不捨故,諸根增長﹔諸根長已,增諸觸,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