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當西元2002年,我想閱讀菩提比丘的「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巴利《相應部》英譯),由於一些因素,我不願透過網路購買。輾轉詢問到「和平東路國立編譯館旁」的「方廣書局」,購買到菩提比丘的書籍。後來他們因為發心想推廣夢參老和尚的講法紀錄,決定不作其他佛教書籍的業務,所以想把手上的書籍快速處理完畢。他們建議我買巴利聖典學會出版的《法句經註英譯》,我遲疑很久,當年我的讀書計劃是只作「巴利《尼柯耶》與漢譯《阿含》」的對照閱讀,所以不想讀《法句經註》。但是,我也希望能多少幫他們消化一些庫存。最後,我買回了布臘夫《犍陀羅語法句經》一書,跟 Dines Andersen 的 "A Pāli Glossary Vol. 2, (A Pāli Glossary --- Pāli reader and of the Dharmapada, vol. II"。回家一看,不得了,布臘夫《犍陀羅語法句經》一書完全讀不懂!這將近二十年來,啃這一本書像啃鐵鎚一樣,毫無滋味。
"A Pāli Glossary Vol. 2" 原書於 1901年出版,我手上這本書是 1979年的再版書。最初,這本書在書架上令我頭痛,我不知道手上只有第二冊而無第一冊的書要怎麼用。不過到了 2012年之後,發現這本書的有些字,在 PED (《巴英字典》)上面找不到合適的字義詮釋時,早期的著名巴利學者 Dines Andersen 卻給了明快的解釋,而對我手上棘手的問題提供適切的解答。
今天在翻譯巴利《法句經》265頌:
Yo ca sameti pāpāni, aṇuṃ thūlāni sabbaso;
Samitattā hi pāpānaṃ, ‘‘samaṇo’’ti pavuccati.
第三個字「sameti」的字義是「止息」,巴利《法句經註》說是「 vūpasameti」,除此之外,所有字典的解釋都是:
-----------
Sameti,(saṁ+i +a),
- 集合,遇見(to come together,to meet,to assemble)。
- 同意,會同(to associate with,to go to)。
- 比較,使相等(to correspond to,to agree)。
- 知道(to know,consider)。
- 適合(to fit in)。
【過】samesi,samiṁsu,samesuṁ。【未】samessati。【獨】sametvā,samecca((coming) together with)。【命】sametu。
-----------
只有 Andersen 的字典提到 sameti 是「sammati 安撫、平息、靜止」的「役使態 causative」。
相同地,巴利《法句經》146頌:
Ko nu hāso kim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
上半頌的最後一字「sati」,大都解釋作「念」,唯獨 Andersen 的字典與明法比丘(故)《巴漢字典》解釋作「Sati,2﹐【現分】在正在存在者(單.處格)。」(atthi 的位格,在眾生當中、在世間)。
顯示 Andersen 的字典在字義詮釋有其獨到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