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良艾 提問(2020/1/8)
請問《雜阿含1312經》「超五種積聚(和合)」與《別譯雜阿含140經》「成就五分法」是何義呢?
------------
Nelson Ho (2020/1/8)
照字面看,五和合應該是五藴?
------------
蘇錦坤 回答(2020/1/8):
這一首偈頌在《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各出現兩次,在T210《法句經》出現一次。
巴利文獻裡,在《相應部1.5經》、《法句經》與《長老偈》各出現一次。
奇怪的是,在《法句經》系統裡,只有巴利《法句經》、犍陀羅《法句經》與 T210《法句經》出現此一偈頌,其他如《優陀那品》(梵文《法句經》)、《波特那法句經》、T212《出曜經》、T213《法集要頌經》都沒有這一首偈頌。關於藏譯的四本《法句經》,帖主不懂藏文,不知那邊的情況。
對 Nelson Ho 來說,這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如果有漢巴對應偈頌可查,應該先查這是什麼字?為何如此翻譯?而不是依照漢譯字面去猜這個字或詞的意思。
*******
《雜阿含1002經》:
「斷除五捨五, 增修於五根,
超越五和合, 比丘度流淵。」(CBETA, T02, no. 99, p. 262, c21-22)
《雜阿含1312經》:
「斷五捨於五, 五法上增修,
超五種積聚, 名比丘度流。」(CBETA, T02, no. 99, p. 360, c26-27)
《別譯雜阿含140經》:
「能斷於五蓋, 棄捨於五欲,
增上修五根, 成就五分法,
能渡駛流水, 得名為比丘。」(CBETA, T02, no. 100, p. 427, c19-21)。
《別譯雜阿含311經》:
「除五欲受陰, 棄捨於五蓋,
增進修五根, 成就五分身,
如是之比丘, 超渡生死海。」(CBETA, T02, no. 100, p. 479, a23-25)。
T210《法句經》卷2〈沙門品 34〉:
「捨五斷五, 思惟五根,
能分別五, 乃渡河淵。 」(CBETA, T04, no. 210, p. 572, a15-16)。
巴利《法句經》370頌、《相應部1.5經》與《長老偈》633頌:
Pañca chinde pañca jahe, pañca cuttari bhāvaye;
Pañca saṅgātigo bhikkhu ‘‘oghatiṇṇo’’ti vuccati.
犍陀羅《法句經》78頌(第二品〈比丘品〉)。
paja china paje jahi, paja utvari-bhava'i,
paja-ṣaǵadhi'o bhikhu oha-tiṇo di vucadi.
我們應該先從巴利字義來考量此一翻譯詞彙可能的拼字。
從巴利偈頌與犍陀羅偈頌看來,偈頌僅提到「四個『五 pañca』」,原本未解釋這「四個『五』」分別代表什麼意涵。似乎這是「三從四德」、「四維八德」應該是人人知道的常識,改朝換代、月換星移之後,才發現出了問題,不少人忘掉這些「基本常識」;有些人不只忘了,還瞎掰一些名目來裝作「文青」。
我們依次看誰提到了「四個『五』」的內容。
- 《雜阿含1002經》:五、五、五根、五和合。
- 《雜阿含1312經》:五、五、五法、五積聚。
- 《別譯雜阿含140經》:五蓋、五欲、五根、五分法。
- 《別譯雜阿含311經》:五欲受陰、五蓋、五根五分身。」
- T210《法句經》:五、五、五根、五。
-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1:五蓋、五下分結、五根、已越五上分結。
-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2:五邪見、五身結、五禪種、五欲數。
-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3:五趣中結、五道、五解脫入、越彼五趣。是謂度流者。
-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4:五心縛、心五穢、五念結、已度心五縛。
- 巴利《法句經註》: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五根、五執著。
所以第三句是「Pañca 五 saṅga 執著 atigo 已戰勝、已越過、已超越」(第四個「五」)。saṅga 執著(cleaving, clinging, attachment, bond);「五執著」為「貪 rāga, 瞋 dosa, 癡 moha, 慢 māna, 見 diṭṭhi,Thag.633=Dhp.370; DhA.IV,187)。
----------------
我們閱讀元亨寺版對同一首偈頌的三處翻譯。
- 在《法句經》370頌:「五斷與棄五[1],五種善勤修,越五著比丘!名為渡瀑流。」(CBETA, N26, no. 9, p. 50, a14 // PTS. Dhp. 53)
- 在《相應部1.5經》:「五斷與五棄,上修五無漏,超越五種結,稱渡瀑流僧。」(CBETA, N13, no. 6, p. 4, a6-7 // PTS. S. 1. 3)
- 《長老偈經》633頌:「斷五下分結,捨五上分結,更修練五根,最後超五著,比丘而稱為渡瀑流人。」(CBETA, N28, no. 15, p. 170, a5-6 // PTS. Th. 65)
可以見到同一首偈頌翻譯成三種不同的樣貌,而且翻譯出偈頌所無的字,會造成理解的障礙;這不是恰當的翻譯方法。
[1]若從註釋,「五」之順次為:五下分結(欲界五種之煩惱)即欲界貪、瞋、身見、戒取見、疑;五上分結(色界無色界之煩惱)即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慢、無明;五根即信、勤、念、定、慧;又五著指貪、瞋、癡、慢、見。然大約「五」應成為五著者之意味,此時 uttari-bhavaye 非為「勤修」之意,應解為「克服」之義。
帖主按語:此句並不恰當:『然大約「五」應成為五著者之意味,此時 uttari-bhavaye 非為「勤修」之意,應解為「克服」之義』。
------------------
覺音論師《法句經註》:
五下分結 five "big" fetters:(身見、疑、戒禁取、貪欲、瞋惡)
1) personality belief (sakkāya-diṭṭhi),
2) skeptical doubt (vicikicchā),
3) clinging to rules and rituals (sīlabbata-parāmāsa),
4) sensuous craving (kāma-rāga),
5) ill-will (vyāpāda).
五上分結 the five "small" fetters:(色貪、無色貪、慢、調舉、無明)
1) craving for fine-material existence (rūpa-rāga),
2) craving for immaterial existence (arūpa-rāga),
3) conceit (māna),
4) restlessness (uddhacca),
5) ignorance (avijjā).
五根(信、念、精進、定、慧):
1) confidence (saddhā),
2) mindfulness (sati),
3) effort (viriya),
4) concentration (samādhi),
5) wisdom (paññā).
五執著 (貪、瞋、癡、慢、見):
1) passion (rāga),
2) hatred (dosa),
3) ignorance (moha),
4) pride (māna),
5) false views (diṭṭh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