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遇見一位「宗門人士」對我說,「世尊說的法是人人可以理解的,聞法即得利益的。依照你的解說,必須學習才能理解佛教的道理,與我所知道的『農夫、家庭主婦、工人都能聽聞、修習的佛法』不同。『學佛』是修行,『佛學』是『做學問』。」
這要從兩個不同層面講起,這位「法友」的意見在第一個層面是正確的。
在第一個層面,世尊教導的極有義利的法是:
- 能得現報,無有熱惱, (sandiṭṭhiko 現見的)
- 不待時節, (akāliko 即時的)
- 能將於人到于善處 (opaneyyiko 導引(到涅槃)的)
- 語諸人言:「汝等來!善示汝妙法。」 (ehipassiko 引人來見的)
- 夫為智者,自身取證,深得解達。 (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ī 諸識者所親證的)
所以只要解得一法,依法奉行,即得利益。甚至在尚未依法奉行之前,光僅是聞法即得喜樂清淨。這是不需任何學問的探索的。
第二個層面,是去探究世尊:
- 經文的內涵和確切的字義、詞義、句義。
- 哪些經義、經典不是佛教的教導。
很不幸的,頗多第二個層面的探討,不僅需要「學問、知識」,還需要「不同的語言能力」。
在阿含讀書會中,有一位法師不恥下問,問我如何閱讀《雜阿含經》。我建議「將漢譯《雜阿含經》和巴利《相應部》作對照閱讀,比對其中的異同」。法師說,他無法閱讀巴利文獻。我說「可以閱讀菩提比丘的英文翻譯」。法師問:「能否僅閱讀漢譯文獻?」我說,除非法師打定主意不教導「阿含、尼柯耶」的義理;如果想引用「阿含、尼柯耶」的義理,做一些對在家居士的開示,恐怕最低限度必需閱讀菩提比丘的專書。
------
以下這是一個例子,可以顯示回到梵巴文字去理解「講說」,是一件頗為重要的事。(引自臉書〈佛法高等研究院附設幼幼班〉)
Lee Kor Yong:
請問:
跟據南傳,“覺性”是否是緣生法?如果是的話,是否涅槃後,覺性亦隨五藴瓦解?
謝謝
-----------
Harshit Shantam 如果你說的[覺性]
是隆波的相關演講裡談的
那是因為翻譯的人是大陸人
這個字眼,照隆波的發音
應該是巴利文"Sati"
比較通用的翻譯
應該是[正念正知]
但因為翻譯翻成這個詞
所以文字就這樣了
正念也是無常的
並沒離開三法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