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Johannes Bronkhorst:佛教思想與婆羅門思想的對抗


幾年前,曾經有一位老師問我,在 KR Norman 之後最博學的佛教文獻學家(Buddhist Philologist)我會選哪一位?我回答說:「Johannes Bronkhorst.」老師大大不以為然,認為他不算是一個常常提出正確答案的文獻學家(Philologist)。事隔七八年後,我重新問自己同一問題,雖然我多了幾個選擇,例如 Jayarava Attwood, Alexander Wynne, Peter Skilling, Richard Salomon... 等等,但是,目前這一時刻,以我閱讀所及,我仍然會選擇。
我印象較深的幾個他的論點:
1. 佛陀那個年代四個種姓究竟是誰高誰低,尚無定論。所以出身「剎帝利」種姓的釋迦牟尼與耆那教的尼犍子一再駁斥四姓以婆羅門最高的說法。認為真正的「婆羅門」應以行為作判定標準,而非以血緣、血統為標準。
2. 佛陀與耆那教的尼犍子都禁止弟子用「吠陀語、雅語」教導法義,現存最早的佛教經典是巴利語和犍陀羅語,耆那教則是用「Prakrit 印度俗語」,當時還未出現「Sanskrit 梵語」這一名詞。
3. 以摩崖雕刻、石柱銘文,印度各古蹟所呈現的文字遺蹟,最早期是僅有俗語、半摩竭陀語,全無梵語,到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四世紀之間,梵文銘刻的比率逐漸增多,到西元六世紀才幾乎全面梵文化。就目前的考古資料而言,尚無任何證據可以主張梵語早於其他俗語、半摩竭陀語或犍陀羅語。
========
以下我簡介 Johannes Bronkhorst 這篇論文我看得懂的論點:
a. 婆羅門的教導是「感官的經驗是實存的」,佛教的主張是「感官的經驗是虛幻的」,而「感官經驗」背後的法是實存的(說一切有部)」,直到大乘興起才主張「法空」。
b. 佛教代表與婆羅門代表的辯論,如果婆羅門輸了,他接受佛教教義,他可以同時是佛教徒與婆羅門;如果佛教徒輸了,他接受婆羅門教義,除非他原本是一位婆羅門,否則他既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婆羅門。(現代印度,仍然有人既是基督教徒也是婆羅門。)
c. 在國王面前的辯論,如果婆羅門辯輸了,婆羅門仍然繼續位國王主持國家祭典與皇家祭拜,繼續替國王執行政治事務;國王不致於驅逐他。但是如果佛教代表辯輸了,這位佛教代表以及他的門徒必須改變信仰,喪失國王以及大部分國民的信仰,較難繼續在國界裡面立足、傳教。
d. 從許多文獻記載可以看到兩方面的辯論與競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再來一次。而特別當婆羅門代表改變立場,改為和佛教一樣主張「感官的經驗是虛幻的」與「不二 non-duality」,似乎佛教辯輸的機會就越來越多了。
https://www.academia.edu/3271230/Buddhist_thought_versus_Brahmanical_though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