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法友飛鴻 235:咱們還是互相勉勵吧


Dear Yifertw,

我們這裏也沒有學術期刊,這也是我以前一直建議要辦的,但是人微言輕啊。辦一份雜誌,尤其是想辦一份純粹佛教文獻,或者比較集中在漢文佛教文獻研究的期刊也是我的心願。如果有我一定會向你約稿的,你的研究水平在我看來,是勿庸置疑的,雖然並不是說我們之間現在這種相互審稿的方法沒有必要,畢竟多一個人看一下,會減少一些毛病。

對了,我也一直想建議你在中國出版你的文集,即使政見不同,研究水平也有異,但說實話,中國總是有著非常大的讀者群,很多臺灣學者已經開始重視在中國出版書了。我覺得你遲早要把自己的著作在中國的一些重要出版社出版的。最好的無疑還是北京的中華書局和上海的上海古籍,不過,據我所知,可能都需要人民幣大概四萬塊左右的出版費用。但我覺得這筆錢對我們應該都問題不大,只是有點覺得出錢出版書是一件不太好的事。不過,你可能不知道中國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各大專院校都有一些出版基金,可供教員出版書籍之用,所以中國的出版社除了約稿和極有名的人外,尤其是學術類書籍基本都要掏錢的。臺灣最大的問題就是受眾太少,好多非常好的佛教研究在臺灣出版以後幾乎就是無聲無息。像以前印公上人的全集,那麼優異的研究,在中國就影響不大,隨著去年還是前年,印順全集在中華書局的出版,我相信印公上人的追隨者肯定會成倍增加的。呵呵。

說這麼多,可能覺得我有點多嘴,但我真的覺得你在中國出文集有這個必要,即使不是現在,將來也一定要的,畢竟那裡有十三億的人口。呵呵,老師要是不喜歡我說的,就當我沒說,不過我真是覺得你的研究應該讓更多的人受益。

                    LK    2011/9/12  
========
 Dear LK,

    哇!你打字的速度可以算是神速!

 要出版佛教學術期刊,問題還是在「經費」上,這事情半點也勉強不來。

 對於佛教研究的論文我並不在意是在那一國、那一地出版,主要還是「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意味。
  
 兩年前, M 教授曾經想推薦我集結論文由他們學校的出版社出版,負責的教授也同意了,要我把書稿送去審核,我定了書名《譯四阿含的對照閱讀》,我著手進行改稿(改掉重複篇)資料更新,結果整整三個月沒有進行寫稿,閱讀也幾乎停頓。我趕快改變主意,停掉出書的計劃。現階段還是趁我能寫的時候,趕快把一些論文趕出來,我也希望趁幾位前輩學者還肯幫我改稿的時候,趕快寫出來讓他們幫我斧正(菩提比丘 Rod Bucknell 都已經年近七十,再過幾年,恐怕也無精力幫我讀中文)
 有一位負責英文佛教學術期刊的教授鼓勵我用英文寫稿,他願意幫我順一下英文並且協助在他的期刊登出。結果,我還是將論文改了一半(從中文稿改作英文稿),也停了;他們期刊要求論文的專有名詞必須從巴利用語改從梵文,也讓我心力交瘁。
 目前,我還是中意我對單卷本《雜阿含經》所寫的那篇論文〈從後說絕〉之類的題材,和兩三篇佛典校勘有關的論文,畢竟這是我做得到而乏人問津的題材,千萬別和其他人搶趕熱門題目。
 我可能還有兩篇校勘有關的論文,一篇朝翻譯佛經的論文等待進一步修訂完稿。
 八年前我曾答應自己要寫一篇支謙《佛說義足經》《小部,經集》的論文。大抵我的心願是,重新演繹、介紹安世高、支婁迦讖、支謙的譯經,一方面藉以向他們致敬,若不是他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今天就不會累積數量浩瀚的漢譯佛典;另一方面,也希望他們投注生命的譯作,不要繼續塵封在角落,而能夠再度被人閱讀,而且從利佛典的角度來理解初期中國佛教的面貌,與探索古代部派的蛛絲馬跡。
 閱讀《戴震全集》也頗有感慨。當時王陽明心學興盛,其末流汲汲於「滿街子都是聖人」,而其實「不識字」,不識山川湖泊、草木蟲魚鳥獸、天文星象,數學醫學、工程物理,都不清楚,只是「平時拱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真是無補於時世。
 佛教人士現在也有類似情況,只仗著四字彌陀、梵唱法會。問釋迦牟尼姓甚名甚?大乘何時訴諸筆墨,今日佛寺所主張的和耆那教有何不同?佛制定結夏安居,如今為何不結夏?制定不執持金錢,如今為何執持金錢還有銀行存款?制定不許以梵語傳教為何當時到處是梵文佛典?既然戒律是「佛已制不得廢,佛未制不得另制」,為何「阿難不請佛住世」,大迦葉說阿難犯「突吉羅」?各部戒律那一條規定了「未請佛住世是犯突吉羅」的?問題在那裡?

恐怕這些都是張口結舌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光是空言解脫,也不一定辦得了大事。

結果,作為智慧的宗教的佛教,被搞成愚痴迷信的宗教,這真是前程渺茫遙遠啊。

       回頭再聊了。
          


            掃葉人  頓首    

               2011/9/12
=========
Dear Yifertw:

 呵呵,您說得是有道理的,趁著現在能夠寫的時候多寫一點,我自己的書也有這個問題,越寫越長,弄得生命有限,殺青無期。其實想到這裏,就覺得我以前的導師對我的一句告誡,即知道在什麼時候停手是很有道理的。以你現在所發表的文章來看,質量上是非常之高的,而且對學界也有裨益,故而盼望能早日結集出版,非有它意。

不跟你說了,我剛剛下課,我是用五筆打字法,不是用拼音,所以打字速度確實不能算很慢。這種輸入法,最大的好處是不會讓我忘掉漢字的寫法,以前我也用拼音,後來發現這樣下去真會到提筆忘字的地步,就痛下決心,學了這個輸入法,尤其是對輸入古文,確實是幫助很大。

咱們還是互相勉勵吧,以前的古德那麼精進,才使我們有了這麼多的佛教瑰寶得以保留,我們今天稍作努力,也可造福後人,也算是不枉來世間一趟。今天是中秋,以你的雅趣,一定憑欄賞月的吧?也祝您


  月圓人圓
  闔家幸福

               末學叩安      2011/9/1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