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曾經有一位老師問我,在 KR Norman 之後最博學的佛教文獻學家(Buddhist Philologist)我會選哪一位?我回答說:「Johannes Bronkhorst.」老師大大不以為然,認為他不算是一個常常提出正確答案的文獻學家(Philologist)。事隔七八年後,我重新問自己同一問題,雖然我多了幾個選擇,例如 Jayarava Attwood, Alexander Wynne, Peter Skilling, Richard Salomon... 等等,但是,目前這一時刻,以我閱讀所及,我仍然會選擇。 我印象較深的幾個他的論點: 1. 佛陀那個年代四個種姓究竟是誰高誰低,尚無定論。所以出身「剎帝利」種姓的釋迦牟尼與耆那教的尼犍子一再駁斥四姓以婆羅門最高的說法。認為真正的「婆羅門」應以行為作判定標準,而非以血緣、血統為標準。 2. 佛陀與耆那教的尼犍子都禁止弟子用「吠陀語、雅語」教導法義,現存最早的佛教經典是巴利語和犍陀羅語,耆那教則是用「Prakrit 印度俗語」,當時還未出現「Sanskrit 梵語」這一名詞。 3. 以摩崖雕刻、石柱銘文,印度各古蹟所呈現的文字遺蹟,最早期是僅有俗語、半摩竭陀語,全無梵語,到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四世紀之間,梵文銘刻的比率逐漸增多,到西元六世紀才幾乎全面梵文化。就目前的考古資料而言,尚無任何證據可以主張梵語早於其他俗語、半摩竭陀語或犍陀羅語。 ======== 以下我簡介 Johannes Bronkhorst 這篇論文我看得懂的論點: a. 婆羅門的教導是「感官的經驗是實存的」,佛教的主張是「感官的經驗是虛幻的」,而「感官經驗」背後的法是實存的(說一切有部)」,直到大乘興起才主張「法空」。 b. 佛教代表與婆羅門代表的辯論,如果婆羅門輸了,他接受佛教教義,他可以同時是佛教徒與婆羅門;如果佛教徒輸了,他接受婆羅門教義,除非他原本是一位婆羅門,否則他既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婆羅門。(現代印度,仍然有人既是基督教徒也是婆羅門。) c. 在國王面前的辯論,如果婆羅門辯輸了,婆羅門仍然繼續位國王主持國家祭典與皇家祭拜,繼續替國王執行政治事務;國王不致於驅逐他。但是如果佛教代表辯輸了,這位佛教代表以及他的門徒必須改變信仰,喪失國王以及大部分國民的信仰,較難繼續在國界裡面立足、傳教。 d. 從許多文獻記載可以看到兩方面的辯論與競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再來一次。而特別當婆羅門代表改變立場,改為和佛教一樣主張「感官的經驗是虛幻的」與「不二 non-duality」,似乎佛教辯輸的機會就越來越多了。 https://www.academia.edu/3271230/Buddhist_thought_versus_Brahmanical_thought
從一月二十一日他說了over my dead body,到四月七日他以一具全焦的屍體向世人宣示他高潔不屈的靈魂,之間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再也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從來沒問過他打算如何誓死抵抗,我也從來沒有試圖去說服、改變他的想法。鄭南榕這樣的人,這樣的決定,如果我曾經以為可以企圖改變,不僅枉費我們相知一場,恐怕也是對他的人格的一種不敬吧。
巴利五部《尼柯耶 Nikāya》為《相應部》、《中部》、《長部》、《增支部》與《小部》,前四部通常被簡稱為「四部」尼柯耶用以和漢譯的《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增壹阿含》)等四阿含對應。歐美學者對於《小部》第五經的《經集》特別重視,巴利《相應部》與漢譯《雜阿含》的經文明確地提到對《經集》的第四品《義品》與第五品《彼岸道品》某一偈頌的解釋,僅存於漢譯的《大智度論》也引用了不少《經集》的偈頌。歐美學者認為《經集》出現了不少最早期的佛教文獻資料,特別是「阿育王法敕」當中提到佛教僧俗應多誦習的七部經典之中,就有四部出現在《經集》。 目前版主所知的巴利《經集》的漢譯,有郭良鋆翻譯的《經集》,譯者當年可能對上座部的佛教教義不夠熟悉,使用一般詞彙翻譯佛教術語,容易誤導初學,不是理想的版本;很不幸地,這也是目前台灣佛教界較通行的版本。其次為高雄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小部》的《經集》,這本書主要是倚賴日譯《南傳大藏經》進行漢譯,文字生硬,校對不夠踏實,也有漏譯、誤譯之處,不是能夠完全信賴的版本。接著就是達和法師翻譯(2008),在法鼓出版的《經集》。達和法師的翻譯並未顯示巴利註釋,感覺只是平鋪直述地翻譯經文,所附的註解數量不足,缺乏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仍然有其缺陷。 除此之外,版主曾借閱過一本據說是譯自泰國版巴利三藏的漢譯《小部經》,聽說可以在嘉義「法雨道場」請到此書,因為手頭沒有此書,也就無法參考此書的譯文。 我主要是依據 Norman 的英譯《經集》進行翻譯(Norman, K. R., (1995), The Group Discourses II, PTS, Oxford, UK.),據說,菩提比丘有一本英譯《經集》將於年底出版,版主只好先譯,等明年拿到書在做補充了。 ======= 經文是證得等正覺的佛陀憩息在農場主人(?)牧牛人丹尼雅(Dhaniya)的屋外,丹尼雅(Dhaniya)勞累地完成當天的工作,心滿意足地在自己的小屋裡休息,看著濃黑厚重的層層烏雲,在密雲欲雨的天氣唱著詩歌(udānaṃ udānesi 唱著「優陀那頌」),自我陶醉。丹尼雅(Dhaniya)意思是「有財富的人」,親切一點來說,就是「小財主」,看起來像是一種稱呼,而不是父母所取的人名。 在屋外的佛陀也應和著吟誦偈頌,似乎是喜劇歌劇當中兩個角色的對唱。 (數目字編號是《經集》的偈頌編號,方便讀者、版友查閱資料。) (18)「我飯已煮好乳牛已擠好奶,在摩希河畔與妻子共宿; 我的小屋完整而安適,老天你想下多大的雨你就下吧!」(丹尼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