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法友飛鴻 203 :梵天請佛說法


2015-05-24 12:07:55 
掃葉人:
在佛經中,表示佛陀成道後不久,曾表示這個眾生很難教導,曾生起早入涅槃想法,後來經梵天勸請,佛陀才願意教化這世界眾生, 但佛陀成道後,已成就正遍知,不是巳知道還有善根深厚的眾生?佛陀經歷了多劫菩薩道成佛,目的就是度化眾生,為什麼成道後卻生起放棄度化眾生的想法? 
===========
 2016-11-10 20:22:45 
親愛的法友: 
這是「十二分教」裡的「譬喻」,巴利佛教文獻只有「九分教」,「九分教」不包含「譬喻」,也就是不等同於「佛說」。(不是「佛說」,並不表示這類講說一定是錯的,只是有待進一步檢驗。)
巴利《長部》與漢譯《長阿含》有不少經典是屬於「譬喻」,這是編輯佛史或故事令人心生歡喜,而信奉佛教。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12〈智品 2〉:「問曰:『若然者,譬喻者說喻,云何通?』答曰:『此不必須通。所以者何?此非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不可以『世間現喻』難『賢聖法』。」(CBETA, T28, no. 1546, p. 86, a2-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83:「問:『若爾,然燈佛本事當云何通?』答:『此不必須通。所以者何?此非素怛纜、毘柰耶、阿毘達磨所說。但是傳說,諸傳所說或然、不然。」(CBETA, T27, no. 1545, p. 916, b24-27)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敘述,梵天能知佛心中動念,這是暗示梵天的位階高於佛嗎?
佛不想對世間說法,梵天祈請後,佛才答應說法。這是暗示梵天建議的「對眾說法」是正確的,而佛起了一個不正確的想法嗎?
===========
譬喻故事裡藏有一些「意想讚佛,反而謗佛」的敘述,閱讀佛教經典應該對這一類「譬喻故事」所蘊含的教導特別小心

    掃葉人

十二分教--- 6 譬喻

===========

  • tuziwang (不住不求以度瀑流) 2016-11-11 04:25:32

    三顧茅廬, 到底是解讀成卧龍先生孤傲, 還是劉皇叔禮賢下士?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 就把故事說圓了。。。故事說圓了的壞處就是被人過度詮釋

  • 歸依法

    歸依法 2016-11-11 10:08:03

    顧茅廬, 到底是解讀成卧龍先生孤傲, 還是劉皇叔禮賢下士?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 就把故事說圓了 ... tuziwang
    很好的比喻,當然,很有可能「三顧茅廬」是小說情節,而不見於古史。
  • ==========
    • tuziwang (不住不求以度瀑流) 2016-11-11 11:38:16

      「三顧茅廬」出自出師表, 前出師表?
      後人编成了故事, 或許原本也是一句話, 後人加了很多情節要讓人信服

      到底怎麼回事史書或許有其他記載?
    • 歸依法

      歸依法 2016-11-11 13:06:13「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應該是稻草廬訪問了三次,討論一些事情,不見得是拒絕了兩次。

  •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應該是去草廬訪問了三次,討論一些事情,不見得是拒絕了兩次。

2 則留言:

Murphy 提到...

該部經可見於增壹阿含經 勸請品第十九 第 1 經

該部經說明世尊得道後,原本認為悟得之法相當深奧,人們並無法理解,因此沒有必要說法。梵天知道世尊的心念後,勸請世尊說法。因而世尊才決定要說法。

反思:

梵天在色界天還在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 之內,而世尊已超越了三界,梵天的智慧難道高於世尊,使得世尊原本不明白人類的根器及說法的效用,而聽了梵天的勸請之後,才明白人類的根器及說法的效用,而決定開始說法?

比較合理的情況推測是世尊原本就有慈悲心,也瞭解人類的根器,在得道後,原本就會為眾生說法,並不需要等待梵天的勸請。

經文提到梵天的勸請,可能是為了契合當時的宗教信仰,以收納信仰梵天的信徒。

台語與佛典 提到...

Dear Murphy:
我的貼文已經陳述了,
梵天請佛是一個譬喻故事,
所以無需作任何衍伸的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