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南印地安猴的故事

601

在中美洲加勒比亞海,有一種猴子叫南印地安猴。此地的印地安人會在樹林邊緣的空曠草地中間豎立一根柱子,在柱子上再安放一個紮實的鳥籠,裡頭擺一碗南印地安猴最喜愛的米飯,隨後在附近躲起來。南印地安猴等到附近沒有動靜,似乎沒有什麼可憂慮的,猴子就到草地中央,側著手掌伸入鳥籠中,握拳單手抓住米粒,卻發現手握住心愛的米粒卻伸不出籠子。印地安人這時現身在草地邊緣,以「一二三木頭人」的分段的、停格的速度,慢慢逼近。南印地安猴急得吱吱叫,卻沒有人類 的智慧---知道趕快放開手去逃命。南印地安猴眼睜睜地看著人類伸手抓住牠,卻仍捨不得牠手中的米粒。

我總是想,你我是否和南印地安猴一樣,捨不得手中的米粒----不管是已經得到的,或者是尚未得到的。佛法所教導的是「離苦得樂」,捨斷貪欲,遠離繫著。

利他利己(法句經 166頌):『莫以利他事,忽於己利益;善知己利者,常專心利益。』(了參法師譯)

『不管利益他人的事如何重大,不可廢棄自己的責務;知道自己的責務,應常專心自己的責務。』(淨海法師譯).

Attadatthaṃ paratthena, bahunāpi na hāpaye;

Attadatthamabhiññāya, sadatthapasuto siyā.(巴利《法句經》166頌)

(Narada 英譯): Because of others’ well-being, howsoever great, let not one neglect his own welfare; clearly perceiving his own welfare, let him be intent on his own goal.

(周金言譯):不管利益他人的事多重大,也不可疏忽自己的利益;清晰地了知自己的利益,他下定決心要完成自己的目標(涅槃)。

(法句經註):「在般涅槃的四個月前,佛就公開宣佈自己入滅的日期,眾多尚未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聽了之後非常傷心,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是緊緊追隨在佛身邊。阿 塔達塔比丘卻不去見佛陀,反而下定決心要在佛涅槃前證得阿羅漢果,他就努力精進禪修。其他比丘不明白他的心意,卻帶他去見佛陀:『世尊,阿塔達塔比丘不像 我們那麼敬愛尊重你,他以自我為中心,自行其是。』 阿塔達塔恭敬地解釋,他對佛陀最崇高的頂禮就是在佛陀入滅前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聽了,讚嘆阿塔達塔比丘,並且告訴其他比丘:『敬愛尊重佛陀的人應該像阿塔達塔一樣。你們來見我,並不表示對我的敬愛尊重,只有信受奉行我教誨的法,才是真正尊崇我。』

《增支部3.65經》 Kesaputtiya羈舍子村,相當於《漢譯中阿含16經,伽藍經》,伽藍Kalama 為拘薩羅國Kosala之一族,拘薩羅國王為波斯匿王,首都為舍衛城,羈舍子村為伽藍族之村落。
「葛拉瑪人,你們覺得如何?貪瞋癡生起時,對人有益或有害?」「有害,大德。」「葛拉瑪人,貪瞋癡的人為貪瞋癡所操控,思想也受制於貪瞋 癡,他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也教唆他人做同樣的行為,這樣的造作會使他長久受害、受苦嗎?」「是的,大德。」「葛拉瑪人,你們覺得如何?這些行為是善或不善?」「不善,大德。」「會遭人責罵否?」「會,大德。」「造作之後,是否會導致受害與受苦?或在這種情形下會如何?」「造作之後,會招致受害與受苦,在這種情形下,它會如是顯現。」「因此,葛拉瑪人,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宗教傳統,不要相信師承之教,不要相信傳說,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不要因推測、邏輯思考而相信,不要因思考後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不要因認為『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而是當自己知道:『這些事是不善的,該受責備的,會遭智者責罵,若造作了,會招致損害與痛苦』,就捨棄他們。」

《巴利文小部尼柯耶》,第五品《經集》,第五章《彼岸道品》,第五問〈度多迦問〉:「度多迦,我不能度脫任何人的疑惑,你但自行修習最殊勝的趨向涅槃之法,如此你就能超越生與老、愁苦與悲泣的暴流。」
《義釋》解釋「無由他令己度脫之義」:『若彼等欲度脫者,乃依自己之力、自己之精進、自己之勇猛、自已之正行道、義行道、法隨法行之行道渴度越瀑流、究竟解脫,但是無法依他而得度脫。』

在解脫道上,無法如烏龜藉老鷹而飛越千山,跳蚤附騏驥而奔騰萬里。

336

33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