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淡水與北港

481

朋友問我:「北投在北、南投在南,為什麼南港在台北、北港在雲林、中港卻在苗栗?」

最近讀了2003年十二月出版的《漢學研究》,249-278頁為陳宗仁的論文〈「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七世紀之際台灣西南海域貿易情勢的變遷〉,對於此篇地名的溯源有一些意見。

首先回答朋友的問題:南投地方在清朝領台之初有「北投社」與「南投社」,後來「北投社」沒落消逝,只留下「南投社」而成為縣名與市名。苗栗中港溪與竹南的本名「中港」,是源自賽夏族(或者是平埔族?)「中港社」,在台灣的古地圖有「中港社」的標示。至於北投則是源自凱達格蘭社稱女巫為「北投」。1946年成立南港鎮原來隸屬台北縣,1968年併入台北市。原先清領時期,在基隆河北岸有「北港」,在今「汐止」境內,南岸有「南港」,「北港」、「南港」解決附近居民渡過基隆河的問題,但是汐止的「北港」逐漸沒落,地名也不如雲林「北港」顯赫,只有稍為繁榮的「南港仔街」地名存活下來。

剩下的問題則是「北港」,陳宗仁的結論(260頁)是「《新舊東印度誌》的作者 F. Valentijn 認為北港Pak-an 是原住民對台灣島的稱呼,此說並不正確」,而暗示「北港」為來自福建人的稱呼。

其實,以台南而言,此地為平埔族saccam社,早期翻譯為「赤崁 tshia2-kham3」(似乎saccam的拼音應該寫作 chakam),這是「赤崁樓」名稱的來源,和夕照沒有關係。saccam 也翻譯為「新港」,早期此一地區以荷蘭人教的字母書寫「新港人」的契約文書,這些留下來的古契約就稱為「新港文書」。比對竹南的舊稱「新港社」,「港kan」與「灣wan」可能是南島語的「位格 locative」用以代表地方,閩南人則是將此南島語以閩南腔調讀出,最後用馴雅的漢語寫出,與漢語的「港」意思其實不同,將荷蘭人紀錄的「北港 pak-an」稱為源自閩南語,就成「倒因為果」了。

一般稱淡水古名為「滬尾」,這可能是錯誤的見解,其實地名「淡水」出自明朝奏摺與古地圖,恐怕「淡水」的名號要古老一些。」

「海道針經」是一種航海人所用,依指南針定方位的航海圖,在現代中國學者向達(已去世)校註的《兩種海道針經》之中的《順風相送》,提到「用丁未二更,見小琉球雞籠頭山,巡山使上,用丙午六更見北港沙馬頭大灣山」,此書,英國學者李約瑟、台灣學者方豪認為是十五世紀的作品。

1590年左右福建巡撫許孚遠的奏摺提到:「駕使鳥船稱往福寧卸載、北港捕魚,及販雞籠、淡水者,往往私裝鉛硝等貨,潛去倭國,徂秋及冬,或來春方回。」

福建巡撫許孚遠的公文〈海禁條約行分守漳南道〉:「又有小番,名雞籠、淡水,地臨北港捕魚之處,…與廣東、福寧州、浙江、北港船引一例,原無限數。」

萬曆44年(1616)年福建巡撫黃承玄的〈條議海防事宜疏〉提到:「至於瀕海之民,其採捕於彭湖、北港之間者,歲無慮數十百艘,倭若奪而駕之,則蹤影可混…」

在陳祖綬「皇明大一統總圖」(約於崇禎初年),在福建外海相當台灣的地方,畫了「雞籠、澹水」、「北港」、「彭湖」三個島,此島東方則為「大琉球」,底下註為「東南海島夷」。

以上字劃不清、句讀不明,不易識讀。

試解釋如下,版主此處解釋不保證絕對正確,請讀者自行斟酌。

《順風相送》,提到「用丁未二更,見小琉球雞籠頭山,巡山使上,用丙午六更見北港沙馬頭大灣山」:

用丁未二更,見小琉球雞籠頭山(過了五島,依坤申的方向遠航五十四更的時間,如果還看不到陸地,改用丁未的方向航行二更,可以見到小琉球島的基隆的高地。當時的知識,是把台灣島看成小琉球島(含淡水、基隆)、北港島與澎湖島)。

巡山使上,用丙午六更見北港沙馬頭大灣山(順著地形繼續開,依丙午的方向航行六更的時間,可以見到北港島、沙馬頭的大灣山。)這裡的記載有一些混淆,依版主的解釋是「可以看見『北港島』(泛指現在台南以南到恆春的地方)、沙馬頭(應該是『沙馬歧頭』,恆春的舊地名)、大灣山(大員的高地,大員,是現在的安平,進入荷蘭統領時期與明鄭時期,『大員』逐漸改寫為『台灣』,取代『北港』而成為全島的統稱)」此處似乎把安平與恆春混為一談。

福建巡撫許孚遠的奏摺提到:「駕使鳥船稱往福寧卸載、北港捕魚,及販雞籠、淡水者,往往私裝鉛硝等貨,潛去倭國,徂秋及冬,或來春方回。」「駕使鳥船」應該是「駕駛漁民捕魚用的小船」,「往福寧卸載」意指「假裝說要去『福寧州』卸貨」,「北港捕魚」指「要到『北港』抓魚」,「販雞籠、淡水」指「到雞籠、淡水作買賣」,其實是「私裝鉛硝」販賣軍火,鉛是製造「火繩槍」子彈的金屬材料,「硝」是硫黃,也是子彈材料。秋、冬時節開往日本,春天回來,夏天是颱風季節,放暑假了。

本文是與版友「冷板凳」的討論,大部分的內容都是他所指引的方向,我們兩人對「淡水 tamsui, tamchui」是否來自「平埔語」有相當冗長的討論,大致來說,明鄭時期或之前,有一個「淡水社」,西班牙神父並且編了一本「淡水語詞彙」,以常例而言,對於原住民的社名,西班牙神父或荷蘭牧師應該會以原住民的稱呼予以譯音,直接引用漢名(例如「滬尾 poo3-bue2」)來音譯的情況應該是沒有,所以,淡水應該與「鹹、淡」、「海水、淡水、鹺水」無關,而是單純的平埔語的譯音。

從文獻記載,我們也可以發現「淡水社」、「中港社」、「北港社」、「大員社」等等社名,也逐漸被遺忘了,這些人的子女正忙著拜濟公、觀音、媽祖,跳電音三太子呢。

======================

以下引自部落格《歷史文化學習網》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202

到淡水傳教的愛斯基委(Jacinto Esquivel),當時淡水社的原住民相當不友善,是西班牙人統治淡水的難題,但是愛斯基委耐心的教化了他們,還在淡水建立一座教堂。愛斯基委努力學習當地語言,編過一本《淡水語詞彙》(Vocabulario de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 en la Lsla Hermosa),並且翻譯了一本《淡水語教理書》(Doctrina cristiana en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 en la Isla Hermosa)。憑著他的努力,淡水地區的傳教工作進行得相當順利。

=====================

以下引自部落格《淡水》

http://tamsui.yam.org.tw/hubest/hbst1/hube111.htm

淡水河口的北岸。在清季該地被稱為滬尾,達二、三百年之久,導致一般人誤認滬尾就是淡水的古稱。其實,古時淡水與滬尾分指不同的區域

明嘉慶三十四年(1555),鄭成功受浙江總督楊宣遣派為日本豐後(今九州大分縣,城主大友義鎮)使節時,取澎湖、基隆、琉球的航線。也在其著《日本一鑑》裡記載著:「夫小東(註;指臺灣北部)之域,有雞籠之山,山乃石峰特高於眾,中有淡水出焉」。

「淡水出焉」是指淡水河流出於此,並非指不含鹽分的淡水流出。航海與航空相同,必須有助航設備才能保持正確航線。在當時科技尚末開發,談不上燈塔、無線電導航臺、人造衛星等助航設備。因此航海者皆以島嶼或山岳等天然地形作為標的。「雞籠之山」(指 大屯山系標的大,從而成為航行華南與琉球、日本間的一個重要標的。《臺海使搓錄》卷一「赤嵌筆談」所載:「往來日本琉球海舶率以此山(註:指雞籠山)為指南」可為確證。至於淡水河口,因夾在大屯山系與觀音山之間,形勢廣闊而且水深,是個天然的良港,因此成為航船的重要避風泊地。

1 則留言:

葉子 提到...

雲林北港南邊也有個南港的地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