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正觀雜誌》48 期,69-142頁,2009年三月
四、漢譯諸本《雪山夜叉經》的相似度
如同上文所敘述,就偈頌次序而言,《雜阿含1329 經》為 165,165, 166, 170, 171, 172, K3, K4, K5, 168, 169, 173, 174, 175, K6, K7,《別譯雜阿含328 經》為165, 166, 170, 171, 172, K3, K4, 168, 169,173, 174, 175, K6, K7。《別譯雜阿含328 經》並未重複165 偈,沒有K5 偈,其餘和《雜阿含1329 經》完全相同。《異足經》的偈頌次序為165, 166, 165, 170, 172, 168, 169, 173, 174, 175, K3, K4,除了重複的165 偈位置不同,佚失171 偈,K3 與K4 兩偈位於175 偈之後,也沒有K6 與K7 兩偈。如果不提作為楔子的故事框架,純就偈頌而言,《雜阿含1329 經》與《別譯雜阿含328 經》非常近似。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的偈頌次序為166, 167, 168, 169, 170, 171,172, 173, 174, 175;既沒有K3 與K4 兩偈,也沒有K6, K7 兩偈。除了欠缺 165 偈以外,與《經集》《雪山夜叉經》次序完全相同。依據偈頌的對照閱讀,顯然《別譯雜阿含328 經》比較接近《雜阿含1329 經》,《佛說立世阿毘曇論》的〈夜叉神品〉則比較近似《經集》的〈雪山夜叉經〉,至於支謙譯的《義足經》〈兜勒梵志經(部分)〉則是與《別譯雜阿含328 經》、《雜阿含1329 經》的系統較接近。請參考<表十>。
<表十>
特點 |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 《別譯雜阿含328經》 | 《義足經》 |
偈頌次序 | 與《經集》《雪山夜叉經》相近 | 與《雜阿含1329經》相近 | 與《雜阿含1329經》相近 |
偈頌 K3, K4, K5 | 無 | 只有K3與K4兩偈 | 只有K3與K4兩偈,位置不同 |
偈頌 168, 169 | 與《經集》《雪山夜叉經》次序相同 | 位於 172頌與 173頌之間,與《雜阿含1329經》相近 | 位於 172頌與 173頌之間,與《雜阿含1329經》相近 |
偈頌 K6, K7 | 無 | 有K6與K7兩偈 | 無 |
五、結語
貝赫特(Heinz Bechert) 在他的論文〈關於初期佛教傳統語言的方法學考量〉指出:「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結集文獻無法帶我們追溯到任何『阿含原型』,但是它們能追溯到使用經典組織原則之下的個別編輯結果。」88 因此,相當明顯地,我們無法僅僅依賴漢巴對照閱讀所得的結論,就足以判定任何「巴利《經集》《雪山夜叉經》較為古老,而漢譯四部經則為稍晚的結集或增修的經典」等類似的推測。我們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文獻資料和出土文物或殘卷,才能證據充分地判斷誰早誰晚的議題。
當然,漢譯與巴利經典的對照閱讀,可以幫助我們澄清漢譯經典與巴利文本的疑義;同時,藉助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將會更有機會理解西元四百年之前的翻譯情境,而更能把握古代翻經大德所留下的古譯經典。
六、謝詞
承蒙無著比丘提供巴帕博士翻譯的〈《佛說義足經》英譯〉,讓本文得以藉助巴帕博士的論文作對應偈頌的再次確認;在漢巴對應經典的對照閱讀中,本人也從無著比丘的啟發與指導,得到不少助益。同時也承蒙白瑞德教授提供其與無著比丘合作的〈四部尼柯耶對應經典目錄—對赤沼善智《互照錄》的訂正〉,此目錄雖然尚未發表,仍然是我最有效率的工具書,省下筆者來回反覆對照經文的時間。
當然筆者也要向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致謝,沒有 CBETA提供的全面而高效率的電子資料與工具,本文勢必無法完成必要的資料核對,也無法讓本文的部分構想成型。
【參考書目】
一 佛教經典
《大正新脩大藏經》, (2006) , 台北市,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阿含藏》,《佛光大藏經》,(1983),台北市,佛光出版社。
《漢譯南傳大藏經》,(1995),高雄市,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Sutta-Nipāta, (1990), Pāli Text Society, Oxford, UK.
Saṃyutta-Nikāya, (1973), Pāli Text Society, London, UK.
Sutta-Nipāta,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e, CSCD, version 3,Dhammagiri, India.
二 英文
Analayo, (to-be-publishe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jjhimaNikaya”.
Analayo, (2009), “The Influence of Commentarial Exegesis on the Transmission of Āgama Literature”.
Anālayo and Bucknell, R. S., (2006), ”Correspondence Table for Parallels to the Discourses of the Majjhima Nikaya: Toward a Revision of Akanuma’s Comparative Catalogue. Journal of the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 Volume IV (2006), pp. 215-243.
Anālayo and Bucknell, R. S., (draft), “Correspondence Table for Parallels to the Discourses of the Four Nikayas: Toward a Revision of Akanuma’s Comparative Catalogue.
Bodhi, Bhikkhu, (2000),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
Bucknell, Roderick, (2007), ‘The Structure of the Sag ātha-Vagga of the
Sa ṃyutta-Nik āya ’,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 24(1): page 7-34.
Jayawickrama, N.A., (1959), ‘Buddhaghosa and th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s of the P āli Canon’ , University of Ceylon Review, vol.
17 no. 1/2, pp 1-17.
de Jong, J.W., (1968), ’Buddha's Word in China’, 28th George Ernest
Morrison Lecture, page 15,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Norman, K. R., (1995), The Group of Discourses II, Oxford, PTS.
Nyanaponila, Bhikkhu, and Bodhi, Bhikkhu, (1999),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 An Anthology of suttas from the
Avguttara Nikaya. Lanham, Maryland : AltaMira Press.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e, CSCD, version 3, Dhammagiri, India.
三 中文
印順法師,(1978),《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市,正聞出版社。
印順法師,(1983, 1994),《雜阿含經論會編》,台北市,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初版,民國八十三年二月再版。
無著比丘,(2007a),〈《中阿含》比較研究摘要〉,《福嚴佛學研究》第二期,1-56 頁,新竹市,福嚴佛學院。
無著比丘,(2007b),〈他山之石可以攻錯〉(I),《正觀》第42期,115-134頁,南投縣,正觀雜誌社。(‘Some Pali Discourses in the Light of Their Chinese Parallel ’,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2.1 (2005) page 1-14, London, UK.)
無著比丘,(2007c),〈他山之石可以攻錯〉(II),《正觀》第43期,115-134頁,南投縣,正觀雜誌社。(‘Some Pali Discourses in the Light of Their Chinese Parallel ’,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2.2 (2005) page 93-105, London, UK.)
釋達和,(2008),《經集》,台北市,法鼓文化事業公司。
郭良鋆,(2000),《經集》,台北市,恩凱公司。
溫宗堃,(2006),〈從巴利經文檢視對應的《雜阿含經》經文〉,第一屆巴利學與佛教學術研討會,嘉義縣,南華大學。
高明道,(1991),〈《蟻垤經》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29-74 頁,中華佛學研究所,台北。
王常蒞,(2007),〈巴、漢〈入出息念相應〉經群比較〉,《中華佛學學報》第二十期,1-39 頁,中華佛學研究所,台北。
蘇錦坤,(2007),〈《別譯雜阿含經》攝頌的特點〉,《正觀》第45 期, 11-113 頁,南投縣,正觀雜誌社。
四、日文或日文著作翻譯
赤沼智善,Akanuma, Chizen, (1929, 1984 reprint at Taipei),《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The Comparative Catalogue of Chinese Agamas & Pali Nikayas 》,台北縣,華宇出版社。
水野弘元,Mizuno, Kogen, (1996), (中文版,2003), 《佛教文獻研究》,台北市,法鼓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