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正觀雜誌》48 期,69-142頁,2009年三月
二、《雪山夜叉經》對照閱讀
巴利《小部尼柯耶》《經集》的第一章〈蛇品〉第九經《雪山夜叉經》(Hemavata Sutta )的漢譯對應經典,有《雜阿含1329 經》、 《別譯雜阿含328 經》、《義足經》第十三經《兜勒梵志經》與《佛說立世阿毘曇論》第四品〈夜叉神品〉9 。《義足經》第十三經《兜勒梵志經》的前半段與《雜阿含1329 經》在故事框架與偈頌均十分類似,後半段在簡短的敘述後,銜接與《經集》《義品》第十四經《兜勒梵志經 Tuva taka Sutta》相當的偈頌。《佛說立世阿毘曇論》第四品〈夜叉神品〉的經文內容與《雪山夜叉經》相當。
在此,分三段陳述這五部經文彼此之間的差異:第一段為「緣起」,敘述雪山夜叉與七岳夜叉前往謁見世尊的故事框架;第二段為雪山夜叉與七岳夜叉關於世尊德行的問答;第三段為世尊與雪山夜叉的問答。
在第一段「緣起」,《雜阿含1329 經》提到「醯魔波低天神與娑多耆利天神相約,如有寶物出現,必須互相知會;醯魔波低天神宮中出現千葉金莖蓮花,邀娑多耆利天神來觀,娑多耆利天神並不以此為寶,反而邀醯魔波低天神來見『未曾有寶』,也就是世尊。」對照《別譯雜阿含328 經》,故事概要大致相同,只是「醯魔波低天神」與「娑多耆利天神」在此譯為「雪山夜叉」與「七岳夜叉」, 相當於巴利經文的「yakkha Hemavata 雪山夜叉」與「yakkha Sātāgira 七岳夜叉」的音譯。10 《義足經》第十三經《兜勒梵志經》的故事架構也相同,只是別處的「雪山夜叉」在此譯為「鵙摩越鬼將軍」,「七岳夜叉」在此譯為「七頭鬼將軍」。翻譯年代最晚的《佛說立世阿毘曇論》11 則分別譯為「娑多耆利王」(經文中又稱為「南山神王」)與「醯摩跋多王12 」(經文中又稱為「北山神王」),故事內容比前面三經增加了南山七山與北山七山各自的山名,並且有「醯摩跋多王」父親「醯摩槃」臨終囑咐見佛的敘述,此段「緣起」比其他三經增加了許多篇幅。至於《經集》《雪山夜叉經》,文中沒有故事「緣起」,只有早期經典背誦者的註語13 , 經文原本只有偈頌,誦經者的按語則說明各偈頌為誰所說。為了敘述方便,本文統一稱呼此兩位夜叉為「雪山夜叉」與「七岳夜叉」。
第二段,相當於《經集》153-167 偈頌14 。《經集》153 偈的大意為「今天是(每月)十五日的齋戒日,這是個美好的夜晚;讓我們去見喬達摩,這位最著名的老師。』誦經者的註解指此偈為七岳夜叉所說。從154 偈起,在見世尊之前,雪山夜叉詢問七岳夜叉有關世尊的德行。對應於153 偈,《雜阿含 1329 經》為「十五日良時,天夜遇歡會﹔當說受何齋,從何羅漢受?」,《別譯雜阿含328 經》 為「十五日夜月,圓足極淨明;聞命將徒眾,今故來相造;應當親近誰,誰是汝羅漢?」;漢譯偈頌中,他既不知道七岳夜叉在上一段所稱的「如來、世尊」是誰,也未提到要去拜訪他。這兩經均指此偈為雪山夜叉所問,與巴利《經集》的附註不同。在相當於《經集》154 偈之前,漢譯四經還有七岳夜叉回答的偈:「世尊現在王舍城,演說四聖諦、八正道,他已證得安穩涅槃,所以應前往禮敬供養」,此偈頌為巴利《經集》所無。第一段「緣起」敘述:「今我宮中有未曾有寶...。所謂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汝便可來奉事供養」15 漢譯四經 153 偈似乎與此段經文失去呼應,而仍然詢問「應當親近誰?誰是汝羅漢?」16 另外一個差異為,漢譯四經均稱「阿羅漢(阿羅訶)、不著(無所著)」,巴利偈頌對應的用字為 「satthāraṃ 老師」並且直稱 「Gotama 喬達摩 」,漢譯在遣詞用字上顯得較為恭敬。《佛說立世阿毘曇論》中在與《經集》153 偈相當的偈頌稱齋戒日為「四王來集」,此為獨特的譯語,其他對應各經均無此等敘述。17
《經集》154、155 偈,雪山夜叉問及此人是否對所有眾生均有慈心,而且面對可欲、不可欲都能調御其心,七岳夜叉給予肯定的回答;《義足經》與《佛說立世阿毘曇論》的對應偈頌雖然詞句不相類似,仍然可以讀出相彷彿的詞意。《雜阿含 1329 經》與《別譯雜阿含328 經》的對應偈頌翻譯得較清晰,而顯得更接近巴利偈頌。五部經文的此兩偈大致相似。
《經集》156-164 偈中,156、157 偈為關於世尊是否「斷絕不與取、不具瞋心、遠離放逸、精勤禪定」的問答,158、159 偈為關於世尊是否會「妄語、惡口、兩舌、無義語」的問答,160、161 偈為關於世尊是否「不染著貪欲、清淨無擾、超越愚癡、具法眼」的問答,162、163 偈為關於世尊是否「具足諸明、戒行清淨、諸漏已盡、不受後有」的問答。164 偈,七岳夜叉提議一起去謁見世尊;在164 偈之前有編號為 163A 與 163B 兩首偈頌,內容與 164 偈幾乎完全相同18 ,此處沒有「誦偈者的附註」,並未註明 163A 與 163B是那位夜叉所說,一般是將 163-167 偈作為七岳夜叉所說,可是從經文前後來說,似乎七岳夜叉沒重複說此偈三次的必要,這或許是PTS 版《經集》編者將之編為163A 與 163B 的原因19 。
《雜阿含1329 經》的次序與此顯然不同,在相當於《經集》的155 偈之後,是相當於162, 163, 「163A(問)」與163A 的四偈,才接回《經集》的次序 :156, 157, 160, 161, 158, 159, K1, K2, 163,163, 163A, 163A。《雜阿含1329 經》沒有《經集》163B 偈(你應如法讚美他)與 164 偈(讓我們去見喬達摩吧)。《雜阿含1329 經》在相當於《經集》155 偈之後,有本文稱之為 「163A(問)」的偈頌:「為具足明達,已行成就不?諸漏永滅盡,不受後有耶?」20 ,巴利《經集》無此偈頌。《雜阿含1329 經》另有《經集》偈頌所無的『為持清淨戒,正念寂滅不?具足等解脫,如來大智不?』(筆者為稱引方便,隨宜稱之為「偈頌 K1」),與「淨戒悉具足,正念常寂靜;等解脫成就,得如來大智。」(為稱引方便,隨宜稱之為「偈頌 K2」) 21 。以及在偈頌 K2 之後有兩首 163 偈,經文中雖稱「醯魔波低復說偈問言:『明達悉具足,正行已清淨;所有諸漏盡,不復受後有。』22 」漢譯偈頌所呈現的句意卻純粹為直述句,也未如《經集》162 偈作疑問句形式。
《別譯雜阿含328 經》的次序又與《經集》、《雜阿含1329經》兩經不同,在相當於《經集》的155 偈之後的次序是 :156, 157, 160, 161, 158, 159, 162, 163, 163A, 163A。這個次序與《經集》的偈頌十分類似,內容卻有相當程度的差異。除了160、161 偈出現在158、 159 偈之前以外,主要的差別為偈頌有「詩句散落」或「詩句錯置」的現象。
《別譯雜阿含328 經》偈頌「誰無別離惱?誰能不綺語?誰見物不貪?誰不生想見?」23 比對相關經文,可以合理地推斷:「《別譯雜阿含328 經》此偈相當於《經集》158 偈,卻遺漏了『得能無妄語?得能無惡口』,而前兩句『誰無別離惱?誰能不綺語?』應該改作『得無別離語?得能不綺語?』用『得』字代替『誰』字,才能符合經文的脈落」。此偈的後半段「誰見物不貪? 誰不生想見?」(『誰』字應改為『得』字),「誰見物不貪」應該為相當於《經集》156 偈的第一句,不應該出現在158 偈。我們回頭來檢驗相當於《經集》156 偈的《別譯雜阿含328 經》,此偈頌為「若能真實語,終不虛妄言;慈愍眾生類,除斷於殺生;遠離於放逸,於禪而不空?」24 ,與《經集》156 偈和《雜阿含1329 經》的對應偈頌25 對照,前兩句「若能真實語,終不虛妄言」和「語業」有關,應該是前述《別譯雜阿含328 經》所遺漏的兩句26 。如此一來,此偈的「慈愍眾生類」就應該隸屬上一偈,也就是相當於《經集》155 偈的「心意極調柔,於諸群萌類;了知一切法,為世大導師;於愛不愛覺,心皆得自在。」27
筆者參考《經集》和《雜阿含1329 經》的對應偈頌,重新排列為<表一>,嘗試「復原」《別譯雜阿含328 經》的「適當」次序。此一段落的《義足經》與《佛說立世阿毘曇論》的偈頌,文字雖不相同,內容與《雜阿含1329 經》一致,可以認為「偈頌文句錯落」的現象,在漢譯四經中,只有《別譯雜阿含328 經》出現此狀況。
<表一>
A.偈頌編號 | B. 《雜阿含1329經》的對應偈頌 | C. 《別譯雜阿含328經》原偈頌 | D. 《別譯雜阿含328經》更動後偈頌 | E. 詞句的增減(括符內的數字代表此句在C欄原本所屬的偈頌) |
154 | 彼有心願樂, 慈濟眾生不? 彼於受不受, 心想平等不? | 普於群生類, 若有慈等心? 於愛不愛覺, 為得自在不? | ||
155 | 彼妙願慈心, 度一切眾生﹔ 於諸受不受, 心想常平等。 | 心意極調柔, 於諸群萌類; 了知一切法, 為世大導師; 於愛不愛覺, 心皆得自在。 | 心意極調柔, 慈愍眾生類; 於愛不愛覺, 心皆得自在。 | +慈愍眾生類(156) 一於諸群萌類; 了知一切法, 為世大導師; |
156 | 遠離於害生? 不與不取不? 為遠於放蕩? 不離禪思不? | 若能真實語, 終不虛妄言; 慈愍眾生類, 除斷於殺生; 遠離於放逸, 於禪而不空? | 除斷於殺生? 誰見物不貪? 遠離於放逸? 於禪而不空? | +誰見物不貪?(158) 一若能真實語, 終不虛妄言; 慈愍眾生類, |
157 | 常不害眾生, 不與不妄取﹔ 遠離於放蕩, 日夜常思禪。 | 終不虛妄語, 遠離於殺害; 常捨諸放逸, 佛無不定時。 | 遠離於殺害; 除捨貪欲心, 常捨諸放逸, 佛無不定時。 | +除捨貪欲心,(159) 一終不虛妄語, |
158 | 至誠不妄語? 麤澀言無有? 得無別離說? 無不誠說不? | 誰無別離惱? 誰能不綺語? 誰見物不貪? 誰不生想見? | 若能真實語? 終不虛妄言? 誰無別離惱? 誰能不綺語? | +若能真實語?(156) 終不虛妄言?(156) 一誰見物不貪? 誰不生想見? |
159 | 至誠不妄語, 亦無麤澀言﹔ 不離他親厚, 常說如法言。 | 久斷愛別苦, 未曾無義言; 除捨貪欲心, 永無邪見想。 | 終不虛妄語, 未曾無義言; | +終不虛妄語,(157) 一久斷愛別苦, 除捨貪欲心, 永無邪見想。 |
160 | 為不樂五欲? 心不濁亂不? 有清淨法眼? 滅盡愚癡不? | 若不著於欲, 心無諸擾亂; 為有法眼耶? 盡於愚癡不? 能捨諸煩惱, 得於解脫不? | 若不著於欲? 心無諸擾亂? 為有法眼耶? 盡於愚癡不? | 一能捨諸煩惱, 得於解脫不? |
161 | 心常不樂欲, 亦無濁亂心﹔ 佛法眼清淨, 愚癡盡無餘。 | 超出欲淤泥, 心淨無擾亂; 法眼甚清徹, 得盡於愚癡, 永離眾結使, 獲得於解脫。 | 超出欲淤泥, 心淨無擾亂; 法眼甚清徹, 得盡於愚癡, | 一永離眾結使, 獲得於解脫。 |
162 | 為具足明達? 已行成就不? 諸漏永滅盡? 不受後有耶? | 頗具於諸明? 戒行清淨不? 為能盡諸漏? 不受後有耶? | ||
163 | 明達悉具足, 正行已清淨﹔ 所有諸漏盡, 不復受後有。 | 明行悉具足, 持戒行清淨; 久斷諸結漏, 永不受後有。 | ||
(163A問偈) | 牟尼意行滿, 及身口業耶? 明行悉具足, 以法讚歎耶? | 如來三業中, 頗具眾善行; 汝今得遵行, 讚歎真實法。 | ||
163A | 具足牟尼心, 及業身口滿﹔ 明行悉具足, 以法而讚歎。 | 如來身口意, 具足眾善行; 明達悉充備, 我讚真實法。 | ||
(K1) | 為持清淨戒, 正念寂滅不? 具足等解脫, 如來大智不? | 能捨諸煩惱, 得於解脫不? | +能捨諸煩惱,(160) 得於解脫不?(160) | |
(K2) | 淨戒悉具足, 正念常寂靜﹔ 等解脫成就, 得如來大智。 | 永離眾結使, 獲得於解脫。 了知一切法, 為世大導師; | +永離眾結使,(161) 獲得於解脫。(161) 了知一切法,(155) 為世大導師;(155) |
註1:( + 為增加的句子,一 為減少的句子,C欄增加與減少這些句子後,就成為D欄。E 欄的阿拉伯數字代表此句來自C欄的偈頌編號。)
註2:A 欄中,(163A 問偈)、(K1)、(K2) 三偈為《經集》所無。
從<表一>看來,重新組合的《別譯雜阿含328 經》偈頌(相當於《經集》154-163 偈),158 偈缺相當於「惡口」的問句,159 偈缺相當於「惡口、兩舌」的兩句答句,K1 與 K2 兩偈為《經集》所無。同時,重新組合後也有「於諸群萌類(155)」、「誰不生想見(158)」、「久斷愛別苦(159)」、「永無邪見想(159)」四句尚未安排去處。
《義足經》可能是漢譯四經中最早的翻譯,此經的偈頌次序為:156, 157, 158, 159, 160, 162, 163,與《經集》的偈頌次序幾乎完全相同。《義足經》是漢譯四經中唯一未明確註記各頌為誰所說的翻譯,經文有七岳夜叉回答的偈頌:『世尊現在王舍城,演說四聖諦、八正道,現在可前往禮敬,他是我所敬信的世尊』28,《經集》無此對應偈頌。除此之外,《義足經》也缺161 偈。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對應的偈頌次第為:158, 159, 156, 157, 160, 161, 162, 163, 163A, 163B, 164。29 在漢譯四經中,《佛說立世阿毘曇論》是唯一有對應於《經集》163B 偈的經典,但是兩者仍有些微的差距30 。《義足經》與《佛說立世阿毘曇論》都有 164 偈,《雜阿含1329 經》與《別譯雜阿含328 經》在 163 偈之後並沒有164 偈。
第三段問答,《經集》165, 166 兩偈敘述「世尊有像鹿王一樣纖細的腳31,少食無貪地在在林中禪修,他像獅子般獨來獨往,我們來問他如何能脫逃死亡的羅網。」167 偈為「讓我們問渡過一切法的彼岸、超越瞋恨與恐懼的喬達摩,他是法的宣稱者與教導者。」 《經集》並未說明此三偈為誰所說,不過覺音論師在《勝義光明》 則指明前兩偈為雪山夜叉所說,167 偈為雪山夜叉與七岳夜叉所說32,前兩偈的說者可以從漢譯四經得到支持,但是《雜阿含1329經》、《別譯雜阿含328 經》與《義足經》都缺167 偈。《雜阿含1329 經》中,165 偈出現了兩次, 165, 166 兩偈與《經集》相當。
《別譯雜阿含328 經》165 偈與《雜阿含1329 經》相同,但是並未重覆兩次;166 偈為「婆伽婆世雄,佛陀兩足尊;諸天所不知,具眼悉明了」與其他各經均不同。《義足經》也出現兩次165 偈,一次166 偈。《佛說立世阿毘曇論》167 偈「佛不染世法,度一切法岸,慇懃故來問」,是唯一和《經集》167 偈「讓我們問渡過一切法的彼岸、超越瞋恨與恐懼的喬達摩,他是法的宣稱者與教導者」 相似的偈頌。請參考<表二>。
<表二>
經名 | 165偈 | 166偈 | 167偈 | 附註 |
《經集》《雪山夜叉經》 | 他有像鹿王一樣纖細的腳,大雄取用很少的食物,無貪嗜,牟尼在林中禪修。來,讓我們去見喬達摩吧! | 大龍不著於貪欲,像雄獅一樣獨來獨往,讓我們問如何能脫逃死亡的羅網。 | 讓我們問渡過一切法的彼岸、超越瞋恨與恐懼的喬達摩,他是法的宣示者與教導者。 | 165 偈提及「大雄」。166 偈問「如何脫離死網」。 |
《雜阿含1329經》 | 伊尼延鹿(足*專), 仙人之勝相﹔少食無貪嗜,牟尼樂林禪﹔我等今故來,請問於瞿曇; | 師子獨遊步,大龍無恐畏;今故來請問,牟尼願決疑。 | 165偈重複兩次,165 偈提及牟尼而非「大雄」。缺167 偈。 | |
《別譯雜阿含328經》 | 牟尼天世雄,(足*專)如伊梨延; 少食不著味,仙聖處林禪;我等可共往,禮敬瞿曇尊。 | 婆伽婆世雄,佛陀兩足尊;諸天所不知,具眼悉明了。 | 165 偈為「仙聖」而非「大雄」。166 偈與其他經不同。缺167 偈。 | |
《義足經》 | 真人鹿(足*專)腸, 少食滅邪貪; | 疾行問度法,斷痛從何脫?觀瞻如師子,恐怖悉無有。 | 165 偈重複兩次。缺167 偈。 | |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 <缺> | 能說亦能行,度流永無漏;獨步如師子, | 佛不染世法,度一切法岸,慇懃故來問。 | 缺165 偈。166 偈未提及大龍。167 偈三句與《經集》相當。 |
整部經中,有關法義的問答的偈頌,其實只有三個問答,為相當於《經集》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等八首偈頌。 除了本文討論的漢譯四經之外,相當於《經集》168, 169 偈的偈頌也出現在《雜阿含1008 經》、《別譯雜阿含235 經》、《相應部尼柯耶, SN 1.7.10》33 中。在覺音論師的《顯揚真義》(《相應部註》)中,解釋「六」指「六內入處」;但是也可以解釋為「世間起於六內入處,世間依六外入處和合;世間愛著於六內入處,世間因外六入處而苦惱。」34 在漢譯中,只有《別譯雜阿含235 經》在答偈中解說了「六」的意涵:「六愛生世間,六觸能和合;六愛能得有,六情生諸苦。」35 請參考 <表三>。
<表三>
經名 | 168偈 | 169偈 | 附註 |
《經集》《雪山夜叉經》 | 世間從何升起?世間以什麼和合?世間以執著什麼而存在?世間在那一方面被苦惱? | 世間從六法升起,世間於六法和合;確實,它執著六法而存在,世間在六法苦惱。 | 第二句 santhava,或譯為「親近」,古譯大都譯為「和合」。第三句 upādāya,為「執著」、「執取」。第四句vihaññati ,為苦惱。 |
《雜阿含1329經》 | 世間幾法起?幾法世和合?幾法取受世?幾法令世滅? | 六法起世間,六法世和合﹔六法取受世,六法世損滅。 | 第三句「受」應為「愛」,第四句「損滅」應為「損減」,與《雜阿含1008經》「世幾法取愛」、「損減」同義。 |
《雜阿含1008經》 | 世間幾法起? 幾法相順可? 世幾法取愛? 世幾法損減? | 世六法等起, 世六法順可; 世六法取愛, 世六法損減。 | |
《別譯雜阿含328經》 | 云何世間生?云何得和聚?幾為世間受?幾事為苦求? | 世間從六生,因六得和集;從六生於受,六事恒苦求。 | 第三句「受」應為「愛」,與《別譯雜阿含235經》「幾愛世間有」同義。第四句譯為「苦」,與「苦惱vihaññati」意思相近。 |
《別譯雜阿含235經》 | 云何生世間?云何得和合?幾愛世間有?何物苦世間? | 六愛生世間,六觸能和合;六愛能得有,六情生諸苦。 | 此經是唯一在答偈解說「六」的意涵者,但與巴利註釋書的解釋不同。 |
《義足經》 | 誰造作是世?誰造作可著?誰造世所有?誰造為世苦? | 六造作是世,六造作可著;六造世所有,六造為世苦。 | 別經譯為「幾法」處,此經譯為「誰」。 |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 眾生生何處?數數習有處?執持是何物?何處而受苦? | 眾生生六處,數數習六處;執持六種法,六處受苦惱。 | 別經譯為「世間」處,此經譯為「眾生」。 |
同樣地,相當於《經集》170, 171, 172 偈,四部相對應的漢譯經典大致相同,只有《義足經》漏失了相當於171 偈的偈頌。請參考<表四>。
<表四>
經名 | 170偈 | 171偈 | 172偈 | 附註 |
《經集》《雪山夜叉經》 | 世間執持而苦惱的是什麼?我問如何解脫,請告訴我如何離苦? | 世間有五欲功能,而稱意是第六;於此捨斷這些貪欲,如此就能解脫苦。 | 於世間解脫,已如實解說,我教導你,如是可以離苦。 | |
《雜阿含1329經》 | 云何得出苦,云何苦解脫?唯願說解脫,苦於何所滅? | 世五欲功德,及說第六意﹔於彼欲無貪,解脫一切苦﹔ | 如是從苦出,如是解脫苦﹔今答汝所問,苦從此而滅。 | |
《別譯雜阿含328經》 | 云何苦出要?云何捨離苦?世尊為我說,苦於何處盡? | 五欲意第六,於此處離欲;解脫於諸苦,斯是苦出要; | 如斯解脫苦,即於苦處滅;汝今問於我,為汝如是說。 | |
《義足經》 | 是痛從何滅?從何行脫痛?斷疑問現義,云何脫無苦? | ---- | 斷苦痛使滅,行是痛苦盡;捨疑妙說持,如義無有苦。 | 缺171偈。 |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 是取名何取,而令眾生苦?願答出離問,云何解脫苦? | 世間有五塵,我說心第六;於中離欲著,解脫如是苦; | 眾生得出離,已說如理量;汝今既有問,是故答出離。 | 此處譯為「五塵」而不是「五欲」。 |
值得注意的是《雜阿含602 經》36 、《別譯雜阿含177 經》37 與《相應部尼柯耶, SN 1.3.10》38 三部對應經典,與《經集》顯示出相當一致的相似性;《雜阿含602 經》、《別譯雜阿含177 經》只有相當於《經集》的165, 170, 171, 172 偈等四偈,與諸本《雪山夜叉經》不同的是,問話的人是一位天子,而且兩經都在最後有一首「讚佛偈」39。《相應部尼柯耶, SN 1.3.10》則差異較大,在《經集》165 偈的前兩句之後,是166 偈的前三句,最後一句則是170 偈
的第四句,答偈只有《經集》171 偈40 。
依照《雜阿含602 經》與《別譯雜阿含177 經》的偈頌次序,可以發現《雜阿含1329 經》與《別譯雜阿含328 經》同樣是 165, 166, 170, 171, 172, 168, 169 偈頌41,這極有可能不是出自偈頌次序的錯亂,而是漢譯所依據的文本(或口誦傳承)來自不同的口誦傳承。尤其是《義足經》的次序,除了漏失 171 偈之外42,偈頌次序在此完全與前述兩經相同。也就是說,除了《佛說立世阿毘曇論》,此五部 《雜阿含》與《別譯雜阿含》經典在偈頌次序上極為相近的。請參考<表五>。
<表五>
經名 | 165偈 | 170偈 | 171偈 | 172偈 |
《雜阿含602經》 | 伊尼耶鹿(足*專), 仙人中之尊;少食不嗜味,禪思樂山林;我今敬稽首,而問於瞿曇。 | 云何出離苦?云何苦解脫?我今問解脫,於何而滅盡? | 世間五欲德,心法說第六;於彼欲無欲,解脫一切苦。 | 如是於苦出,如是苦解脫;汝所問解脫,於彼而滅盡。 |
《別譯雜阿含177經》 | 牟尼之世雄,猶如伊尼延;少食不嗜味,寂然處林坐;我今有少疑,欲問於瞿曇 | 苦從誰出要?云何解脫苦?苦於何處盡?願為決所疑。 | 世間有五欲,意第六顯現;除斷於喜欲,遠離一切苦; | 是名苦出要,亦名苦解脫;斯處名盡滅,是事汝當知。 |
《相應部尼柯耶, SN 1.3.10》 | 他有像鹿王一樣纖細的腳,大雄取用很少的食物,無貪嗜,大龍像雄獅一樣獨來獨往,讓我們前往親近與詢問他,如何離苦? | ---- | 世間有五欲功能,而稱意是第六;於此捨斷這些貪欲,如此就能解脫苦。 | ---- |
《經集》《雪山夜叉經》 | 他有像鹿王一樣纖細的腳,大雄取用很少的食物,無貪嗜, | 世間執持而苦惱的是什麼?我問如何解脫,請告訴我如何離苦? | 世間有五欲功能,而稱意是第六;於此捨斷這些貪欲,如此就能解脫苦。 | 於世間解脫,已如實解說,我教導你,如是可以離苦。 |
《雜阿含1329經》 | 伊尼延鹿(足*專), 仙人之勝相﹔少食無貪嗜,牟尼樂林禪﹔我等今故來,請問於瞿曇; | 云何得出苦,云何苦解脫?唯願說解脫,苦於何所滅? | 世五欲功德,及說第六意﹔於彼欲無貪,解脫一切苦﹔ | 如是從苦出,如是解脫苦﹔今答汝所問,苦從此而滅。 |
《別譯雜阿含328經》 | 牟尼天世雄,(足*專)如伊梨延; 少食不著味,仙聖處林禪;我等可共往,禮敬瞿曇尊。 | 云何苦出要?云何捨離苦?世尊為我說,苦於何處盡? | 五欲意第六,於此處離欲;解脫於諸苦,斯是苦出要; | 如斯解脫苦,即於苦處滅;汝今問於我,為汝如是說。 |
相當於《經集》《雪山夜叉經》的173 偈、174 偈、175 偈的偈頌,漢譯經文中有《雜阿含1329 經》、《別譯雜阿含328 經》、 《義足經》、《佛說立世阿毘曇論》等對應的四部經,除此之外,還有巴利《相應部尼柯耶 SN 2.2.5》43 與另四部漢譯對應經典,分別為《雜阿含1269 經》44 ,《雜阿含1316 經》45 ,《別譯雜阿含178經》46 和《別譯雜阿含315 經》47 。《相應部尼柯耶 SN 2.2.5》的問偈似乎是將天子在《相應部尼柯耶 SN 1.1.1》的問句「無所攀緣亦無所住,度駛流耶?」化為偈頌「誰度於諸流,晝夜勤不懈?不攀無住處,云何不沒溺?」就問偈而言48 ,《雜阿含1316 經》,《別譯雜阿含178 經》與《別譯雜阿含 315 經》比較接近巴利經文49 , 《雜阿含1269 經》的問偈「何染而不著」意義較不清晰50 ,其他四經,《別譯雜阿含178 經》、《別譯雜阿含315 經》、《雜阿含1316 經》與《相應部尼柯耶 SN 2.2.5》都有相當於「誰能不沉溺」 的字義。
在答偈方面,第一偈除了提及具戒、定、慧、正念之外,還提到「如是則能渡流」;第二偈在第四句的遣詞用字各經均有出入。 在《相應部尼柯耶 SN 2.2.5》的問者為天子Candano,同樣提到栴檀天子的僅有《雜阿含 1316 經》與《別譯雜阿含 315 經》,有讚佛偈51的則是《雜阿含1269 經》和《別譯雜阿含178 經》;相關的七部經52 的答偈未提到「不攀亦不住」的,有《雜阿含 1316 經》、《別譯雜阿含 178 經》、《別譯雜阿含 315 經》53 。請參考<表六>。
<表六>
經名 | 173偈 | 174偈 | 175偈 | 附註 |
《經集》《雪山夜叉經》 | 誰於此渡過瀑流?誰於此渡過海洋?誰不於深處沉溺,無所攀緣亦無住立處? | 具戒而有智慧,正念而內思惟,能渡過難渡的瀑流。 | 已離棄貪欲想,超越一切結縛,對三有的喜樂滅盡無餘,他不於深處沉溺。 | 175 偈未提及「不攀亦不住」。 |
《雜阿含1329經》 | 云何度諸流,日夜勤方便﹔無攀無住處,而不溺深淵? |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如思惟繫念,是能度深淵。 | 不樂諸欲想,亦超色諸結﹔無攀無住處,不溺於深淵。 | 174 偈未提及「能渡難渡」。175 偈未提及「滅盡有樂」。 |
《別譯雜阿含328經》 | 云何修善法,晝夜不懈怠?云何度駛流,無有安足處,亦無所攀緣,處深不沈沒? | 一切戒無犯,智慧具禪定;思惟眾過患,具足於念力,此能度難度; | 遠離欲和合;捨諸有結使,盡於歡喜有,如是人名為,處深不沈沒。 | 175 偈未提及「不攀亦不住」。 |
《義足經》 | 誰得度是世,晝夜流不止;不著亦不懸,深淵誰不沒? | 一切從持具,從慧思想行;內念著意識,是德無極度; | 已離欲世想,色會亦不往;不著亦不懸,是乃無沒淵; | 174 偈未提及「能渡難渡」。175 偈未提及「滅盡有樂」。 |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 誰能度駛流?日夜無疲極?無底亦無攀,深處誰不沈? | 常持清淨戒,精進不散心;思擇內正念,由智度難度; | 欲想無有欲,伏滅色繫縛;永滅有喜愛,是人終不沈。 | 175 偈未提及「不攀亦不住」。 |
《雜阿含1269經》 | 誰度於諸流?晝夜勤精進?不攀亦不住?何染而不著? |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內思惟繫念,度難度諸流。 | 不樂於欲想,超越於色結﹔不繫亦不住,於染亦不著。 | 175 偈未提及「滅盡有樂」。 |
《別譯雜阿含178經》 | 都無所緣攀,又無安足處;甚深洪流中,誰能不沈沒?誰有勤精進,能度瀑駛流? | 淨持於禁戒,修智及禪定;觀察內身念,難度而得度。 | 得離於欲結,出過色有使;盡於歡喜有,如是能履深;而不為沒溺,能度瀑駛流。 | 175 偈未提及「不攀亦不住」。 |
《雜阿含1326經》 | 誰能度諸流,晝夜勤方便?無攀無住處,孰能不沈沒? |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正念內思惟,能度難度流。 | 不樂於五欲,亦超度色愛;無攀無住處,是能不沒溺。 | 175 偈未提及「滅盡有樂」。 |
《別譯雜阿含315經》 | 云何度駛流,晝夜恒精進?如此駛流中, 濤波甚暴急? 無有攀挽處,亦無安足地;誰能處深流,而不為漂沒? | 一切戒完具,定慧充其心;思惟內心念,此能度難度。 | 除去於欲想,度有結使流;盡於喜愛有,處深不沈沒。 | 175 偈未提及「不攀亦不住」。 |
<表六>的偈頌,上述各經大致相同,在此可以將僅有的差異處分為三類,一是175 偈提及「不攀亦不住」而174 偈未提及「能渡難渡」、175 偈未提及「滅盡有樂」;此類有《義足經》、《雜阿含1329 經》。二是175 偈提及「不攀亦不住」、174 偈提及「能渡難渡」,但是175 偈未提及「滅盡有樂」;此類有《雜阿含1326經》、《雜阿含1269 經》。三是175 偈未提及「不攀亦不住」而174 偈提及「能渡難渡」、175 偈提及「滅盡有樂」;此類有《經集》《雪山夜叉經》、《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別譯雜阿含328 經》、《別譯雜阿含178 經》、《別譯雜阿含315 經》。似乎《雜阿含經》與《義足經》在175 偈傾向不提及「滅盡有樂」;而《經集》《雪山夜叉經》、《佛說立世阿毘曇論》與《別譯雜阿含經》傾向於「175 偈未提及『不攀亦不住』而174 偈提及『能渡難渡』、175 偈提及『滅盡有樂』」。
此三偈頌也顯現了一些特點,《別譯雜阿含328 經》、《別譯雜阿含178 經》、《別譯雜阿含315 經》顯示似乎譯者將174 偈「不攀亦不住」翻譯為「無處攀緣亦無處住立」,這與「不(去)攀緣亦不(去)住立」的本意是有差距的,《別譯雜阿含》的譯語是「度流」時,「沒有地方」可以攀緣或住立,《雜阿含經》與《相應部尼柯耶》則是以度流時「不去攀緣不作住立」來比喻「不立於放逸、不攀於過勞」、「不立於欲樂、不攀於苦行」、「不立於常見、不攀於斷見」54 ,兩者在法義上有相當的差異。
此處也顯示:同一偈頌《雜阿含》或《別譯雜阿含》各經的翻譯也會有不盡相同的情況。例如173 偈第四句,《雜阿含1329 經》 「而不溺深淵」、《雜阿含1269 經》「何染而不著」、《雜阿含1326 經》「孰能不沈沒」,三者不同。174 偈第四句,《雜阿含1329 經》「是能度深淵」、《雜阿含1269 經》「度難度諸流」、 《雜阿含1326 經》「度難度諸流」,三者雖有不同而差異不大。
175 偈第四句呼應173 偈第四句,分別作「不溺於深淵」、「於染亦不著」、「是能不沒溺」,此兩偈前後一致的翻譯用語,而三者彼此不同,可見是譯人的本意,而非一時的訛誤。
《別譯雜阿含經》也有類似的狀況,例如 173 偈,《別譯雜阿含328 經》、《別譯雜阿含178 經》譯為六句,《別譯雜阿含315 經》卻譯為八句;「不攀亦不住」,《別譯雜阿含328 經》翻譯為第四、第五兩句「無有安足處,亦無所攀緣」,《別譯雜阿含178 經》翻譯為第一、第二兩句「都無所緣攀,又無安足處」,《別譯雜阿含315 經》翻譯為第五、第六兩句「無有攀挽處,亦無安足地」;174 偈,《別譯雜阿含328 經》譯為五句,《別譯雜阿含315 經》、《別譯雜阿含178 經》譯為四句,;「正念內思惟,能度難度流」,《別譯雜阿含328 經》譯為「思惟眾過患,具足於念力,此能度難度」,《別譯雜阿含178 經》譯為「觀察內身念,難度而得度」,《別譯雜阿含315 經》譯為「思惟內心念,此能度難度」,三者不同。175 偈,《別譯雜阿含328 經》譯為五句,《別 譯雜阿含315 經》、《別譯雜阿含178 經》譯為四句;「無攀無住處,是能不沒溺」,《別譯雜阿含328 經》譯為「盡於歡喜有,如是人名為,處深不沈沒」,《別譯雜阿含178 經》譯為「盡於歡喜有,如是能履深」,《別譯雜阿含315 經》譯為「盡於喜愛有,處深不沈沒」,三者不同。
為何同一《雜阿含》或《別譯雜阿含》對同一偈頌會有不同的譯語呢?這個現象值得進一步探討其形成的原因與背後的意涵。
在相當於《經集》170-172 偈與168-169 偈此兩組偈頌之間,《義足經》、《雜阿含1329 經》、《別譯雜阿含328 經》還有兩、 三首偈頌為《經集》與《佛說立世阿毘曇論》所無;為稱引方便,
暫且稱之為 K3, K4 與K5 偈。此 K3, K4, K5 偈也出現在《雜阿含601 經》、《別譯雜阿含176 經》與《相應部尼柯耶,SN 1.3.7》。 請參考<表七>。
<表七>
經名 | K3偈 | K4偈 | K5偈 | 附註 |
《義足經》 | 從何還六向?何可無有可?誰痛亦想樂?無餘滅盡去? | 是六還六向,是生不復生;名滅已無色,已盡有何餘。 | 問句及答句均未提及「流」與「轉」。 | |
《雜阿含1329經》 | 泉從何轉還,惡道何不轉﹔世間諸苦樂,於何而滅盡? | 眼耳鼻舌身,及以意入處﹔於彼名及色,永滅盡無餘。 | 於彼泉轉還,於彼道不轉﹔於彼苦及樂,得無餘滅盡。 | 問句及答句均提及「流」與「轉」;答句提及六入處。 |
《雜阿含601經》 | 薩羅小流注,當於何反流;生死之徑路,於何而不轉 ?世間諸苦樂,何由滅無餘? | 眼耳鼻舌身,及彼意入處;名色滅無餘,薩羅小還流;生死道不轉,苦樂滅無餘。 | 問句及答句均提及「流」與「轉」;答句提及六入處。 | |
《別譯雜阿含328經》 | 云何池流迴?何處無安立?苦樂於何處,滅盡無有餘? | 眼耳鼻舌身,意根為第六;此處池流迴,此無安立處;名色不起轉,此處得盡滅。 | 問句提及「流」而未提及「轉」;答句提及六入處。 | |
《別譯雜阿含176經》 | 池水云何竭?有何流還返?世間之苦樂,何處都消盡? | 眼耳與鼻舌,并及於身意;名色都消盡,如是池枯竭。 | 盡於諸結業,世間之苦樂;於斯盡無餘,亦無有還返。 | 問句及答句均提及「流」與「轉」;答句提及六入處。 |
《相應部尼柯耶,SN 1.3.7》 | 從何處此流會回流?何處此轉不再轉動[1]?何處名色永滅無餘? | 此處水、地、火、風無立足處,是為此流回流處;是為此轉不再轉動處,是為名色永滅無餘處。 | 問句及答句均提及「流」與「轉」;答句提及四大、流與轉。 |
上述三首偈頌( K3, K4, K5)也顯示與 173, 174, 175 偈同樣的議題:同一偈頌,在《雜阿含》或《別譯雜阿含》各經的翻譯卻不相同。例如K3 偈的前半偈,《雜阿含1329 經》譯為「而不溺深淵」、《雜阿含601 經》譯為「薩羅小流注,當於何反流;生死之徑路,於何而不轉」。K4, K5 兩偈,《雜阿含1329 經》為八句,《雜阿含601 經》為四句,,差異可說極為顯著。
《別譯雜阿含經》也有類似的狀況, K3 偈前兩句,《別譯雜阿含328 經》譯為「云何池流迴?何處無安立」,《別譯雜阿含176 經》譯為「池水云何竭?有何流還返」,兩者不同。 K4, K5 偈,《別譯雜阿含328 經》譯為六句,《別譯雜阿含176 經》譯為八句;《別譯雜阿含328 經》譯為「轉」,《別譯雜阿含178 經》 則譯為「還返」,兩者不同。
《別譯雜阿含328 經》與《雜阿含1329 經》在兩組偈頌之間(173-175 偈與176-180 偈),尚有兩首偈頌,在此,稱之為 K6 與 K7 頌,請參考<表八>這兩首偈頌也與《別譯雜阿含325 經》、《雜
阿含603 經》雷同。
<表八>
經名 | K6偈 | K7偈 | 附註 |
《雜阿含1329經》 | 何法度諸流?以何度大海?云何捨離苦?云何得清淨? | 正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精進能斷苦,智慧得清淨。 | ---- |
《別譯雜阿含328經》 | 誰度於駛流?孰能越大海?誰能捨於苦?云何得清淨? | 信能度駛流,不放逸越海;精進能捨苦,智慧能使淨。 | ---- |
《雜阿含603經》 | 云何度諸流? 云何度大海?云何能捨苦? 云何得清淨? | 信能度諸流,不放逸度海;精進能除苦,智慧得清淨。 | ---- |
《雜阿含1326經》 | 以何法度流?以何度大海?以何捨離苦?以何得清淨? | 以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精進能除苦,以慧得清淨。 | |
《別譯雜阿含325經》 | 誰渡於駛流?誰渡於大海?誰能捨離苦?誰得於清淨? | 信能渡駛流,不放逸渡海;精進能離苦,智慧能清淨。 | ---- |
《法句經》 第四品 〈篤信品〉 | ------ | 信能度淵, 攝為船師; 精進除苦, 慧到彼岸。 | 「攝為船師」,相當於其他各經的「不放逸渡海」;「慧到彼岸」與其他各經的「智慧能清淨」不同。[2] |
漢譯《雪山夜叉經》的五個有關法義問答偈頌,依照《雜阿含1329 經》與《別譯雜阿含328 經》的偈頌次序,也就是170, 171, 172, K3, K4, K5, 168, 169, 173, 174, 175, K6, K7 的偈頌次序,在此將有類似偈頌的單經排列於<表九>,在《別譯雜阿含經》可以發現除了對應於168, 169 偈的《別譯雜阿含235 經》之外,《別譯雜阿含176, 177, 178 經》三經是排列在一起的,在《雜阿含經》則有《雜阿含601, 602, 603 經》為緊鄰的三部經,這樣所呈現的關聯,應該不是出於單純的巧合而已。
<表九>
偈頌編號 | 對應的雜阿含經號 | 對應的別譯雜阿含經號 | 對應的相應部尼柯耶含經號 | 附註 |
170, 171, 172 | 《雜阿含602經》 | 《別譯雜阿含177經》 | 《相應部尼柯耶,SN 1.3.10》 | |
K3, K4, K5 | 《雜阿含601經》 | 《別譯雜阿含176經》 | 《相應部尼柯耶,SN 1.3.7》 | |
168, 169 | 《雜阿含1008經》 | 《別譯雜阿含235經》 | 《相應部尼柯耶,SN 1.7.10》 | |
173, 174, 175 | 《雜阿含1269經》 | 《別譯雜阿含178經》 | 《相應部尼柯耶,SN 2.2.5》 | |
K6, K7 | 《雜阿含603經》 | 《雜阿含325經》 |
《經集》《雪山夜叉經》最後的 176 到 180 偈,180 偈與192 偈(《經集》《曠野夜叉經》)大致相同,《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只有177, 178, 179 三偈,《義足經》只有179 偈,《別譯雜阿含328 經》 只有179, 180 偈,《雜阿含1329 經》有 176, 177, 179, 180 偈,《義足經》、《別譯雜阿含328 經》、《雜阿含1329 經》三經都有雪山夜叉感謝七岳夜叉引導得見世尊的偈頌。如果將 180 偈等同於192 偈,則《別譯雜阿含328 經》與《雜阿含1329 經》都有相當於《經集》《曠野夜叉經》的 189, 190, 192 三偈。
[1] 《相應部尼柯耶,SN 1.3.7》PTS, S i 15, “katthaṃ vattaṃ na vattati?”,菩提比丘,(2000),( p. 103, line 13) 翻譯為「何處此轉不再轉動?」是將 vatta 譯為「轉動」(名詞),這和《雜阿含1329經》「惡道何不轉」(CBETA, T02, no. 99, p. 366, c17)相同(「惡道」應該解釋為「何道」、「何處」),也和《雜阿含601經》「於何而不轉」(CBETA, T02, no. 99, p. 160, c21)相同。vatta 另外一個意義是「作、已作」,如果作此解釋,問句就成為「如何已作不再作?」,答句為「已作不再作」,與《義足經》的答句「是生不復生」(CBETA, T04, no. 198, p. 184, a23)」相近,《義足經》的問句「何可無有可」(CBETA, T04, no. 198, p. 184, a21)仍然不可解,可以仿照答句,將此句改為「何生無有生」。
[2] 《瑜伽師地論》的問答與《法句經》不同,與其他各經同為「智慧得清淨」:「誰能越暴流?誰能超大海?誰能捨眾苦?誰能得清淨?正信越暴流,無逸超大海;精進捨眾苦,智慧得清淨。」(CBETA, T30, no. 1579, p. 375, c27-p. 376, a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