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

《巴利註釋書的古層》---1

ap_20061202091148349

溫宗堃老師另外有一篇論文《巴利註釋書的古層》發表於2006年4月的第一期《福嚴佛學研究》,內容有一部分與《雜阿含》經文的疑義有關,因此也一併抄錄於此。
例1:(12 頁)
《雜阿含 252經》「有比丘名優波先那,住王舍城寒林中塜間蛇頭巖下迦陵伽行處」(CBETA, T02, no. 99, p. 60, c15-16)
在對應的《相應部尼柯耶,35:69 經》經文是:『一時舍利弗尊者與優波先那尊者,停留在王舍城旁寒林的蛇頭巖。』
對於『寒林』覺音論師的《相應部註》解釋:『寒林 sītavane』是有如是名稱的墳場森林」(Spk II 368)
可見《相應部註》與《雜阿含 252經》的理解是相同的。
例2:(13 頁)
《相應部尼柯耶,12:22 經》經文是:『諸比丘!如來具足十力、四無畏,宣稱得牛立處,於眾中作獅子吼,轉動梵輪...』
覺音論師《相應部註》解釋牛立處為:『牛立處:最勝立處,最上立處。或者,牛指諸先佛,牛立處意為諸先佛的立處。』
對應的《雜阿含348經》卷14:「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成就十種力,得四無畏,知先佛住處,能轉梵輪,於大眾中震師子吼言...』。」(CBETA, T02, no. 99, p. 98, a14-16)
可見《相應部註》與《雜阿含 252經》的理解是相同的。
《增支部尼柯耶AN 6:10 Mahānāma 經》
ariyasāvako dhammaṃ anussarati(聖弟子隨念法︰)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由世尊所善說的法是) sanditthiko (現見的) akāliko (即時的) ehipassiko (來見的) opanayiko (導引的) 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ī (諸識者各自當知的。
「通達( opanayika 導引的)」
道法通達道果。佛音論師如此解釋︰
(1) Upanetabbo [grd.] ti opanayiko.(必須引起的,故曰導引)
指出世法──四向、四果及涅槃──是應當引生的;果法及涅槃是由道法「導致的成果」。
(2) Upaneyyo[opt.] eva opanayiko. (能引起的,故曰導引的。)
指聖道──聖、出世間八支道──是能引生聖果;聖、出世間八支道,是通達道果及涅槃的「導引的方法」。
例3:
《尼柯耶》中,常常出現一段定型句,用以說明「法」的特質,如《相應部尼柯耶,1:20 經》:『此法是現見的、不待時的、可邀人來見的、opaneyyiko、應為致者所親自了知的。』
覺音論師《清淨道論》提供兩組解釋為:
(1) Upanetabbo [grd.] ti opanayiko.它應當被引入,故是opaneyyiko。抉擇如下:導入upanayana即引進upanaya,它值得不顧衣、頭燃燒地透過修行而引入到自己心中,故它是opanyiko。opanyiko就是opaneyyiko。如上所述,適用於有為的出世間法(即四道、四果)。就無為(的涅槃)而言,它值得被自己的心引入(以作為心的所緣),故它是 opaneyyiko 。意思是,它值得透過現證而被依附。
(2) 或者,聖道引入涅槃,故聖道是引入者(upaneyya)。道果及涅槃應被引至被作證的狀態,故道果及涅槃是「被引入者(upaneyya)的方法」。引入者(或被引入者) upaneyyo 即是 upaneyyiko。
如此,《清淨道論》指出 opaneyyiko 有(1) 主動語態的意思及(2) 被動語態的意思。前者是「能引入的」、「能引生的」、「能導向」之意。後者是「應被引入的」、「應被引生的」之意。
與此定型句對應的《雜阿含經》經文,出現幾種不同的譯語,其中即包含與巴利註釋書中的「引生涅槃」或「導向涅槃」意思相同的譯語。例如:
《雜阿含215 經》卷8:「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CBETA, T02, no. 99, p. 54, b4-6)
《雜阿含550經》卷20:「念於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CBETA, T02, no. 99, p. 143, c4-6)
《雜阿含1136經》卷41:「世尊顯現正法、律,離諸熾然,不待時節,即此現身,緣自覺知,正向涅槃。」(CBETA, T02, no. 99, p. 300, a11-13)
《雜阿含848經》卷30:「謂如來說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CBETA, T02, no. 99, p. 216, b18-20)
《雜阿含912經》卷32:「如此現法,永離熾然,不待時節,親近涅槃,即此現身,緣自覺知者,為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CBETA, T02, no. 99, p. 229, b23-25)
儘管《雜阿含經》的「離諸熾燃」等,不見於巴利經文,顯現這是《雜阿含經》傳統特有的定型句。然而,經文中的「通達涅槃」、「正向涅槃」、「親近涅槃」等語詞,顯然等同《清淨道論》裡的 "nibbaanaṃ upaneti" ,即「引入涅槃」,或「導向涅槃」。另外,值得留意的是,《瑜伽師地論》將「法」理解為「八聖支道」之同時,也解釋說「導涅槃故,名為引導」(T30, 766c)。由此,我們可推測《雜阿含經》、《瑜伽師地論》及《清淨道論》,都曾源自某一個更古老的註解傳統,這個傳統將巴利文的 "opaneyyiko" 或其對應字,解釋為帶有主動語態的意味,並且以「涅槃」作為它的受詞。
例4:
《相應部尼柯耶,SN 7:12 經》
第二次,世尊於午前之時,整衣,持衣缽,前往烏陀夷婆羅門的住處, ....第三次烏陀夷婆羅門以米飯裝滿世尊的缽....。
似乎世尊在同一天去了三次,根據《相應部註》的註解:『第二次的意思是第二天,第三次的意思是第三天。』
菩提長老評論說:「雖然經文給讀者佛陀在一天內到同一家乞食三次的印象,但是這樣做違反律制。因此,此處《相應部註》的註解較為可靠。」
漢譯的對應經典《雜阿含 1157經》與《別譯雜阿含 80經》則和《相應部註》的註解相同:
《雜阿含 1157經》「如是二日、三日,乞食復至其舍。」(CBETA, T02, no. 99, p. 308, a6-7)
《別譯雜阿含 80經》「於第二日及第三日亦次乞食,至婆羅突邏闍。」(CBETA, T02, no. 100, p. 401, b15-16)
例5:
《相應部尼柯耶,SN 9:3 經》提到:
『白日禪修後,尊者「迦葉種」教誡某位獵人。』
經文並未說明是那一類獵人。』根據《相應部註》(Spk I 164)的解釋:『獵人:某位獵鹿人。』
《雜阿含1339經》「時有獵師名曰尺只。去十力迦葉不遠。張網捕鹿。」(CBETA, T02, no. 99, p. 369, b19-20)
此處《相應部註》與《雜阿含 1339經》在此處暗合。
例6:
在《相應部尼柯耶,SN 12:70 經》中,外道須深為盜法而於世尊法律中出家,他遇見一群自述是慧解脫阿羅漢的比丘。巴利經文只描述這些阿羅漢未證得無色定與五通。對此,《相應部註》進一步說明這些阿羅漢未證得任何色界禪那:
以『有啊!我們是慧解脫』(此句)表示『有啊!我們是無禪那的乾觀者』。
對應的《雜阿含 347經》經文則說:「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CBETA, T02, no. 99, p. 97, a5-8)
此處《相應部註》與《雜阿含 347經》在此處暗合。
例7:
在《相應部尼柯耶,SN 2:26 經》中,佛陀說「眾生無法藉由旅行而看見、了知、到達世界的盡頭。然而,若不到達世界的盡頭,又無法令苦滅盡。經文接著說:『友!就此一尋,有想、有意之身,我教示世間、世間之集、世間之滅、趨向世間之滅的道路。』
緊接其後,即是偈頌。其實,從經文的脈絡中,已隱約可看出「世間」乃指涉涵蓋身、心二層面的五取蘊身,然而,註釋書更明確地指出這一點。
《相應部註》解釋經文中的「世間」為「苦諦」(Lokanti dukkhasaccaṃ)。此外,我們也可以發現到,「苦諦」在《尼柯耶》中,常意指「五取蘊」。《相應部疏》也解釋「有想、有意之身」即是指「五蘊聚集」。有趣的是與《相應部尼柯耶,SN 2:26 經》對應的《雜阿含 1307經》,直接在經文中說明「世間」的意涵,也就是「何等為世間?謂五受陰」。顯然《雜阿含經》的經文與《相應部註》及《相應部疏》的註解是一致的。
例8:
在《相應部尼柯耶,SN 7:9 經》說到有一婆羅門作完「火供」後,遇見佛陀,並請問佛陀的出身。佛陀以偈頌回答後,婆羅門滿意地想把「火供」後的食物供養佛陀。對此,佛陀說了以下的偈頌,表示拒絕接受這個食物。
「我不應食以偈誦過(之食),
婆羅門!這不是正觀者之法。
諸佛拒絕以偈誦過(之食),
婆羅門!有此法時,此即是準則。」
在此,經文並未明確說明『以偈誦過(之食)』,指的是婆羅門火供時所誦的偈?還是世尊上面所說的偈?
然而,從《相應部註》的註解,我們得知此處所指的偈是『佛陀所誦的偈』:
「如此,就像是唱歌之後而獲得食物一樣,這個『以偈誦過的食物』,我不應食。」
「婆羅門!有此法時,此即是準則。」的意思是:「婆羅門!有此法時,對於顧及法、力於法而活命者而言,此即是準則,此即是活命的方式,也就是,應該拒絕如是的『不如法的食物』,而僅食用『如法而得的食物』。」
根據註釋書,佛陀之所以拒絕婆羅門食物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那是歷經火供,被祭祀的歌頌所誦過的食物,而是因為那是佛陀以偈頌回答問題之後,才布施給佛陀之食物。諸佛不食用說法後才獲得的食物,因為那不是正確的活命方式。
相對於巴利經文的隱晦模糊,對應的《雜阿含1184經》則和巴利註釋書一樣,明確指出佛陀不接受食物的原因。
《雜阿含1184經》「世尊不受,以說偈得故,如上因說偈而得食廣說」(CBETA, T02, no. 99, p. 320, c16-17)
所謂「如上」,是指《雜阿含98 經》的「不因說法故,受彼食而食,但為利益他,說法不受食。」(CBETA, T02, no. 99, p. 27, b11),以及《雜阿含1157經》「因為說偈法,不應受飲食;當觀察自法,說法不受食」(CBETA, T02, no. 99, p. 308, a25-26)
與《雜阿含1184經》對應的《別譯雜阿含99經》「先無惠施情,說法而後與;如斯之飲食,不應為受取;常法封如是,故我不應食;所以不受者,為說法偈故。」(CBETA, T02, no. 100, p. 409, a25-28)
在此,《相應部註》與《雜阿含經》兩個傳統,在此有同樣的理解方式。
例9:
在《相應部尼柯耶,SN 12:31 經》,佛陀三次要求舍利弗解釋出自《經集》《彼岸道品》《阿逸多問經》的一首偈頌,尊者舍利弗三次都默然不答,直到世尊再問了舍利弗另一句話,舍利弗尊者才回答。
巴利經文並未說明何以尊者舍利弗三次都默然不答,對於此不尋常的情況,《相應部註》的解釋如下:
「沉默:為何被問了三次都保持沉默?對問題有疑惑,還是對(佛陀的)本意有疑惑?是對(佛陀的)本意有疑惑,而非問 題。據說,尊者這麼想:『大師欲令我論述有學與無學應行的行道。但是,此行道能夠以許多論點--即以蘊、以界、以處、以緣相--來論述。如何論述,我才能 把握大師的本意呢?』那時,佛陀想:『除了我之外,沒有其他持缽而行的比丘在智慧上與舍利弗相等,他被問時竟也三次沉默。他對問題有疑惑,還是對(佛陀 的)本意有疑惑?』瞭解到『舍利弗對(佛陀的)本意有疑惑』,為了解決問題而給予(論述的)方法,說:『舍利弗!你見「此真實」否?』
此中,真實(是):已生起的,已存在的,這是五蘊之名。如此,大師提供(舍利弗)長老方法,(說):『舍利弗!從五蘊來論述這個問題。』
巴利註釋書指出,舍利弗尊者之所以默然,乃因為他不解佛陀希望他以何種論述方式來回答,當佛陀以另一個問題給予提示時,舍利弗便理解應如何回答。』
有趣的是,對應的《雜阿含345經》與《相應部註》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說明了尊者舍利弗默然不答的原因:
《雜阿含345經》「尊者舍利弗知世尊去已,不久,語諸比丘:『諸尊,我不能辯世尊初問,是故我默念住。世尊須臾復為作發喜問,我即開解如此之義。』」(CBETA, T02, no. 99, p. 95, b28-c2)
這是《雜阿含經》的經文與《相應部註》的註解,可能源自相同的註釋傳統的又一事例。
雖然,巴利經文與《相應部註》的註解,都提到世尊以另一問題啟發尊者舍利弗回答,但
是《雜阿含經》的經文《雜阿含 345經》並未明顯表達這是另一個問題,反而像是「提示」:「佛言:『真實。舍利弗』」(CBETA, T02, no. 99, p. 95, b16-17)
例10:
在《相應部尼柯耶,SN 4:23 經》,提到瞿低迦尊者(Godhika)自殺的故事,瞿低迦尊者證得「時心解脫」(註釋書解釋此為「色、無色界定」,《雜阿含1091經》譯為「時受意解脫身作證」),但是之後又退失。如是進、退六次,當他第七次證得此「時心解脫」時,他決意自殺,以免第七次退失此「時心解脫」。
巴利經文提到,魔王得知尊者的想法之後,便往詣佛陀,希望佛陀制止他自殺。然而,經文並未說明魔王勸阻其自殺的理由。關於魔王的意圖,《相應部註》說:
「(魔王心想):『此沙門欲自殺。不顧身命的人,才會自殺,凡不顧身命者,能夠在正觀根本業處後,或得阿羅漢果。即使我阻止,他也不會放棄(自殺),但若被佛陀所阻止,他將會放棄。』就像是想要求得瞿低迦尊者的利益似的,他往詣世尊。」
《雜阿含1091經》雖未出現與《相應部註》類似的文句,但是同樣提到魔王勸阻尊者自殺,僅是出於自身的主宰欲望,而非為了瞿低迦尊者的利益著想。
關於魔王的意圖,《雜阿含1091經》的經文為:「若彼比丘以刀自殺者,莫令自殺,出我境界去。我今當往告彼大師」(CBETA, T02, no. 99, p. 286, a17-18)
之後的經文,也提到佛陀斥責魔王的不善意圖:
《雜阿含1091經》「波旬放逸種,以自事故來」(CBETA, T02, no. 99, p. 286, a26)
這是《雜阿含經》的經文與《相應部註》的註解,可能源自相同的註釋傳統的又一事例。
例11:
在《相應部尼柯耶,SN 8:4 經》記載,婆耆舍尊者隨著阿難尊者進入舍衛城托缽乞食。巴利經文提到:
「那時,婆耆舍尊者生起不樂,貪侵擾了他的心。」
巴利經文未說明何以婆耆舍尊者生起貪心。但在《相應部註》中,有說明其原因,註釋書提及阿難尊者受邀至王宮說法,婆耆舍尊者亦隨行。註釋書說:
「在那裡,新出家的婆耆舍尊者無能把握(禪修的)所緣時,因女色所緣而起的貪便侵擾他的心。」
對應的《雜阿含1214經》和《相應部註》一樣,指出婆耆舍尊者的貪乃因見到異性而生起。《雜阿含1214經》記載:
「時尊者婆耆舍見女人有上妙色。見已,貪欲心起」(CBETA, T02, no. 99, p. 331, a20-22)
無可置疑的,《雜阿含1214經》和《相應部註》一致認為,婆耆舍尊者之所以生起貪欲的心,起因於見到女性(時,未能守護住禪修的業處)。」
例12:
整個《相應部尼柯耶,SN 1:74 經》的內容,是由三首偈頌所組成的。巴利經文提到:
「如何是諸生起事中之最勝者?
如何是諸落下事中之最優者?
如何是諸遊行者中之最勝者?
如何是諸說語者中之最優者?」
「種子是諸生起事中之最勝者。
雨是諸落下事中之最優者。
牛畜是諸遊行者中之最勝者。
兒子是諸說語者中之最優者。」
「明是諸生起事中之最勝者。
無明是諸落下事中之最優者。
僧眾是諸遊行者中之最勝者。
佛陀是諸說語者中之最優者。」
巴利經文簡略,未說明三首偈頌各為何人所說。但《相應部註》則說明三首偈頌之間的關係:
「據說,站在附近的另一天人在聽聞最初的問題後,
就說:『天人啊!你為何問具十力者(佛陀)這個問題?我來為你說明吧!』他以自己的意見、見解,解說問題。另一個天人對他說:『你竟插嘴,如此無禮、多嘴!我問佛陀世尊,你為何與我說話?』回應後,他再問具十力者同一問題。於是,大師回答他說:『明是諸生起事中之最勝者。...』
由《相應部註》可知,第一首偈頌是第一位天人所問的問題,第二首偈頌是第二位天人的回答,第三首偈頌才是佛陀的回答。
對應的《雜阿含1008經》雖然在偈頌的內容與上述的巴利經文有些許出入,但與《相應部註》同樣說明三首偈頌之間的關係。《雜阿含1008經》在第二首偈頌之前加入「時有一天子本為田家子,今得生天上。以本習故,即便說偈答彼天子」一句,在第三首偈頌之前則加入「彼發問天子語答者言:『我不問汝。何故多言輕躁妄說?我自說偈問世尊言』」說明。
如此說明了三首偈頌之間的關係。
《相應部註》與《雜阿含經》兩個傳統,在此有同樣的理解方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