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書對阿含經文的影響
本文發表於《正觀雜誌》48 期,9-47頁,2009年三月
Bhikkhu Anālayo 無著比丘 原著 / 蘇錦坤 翻譯
1. 與晚期巴利經文有關的阿含經文
在藉助巴利對應經典以審慎閱讀漢譯阿含之後,發現有一些特定經文並未在巴利對應經典中發現對應文句,而是出現在較晚期的巴利文獻,特別是隸屬於註釋傳統的巴利文獻。
1.1) 第一個例子是對應於《中部 106經,Āneñjasappāya-sutta》的《中阿含 75經,淨不動道經》,巴利經文囑咐應作如是觀:
Suññam idaṃ attena vā attaniyena vā, 「我空或我所空」。[1]
對應的《中阿含》經文有比較多描述:
「此世空,空於神、神所有,空有常,空有恒,空長存,空不變易」 [2]
在四部《尼柯耶》中,似乎不曾出現將無常當作空的一種形式的觀點,只有在稍後的巴利文獻如《無礙解道》與其他註釋書才出現這樣的解說:
Suññaṃ attena vā attaniyena vā niccena vā dhuvena vā sassatena vā avipariṇāmadhammena vā, 「我空,我所空,常空,長存空,永恆空,不變異空。」[3]
1.2) 下一個例子也是與內觀有關,《增一阿含 51.8經》提到一組對即將去世者的指示。在對應的《中部 143經》與《雜阿含 1032經》僅簡單地囑咐於六入處離繫,[4] 對應的《增一阿含 51.8經》經文則解釋:
「若眼起時,亦不知來處;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5]
同樣地,在初期巴利經典也找不到這種形式的解說,而只能在巴利註釋文獻《清淨道論》如此地解釋六入處:
na hi tāni pubbe udayā kutoci āgacchanti, na pi uddhaṃ vayā kuhiñci gacchanti,
「生時並未從何處來,滅時並未到何處去。」[6]
1.3) 《阿含》經文有此傾向,帶有與現存巴利註釋傳統相似的解說,這樣的例子並不局限於與禪修有關的經文。其他顯示同樣模式的例子也包含與佛陀教法的特質相關的經文。例如,溫宗堃(2006:13) 在他討論巴利註釋書中某些註解的年代古老時,指出《相應部 12.22經,Dasabala-sutta》這個例子,依據經文,如來具十力與四無畏,而聲稱為得「牛立處」:
āsabhaṃ ṭhānaṃ paṭijānāti , 意思為「牛立處」。[7]
依據巴利註釋書,此處經文的「牛」意指過去諸佛:āsabhā vā pubbabuddhā.[8]
在對應的梵文殘卷中也提到「牛立處」:udāram-ārṣabhaṃ sthāna[ṃ] pratijānāti;[9]
《相應部 12.22經,Dasabala-sutta》的對應經文《雜阿含 348經》則說如來成就十種力,得四無畏,「知先佛住處」[10]
這樣的說明很可能為來自註釋傳統的註解,而與現存的巴利註釋書的註解相似。
1.4) 關於佛陀教法,《中部 107經,Gaṇakamoggallāna-sutta 》指出佛陀的教導為「當世」最殊勝:
Gotamassa ovādo paramajjadhammesu.[11]
巴利註釋書解釋「當世」為意指六師外道 (如「不蘭迦葉」,等等。)
ajjadhammā nāma cha satthāradhammā.[12]
對應的《中阿含 144經》經文則稱:
「沙門瞿曇論士能伏一切外道異學故」,[13]
如此,此段經文反映對巴利註釋書的註解有相當的理解,而有可能兩者都是受到古印度註釋傳統某些註解的結果。
1.5) 依據《中部 77經,Mahāsakuludāyi-sutta 》,佛陀的教法為「依因而說」:
sanidāna,[14]
巴利註釋書對此的解釋為「依緣而說」。
sapaccaya.[15]
對應的《中阿含 207經》經文則將兩種解說合併,稱世尊為弟子說法:
「有因非無因,有緣非無緣」[16]
1.6)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如來死後歸趣的問題。與《中部 72經,Aggivacchagotta-sutta 》和對應的《雜阿含 962經》相比,[17] 對應的《別譯雜阿含 196經》經文並未問及如來,而是問「眾生的『我』死後的歸趣」:
「眾生神我,死此生彼。為有、為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18]
《別譯雜阿含 196經》的這段經文反映了巴利註釋書傳統的一段解說,將這類討論中經文出現的「如來」這個詞稱為「眾生」:
satto `tathāgato 'ti adhippeto.[19]
這就顯得非常可能,《別譯雜阿含 196經》形成時受到註釋書解說的影響,這樣的解說也保存在巴利註釋書中。
1.7) 另一個例子是這一模式的影響也可以在背景資料中發現。在《相應部 4.3經,Godhika-sutta 》與對應的《雜阿含1091經》、《別譯雜阿含30經》出現這樣的例子,此經敘述魔羅向世尊提到比丘瞿低迦意欲自殺。
Atha kho Māro pāpimā āyasmato Godhikassa cetasā cetoparivitakkam aññāya yena bhagavā tenupasaṅkami;
魔羅以心得知比丘瞿低迦意欲自殺之後,前來見世尊。[20]
這兩部漢譯對應經典則進一步敘述魔羅往見世尊的動機:
「若彼比丘以刀自殺者。莫令自殺。出我境界去。我今當往告彼大師」; [21]
「爾時魔王而作是念。求慎比丘若第七得。必自傷害。出魔境界。作是念已。捉琉璃琴。往到佛所」.[22]
魔羅如此的思慮也紀錄在三昧天(Śamathadeva)《俱舍論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註解所引用的經文裡。[23]
在巴利傳統這樣的思慮只出現在註釋書上。[24]
1.8) 一部經增加額外資訊的程度隨不同版本而有差異,如同此處三部經所顯示的「關於世間的邊際只在此一尋之身」,此一著名經文就是其中一例。[25]
在《相應部1307經,Rohitassa-sutta》,此經文之後接著就是一組偈頌,而對應的《別譯雜阿含306經》則在此組偈頌之前,還有經文解釋究竟苦邊就是到達(世間)邊際:
「眾生邊際即是涅槃。若盡苦際,是即名為得其邊際」[26]
對應的《雜阿含1307經》則在此組偈頌之前的解說相當詳細,此經解說「世間」為五受陰,接著依次解釋其苦、集、滅、道,最後解說「世間滅道跡」即是「八聖道」,並且一一列舉:
「何等為世間?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是名世間。何等為色集?謂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世間集。云何為世間滅?若彼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染著,無餘斷、捨、離、盡、無欲、滅、息沒,是名世間滅。何等為世間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世間滅道跡。」[27]
巴利註釋書也出現類似的思惟路線,解釋「世間」代表「苦諦」,而到「世間滅」之路為「八聖道」:
`lokan'ti dukkhasaccaṃ ... `paṭipadan'ti maggasaccaṃ.[28]
即使兩部漢譯對應經典與巴利註釋書,三者之間有某種程度的差異,這三者顯示出同樣出自同一個類似的思惟路線,只是在明確敘述上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Rod Bucknell 和 Ken Su兩位對本文初稿提供意見,作者在此致謝。
[1] MN 106 at MN II 263,26 (依據 Be, Ce, Se 版本, 與 Horner 1959: 48 note 6 讀為 suññam idaṃ ,而非 Ee 版本的讀為 saññam idaṃ,前面的「空」的讀法得到《中阿含 75經》( T I 542c18)的支持,也可參考 Minh Chau 1991: 329。
[2] 《中阿含 75經》( T I 542c18)。也可參考《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633頁,註4,對此的解說:「無有常的,無有恒的,無長存的,無不變易的」。
[3] Paṭis I 109,10。也可參考 Nid II 279,12 與 Vism 654,22。 Baba 2004: 945 有提到這個例子。
[4] MN 143 (MN III 259,12) 與《雜阿含 1032經》( T II 269c16)。
[5] 《增一阿含 51.8經》( T II 819c14)。
[6] Vism 484,6。 Baba 2004: 946,以此為例指出《阿含》經文有此傾向,引用在巴利文獻只有在註釋書才會出現的解說。
[7] SN 12.22 (SN II 28,18) ,此段經文由 (SN II 27,23)補充。
[8] Spk II 45.
[9] Waldschmidt 1958: 395,編號S 472 folio 125 R1。
[10] 《雜阿含348經》(T II 98a15):「 知先佛住處」。
[11] MN 107 (MN III 7,2).
[12] Ps IV 70.
[13] 《中阿含144經》(T I 653c6)。另一漢譯對應經典《數經》有類似的經文:「能攝一切異學」( T I 876b15)。
[14] MN 77 ( MN II 9,25)。
[15] Ps III 241.
[16] 《中阿含207經》(T I 783b6)。
[17] MN 72 ( MN I 484,27)與《雜阿含962經》(T II 245c5)。.
[18] 《別譯雜阿含196經》(T II 445a18)。
[19] Sv I 118。這個解釋似乎是對「如來死後有、無等四句」的標準解說,在敘說此四句時,以「眾生 satta」代替「如來」。也可參考 Ps III 141; Spk II 201; Mp IV 37; 與 Ud-a 340: `tathāgato 'ti satto.
[20] SN 4.3 (SN I 121,11)。溫宗堃(2006: 22)也提到這個例子。
[21] 《雜阿含1091經》(T II 286a17)。
[22] 《別譯雜阿含30經》(T II 382c20), (也可參考 Bingenheimer 2007: 65).
[23] D mngon pa nyu 32b3 或 Q mngon pa thu 69a6.
[24] Spk I 183,但是記載的魔羅的思慮與漢譯不同。
[25] SN 2.26 ( SN I 62,19)。溫宗堃 (2006: 18)已經提到此例。
[26] 《別譯雜阿含306經》(T II 477c14)。
[27] 《雜阿含1307經》(T II 359a29)。
[28] Spk I 117, Spk-ṭ I 158 (Be) 明確地指此與五蘊繫著有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