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仁法師在他的書《印順導師對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探源》中,190頁,引印順導師的話:『我對於《雜阿含788經》是取之「不墮惡趣」之正見特色,而《雜阿含351經》則用其「如見井水之忍而不證」的觀點。』並引《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所)說之彌勒「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以為「初期大乘菩薩」知滅而不入的源頭。(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空之探究>>p.152 ~ p.153)
在此,我想要探索以巴利傳統的立場來閱讀《雜阿含351經》(SN 12.68),試圖理解巴利經文與註釋書是否有「如見井水之忍而不證」的意涵。在此我們先閱讀印順導師之見解。
一、 空之探究
三 大乘『般若』與『阿含經』(147頁)
釋迦佛說法,從現實的身心說起,指出生死不已的癥結所在,呵斥生死,呵斥煩惱,從聖道去實現理想的涅槃。涅槃nirvana,佛沒有說是這樣的,那樣的,因為涅槃是無量、無數,不能說是有是無的。佛只是從煩惱的不再生起,苦蘊(身心)的不再生起,以「遮」的方法來表示,如燈(火)滅一樣。這樣,說生死是有為samskrta,那涅槃就是無為asamskrta。有為法有生住滅(無常),無為法是不生不住不滅(常)。對於生死有為與涅槃無為,一般是看作對立的別體法。即使說涅槃空與無為空,也不許說是有為空那樣的。這是後世的聲聞弟子們,為了說明佛法,出發於相對(二)的立場,終於忽略了涅槃的超越絕對性。(<<空之探究>>p.147 ~ p.148)
「當來世有比丘,欲說般若波羅蜜而說相似般若波羅蜜。……諸比丘說言: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若如是求,是為行般若波羅蜜。憍尸迦!是名說相似般若波羅蜜」。(小品般若T8.546.3)
以生滅無常觀為相似般若,不生滅(不壞)觀為真般若,雖可說對某些部派說,但在文字上,顯然是不滿傳統的『阿含經』。『阿含』與『般若』等大乘經的對立,應該說是佛法的不幸!
『般若』等大乘經,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圓滿佛果而外,甚深義──一切法空,法法皆如的闡揚,都是涅槃別名,這應該是依『阿含』思想引發而來,怎麼會到達這樣的對立呢?傳統者指新興的大乘為非佛說,大乘者稱『阿含』等為小乘,尖銳的對立,能不說是佛法的可悲現象嗎!從不拘宗派的超然立場來說,傳統佛教──部派佛教與大乘行人,都有些偏頗了!『阿含經』的中心思想,是緣起pratitya-samutpada,緣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純大苦聚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純大苦聚滅」。依緣起的相依性──依之而有,說明生死的集,有為法;也依緣起的相依性──依之而無,說明生死的滅,無為法。有為與無為,依同一原則而闡明。但傳統佛教界,似乎少有能完滿的把握緣起;不是以緣起為生滅邊事(有為的),就推想為不變的理性(無為的)。還有,慧解脫prajna-vimukti本是一切阿羅漢的通稱,所以論佛與阿羅漢的差別,就舉慧解脫為一切阿羅漢的代表。依空、無所有、無相而得心解脫citta-vimukti,不正就是阿羅漢的心解脫嗎。但阿羅漢中,有不得深定的,有得深定的,這才方便的分為慧解脫,與(心慧)俱解脫ubhayatobhaga-vimukta的二類。我要這麼說,因為要解說一項事實。『雜阿含經』中,長老比丘們告訴須深Susima比丘,他們是阿羅漢,但不得四禪(『相應部』說不得五通)及無色定。須深覺得難以信解,佛告訴他說:「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這是說,阿羅漢有先後層次,也可說有二類。一、法住智dharma-sthitita-jnana知:緣起被稱為法性dharmata、法住dharma-sthitita,所以法住智是從因果起滅的必然性中,於五蘊等如實知,厭,離欲,滅,而得解脫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雖然沒有禪定,但煩惱已盡,生死已了。這是以慧得解脫,知一切法寂滅,而沒有涅槃的自證。二、涅槃智nirvana-jnana知:生前就能現證涅槃的絕對超越(即大乘的證入空性,絕諸戲論;也類似一般所說的神秘經驗),名為得現法涅槃drstadharma-nirvana;在古代,被稱為得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的俱解脫(不過滅盡定,論師的異解紛紜)。這可能是二類阿羅漢,也可能是先後契入的層次。眾生的根性不一,還有一類人,不是信仰,希欲,聽聞,覺想,也不是「見審諦忍」,卻有「有滅涅槃」的知見,但不是阿羅漢。如從井中望下去,如實知見水,但還不能嘗到水一樣。部派佛教中,主要是上座部系,重於四諦的知見,少有得現法涅槃的。在教義上,雖有種種阿羅漢,滅盡定等,而缺乏超越的體驗,所以這一系的教義,被譏為:「唯見浮繁妨情,支離害志,紛紜名相,竟無妙異」了。(<<空之探究>>p.149 ~ p.151)
大乘佛法的興起,決定是與大眾部系有關的。『論事』說到:安達羅派以為:釋迦菩薩在迦葉佛時,入於決定。東山住部等也說:成佛以前的菩薩,已經得法現觀,入正性決定。正性決定,是體悟正法而成為聖者。這樣,菩薩有二階位:一、凡夫;二、得正性決定的聖者。菩薩的分為二階,與大乘所說的菩薩是一致的。大眾部系中,法性不二思想的開展,「本生」又廣泛的流傳;菩薩道受到佛弟子的讚仰,有聖位菩薩的安立。如有人發心修學,求成佛道,依佛法說,這是可能而值得讚歎的。在佛教界,慧解脫聖者是沒有涅槃智的;俱解脫者有涅槃智,是入滅盡定而決定趣涅槃的。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大乘法中,菩薩觀空而不證實際,當然是由於智慧深,悲願切(還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不深攝心繫於緣中」;不深入禪定,因為入深定是要墮二乘、證實際的。所以『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說:彌勒Maitreya「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被稱為菩薩的持經譬喻師法救也說:「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正見甚深法的菩薩,從這樣的情況下出現。悲願力所持,自知「此是學時,非是證時」。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空之探究>>p.152 ~ p.153)
二、 華雨集(第四冊,286頁)
慧的經驗,也是淺深不等。現在要講的,是最淺的「聞所成慧」,即「聞慧」。我人自讀經,或自聽開示而得來的慧,(與一般生得慧不同)就是聞慧。對佛法絕對的真理,豁然啟悟,由豁然無礙而得貫通,所謂「大開圓解」。這種解慧,並不是證悟。試舉一個比喻:井中有水,已經明白的看到,但不是嘗到。對聞所成慧──正見,經裡有頌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惡趣)」。這是說,若人生於世界上,能得到正見的力量,增長不退。如菩薩長期在生死輪迴中度眾生,得了此慧,雖然或有小錯,但決不造重罪。故生死雖歷千百次,終不墮入地獄。(<<華雨集第四冊>>p.286 ~ p.287)
瑜伽師地論引文
諸學見跡,雖於『有滅寂靜涅槃』不隨他信,內聖慧眼自能觀見,然猶未能以身觸證,譬如有人熱渴所逼,馳詣深井,雖以肉眼現見井中離諸塵穢清冷美水,并給水器,而於此水身未觸證。如是有學雖聖慧眼現見所求後煩惱斷,最極寂靜,而於此斷身未觸證。(<<中觀,瑜伽部30>>p.837.2)
此見遠離信他,欣樂行相,周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察忍。(<<中觀,瑜伽部30>>p.811.1)
在對照閱讀《雜阿含351經》(SN 12.68)之前,我們先探索經中「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的意涵,以《雜阿含313經》(SN 35.153)為例,可以得知這句佛經中時常出現的文句的本意。
在經典詮釋上,最理想的是『以經解經』,其次是以古論典留下的古註作參考,較令人擔心的是以後期假託佛說的經典為證,更等而下之的是以禪出教、直接抒發自己深入禪定的經驗,或者自稱上昇史兜率天得到彌勒菩薩親證的見解,最沒有幫助的是狂禪之輩,假藉「直指本心、見性成佛」,就此『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憑空地『望文生義』評論起來。
雜阿含313經(SN 35.153)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經法,諸比丘,崇向,而於經法異信、異欲、異聞、異行思惟、異見審諦忍,正知而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而不覺色貪,我先眼識於色有貪,而今眼識於色無貪如實知。若比丘眼見於色已,覺知色而不起色貪,覺我先眼識有貪,而言今眼識於色無貪如實知者。諸比丘,於意云何?彼於此為有信、有欲、有聞、有行思惟、有審諦忍不?〕答言:〔如是,世尊。〕〔歸於此法,如實正知所知所見不?〕答言:〔如是,世尊。〕〔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諸比丘,是名有經法。比丘於此經法崇向異信、異欲、異聞、異行思惟、異見審諦忍,正知而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阿含部2>p.90.2 )
雖然『異信、異欲、異聞、異行思惟、異見審諦忍』,在其他經論出現的涵義,都是相當一致的『與佛法不同的深信、樂欲、聽聞的教導、思想與行為、見解與深思熟慮』。但是在《雜阿含 351經》的涵義並不是如此。
《長阿含 21經》「彼沙門、婆羅門於此生智。謂異信、異欲、異聞、異緣、異覺、異見、異定、異忍。因此生智,彼以希現則名為受,乃至現在泥洹,亦復如是。」(CBETA, T01, no. 1, p. 93, c17-20)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佛在須賴婆國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詣毘蘭若邑住林樹下。其邑有婆羅門名毘蘭若,波斯匿王以此邑封之。聞佛釋種出家學道,成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士、天人師、佛、世尊,普知世間一切心念,為說正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與諸弟子來遊此邑。歎言 :『善哉,我願見佛。』即與五百眷屬前後圍繞出詣佛所,遙見世尊在林樹下,諸根寂定光明殊特,歡喜踊躍,下車步進,住立問訊,却坐一面。爾時世尊為說妙法示教利喜,聞法歡悅,即白佛言:『願佛及僧受我安居三月供養。』佛言:『我此眾多,而汝異信、異見、異樂,所奉事異。』復白佛言。我雖異信異見異樂。不以世尊此眾為多。如是至三。佛乃受之。」(CBETA, T22, no. 1421, p. 1, a8-22)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爾時世尊三月安居竟,便告阿難:『汝來,阿難,共至毘蘭若所。』阿難受教,整衣服從佛至其門下。時婆羅門在高樓上五欲自娛,遙見世尊,即便憶悟,疾疾來下,拭席迎坐,五體投地為佛作禮,悔過自責:『我愚癡人,請佛安居竟不設供,非情中悔,亦非無物,正自迷忘,不復憶念。唯願世尊受我悔過。』佛言:『汝實愚癡,請佛及僧竟不供養,理應悔過。今當與眾受汝懺悔。』又告婆羅門:『我聖法中,知懺悔者增長善法。』彼婆羅門復白佛言:『願佛及僧留住一月受我供養。』佛不受之,告言:『汝婆羅門異信、異見,但能請佛已是大事。』如是至三。佛又不受,告言:『我已在此安居三月,今應遊行,不得復住。』彼婆羅門復白佛言:『唯願世尊,受我明日餞送供養。』佛便默然受之。」(CBETA, T22, no. 1421, p. 2, a11-25)
《中阿含208經》「世尊告曰:『優陀夷,止,止。汝長夜異見、異忍、異樂、異欲、異意故,不得盡知我所說義。」(CBETA, T01, no. 26, p. 784, a27-29)「優陀夷,止,止。汝長夜異見、異忍、異樂、異欲、異意故,不得盡知我所說義。」(CBETA, T01, no. 26, p. 784, b23-24)
《鞞摩肅經》「迦旃延,汝為不善,於此長夜,作異見、作異忍、作異欲、作異求,我此所說等與等知其義。」(CBETA, T01, no. 90, p. 914, b8-10)
《四分律》「世尊....作是念言:『我今已獲此法,甚深難解難知,永寂休息,微妙最上智者能知,非愚者所習。眾生異見、異忍、異欲、異命,依於異見,樂於樔窟;眾生以是樂於樔窟故,於緣起法甚深難解。復有甚深難解處,滅諸欲愛盡涅槃,是處亦難見故。我今欲說法餘人不知,則於我唐勞疲苦耳。』爾時世尊說此二偈,非先所聞,亦未曾說:『我成道極難,為在樔窟說;貪恚愚癡者,不能入此法;逆流回生死,深妙甚難解;著欲無所見,愚癡身所覆。」(CBETA, T22, no. 1428, p. 786, b21-c1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又如佛告西儞迦言:『我有甚深阿毘達磨,難見難覺,不可尋思,非尋思境,唯有微妙聰叡智者乃能知之,非汝淺智之所能及。所以者何?汝於長夜異見、異忍、異欲、異樂。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空無我及如實覺。』」(CBETA, T27, no. 1545, p. 3, a4-13)
《大智度論》「佛告先尼:『我法甚深微妙難解,汝等長夜著諸異見、異欲、異法,汝於我法不能自見。」(CBETA, T25, no. 1509, p. 368, c3-5)
《雜阿含105經》「佛告仙尼:『正應增疑。所以者何?此甚深處,難見、難知,應須甚深照微妙至到,聰慧所了,凡眾生類未能辯知。所以者何?眾生長夜異見、異忍、異求、異欲故。』」(CBETA, T02, no. 99, p. 32, a16-19)
《舍利弗阿毘曇論》「諸沙門婆羅門因於本劫本見有常論,說我、世間是常。諸沙門婆羅門於此生智,謂異信、異欲、異聞、異緣、異覺、異見、異定、異忍,因此生智,彼以布施,則得名受,乃至現在涅槃。」(CBETA, T28, no. 1548, p. 660, c20-24)
在《相應部尼柯耶 SN 35.153》的「異信、異欲、異聞、異行思惟、異見審諦忍」的解釋是什麼呢?此處的解說與《相應部尼柯耶 SN 12.68》一樣。
1.〔異信〕:aññatra saddhāya,(annatra, 除了…..之外),依據菩提比丘的英譯,〔異信〕為apart from faith離開信仰,Rahula的英譯為without faith,顧法嚴譯為〔不靠信仰〕,楊郁文註解譯為〔除了信仰之外〕,《瑜伽師地論》譯為〔遠離信他〕,《空之探究》譯為〔不是信仰〕,《雜阿含313經》譯為〔異信〕,此處我譯為〔不依信仰〕。
2.〔異欲〕:aññatra ruciyā,依據菩提比丘的英譯〔異欲〕為apart from personal preference 離開個人喜好,Rahula的英譯為without liking or inclination,顧法嚴譯為〔沒有貪喜偏愛〕,楊郁文註解譯為〔除了個人喜好之外〕,《瑜伽師地論》譯為〔遠離欣樂行相〕,《空之探究》譯為〔不是希欲〕,《雜阿含313經》譯為〔異欲〕,此處我譯為〔不依個人喜好〕。
3.〔異聞〕:aññatra anussavāa,依據菩提比丘的英譯〔異聞〕為apart from oral tradition離開口耳相傳的傳統,Rahula的英譯為without hearsay or tradition,顧法嚴譯為〔不聽耳食之言及傳說〕,楊郁文註解譯為〔除了傳說之外〕,《瑜伽師地論》譯為〔遠離隨聞所起〕,《空之探究》譯為〔不是聽聞〕,《雜阿含313經》譯為〔異聞〕,此處我譯為〔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此處指的是印度古老的婆羅門聖典:三《吠陀》,依口誦傳承而代代相傳的教導。
4.〔異行覺想〕:aññatra ākāraparivitakkā,依據菩提比丘的英譯為apart from reasoned reflection離開合理的考慮,Rahula的英譯為without considering apparent reasons,顧法嚴譯為〔不考慮表面的理由〕,楊郁文註解譯為〔除了普遍尋求、推度、思考諸法行相之外〕,《瑜伽師地論》譯為〔遠離週遍尋思〕,《空之探究》譯為〔不是覺想〕,《雜阿含313經》譯為〔異行思惟〕,此處我譯為〔不依推理〕。
5.〔異見審諦忍〕:aññatra diṭṭhinijjhānakkhantiyā annatra,依據菩提比丘的英譯,為apart from acceptance of a view after pondering it離開深思後所接受的見解,Rahula的英譯為without delight in the speculations of opinions,顧法嚴譯為〔不耽於揣測的臆見〕,楊郁文註解譯為〔除了見解、審慮之外〕,《瑜伽師地論》譯為〔遠離見審察忍〕,《空之探究》譯為〔不是見審諦忍〕,《雜阿含313經》譯為〔異見審諦忍〕,此處我譯為〔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
6.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atthāyasmato paccattameva ñāṇaṃ,依據菩提比丘的英譯為has personal knowledge有親自的認識,Rahula的英譯為I know and see,顧法嚴譯為〔我確知明見〕,《瑜伽師地論》譯為:「謂現法中,於內各別內外增上所生雜染,如實了知有及非有。」( 大正 30p825c )此處我譯為〔親自體驗(現觀現證)〕。
這樣的解釋與《瑜伽師地論》相符。
其實「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我們並不陌生,《增支部3.65 Kesaputtiya》也就是著名的《葛拉瑪經》,敘述的是相同的經文字句:「來,葛拉瑪人,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誦,不要相信傳統,不要相信謠言,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不要因推測而相信,不要因定理而相信,不要因似是真實的推理而相信,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不要因認為『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惡,這些事情是該斥責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譴責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傷害與禍害』,捨斷它們。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善,這些事情是無過失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讚揚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受益與幸福』,著手與持續如此作。」
可惜此經的對應漢譯經典:《中阿含16經,伽藍經》,經文的人、地、事與說法大致相同,獨獨缺這一段經文,算是漢譯讀者的大損失。
《雜阿含351經》如是我聞,一時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住舍衛國象耳池側。爾時尊者那羅語尊者茂師羅言:〔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尊者茂師羅言:〔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有生故有老死,不異生有老死。如是說有。〕〔尊者茂師羅,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耶?〕尊者茂師羅答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
《巴利文S12.68,Kosambi,瞿睒彌》一時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那羅陀、尊者阿難住瞿睒彌瞿師羅園。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言:〔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有生故有老死』耶?〕(在『迦藍經Kalama』: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說,不要相信師承之教,不要相信傳統,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不要因推測、原理而相信,不要因思考推理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不要因認為『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
尊者茂師羅言:〔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有生故有老死』。〕復問:〔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有有故有生』耶?所謂『有取故有有』耶?所謂『有愛故有取』耶?所謂『有受故有愛』耶?所謂『有觸故有受』耶?所謂『有六入處故有觸』耶?所謂『有名色故有六入處』耶?所謂『有識故有名色』耶?所謂『有行故有識』耶?所謂『有無明故有行』耶?〕
〔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所謂『有有故有生』﹔所謂『有取故有有』﹔所謂『有愛故有取』﹔所謂『有受故有愛』﹔所謂『有觸故有受』﹔所謂『有六入處故有觸』﹔所謂『有名色故有六入處』﹔所謂『有識故有名色』﹔所謂『有行故有識』﹔所謂『有無明故有行』。〕
〔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生滅故老死滅』耶?所謂『有滅故生滅』耶?所謂『取滅故有滅』耶?所謂『愛滅故取滅』耶?所謂『受滅故愛滅』耶?所謂『觸滅故受滅』耶?所謂『六入處滅故觸滅』耶?所謂『名色滅故六入處滅』耶?所謂『識滅故名色滅』耶?所謂『行滅故識滅』耶?所謂『無明滅故行滅』耶?〕
〔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所謂『生滅故老死滅』﹔所謂『有滅故生滅』﹔所謂『取滅故有滅』﹔所謂『愛滅故取滅』﹔所謂『受滅故愛滅』﹔所謂『觸滅故受滅』﹔所謂『六入處滅故觸滅』﹔所謂『名色滅故六入處滅』﹔所謂『識滅故名色滅』﹔所謂『行滅故識滅』﹔所謂『無明滅故行滅』。〕
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言:〔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諸有的止息是涅槃』耶?〕
尊者茂師羅言:〔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所謂『諸有的止息是涅槃』。〕
復問:〔尊者茂師羅,有滅則寂滅、涅槃說者,汝今便是阿羅漢、諸漏盡耶?〕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第二、第三問亦默然不答。
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言:〔那麼,尊者茂師羅是阿羅漢,斷除所有染著。〕
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
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汝今且止,我當為汝答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言:〔我今且止,汝為我答。〕
爾時尊者那羅陀語尊者殊勝:〔友,殊勝,請將問題從頭問起,我將為你作答。〕尊者殊勝言:〔那麼,讓尊者那羅陀回答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將從頭問起,讓他為我作答。〕(於是從頭問起,問答如上。)
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時尊者那羅問尊者殊勝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者,汝今便是漏盡阿羅漢耶?〕尊者殊勝言:〔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非漏盡阿羅漢也。〕尊者那羅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如尊者所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復言非漏盡阿羅漢耶?〕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曠野路邊有井,無繩無罐,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
尊者殊勝言:〔那麼,尊者那羅陀是阿羅漢,斷除所有染著。〕尊者那羅陀言:〔友,雖然我以正智清晰地見此『諸有的止息即是涅槃』,我不是阿羅漢,尚未斷除所有染著。友,譬如在沙漠中路旁有一口井,但是此處沒有繩子也沒有水桶,有一人來到井邊,為酷熱所苦惱、所折磨,疲倦、烤熱、乾渴﹔他往井裡頭看,清晰看見而且明瞭『這是水』,但是無法接觸到水。如是,雖然我以正智清晰地見此『諸有的止息即是涅槃』,我不是阿羅漢,尚未斷除所有染著。〕
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那羅言:〔彼尊者殊勝所說,汝復云何?〕尊者那羅語尊者阿難言:〔尊者殊勝善說真實,知復何言?〕時彼正士各各說已,從座起去。
此時,尊者阿難問尊者殊勝:〔尊者那羅陀如此解說,你認為如何?〕尊者殊勝回答:〔尊者那羅陀如此解說,友,阿難,實為善說饒益。〕
《相應部尼柯耶SN 12.68,Kosambi,瞿睒彌》的經文顯然地,「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這是如實知見十二緣起,尚未究竟離繫、捨斷煩惱,仍然在有學的位階。必須究竟諸漏、證入涅槃,如同以身觸井水而解除生死的大渴。所以這是『知見而未證』,而不是「忍而不證」。
那麼北傳的經典註解是否對《雜阿含 351經》作『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的詮釋?
在《瑜伽師地論》的古《雜阿含經》的摩呾里迦(本母),對本經的註解為:「諸學見跡,雖於『有滅寂靜涅槃』不隨他信,內聖慧眼自能觀見,然猶未能以身觸證,譬如有人熱渴所逼,馳詣深井,雖以肉眼現見井中離諸塵穢清冷美水,并給水器,而於此水身未觸證。如是有學雖聖慧眼現見所求後煩惱斷,最極寂靜,而於此斷,身未觸證。(<<中觀,瑜伽部30>>p.837.2)」
也是解釋為有學「身未觸證井水」,意味著阿羅漢能盡諸有漏,捨斷煩惱,而究竟涅槃。
也許印順導師闡述的「修人菩薩行的人間佛教」,對『佛法』與『初期大乘』有良好的啟示,進而對大乘菩薩行的入世精神作發揚。
不過,印順導師的見解:『我對於《雜阿含788經》是取之「不墮惡趣」之正見特色,而《雜阿含351經》則用其「如見井水之忍而不證」的觀點。』
是否《雜阿含351經》為合適的源頭,仍有待學者的深思。
問題:(難易度:非常簡單*,簡單**,有點難***,困難****,非常困難*****)
1. 漢譯《雜阿含經》中的「異信、異欲、異見、異審諦忍」是什麼意思?出自那些漢譯經文?(***)
2. 巴利尼柯耶的「異信、異欲、異見、異審諦忍」的意思是什麼?(***)
3. 在《雜阿含 351經》的井水喻是什麼?指的是「忍而不證」嗎? (***)
4. 《雜阿含 351經》與《SN 12.68經》的差異是什麼?(***)
5. 《瑜伽師地論》對《雜阿含 351經》的解說是什麼?與印順導師的「忍而不證」相同嗎?(***)
6. 《雜阿含 351經》的如實觀十二因緣,如此是否已經「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7. 阿難尊者在《雜阿含 351經》解說了什麼?(***)
8. 本經解說的「有滅涅槃」是什麼意思?(****)
9. 本經的教導是什麼?(****)本經是對在家弟子還是出家弟子的教導?(***)
10. 讀完本經的感想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