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網路上有些佛教園地有人聲稱自己已得三果,有人聲稱自己已證二禪,這要怎麼自我檢驗?別人怎麼檢驗他們?
蘇錦坤答:
幾年前,一位大學時期一同學佛的朋友跟我閒談。他在大學時期就不重視閱讀經論,不喜思惟教義,不願親近寺院師長。他學佛就是以「歡喜心」為檢驗標準。他最讚歎能令他升起歡喜心的佛教活動,對「發菩提心、空正見、無所得」講得眉飛色舞。他跟我說,他朋友的太太宿世慧根,從未學佛,不曾翻閱佛教經典,可是她對任何一部經都能解說得入情入理,完全通達。
我說,是否「宿世慧根、不學即會」,檢驗起來,倒也不難,只要問兩三個問題就知道。
-----------
回到本題,「冥修 meditation」與「得定」是其他宗教與思修都可以有的修練與境界。就佛教而言,初禪五禪支,是簡單的自我檢驗標準,由於我不是禪師,「止與觀」也不便於在網路上討論,我就只談「四果」的議題。
就《大般涅槃經》(《長阿含2經,遊行經》)而言,初果到四果是佛教獨有的(請參考註 1, 2, 3, 4)。初果必修「八正道」,如未修習、遵循八正道而聲稱已證初果,也是枉然。若未斷「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怒」仍然熾盛,顯然也是未達此境界。
在這裡有一個較簡單而明顯的方式,可以理解自己或他人是否已達「向須陀洹(初果向)」;也就是說,以《雜阿含92經》或《增支部6.16經》檢驗自己是否具足「初果的七支」。(從《增支部6.16經》可知,如未藉助巴利經文,僅憑漢譯字句,其實無法掌握確實的經義。)
《雜阿含92經》卷4:「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CBETA, T02, no. 99, p. 24, b4-6)
《增支部6.16經》:於此正法、律中
- ogādhappattā 已入法(已沉浸於法中)
- patigādhappattā 已立足於法
- assāsappattā 已得法(已汲取法)
- tiṇṇavicikicchā 度疑 (度諸疑惑,度諸狐疑)
- vigatakathaṃkathā 遠離猶豫
- vesārajjappattā 得無所畏(成就正信,已得自信)
- aparappaccayā satthusāsane viharanti, ahaṃ tāsaṃ aññatarā. 我是「不入異緣而住於大師教導者」之一。(不由他度)
------------
《瑜伽師地論》卷86:「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時,當知即得十種勝利。何等為十?
- 一者於四聖諦已善見故,說名見法。
- 二者隨獲一種沙門果故,說名得法。
- 三者於已所證能自了知:『我今已盡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我證預流...,乃至廣說。由如是故,說名知法。
- 四者得四證淨。於佛法僧如實知故,名遍堅法。(四不壞信)
- 五者於自所證無惑。
- 六者於他所證無疑。
- 七者宣說聖諦相應教時,不藉他緣。
- 八者不觀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毘奈耶中。一切他論所不能轉。
- 九者記別一切所證解脫都無所畏。
- 十者由二因緣隨入聖教。謂正世俗及第一義故。」(CBETA, T30, no. 1579, p. 778, c14-26)
-------------
- 《長阿含2經》卷4:「須跋!今我法中有八聖道,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外道異眾無沙門果。」(CBETA, T01, no. 1, p. 25, a29-b2)
- 《瑜伽師地論分門記》卷1:「一明外道無沙門果。」(CBETA, T85, no. 2801, p. 840, b8)
- 元亨寺版《長部16經》:「於任何法、律中,無八支聖道者,其處則無〔第一〕之沙門果、無〔第二〕之沙門果、無〔無三〕之沙門果、亦無〔第四〕之沙門果。須跋!於任何法、律中,有八支聖道者,其處則有〔第一〕之沙門果、有〔第二〕之沙門果、有〔第三〕之沙門果、亦有〔第四〕之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CBETA, N07, no. 4, p. 105, a9-12 // PTS. D. 2. 151)元亨寺版《長部16經》:「...(其處則無第一沙門果)、不但無第二沙門果、第三沙門果,亦無第四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CBETA, N07, no. 4, p. 106, a8 // PTS. D. 2. 152)。
- 《別譯雜阿含110經》卷6:「若修八正道,能獲於初果,乃至第四果; 若不修八正,初果不可知, 況復第四果?」(CBETA, T02, no. 100, p. 413, c7-10)
- 《雜阿含61經》卷3:「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CBETA, T02, no. 99, p. 16, a11-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