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則提到「sāsana 佛陀教法的傳承」分「解脫道」與「教說內容」的傳承,其目的都是期望「正法久住」。
《增支部4.160經》講述導致「正法滅絕」四項原因,這四項原因向來為「反智主義」、「嘲諷所知障、文字障」的漢傳佛教所忽略與輕視。這四項是:
- 諸比丘不善學習經典,將音節、字句錯置。
- 諸比丘不聽勸誡與具不聽勸誡的習性。
- 持法、持律、持本母、熟悉四阿含(尼柯耶)的多聞比丘教導其他比丘去背誦這些經典。
- 諸長老比丘生活富裕且生活散漫未能精勤於求得己所未得、求悟己所未悟、求證己所未證。
第一項與第三項是「傳誦教法」,第二項是「桀驁不馴、不聽勸誡」,第四項是「生活優渥、無心向學」。
也就是說,在最初經典結集時,即重視誦法、持法、教導法。
《佛般泥洹經》卷1:「學讀經當諷誦惟其深義。比丘持是七法,法可久。」(CBETA, T01, no. 5, p. 161, a22-23)。
《般泥洹經》卷1:「比丘有七教,則法不衰。何等七教?一當數會講誦經道,無有懈怠。」(CBETA, T01, no. 6, p. 176, b19-20)。
這是不只講,而且要誦,「集誦 saṅgīti」的目的有三:
- 反複背誦,以求熟利,避免忘失。
- 群體集誦,糾正錯謬。
- 口誦傳承,以求弟子代代相傳。
離開印度遠赴漢地的法師,常因無法集誦而有忘失集錯謬,最顯著的例子是 T125《增一阿含經》,此經為藉由曇摩難提默誦(闇誦)所翻譯,雖然僧傳稱其「全無錯謬」,其實次第及內容都忘失不少。
----------
「sāsana 佛陀教法的傳承」(文獻部份)迄今共經歷四個世代:
- 口誦傳承
- 文字書寫傳承(寫本時代)
- 雕版印刷傳承(刻本時代)
- 電子經典傳承
----------
我們此處要街道下一篇貼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