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

法友飛鴻 405:「paññā」的古音是什麼?-- 佛學問答 49


Chang Xin 問:
  1. 「paññā」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 「波也」的讀音?什麼原因呢?聽說是避諱……?
  2. 假如今天用台灣國語(華語、普通話)音譯「paññā」,又要如何翻譯?paññā 般 ?
----------
蘇錦坤 答:
(1) 唐朝曾經協助玄奘翻譯佛經的玄應法師著《眾經音義》25卷,後來與不空法師同時的慧琳法師將其收入100卷的《一切經音義》,這裡記錄了唐朝的讀音。
《一切經音義》卷1:「般(音『鉢』,本梵音云『鉢囉(二合)』。囉,取『羅』字,上聲、兼『轉舌』即是也。其『二合』者,兩字各取半音,合為一聲。古云『般』者,訛略也。)」
「若(『而者』反,正梵音『枳孃(二合)』。『枳』,音『雞以反』;『孃』,取『上聲』,二字合為一聲。古云『若』者,略也)」(CBETA, T54, no. 2128, p. 313, c8-9)。
般,讀作『鉢囉(二合)』,即為「pra」。
若,讀作『枳孃(二合)』,即為「jñā」。
這代表玄應、慧琳兩位大師只知有梵語「prajñā」,而不知有巴利及犍陀羅語「paññā」。所以稱翻譯作「般若」為「訛略」(訛:發音不正確。略:音譯時,未將所有音節譯出而有所省略。)
近代學者已經不再犯這種訛誤。
巴利《法句經》372頌:
Natthi jhānaṃ apaññassa, paññā natthi ajhāyato;
Yamhi jhānañca paññā ca, sa ve nibbānasantike.
元亨寺版《法句經》372頌::「無慧者無定,無定者無慧。具定與智慧,實彼近涅槃。」(CBETA, N26, no. 9, p. 51, a2 // PTS. Dhp. 53)
此頌三國支謙翻譯《法句經》為:
「無禪不智,無智不禪,道從禪智,得至泥洹。」(CBETA, T04, no. 210, p. 572, a18-19)。
這首偈頌在犍陀羅語《法句經》為:
nasti jaṇa aprañasa praña nasti ajayado yasa jaṇa ca praña ya so hu nirvaṇasa sadii.
可以看到此字的拼寫已經從「 paññā」改變成「praña」。
古漢語,般音pan,若音nia (可以寫成 ña),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聲,而無「長母音」、「短母音」的差別,這樣子的音譯已經十分難能可貴了。
-----------------
(2) 今天音譯「paññā」,又要如何翻譯?還是翻譯作「般若」。真要將音讀得準確,就必需讀「paññā」,而不是讀作「玻惹」。
如果還是想用其他漢字去模擬讀音,只是白費工夫,不可能完全精準。而且「新譯詞」會造成學習佛教經典時,一個佛經詞彙,要記五六個翻譯名詞,只是造成學習障礙,讓人不敢親近佛典。
我以前的中學同學,對 American 記成「阿嬤爹睏」,將 Japan 記成「呷胖」(台語「吃麵包」),這樣子記音,終成邪魔外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