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學習點滴:巴利經文





上圖引自《維基百科》(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biw=914&bih=412&site=imghp&tbm=isch&sa=1&q=%E5%A9%86%E7%BE%85%E7%B1%B3%E6%96%87&oq=%E5%A9%86%E7%BE%85%E7%B1%B3%E6%96%87&gs_l=img.3..0i24k1.130938.136545.0.138020.8.8.0.0.0.0.212.759.4j2j1.7.0....0...1.1j4.64.img..1.7.754.0..0j35i39k1.JmD8fRdnuo0#imgrc=HtMg8rgV0ANXNM:
法友提及:「聽過不少法友提到接觸巴利語的經驗:雖然上了課,也背了單字跟語法,卻發現仍看不懂經文,因而打退堂鼓。」

我認為問題出在三個面向:一是「維持學習興趣」,二是「查字」,三是「速成」
第一個面向:學習之後,不能閱讀完整的一篇經文,沒學到「以前不知的新知識」、「導致新領悟的知識」,就失去學習興趣。
第二個面向:學習之後,無法自己閱讀經文,遇到不懂的字,沒有合適的字典或工具來釐清字義。
第三個面向:學習之後,無法在一兩個月學會閱讀巴利經文。
我們先談第三項,學習語言,好像是一件終身學習的課程,想要在短短一兩個月就掌握一種語言,好像是一種不正常的貪念,我所知道的巴利老師,都是窮二三十年之力在學習這一經典語言。
維持學習興趣,首先應該閱讀較短的經文,然後搭配完整、精確且有註解的英文譯本。
這方面有兩個來源:
1. 「佛學數位圖書館」的《法句經》(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lesson/pali/reading/gatha1.htm)
2. 莊春江老師「莊春江工作站」的《漢譯相應部》(http://agama.buddhason.org/SN/index.htm#1),如果搭配此書,效果會更理想:
Bodhi, Bhikkhu, (2000),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Wisdom Publication, Boston, USA.
關於第二個問題「查字」,每一個人都會經歷此一挫折。
比如說巴利《法句經》29頌:

要查閱「sīghasso」的字義時,會找不到此字,從(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lesson/pali/reading/gatha29.htm),可以發現這個字可以分解為「sīgha 快- asso 馬」,實際上,連音應該作「sīghāssa」,可能是因為押韻的關係才寫作(讀作)「sīghassa」。 
又如《相應部9.8經》:
「Nadītīresu saṇṭhāne, sabhāsu rathiyāsu ca; 
    Janā saṅgamma mantenti, mañca tañca kimantara. 
    在河岸邊、休息處,集會所與沿道路旁,
聚在一起的眾人談論,......」
第四句「mañca tañca kimantara」,在字典上找不到這三個字,其實是「maṃ ca tvaṃ ca 我和你」,「ki 如何?怎麼啦? antara 之間」,所以第四句是「我和你之間發生什麼事啦?
稍後有機會,我再補充幾個例子。
其實,查不到字,我們閱讀漢譯經文也會遇到。
《金光明經》卷2〈功德天品 8〉:「東方阿閦如來」(CBETA, T16, no. 663, p. 345, c4-5),一般字典查不到「閦」字
又如台北市《萬華糖廍文化園區》(https://www.facebook.com/FUN.TOWN.CLUB/),一般字典查不到「廍」字,總不能因此就放棄學習中文吧?
我們看歐美學者,他們不是以「漢字」當母語書寫的人,他們來學習圖片上的甲骨文,這可會比我們學習巴利更辛苦吧?
他們甚至可能要花一段時間才能弄清楚「已、己、巳」三字的差別,甚至弄不清楚「干」字究竟是「干、乾、幹」的哪一個意思。
學外國語言、文字只在於有無決心要學,大家所遇到的困難都相差不遠。

1 則留言:

Marcel 提到...

就我學巴利文的經驗,巴利文要比梵文簡單一些。梵文還要對付一堆奇形怪狀的字母,而巴利文已經羅馬拼音化了。而英文以外,德法義西俄、拉丁文、希臘文這一堆印歐語系的外文,如果你可以搞懂「格」,那剩下就也是熟習的問題,難歸難,並沒有特別難!

中文也許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但中文從甲骨文的圖像開始,象形文字反而應該是超脫聲音的隔閡,全人類共通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