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法友飛鴻 202 :答客問



來自: 雲瓶(洛陽親友如相問,雲在青天水在瓶) 2015-05-25 21:13:25

  • Yifertw 2015-05-25 22:41:39

    問題一,這是泰國、緬甸佛教史的議題。版主我專注在佛教文獻學,特別是東晉以前的漢譯佛典文獻學;區域佛教史例如中國佛教史、日本佛教史、韓國佛教史都非我專長。
    問題二、「考慮到不同部派傳誦經文的差異」,這要指出那一句經文才有討論的餘地,無法如此泛泛而論。
    問題三、「正定與外道定的區別」,你指的是佛經上提到的「外道定」?還是「你親自見到的外道定」,如果本身在定學未有任何進展,此一討論不會有太大意義。
    問題四、「所謂小小戒可捨」,ㄧ般漢傳佛教都斬釘截鐵主張「佛已制不得廢,佛未制不得立戒」,但是,所有漢傳佛教其實都在遵循「小小戒可捨」。我是在家學佛,不宜過度評論律制。
    問題五、「依慈無量可入第四禪」,這是捷克籍性空法師(Dhammadipa)在我面前對大眾所講的內容,因為私下又對我重申一次,所以記錯的機會不大。但是重點應該擺在,性空法師主張趕快在禪修老師之下,定期的常常進行四念處禪修。對未進入禪修老師階段的我們,討論他主張的是否與《清淨道論》不同,這樣的討論意義不大。
  • 雲瓶 (洛阳亲友如相问,云在青天水在瓶) 2015-05-26 10:59:13

    補充:一、二是有關聯的問題。比如泰國森林派導師教入出息念、白骨想、慈心禪等的方式普遍與清凈道論不太壹樣,很多時候倒是跟《坐禪三味經》很接近,身邊不乏學人據此批判泰國導師不懂經論,但我想這應該是傳承問題,沒有道理這些尊者都沒讀過清凈道論。

    三、有位Bhante回答我說菩薩是更換了業處,而對於之前的八定是否是邪定的問題,答復是如果以修定為最高目標就是。我覺得這答案有些打太極。另壹位Bhante曾回答一位居士說我們修定與外道是沒有分別的。雖然私下裏知道他們有八定的修證,但這些回答令我困惑。因為依照那個派別的觀點,是無法解釋增支部第四集170經以觀為前導修止的說法的,我的意思其實是,正定是否本身已包含不同程度的慧,以及從一開始就比外道定更強調舍?

    四、雖然知道漢傳律藏有小小戒不可舍的說法,但也看到一些祖師大德很痛快地做了各種開源,更有法師批判過我們不知變通。您說的一致是指律藏還是不同派別的僧人都如此認為?

    一、這個問題重點在是否有不同的切換禪那的方式。當然確實談論這個沒有意義,但曾經輕信不實修的同修的批判,放棄其他禪法跟隨他學的禪法,後來禪病經年。現在希望能多開闊眼界多些聽聞,不希望局限在一派的觀點上而已。
  • some1 (知音難尋、言多必失) 2015-05-26 13:02:07

    我是名副其實的門外漢,只是覺得可以分享一些資料给大家作參考,希望不會貽笑大方。
    ----問題三、「正定與外道定的區別」:-----
  •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佛法的依戒而定,从定发慧,一般误解的不少。定本是外道所共的,凡远离现境的贪爱,而有系心一境──集中精神的效力,如守窍、调息、祈祷、念佛、诵经、持咒,这一切都能得定。
  • 但定有邪定、正定、净定、味定,不可一概而论。虽都可作为发定的方便,但正定必由正确的理解,正常的德行,心安理得、身安心安中引发得来。如经中常说:「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佛对郁低迦说:「当先净其初业,然后修习梵行。……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杂含卷二四‧六二四经)。满慈子对生地比丘说:「以戒净故得心(定的别名)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中含‧七车经)。
  • 一般学者,每不从「净其戒,直其见」下手,急急的求受用,求证得,这难怪持咒等的风行了!
  • 其次,从定发慧,也并非得定即发慧,外道的定力极深,还是流转于生死中。要知道,得定是不一定发慧的。从定发慧,必由于定前──也许是前生的「多闻熏习,如理思惟」,有闻、思慧为根基。不过散心的闻、思慧,如风中的烛光摇动,不能安住而发契悟寂灭的真智,所以要本着闻、思的正见,从定中去修习。止观相应,久久才能从定中引发无漏慧。不知从定发慧的真义,这才离一切分别抉择,不闻不思,盲目的以不同的调心方法去求证。结果,把幻境与定境,看作胜义的自证而传扬起来。
  • (摘自: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光碟 8.《佛法概论》〈第十七章 出家众的德行〉 Y 8p227~228)
  • 雲瓶 (洛陽親友如相问,雲在青天水在瓶) 2015-05-27 23:08:09

    非常感谢!
    看印顺法师是依八正道等次第来说的,我也知应依大四十经和法师所引经文理解,无正念则无正定,无正精进则无正念……应该是自己在实践层面体会不够深。只是看对入出息念前四步的解释,有纯是修止的说法,有止观结合的说法,所以想作为佛陀证悟的业处,会不会定慧一体是其特色,以区别之前的八定。当然不好这样定论,毕竟佛教也有遍处禅。
    另外可能是受一些听闻的影响,曾经把正念和正定理解成二元对立的东西,结果导致上座没有念下座没有定,还据此以为泰国森林派的禅师强调正知正念是轻忽禅定,当真是无知无畏。这样再一想,看菩提尊者的论证,正念本身就有不同层次的功用,而且是一个可以贯穿整个止观修行的概念,加上任一种修行体系不能离开八正道,则阿难尊者的话是否可以理解成,前三种不同的修行方式只是根据行者的倾向,入门时对正念的开发所强调的程度、达到的层次不同?
  • Yifertw 2016-01-06 22:03:45

    「正定」為四禪(有些經典還含四無色定),四禪各有禪支。這是與外道定不同的地方。
    不過,在初機學習的時候,如何逐步理解正見、正志(正思惟)、正念、正精進(正方便)、正語、正命、正業;同時嘗試去了解「念法」的五支,這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正定」,修定不能靠禪修手冊、靠讀經,修定必須有禪師指導。所以此時此刻去討論「外道定與正定的差別」,意義不大。

    《雜阿含785經》卷28:「何等為正定?正定有二種。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CBETA, T02, no. 99, p. 204, a5-14)
  • ==============
  • 「念法」五支:
  • 在「隨念法dhammaṃ anussarati」的定型句所提到佛法的義利,不僅出現在「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的六念經文之中,也出現在多部教導在家俗眾的經文裡。此一定型句為「sandiṭṭhiko(現見的)akāliko(即時的)ehipassiko(引人來見的)opaneyyiko(導引的)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ī(諸識者所親證的)」,[1]《雜阿含經》對此一定型句的譯文並不一致,請參考<表2>。
    <表2>(最右列《別譯雜阿含65經》僅作為參考[2]
    經號
    SĀ 550
    SĀ 563
    SĀ 848
    SĀ 977
    SĀ 1099
    2 65
    現見的
    即於現法
    現見
    現法離諸熾然
    現法得離熾然,現見
    離諸熾然
    能得現報無有熱惱
    即時的
    非時
    不待時節
    不待時節
    不待時節
    不待時節
    不待時節
    來見的

    觀察
    即身觀察

    於此觀察
    語諸人言「汝等來!善示汝妙法」
    導引的
    通達
    通達
    通達涅槃
    通達
    能自通達
    能將於人到于善處
    諸識者所親證的
    緣自覺悟
    智慧自覺
    緣自覺知
    緣自覺知
    緣自覺知
    夫為智者自身取證,深得解達
    ---

    能得正法








    [1] AN 6.10 (A iii 285)請參考Bodhi (2012:862-865)高明道(2012,此則得自高明道的啟發
    [2] 《別譯雜阿含65經》「佛所教法極有義利:能得現報無有熱惱、不待時節、能將於人到于善處、語諸人言『汝等來!善示汝妙法』、夫為智者自身取證深得解達。」(CBETA, T02, no. 100, p. 396, a8-12)。
  • =========
  • David Chiou 提到...
    半瓶水來插花:

    一、溫宗堃老師有篇譯文「內觀修行的起源」可以參考一下,不是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有實際的田野訪查供參考。

    三、一般說來是以有沒有我來作為界定,大多外道志在提升自我或是融入更大的我或融入叫無的我中,而不是緣起緣滅的無我。

    至於佛陀的歷練,如果從外行看熱鬧(我們畢竟沒有人是佛)講理論,四無色定的定境太深而不易發慧,佛陀是在無佛世界自行發覺十二因緣,從老死往前推生、有、取、愛乃至一路追到無明,要從無到有地領悟這個現象,初禪至四禪理應比四無色定來得合適。至於佛弟子中原先修外道定例如四無色定的人,只須要聽佛講就能照表操課而昇華定境,不須要從無到有的領悟,困難度就小了些。

    僅供參考。同意 Ken 所說禪修還是要多找禪師請益。
    Ken Yifertw 提到...
    Dear David,

    有些學者懷疑「四無色定」是後來所加,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早在部派分裂之前就添加進去了。

2 則留言:

David Chiou 提到...

半瓶水來插花:

一、溫宗堃老師有篇譯文「內觀修行的起源」可以參考一下,不是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有實際的田野訪查供參考。

三、一般說來是以有沒有我來作為界定,大多外道志在提升自我或是融入更大的我或融入叫無的我中,而不是緣起緣滅的無我。

至於佛陀的歷練,如果從外行看熱鬧(我們畢竟沒有人是佛)講理論,四無色定的定境太深而不易發慧,佛陀是在無佛世界自行發覺十二因緣,從老死往前推生、有、取、愛乃至一路追到無明,要從無到有地領悟這個現象,初禪至四禪理應比四無色定來得合適。至於佛弟子中原先修外道定例如四無色定的人,只須要聽佛講就能照表操課而昇華定境,不須要從無到有的領悟,困難度就小了些。

僅供參考。同意 Ken 所說禪修還是要多找禪師請益。

台語與佛典 提到...

Dear David,

有些學者懷疑「四無色定」是後來所加,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早在部派分裂之前就添加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