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關於「苦難是人生的第一法則」


HC 指引我閱讀這一段刊登於《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刊登於2013年9月9日),在此我僅僅引述第一段。
每種文化傳統中的智者都對我們說,苦難會帶來領悟和啟迪; 對佛陀來說,苦難是人生的第一法則,至少一些苦難源於我們自己的執迷不悟(比如心懷自我),在這些情況下,消除苦難的方式也存在於我們的心靈深處。所以, 在某些情況下,苦難也許既是我們太把自己當回事兒的原因,也是其結果。
我曾在日本遇到過一位90多歲的修禪畫家,他對我說,受苦是一種特權,受苦讓我們趨向思考本質性的東西,讓我們擺脫短視的自滿情緒;他說,當他還是孩子時,人們認為一個人應該花錢買苦受,因為受苦是一種隱藏的祝福。
Wise men in every tradition tell us that suffering brings clarity, illumination; for the Buddha, suffering is the first rule of life, and insofar as some of it arises from our own wrongheadedness — our cherishing of self — we have the cure for it within. Thus in certain cases, suffering may be an effect, as well as a cause, of taking ourselves too seriously.
I once met a Zen-trained painter in Japan, in his 90s, who told me that suffering is a privilege, it moves us toward thinking about essential things and shakes us out of shortsighted complacency; when he was a boy, he said, it was believed you should pay for suffering, it proves such a hidden blessing. http://tricycle.org/trikedaily/value-suffering/
============
版主案語:
最近有一些通俗的佛理教導,收到大眾的關注、嘲諷與戲謔。
我有時認為學佛者應該直接閱讀佛經,而不要從別人口中聽取摻了水的解釋;或者至少聽取講解者引一段經典,再聽他詮釋他自己所認為的這段經文所給的教導。
我個人的經驗,曾經聽過一位老師對我解釋「色即是空,即是色不異空,不異」的道理。他站在黑板前拿著一節粉筆。(是的,我年紀很大,也很早學佛,那時大學社團裡請老師來作佛教演講,輔助教具仍然是「黑板」、「粉筆」「黑板擦」);他說「粉筆」是「色」,「粉筆」寫完了就是「空」。我也見到另一位老師在「黑板」上寫了斗大的
E=MC2
,說這就是「色即是空」。
這些都是「現代格義」,聽聽就好,別當真。
把話題回到這篇文章來,皮科.艾爾(Pico Iyer)似乎是在《紐約時報》發表與佛教道理相關的專欄文章
對我來說,苦難是人生的第一法則 suffering is the first rule of life」,讀到這樣子公開解說「四聖諦」的苦諦,一定是我眼睛的業障太重。
雖然作者只是轉述別人的話:「人們認為一個人應該花錢買苦受,因為受苦是一種隱藏的祝福。
但是,如果引述別人而未表達他的立場是中立、贊成還是反對,讀者通常會認為作者傾向於支持這樣的態度。這不是佛陀的教導,這是耆那教的主張。
我或許要說,從市場路邊小販買來的牛奶,大都是摻了水的牛奶。
佛法不是這個道理。
============
皮科.艾爾 (Pico Iyer)
(引自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27558)
  印裔英籍散文作家、小說家,已經出版六本非文學著作和兩本小說,以及一系列散文作品。自一九八二年起,他就擔任《時代》雜誌的撰稿作家,並在《紐約客》、《紐約書評》、《紐約時報》言論版、《洛杉磯時報》、《金融時報》等眾多報章雜誌撰寫、報導關於西藏的一切,深入遊訪西藏社區和喜馬拉雅山區長達三十多年。
=======

佛教為什麼說「一切皆苦」?「苦」指什麼?
接觸佛教,就會聽到或讀到「轉法輪經」的故事,世尊證悟之後,前往鹿野苑向五比丘第一次說法,就是「遠離兩端,修習中道;中道就是四聖諦」。四聖諦簡稱「苦、集、滅、道」,完整地說為「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
「苦」指什麼?
《雜阿含490經》卷18: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苦者。云何為苦?」
舍利弗言:「苦者,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略說五受陰苦,是名為苦。」(CBETA, T02, no. 99, p. 126, c26-29)
這就是一般佛教所說的「八苦」。進一層的意義是「有受皆苦」,所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都是苦。
同時,這一「苦」字,其實是意指「無常」,所謂「無常即苦」:

《雜阿含9經》卷1:「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CBETA, T02, no. 99, p. 2, a3-6)

如同有人說:「有一電池,在不充電的情況下,可以維持數億萬年使用而不枯竭」,「海會枯、石會爛」,
只有此一敘述「真實」或「不真實」的議題,沒有此一敘述「悲觀」或「樂觀」的議題,
同樣地,就「一切無常,無常即是苦」的議題,只有此一敘述「真實」或「不真實」的議題,沒有此一敘述「悲觀」或「樂觀」的議題。

《雜阿含747經》卷27:「如無常想,如是[6]無常苦想」(CBETA, T02, no. 99, p. 198, a20)
[6]S. 46. 72. Dukkha.。

巴利《相應部46.72經》: Anicce dukkhasaññā
當於無常起苦想

1 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在今日台灣,要找人替你講解四聖諦並不難,
想到要理解四聖諦比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