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義證得經》
〔古印度〕 烏瑪斯伐蒂 著
方廣錩 譯註
〔題解〕
《諦義證得經》,又名《真理證得經》、《入諦義論》等。印度耆那教經典。該經的梵文原名為Tattvārthādhigama。tattva,意為「原理」、「真理」,漢譯佛經傳統譯為「諦」、「真實義」。該經所謂的「諦」,指耆那教主張的七個基本原理——七諦。artha,意為「義」,即「意義」、「意思」。adhigama,意為「得到」、「知道」、「學習」,漢譯佛經傳統譯為「證得」、「所證」、「入」。該文原題最初無「經(sūtra)」字,但傳統常在其後附上「sūtra」一詞。故在此譯作「諦義證得經」。
《諦義證得經》的作者是著名的耆那教哲學家烏瑪斯伐蒂(Umāsvāti)。烏瑪斯伐蒂的生卒年不詳。耆那教空衣派認為他活動於公元135年至219年,白衣派認為他活動於公元八、九世紀,兩者差距很大。學術界則一般傾向於認為他生活於五世紀。烏瑪斯伐蒂出生於北印度尼耶戈羅迭伽,父名斯伐蒂,母名婆特希(一說名烏瑪)。19歲時依瞿沙難提剎瑪那出家,加入耆那教團。白衣派認為他的導師為牟拉;空衣派認為他的導師是耆那教當時的教團長耿達宮陀。出家後厲修苦行,44歲時接任耆那教教團長。此後領導耆那教教團達40年。84歲時逝世。關於他的生平,白衣派、空衣派的傳說很不一致。據說他一生著作甚豐,共有500部,但現尚傳世的僅五部,其中以《諦義證得經》以及他為這部經典所作的註釋最為重要。
《諦義證得經》共十章,詳細論述了耆那教的基本理論——七諦說。並以此為綱,把耆那教的主要學說大部分都組織進來了。七諦指命、非命、漏、縛、遮、滅、解脫等七個基本原理。耆那教認為,世界萬象由命(精神)與非命(物質)兩大元素組成。命分兩種。一種不受物質的束縛,已經得到了解脫。一種受物質的束縛,遍存於地、水、火、風等四大及各種動物、植物中。非命也分兩種,有定形的與無定形的。有定形的物質由永恆而不可分割的極微(原子)與極微的復合體組成。由於極微與極微的復合體具有種種性狀,從而組成紛繁複雜的現實世界。無定形物質包括時間、空間、法(活動的條件)與非法(靜止的條件),它們是命與有定形物質的活動條件與依據。該經認為,「業」是一種特殊的、細微不可見的物質,它可以漏洩在潛藏在人肉體中的「命」上,這種作用稱為「漏」。由於業有各種不同的種類,所以,漏洩在命上的業可以束縛命,並決定該人的壽夭窮通與生死輪迴,這種作用稱為「縛」。因此,為了得到解脫,首先必須防止業進一步漏洩到命上,這就需要用各種方式把命保護起來,以免業接觸命,這稱為「遮」。進而則必須採用各種方法把已經漏洩到命上的業消除掉,這稱為「滅」。圓滿做到「遮」與「滅」,就可以得到最後的「解脫」。為了得到最後的解脫,耆那教要求教徒必須具足正見、正智、正行等三項條件,這稱為「三寶」,即必須堅定對耆那教理論的信仰採用之指導自己的行動。耆那教還要求人們必須遵守戒律,從事苦行、禁欲等修持,認為由此可以讓命最終擺脫受物質束縛的狀態,抵達不受物質束縛的解脫境地。此外,《諦義證得經》中還論述了耆那教的知識論、宇宙觀等諸方面的內容。
由於歷史的原因,耆那教於公元前三世紀左右分裂為白衣派、空衣派等兩派,沿襲至今。現兩派據為理論依據的經典互不相同,但唯有這部《諦義證得經》為兩派共同尊奉,認為它所論述的確為正統的耆那教教義。在耆那教中,不少人以這部經典作為判斷是非,乃至判斷其他經典真偽的標準,甚至認為將該經讀頌一遍就有莫大的功德。因此,現代的耆那教研究者都把這部經典當作研究耆那教的基本資料,當作闡述耆那教思想的原始資料。
耆那教與佛教產生於同一時代,同一地區。兩個宗教的信徒的社會層面亦大致相同。因此,佛教的思想與耆那教的思想有許多相近之處,這祇要認真閱讀本經就可以明白。佛教把耆那教當作「六師外道」之一,經常在經典中提到它。因此,學習一些耆那教經典,對我們深入學習與研究佛教的理論有極大的補益。譯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不瞭解佛教的源——印度佛教,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它的流——中國佛教。而與印度佛教有密切關係的耆那教典籍,是我們了解與研究印度佛教必不可少的資料。
該經現有英、德、日等多種文字的譯本,本文是該經的第一個漢文譯本。漢譯本先由譯者依據附有梵文原文的日本金倉圓照的日譯本[1]翻譯,進而約請葛維鈞同志依據梵文原文作了校對。現將梵文原文用括弧抄錄在每節經文正文之後,以供有興趣的讀者研究與查考。梵文原文中的「-」為分詞號;「=」為移行號。本經原文非常簡略,以致難以畢讀。為了便於理解,譯者在經文中適當增加一些文字。凡屬譯者增加的文字,一律用括弧標示。另外,為了便於閱讀與研究,譯者參照日譯本及其他耆那教資料,酌量作了一些必要的註釋。
現在耆那教白衣、空衣兩派各有自己的《諦義證得經》的傳承本。兩種刊本的內容基本相同,略有差異。日譯本依據白衣派的刊本翻譯,但將空衣派刊本與白衣派刊本的主要不同之處一一在註釋中予以說明。漢譯本仿照日譯本的辦法處理,主要依據白衣派刊本翻譯,採用小四號楷體印刷。將空衣派刊本的不同內容,放在相關的註釋中,用五號楷體印刷,採用括弧將空衣派刊本的節號括註起來,以示區別。
我國古代大藏經除了收入佛教典籍外,還收入古印度外道勝論派、數論派的典籍如《勝宗十句義論》、《金七十論》等。賡續這一傳統,我們把這部耆那教的基本典籍《諦義證得經》收入《藏外佛教文獻》,供讀者研究參考。」(CBETA, ZW02, no. 21, p. 355, a2-p. 358, a2)
[1]參見金倉圓照:《印度精神文化の研究》,培風館出版,1944年2月。
==========
版主案語:
不管是當代「印度學研究」,或者是從他者立場去了解佛教在古印度的社會背景,或者是以比較研究的方法,去探究「耆那教」與「佛教」經典所共有的古印度文化根源,在在都需要開啟、深耕、翻譯與結集「耆那教研究」。
所以,有系統地出版、翻譯與研究「耆那教」經典,絕對有其必要。但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無需在佛教大藏經中再結集「耆那教」經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